糖尿病无麸质(无麸质饮食能帮助改善症状发作)
正流行的无麸质饮食,真的更健康?
来源:扬子晚报
正流行的无麸质饮食,真的更健康?
营养专家称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
近年来,无麸质饮食十分流行,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达1.3亿。不少人认为,无麸质饮食不仅有助于减肥、抗炎,还对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等疾病有益,甚至被商家作为“高端健康饮食”大力推广。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无麸质食品,按标准麸质含量不得大于20mg/kg,比如无麸质面粉、无麸质燕麦,通过工艺处理将“麸质”去除后,价格要比普通款更高。部分天然无麸质食品比如藜麦、大米、荞麦、鹰嘴豆等,备受健身人士青睐。
那么到底什么是麸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告诉记者,通俗点说,麸质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主食中,比如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物中,“麸质还能提升食物的口感,让面条吃起来更有筋道。”专家介绍,麸皮和麸质并不是同一种物质,麸皮是谷物籽粒的外皮部分,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蔡晓真指出,普通人吃麸质食物并不会带来健康风险,但确实存在特定的人群,摄入后出现不适,“比如患有乳糜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他们的肠道无法消化麸质,会引发严重的腹泻、营养不良等问题。此外,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或谷蛋白敏感性肠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肠胃不适。”另外,麸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对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减少食用麸质,可帮助达到优质低蛋白饮食的要求。
为什么无麸质饮食如此受关注呢?记者注意到,部分健身博主、网红“安利”无麸质饮食能帮助减重、抗炎,吸引不少网友追随,同时也为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饮食思路。“不吃麸质第一天身体状态极佳”“戒掉麸质瘦了25斤”“为了抗炎开始戒麸质”在多个记录帖中,记者也发现吃起来“像糠一样”的口感,让多数人难以坚持。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表明,无麸质饮食有直接减重、抗炎,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等效果,“无麸质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去除一部分蛋白质,留下的往往是高碳水、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例如,去除麸质后的面粉几乎变成了纯淀粉,反而还可能导致血糖上升,加重糖尿病风险。”蔡晓真说,“真正具有抗炎作用的是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橄榄油、深海鱼类等。”
蔡主任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追求无麸质食品,一是价格不低,二是口感不佳,“在加工过程中,无麸质食品还可能会损失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反而可能带来营养不均衡的风险。”她强调,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贵、难吃!正流行的无麸质饮食,更健康?
近年来
无麸质饮食十分流行
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达1.3亿
不少人认为
无麸质饮食不仅有助于
减肥、抗炎,还对桥本甲状腺炎
糖尿病等疾病有益
甚至被商家作为
“高端健康饮食”大力推广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无麸质食品,按标准麸质含量不得大于20mg/kg,比如无麸质面粉、无麸质燕麦,通过工艺处理将“麸质”去除后,价格要比普通款更高。部分天然无麸质食品比如藜麦、大米、荞麦、鹰嘴豆等,备受健身人士青睐。
热门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麸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告诉记者,通俗点说,麸质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主食中,比如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物中,“麸质还能提升食物的口感,让面条吃起来更有筋道。”专家介绍,麸皮和麸质并不是同一种物质,麸皮是谷物籽粒的外皮部分,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热帖
蔡晓真指出,普通人吃麸质食物并不会带来健康风险,但确实存在特定的人群,摄入后出现不适,“比如患有乳糜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他们的肠道无法消化麸质,会引发严重的腹泻、营养不良等问题;此外,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或谷蛋白敏感性肠病患者,也可能因摄入麸质而出现肠胃不适。”另外,麸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对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减少食用麸质,可帮助达到优质低蛋白饮食的要求。
热议
为什么无麸质饮食如此受关注呢?记者注意到,部分健身博主、网红“安利”无麸质饮食能帮助减重、抗炎,吸引不少网友追随,同时也为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饮食思路。“不吃麸质第一天身体状态极佳”“戒掉麸质瘦了25斤”“为了抗炎开始戒麸质”在多个记录帖中,记者也发现吃起来“像糠一样”的口感,让多数人难以坚持,效果反馈参差不齐。
市面售卖无麸质燕麦、面粉等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表明,无麸质饮食有直接减重、抗炎,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等效果,“无麸质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去除一部分蛋白质,留下的往往是高碳水、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例如,去除麸质后的面粉几乎变成了纯淀粉,反而还可能导致血糖上升,加重糖尿病风险。”蔡晓真说,“真正具有抗炎作用的是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橄榄油、深海鱼类、坚果等。”
“无麸质饮食对于乳糜泻等特定人群有必要。”蔡主任表示,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追求无麸质食品,一是价格不低,二是口感不佳,“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无麸质食品还可能会损失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反而可能带来营养不均衡的风险。”在她看来,我们传统饮食结构包含谷物、豆类、蔬菜、肉类,形成了良好的蛋白质互补机制,并不需要刻意去掉某一类食物。她强调,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来源: 扬子名医团
不要盲目跟风“无麸质饮食”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麸质饮食”开始流传开来,超市里很多食品标注“无麸质”字样,有些餐厅也推出了“无麸质”菜单,这强烈暗示“麸质是坏东西”。很多科普文章大肆宣传麸质危害健康,无麸质饮食才健康。这种饮食方式还受到不少明星推崇,有的表示,尝试无麸质饮食之后状态更好了,身材也更苗条了。然而,到底什么是“麸质”,无麸质饮食真的更好吗?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麸质”是指麸质蛋白,它是面筋的主要成分。这种蛋白质具有弹性,让食物更有嚼劲儿。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爱吃的面筋,其实就是小麦粉用水洗掉淀粉后,由麸质组成的食物。除所有小麦及其制品(如馒头、面条、面包、饼干、糕点等几乎所有常见“面食”)之外,黑麦、大麦及其制品也含有麸质蛋白。所谓“无麸质”,就是饮食中不含小麦、大麦、黑麦等含有麸质的原料。关于燕麦是否含有麸质尚有争议,因为燕麦本来不含麸质,但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小麦的“污染”而含有麸质。粮食中,大米、玉米、小米、大豆、杂豆、薯类等不含麸质,荞麦、藜麦也不含麸质。当然,奶蛋肉鱼等动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都是没有麸质的。无麸质饮食可以选择上述食物。需要说明的是,市售的“荞麦面”是含麸质的,因为它并不是100%荞麦,经常含有小麦成分。
无麸质饮食最初用于治疗乳糜泻(一种与特殊体质有关的疾病,因小肠黏膜萎缩引起各种症状)和麸质过敏患者。这两种疾病在国内都较为少见,大多发生在北美、北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后来有研究发现,无麸质饮食似乎对某些肠道炎症性疾病、某些关节炎、某些肾病也有治疗或改善作用。再后来,连自闭症、抑郁、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牛皮鲜等多种难治性疾病都跟无麸质饮食扯上了关系(很多人鼓吹,缺少临床证据)。于是,“无麸质”成了许多食物标签争相标注的“健康声称”。虽然很多人大谈“麸质”的各种危害,与多种疾病有微妙联系,暗示含有麸质的饮食是引起各种“疑难杂症”或莫名其妙症状(从肠炎到大脑疾病,从关节炎到坏脾气)的罪魁祸首,但王兴国表示,目前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些说法,大多是捕风捉影。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权威机构的膳食指南或疾病(乳糜泻除外)诊疗指南推荐无麸质饮食。为了方便那些被麸质影响的人群选择食物,美国制定了“无麸质食品”的标准——不含有麸质原料,并且生产过程中混入的麸质含量在20 毫克/千克以下。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无麸质”的食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市面上标注“无麸质”的食品都是没有根据的。
关于无麸质饮食,大家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个别人对麸质蛋白过敏或者患有乳糜泻,一定要坚持无麸质饮食。第二,对于绝大多数人,无麸质饮食完全没有必要。很多无麸质食物是精加工的,减少了全麦粗粮中含有的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更加容易吸收,升糖指数也更高。调查数据显示,换成无麸质食品的消费者,体重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甚至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