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入院宣教(糖尿病病人入院流程)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出院指导,一定别忘了这些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大多需要终身治疗。漫长的病程,绝大多数的时间,患者都处在院外,这时,出院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饮食方面

向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若像正常人般进食,餐后血糖必定增高。合理饮食可以减轻胰岛的负担,有助于控制血糖,良好的饮食控制是一切降糖治疗的基础。控制每日饮食总热量,均衡营养,定时定量进餐。

运动指导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和其他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每周至少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时备好糖果,避免低血糖发生。如果血糖不稳、过高或近期有严重并发症时暂不宜运动。但运动应选择安全有效的项目,按医生制定运动处方进行,要定时定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断。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正确用药;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不随意停药;不忘记服药;(如血糖波动大不规律,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调整)对于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向患者详细说明服药的时间、注意事项,让患者自觉按时服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教会患者或家属胰岛素注射法,树立无菌操作观念,说明胰岛素的保管方法、不良反应、作用时间。同时教会患者低血糖症状的识别及处理。

自我监测血糖

这是糖尿病治疗的依据,要教会患者自己监测血尿糖、体重、血压、尿酮体等,并做好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

1、血糖监测:随时监测血糖、血压及体重、腰围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病情不稳定时或血糖波动大时需每天监测血糖,每天4—7次,病情稳定或血糖达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

2、定期体检:每季度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动脉超声及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

3、检查足部:每天仔细检查双足,做好足部护理,预防感染。

心理指导

这也是最重要的,告知患者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稳定。可告诉糖尿病患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只要正规治疗,各项指标控制达标,可与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患者应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及时就医

当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不断拉肚子或呕吐;感冒、发烧咽喉痛;持续高血糖或近期血糖波动大等应立即就医。

其他指导

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每日检查足部情况,穿合适的软底鞋、袜。一旦出现外伤、水泡要及时就诊。

科普:如何做好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今年11月14日是第2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宇芳教授和大家谈谈如何更好管理糖尿病。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药物治疗和规范监测五个具体方面。

提及糖尿病,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9年报告,我国目前已有1.16亿糖尿病患者,即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名“糖友”;同时,50%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糖异常。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进程,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疾病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实现健康促进。规范的糖尿病教育通常包括基础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指导等部分。

基础知识宣教能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生活方式指导通过个体化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帮助患者提升对疾病的防控能力。此外,由于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规范的心理疏导能进一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多项大型研究证明,积极的糖尿病教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合理饮食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合理饮食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础,应当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过去民众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曾存在诸如“严格节食”,“不吃主食”等一些误区。事实上,只要遵循“控制总体热量、维持膳食平衡”的原则,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拥有品种丰富、搭配合理的多样化饮食方案。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粗粮为主、荤素搭配、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也可以少量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对广大糖友来说,要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定时、定量和定餐”的原则,并随活动量和血糖控制情况灵活调整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是帮助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坚持运动能降低体重,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有利。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治疗方案:运动项目上,以轻度至中度的耐力运动为主,患者可以结合血糖控制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爬山等;运动时间选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并建议持续30至60分钟。

在运动前、后或中间可酌情增加饮食,以免出现低血糖。如果临时增加运动量,则应适当减少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的剂量或提前少量进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药物治疗

图片来源: How to Have a Colonoscopy While Taking Insulin. Treatment, 2017.

如果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血糖控制仍然不满意,就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但如果短期内血糖控制恶化、存在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或是处于围孕产期等特殊时期,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目前,各类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选择很多,专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只要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坚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是能被控制的,也能保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友们不需要“谈药色变”,但要保证用药的规律与规范,并根据医生的指导意见定期到医院就诊调整用药方案。在用药后,也要特别注意预防可能的低血糖反应。

规范监测

图片来源:Controlling Your Blood Sugar Can Improve Your PCOS and Hormone Imbalance. Diabetes &Endocrinology,2020.

糖尿病的监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为自我血糖监测。自测血糖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尤为重要。全面可靠的自测血糖可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平稳控制血糖。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和静脉血糖也是重要的监测项目,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必要时还需进行心电图和眼底检查。上述检验和检查结果能对患者整体代谢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情况有比较全面的反映,可以帮助患者明确自身病情并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如果病情控制平稳,则可以适当减少去医院检查的频次。

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规范监测五位一体,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广大糖友必能达到良好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供稿)

来源:科技日报

糖尿病小宣教,一看就懂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各位辖区居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家庭医生。继上次高血压小宣教后(高血压小宣教,一看就懂),很多居民表示还想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小知识。

说起糖尿病,它和高血压一样都是慢性疾病,其对身体的影响是长远的,如果控制不好,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比如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将导致糖尿病足,甚至截肢。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会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1次餐后2小时血糖的服务。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硬道理,健康没有捷径!

0 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后者最为常见,占90%以上,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下文提及的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不做讨论)

0 2

糖尿病临床表现和高危人群

Ⅱ型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典型,甚至无这些症状。它的起病是缓慢、隐匿的,但多数患者有超重和肥胖的临床表现。

具有以下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即为高危人群,提醒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和预防。

① 年龄≥40岁;

② 有糖调节受损史;

③ 超重或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④ 静坐生活方式;

⑤ 一级亲属中有Ⅱ型糖尿病家族史;

⑥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⑦ 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⑧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⑨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⑩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⑪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⑫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⑬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Ⅱ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和青少年;

⑭ 存在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的儿童和青少年;

⑮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

0 3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等综合因素进行个体化处理。

生活方式干预是Ⅱ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01

饮食干预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① 谷物: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黑米、高粱、青稞、黄米、小米、粟米、荞麦、薏米等。

② 杂豆类:赤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蚕豆等

③ 薯类:红薯、紫薯、马铃薯

如有可能,主食可以全部吃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

① 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1/2、绿叶蔬菜不少于70g

如菠菜、海苔、海带、豆芽、大白菜、小白菜、黄瓜、生菜、蘑菇、芹菜、油菜、茄子、西兰花、卷心菜、韭菜、花椰菜、青椒、金针菇、平菇、香菇、大葱、洋葱、番茄、干香菇和藕等。

② 两餐之间选择低生糖指数的水果为宜。

如樱桃、柚子、草莓、生香蕉、木瓜、苹果、梨、哈密瓜、桃子、橙子和葡萄等。

02

运动干预

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另外,尽量减少静坐时间。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 Ⅱ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

04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及降糖目标值

大家可以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进一步调整饮食和运动。

01

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

02

Ⅱ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注:血糖值应为毛细血管血糖、体重指数为体重/身高的平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基层医师公社,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