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脸烂肿(糖尿病脸烂了)

羊城晚报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遇上牙病,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最近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陆续收治了几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牙病问题,差点没危及生命。

小小的牙病,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

今年72岁的李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几天前,因右下后蛀牙牙痛引起面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较为严重,来到了南医五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

经过抽血、CT等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较高,血糖远高于正常值;面颊部口底肿胀明显,大范围积气积液;右侧面部口底肿胀厉害,张口度只有1cm;患者已经出现无法吞咽,伴有轻微的呼吸困难。

考虑到病情危重,感染可能进一步向全身扩散,口底肿胀极容易引起窒息,随时危及生命。

口腔医学中心李志强副主任带领科室团队,立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邀请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切开排脓、冲洗换药、抗生素治疗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科室又收治了一名类似病状的患者。64岁的刘大爷,一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几天前在当地牙科诊所种牙,随后就出现了面部肿痛,吊针输液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肿胀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立即被送院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抽血检查中发现,刘大爷原来患有糖尿病,这也是他病情进展凶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由于刘大爷从未进行定期体检,所以一直懵然不知。

其实,科室遇到类似这样的病情还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轻视牙病,实际上,牙病,特别是牙龈炎,可使细菌进入血液和活动细胞,产生对身体有破坏作用的炎症生物信号,在胰腺中,与胰岛素分泌(血糖)有关的细胞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会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01什么是间隙感染?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的感染。

02间隙感染会有哪些症状?

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患者原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炎症容易再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我们的血液,出现全身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03间隙感染会怎么来呢?

常见的感染来源多种,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还有血源性,相对少见。

04那该怎么治疗呢?

轻:对于一般牙源性症状较轻的感染,建议尽早就诊于口腔门诊,对病灶牙进行处理后,结合口服消炎药一般可控制。

中: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肿胀的情况,若穿刺有脓,应及时进行切开排脓,必要时需输液治疗。

重: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人,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感染全身扩散,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尽快进行广泛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气管切开,全身抗菌支持治疗。

05平时该怎么预防呢?

上述的两个病人除了是牙源性感染之外,共同点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低,糖尿病会让感染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牙齿的问题引起严重的间隙感染,情况十分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牙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口腔卫生;还有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就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秦新立 黄晓桥

图/视觉中国

糖尿病会引起脸肿吗?

糖尿病会使心、脑、肾、眼睛、大脑、肺、神经和下肢等重要器官和血管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并发症,下肢浮肿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在生活中相信有不少患者朋友都会出现下肢浮肿或者面部浮肿的情况。

那么,糖尿病会出现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糖药物造成水肿:这是由于降糖药物等或者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或者引起钠水潴留,也可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水肿或粘液性水肿的发生。一般表现在双下肢,个别严重者可累及颜面部或全身。

2.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和活动有关。这是由于肢体失去交感神经支配,引起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动静脉分流形成,从而表现双下肢静脉淤血而糖尿病下肢水肿。

3.糖尿病性心脏病: 主要包括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这种情形的糖尿病下肢水肿主要与心衰有关。以右心衰最为常见,即包括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和下肢水肿等。

4.糖尿病性肾脏病变: 这是引起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低下,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下肢浮肿,患者也常有眼睑及颜面浮肿,尿检查可见蛋白与管型; 过分的低血糖也会导致患者发生水肿,低血糖的症状,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才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一旦患有该病应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延误病情错过了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的疾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via:微糖APP

欢迎关注微糖公众订阅号:boyibangdy

官网:www.welltang.com

脸部浮肿、声音嘶哑,查出晚期肺癌,医生建议重视肺结节筛查

最近遇到几位中老年人做CT,都是不起眼的小症状,脸部浮肿和哑嗓子,出现时间才几天,却查出晚期肺癌,不能动手术了。今天分享一下,希望对某些高危人群有提醒作用。

病例1,脸部浮肿3天

这位病人抽烟喝酒都很凶,经常咳嗽,肝功也不好(酒精肝),所以平时身体有点咳嗽、胸疼症状根本不重视。

这次因为脸部浮肿,担心肾功能不好过来检查,结果是晚期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了:

右下肺一个不规则小肿瘤,才2.2cm,表面有毛刺和分叶,外侧与胸膜分界不清,这是一个低分化肺腺癌。已经沿着肺血管周围的间质(蓝箭头)发生了淋巴播散,造成血管束增粗,还有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属于晚期,没有动手术切除的机会了。

肺癌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脸部浮肿呢?

我们的心脏向全身发送动脉血液,给细胞提供营养,之后通过各级小静脉回收静脉血液返回心脏。

当肿瘤或者淋巴结破坏了上腔静脉通道,造成管腔狭窄,如上图绿箭头所示,颜面部和双上肢的静脉血液无法顺利返回心脏,就会造成水肿。而颜面部软组织比较疏松,尤其是眼睑部,比上肢更明显,所以水肿最先见到的部位就是颜面部尤其是眼皮

当然肿瘤治疗学进步比较快,尤其是肺癌,即使不能做根治手术,也可以选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多种手段延长寿命。一般延长1-2年寿命是很容易做到的,有少部分幸运的病人可以生存5年甚至8年以上,越到后期治疗费用通常越高一些。

下图是另一位47岁男子,因面部浮肿发现肺腺癌晚期,纵隔淋巴结转移,像一块坚硬的石头把上腔静脉压扁了,并且有些癌细胞还钻到静脉壁内形成瘤栓,造成面部水肿:

他尝试性做了几次化疗,效果极好,8个月后回来复查肿瘤明显缩小,脸部浮肿也消退了。过几天应该又到3个月了,期待他实现长时间带瘤生存。

当然了,脸面部浮肿的原因很多,并不都代表肺癌或者肾功能衰竭水潴留,比如糖尿病人也经常会出现。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具有肿瘤家族史、慢阻肺、工作环境中存在空气污染的人,重视定期胸部体检是有益的,毕竟肺癌早期发现可以治愈!

病例2,声音嘶哑3天

这位女士58岁,说话声音嘶哑3天,挂耳鼻喉科看声带,医生检查她咽喉部都正常,建议做了肺部CT:

很遗憾,她的声音嘶哑跟声带无关,是左肺门发生了肺癌,表现为4.7cm的不规则大肿块,引起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和肺不张,并破坏左侧喉返神经(下图绿箭头)。

喉返神经左右各有一条(下图黄线,从迷走神经分支而来),是咽喉部的主要运动神经,功能是支配喉部肌肉,神经损伤会造成喉部肌肉功能障碍,出现声音嘶哑。

左侧喉返神经绕行主动脉弓下方,比右侧位置更低,当遇到刀割伤、穿入伤、或者甲状腺手术时操作不慎,临近区域发生肿瘤时,更容易发生损伤:

很多肺癌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出现声音嘶哑才过来做CT检查,就是癌细胞已经侵犯了喉返神经,通常就没有根治机会了。

张文宏教授说过,我国每年大约能查出80多万肺癌病人。这个防控形势是很严峻的,要重视胸部的健康体检。我们的身体就像私家车一样,要注重保养!有钱人就像豪车,可以去4S店享受高端服务,一般人每1-2年去普通的体检中心做个肺部CT也是可以的,或者趁某次感冒发烧、咳嗽时顺便查个肺CT,有助于筛查出高风险肺结节,及时处置可以延寿。肺部含有大量气体,密度低,辐射量很少。

像上面这3位病人,肺癌从发生、发展,到晚期,一般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时期内重视体检,或者重视一些轻微的早期症状,是有机会早期发现的。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湖南医聊超能团##她健康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