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脚冰(糖尿病脚冰冷怎么回事)
65岁糖友脚冷如蹚冰水,黑科技“一针”助她告别“行路难”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丁燕飞 张雅茹
“以前走两步就疼得不行,现在我可以去公园遛弯了。”9月14日,湖北黄石患者梁女士(化姓)开心地给主治医生发来一张自己悠闲散步的照片,照片中的她容光焕发,谁都不承想到,此前她被下肢疼痛困扰了9个月之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疼痛科“黑科技”的帮助下,梁女士靠“一针”就告别了病痛。
医生为患者实行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术
65岁的梁女士患糖尿病长达3年,血糖控制一直不佳。去年底,她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行走受限,试过各种方法都没能治愈。长期的疼痛折磨,使梁女士身心俱疲,儿女十分担忧,又继续四处求医问药,最终带着母亲找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冯晓波团队。
经过详细的检查,梁女士被诊断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冯晓波、谢恒韬专家团队讨论后,决定采用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术进行治疗。医生解释说:“这项微创技术就像用一根细细的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帮助下,精准地找到疼痛的源头,也就是交感神经,然后用射频电流产生热量,使局部达到所需温度从而进行‘修理’。”经过详细了解,梁女士表示愿意尝试。
8月30日,梁女士进入治疗室,医生精细操作,成功完成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术,术后只留下0.7毫米的针眼,几乎无痕。术后2小时,梁女士尝试自己走动时,疼痛感显著减轻,很快出院。术后半个月,她恢复良好,9月14日,她给医生发来在外散步的近照,并开心地说:“治了9个月,之前办法用尽了都没效,在中南医院治好了,真的太感谢了!”
冯晓波主任介绍,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而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15%至20%,每年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因此及时治疗糖尿病足疼痛并控制血糖,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术操作用时短,无不良反应和后遗症,是目前治疗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腰部及下肢疼痛效果非常好的微创治疗。此外,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如盘源性腰痛,髋、膝、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肢血管疾病及伴发的疼痛,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难治性溃疡、下肢雷诺病、多汗症等;外伤、手术后下肢疼痛,如手术、外伤后下肢患肢痛、灼痛、神经炎等都能适用。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糖尿病患者感觉脚冷、脚麻千万别随意泡脚,口服4种药物可以缓解
60岁的王大爷是一个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了,平时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关注,并且听从医生的规定定时定量的服药,并且每天都进行监测,血糖控制一直挺好,结果就在几天前穿着拖鞋就来到医院,说自己的脚底板莫名其妙的破了,而且涂药涂了几天也没好,害怕自己是糖尿病足。
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王大爷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而且脚底板的破溃也没有明显的感染痕迹,进一步追问才发现,原来王大爷从别人手中得到了几包泡脚的中药,恰逢自己是感觉脚冷,于是最近都在家泡脚,而脚底的溃口就是泡脚后出现的,于是医生最后诊断为:烧烫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抗菌、促进伤口愈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王大爷的伤口快速愈合了。
一、糖尿病的患者为什么感觉脚冷、脚麻糖尿病的患者老是感觉脚冷、脚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糖尿病对于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缓慢侵蚀所导致的,也就是是临床上经常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细胞是人体最脆弱的组织之一,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当刺激过度时就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中高血糖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高血糖就会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导致产生更多的山梨醇和醛糖,当这两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就会对于神经组织具产生毒副作用,造成神经细胞出现肿胀和坏死,从而形成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其次,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会沉积于营养神经的血管周围,引发炎症反应,同时激活血管内的凝血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的基底膜逐渐增厚,最终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进一步导致神经发生缺血、缺氧,最终坏死。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要随意泡脚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就会时常出现双脚发麻、发冷的感觉,有些人选择使用温开水泡脚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①糖尿病患者很难控制温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特点就是会降低四肢末端的感觉,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由于高血糖对于感觉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感知冷热,对于温度的改变也相对迟钝,这往往导致即使水温已经较高,但糖尿病患者依然感觉不热,并且不断加入温开水,结果往往导致皮肤烫伤,因此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减少泡脚,或者在泡脚前测定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40℃。
②长期泡脚会导致足底皮肤更加缺血缺氧
足底皮肤长期浸泡后就会变白、起皱,甚至疼痛,这其实是皮肤吸水后使得表皮变软、细胞肿胀所导致这种情况在正常人身上问题不大,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就比较危险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端循环功能不佳,在泡脚初期虽然可以改善循环,但时间过长后随着皮肤收缩就会加重足底皮肤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坏死脱落,这也是很多人泡脚有容易起皮的原因。因此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
③擅自加入中药容易引起不适
有许多患者为了追求某种疗效,喜欢在泡脚的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首先,中药材在40多℃的常温下是完全无法发挥效用的,需要通过专业的烧制仪器才能将药物的精华煎出来;其次,一些中药材对于皮肤有刺激性,如冰片、姜片等,这种刺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非常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感染。因此在泡脚程中不要随意加入中药材,或者加入已经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即可,并且中药材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三、双脚发麻、发冷不如试试这几种药①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一大类维生素的总称,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等都对于神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表明将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联合使用时,其营养和保护神经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因此临床可以选择将维生素B1、甲钴胺和叶酸片联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营养神经。
②改善末端微循环药
改善下肢末端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神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迈之灵等,其中羟苯磺酸钙最为常用,其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改善四肢末端循环,减轻神经损害。
③改善代谢紊乱药
依帕司他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其可以与山梨醇进行不可逆的结合,从而减轻山梨醇对于神经的损害。
④止痛药
对于双下肢出现刺痛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建议使用止痛药,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这些药物都是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痛的,但这些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且都是处方药,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双脚发麻、发冷平时这样处理更科学①注意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发麻、发冷或者乏力,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要积极纠正诱因,或者前往专科医师进行调整降糖方案。
②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迟钝,经常是冷冰冰的,因此注意足部保暖就非常重要。
③适当活动脚趾
临床研究表明每天主动将脚趾和脚掌进行屈伸活动,可以明显改善下肢循环状态,从而减轻下肢感觉异常,同时还可以点按足部及下肢的穴位以刺激足部神经,改善神经功能。
④注意穿透气的鞋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穿透气的鞋子,以免过度出汗导致足部出现真菌感染,其次可以适当在足部涂擦润肤霜以防止皮肤干裂,汗脚的病人可以适当的涂一些滑石粉以防止出汗过多。
⑤足部出现破溃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破溃是非常难以自我愈合的,因此如果足部出现破溃一定要保持伤口干燥,并且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
五、总结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不要随便泡脚,即使泡脚也要注意水温、泡脚时间等问题;其次,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这比泡脚要有用得多;最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足部的破溃伤口一定不能忽视,尽早就医治疗。
#健康明星计划#
冬季糖尿病人脚发凉是怎么回事?除了脚凉,糖尿病足还有这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冰凉,特别是有麻木等症状,不要只认为是气温低所致,需排除糖尿病足早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神经或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下肢病变。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对下肢动脉造成破坏,引起动脉狭窄、血流变慢,甚至堵塞,造成足部缺血,因而可出现脚冰凉、怕冷的症状。冬季寒冷刺激可加重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血管收缩,增加罹患糖尿病足的风险。
除了脚凉,糖尿病足还有什么症状?随着足部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的加重,糖尿病足的症状也随之加重,按程度糖尿病足分为4期:
1期 脚冰凉、怕冷外,还可有脚麻木、脚部皮肤颜色变深等症状;
2期 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休息后缓解;
3期 休息时也出现下肢疼痛,在夜间睡眠时疼痛加重;
4期 足部发生溃疡且不易愈合,严重时出现足部的感染、坏疽,甚至威胁生命,有导致残疾、截肢的危险。
而早期发现糖尿病足并及时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能避免足部病变进一步发展。
糖友怎样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自查自检 除了应定期去医院筛查糖尿病足,还应学会每天自查足部。用两个办法。
一看 有没有脚部的破损或皮肤颜色变深等。
二摸 触摸足背动脉,如有脉搏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摸不到的情况,提示下肢动脉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诊治。
注意保暖 糖尿病患者冬季应注意足部保暖,以保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比如使用柔软保暖的鞋垫、穿羊毛袜或棉纱袜,以利于吸湿保暖。鞋子需保持干燥,鞋垫、袜子应经常洗晒。
冬季用热水泡脚时需注意水温不可过高,不建议使用热水袋、脚炉等为脚部取暖。因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感觉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容易被高温烫伤而产生足溃疡。
最后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朋友,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根本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