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兔吗(糖尿病患者能吃兔肉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关于兔子,你真的了解吗?

兔年免不了要说兔,别以为兔子很常见你就觉得很了解它。看《木兰诗》,有一句关于兔子的描述:“雄兔足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你是不是也未必懂如何区分一只宠物兔的雌雄呢?

你可能也不知道,英语中为何要将家兔和野兔的称呼分成了两个——家兔是Rabbit,野兔则是Hare?

关于兔子的小秘密还真不少。

○兔子到底爱不爱吃胡萝卜?

在各种儿童绘本里,人们总喜欢把兔子和胡萝卜联系在一起。你可有想过,兔子真的喜欢吃胡萝卜吗?

谈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兔子的分类。

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兔”,应该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属的总称,共9属42种,俗称兔子。它们为草食类动物,也是夜行性动物,大都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和两条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究其源头,应该早在六千万年前就有一种被称为攀援始祖兽的生物,后进化为始祖兔;到大概三千万年以前,始祖兔进化为野兔,而野生的兔子直到三千年以前,才逐渐被驯化为家兔。

野兔至今在全球仍有几十个亚种。它们可以适应多样环境,属于典型的草食性兽类。它们的食性很广,包括各种无毒的杂草、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以及树木的枝叶和嫩皮。野兔最爱的还是苜蓿科和豆科植物的幼苗和嫩叶。有趣的是,这个食谱中并不包括胡萝卜。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胡萝卜是人类种植的作物,野兔在野外能采食到的机会并不多。

家兔虽然是驯化种,绝大多数习性却和野兔无异。但家兔在进化过程中,消化道以及消化菌群已完全适应消化各种杂草,胡萝卜糖分较高,其实也并不适合家兔的消化系统。

○兔子为什么有“三瓣嘴”“红眼睛”“顺风耳”?

兔子的“三瓣嘴”和它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也是长期适应性进化的产物。

因为兔子属于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它们拥有发达的门齿,帮助其啃食各种草类、草根以及树皮。这个过程中,三瓣嘴最有利于将它们将门齿及时、无障碍地翻出来使用。

而兔子的“红眼睛”并不是普遍性的。现实中通常只有白色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白兔子的眼睛都是红的。兔子眼睛的颜色有黑色、蓝色、灰色、红色等多种。这些颜色的呈现主要是由兔子身体里所含色素决定的。红色眼睛的兔子,只是它们身体缺乏某些色素,透明的眼球便呈现出自身毛细血管中血液的颜色。从进化论角度上来说,兔子眼睛的颜色其实是根据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变化而适应性生成的,并且具有遗传性。

兔子的“顺风耳”其实是说它们对声音非常敏感,这对耳朵就像它们自带的“雷达”,耳内的密毛恰如天线一般。只要把两只耳朵高高竖起并稍作转动,数十米外的微小声音都会被兔子灵敏地收入耳中,这样它们就能及时发现危险并逃跑。兔子生性谨慎、胆小,只有在休息时,它们才会把耳朵耷拉下来紧贴在颈背上。有人说抓兔子就要抓耳朵,其实兔子耳朵很容易受伤,它们并不喜欢被抓耳朵,因此我们抓住它们的耳朵时,它们通常都会停止挣扎,也许是希望自己的“雷达”不要被破坏了吧。

○为什么有“狡兔三窟”的说法?

野兔喜欢打洞,但它们并不喜欢长时间地待在洞中。不过它们的确有借洞逃生的本领。在被天敌追杀过程中,野兔的奔跑通常不是盲目的,它们在平常活动的地域内早早就摸清了地形,知道每一处洞穴的分布,就算不是自己挖的,它们也都提前去“调查”“熟悉”过,甚至会时不时再去“熟悉”一下。因此,当被敌害追击时,野兔通常都能迅速准确地逃入附近的地洞中。这足见野兔生性狡诈、行动诡秘。

“狡兔三窟”的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策·齐策四》,现在多用来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据考究,中国在汉代以前,域内的兔子基本都是野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畜”之外还有“六兽”,兔子就是“六兽”之一,是人们捕猎的主要对象之一。《诗经》里至少有三首诗与野兔有关,那篇《瓠叶》中说:“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描述的就是猎人打到野兔拿来下酒的欢乐景象。

但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家兔的祖先却不是普通的野兔,而是野生的穴兔。穴兔属兔科穴兔属,原产于欧洲西南部。人们认为,它们是经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我国原本的野生兔类在家养条件下难以繁殖,幼兔易患佝偻病,长大后也没法繁殖,然而穴兔类在家养条件下却不难繁殖,因此现在人类养殖的兔子大部分都是由野生穴兔经长期驯化而来。甚至可以说,全球的家兔均由穴兔驯化而来。

穴兔与普通的野兔并不一样。英语中称呼家兔和野兔也有不同,家兔是Rabbit,野兔则是Hare。而它们最大的区别还是,穴兔刚生下来的幼仔身上是光滑无毛的,因为它们多喜欢待在洞里,野兔刚出生的幼仔却是有毛的,它们多在地表活动,生下来不久就要到处跑。

穴兔也是非常出色的建筑师,挖的洞深可达3米,长能达40多米,洞道直径约15厘米。其“卧室”可能会有30厘米到60厘米的高度,洞口还会做出“大门”——留一个微微隆起的土堆。而那些没有土堆的洞口,主要是用来临时逃避天敌用的。据说有一种穴兔一旦确定了住所,就会为自己至少准备五个洞穴。

○兔子也会灭绝吗?

作为吃货的你,可能知道兔肉富含卵磷脂,有健脑益智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处,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肉。实际上,兔子因为繁殖能力强,现在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也是很多实验室中常用的小动物。但兔类一样有许多濒危品种。报道称,全球现生种中,兔子的极危品种有1个,濒危品种有13个,易危品种2个,近危的也有6个,还有19个种处于缺少数据的状态。

一种濒危种的琉球兔属,已是亚洲大陆的孑遗物种,属“活化石”了。它是一种只分布在日本的奄美大岛及德之岛的原始兔,栖息在茂密森林,昼伏夜出。

墨西哥特有物种火山兔,是世界第二体型细小的兔,仅次于侏兔。它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也被列为“濒危”。

此外还有原产于东南亚的条纹兔属,现存两种,在中国境内已仅有化石分布。

兔类的衰落多是因失去栖息地及猎杀所致。它们的栖息地正在持续地受到山火、过度放牧、城市和农业发展及伐林等破坏。故此,兔形目动物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链接】如何挑选宠物兔?

首先是看体格。选体型健壮、活泼好动的为佳。体格发育良好的幼兔身体匀称,肌肉结实,其肩部、背部及后躯看不出任何骨突出,触摸胸部、背部感觉较宽,要注意,肌肉丰满、被毛光滑、骨骼棱角不突出的幼兔通常都是因为从小喂食营养好,更容易养活。其次是看姿势。健康的幼兔活动起来更为灵活、自然、协调。蹲伏时,前肢伸直,后肢置于体下,睡眠时,双眼闭合,呼吸微弱,夏天常倒卧、伏卧、伸长四肢,冬天则常蹲伏。然后再看看精神如何,健康的幼兔眼睛圆而明亮,活泼有神,眼角无分泌物、红肿;机警,耳朵易活动,遇到特殊声音时,两耳竖立。最后最好留意一下兔子粪便。健康的幼兔粪便为球形颗粒,豌豆大小。若粪粒干硬、细小,说明可能便秘;粪便呈长条形或稀薄水样,说明幼兔可能患有肠炎。

至于怎样区分雌雄兔,专家会告诉你,科学的方式当然是查看兔子的“私处”,即生殖器。这对于3-4个月以上的兔子很容易,因为这个时期的雄兔生殖器基本发育完全,可以清晰地在体外看到睾丸。但是不足三个月的兔子,这些体征并不明显,只能说,一般雌兔的阴部孔洞呈扁纵形,离肛门较近;而雄兔的阴部孔洞呈圆形,离肛门较远。

鼠兔、兔狲、蹄兔、兔豚鼠都是兔子吗?

别以为兔子容易识别,真正要鉴别出具体的种还是有难度的。更别说,还有不少长得像兔的动物,比如鼠兔、兔狲、蹄兔、兔豚鼠等,它们甚至名字里还带着一个“兔”字,更让人难以分辨。

鼠兔虽属兔目类,却不完全属于兔科,而是鼠兔科鼠兔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和亚洲中部的高原或山地,目前所知,包括33个种类。其特点大多是体型小、耳短、眼黑、体毛呈茶褐色。因为喜欢在山体的天然石隙中筑巢,鼠兔又有“石兔”之名。从面相上看,鼠兔像是鼠类,但生理特性和食性又和兔子更接近,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介于兔与鼠之间的神奇动物——具体来说,与鼠类不同,鼠兔上颌只有一对门齿,这一点与兔类又不同,因为兔类上颌的门齿两侧通常还有另一对较小的门齿。

兔狲则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型粗短,大小似家猫,叫声也似家猫,但较粗野。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它们多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它们也属夜行性动物,视觉和听觉发达,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蹄兔是一类有蹄类哺乳动物,是蹄兔属下唯一的一个种,它们身被针毛,毛粗硬而蓬松,外貌似穴兔,但前足有4趾,后足有3趾,都是似蹄状的趾甲,因而得名。它们的现生类型个体小,形似兔、鼠或狸,脚掌有具特殊附着力的无毛足垫,有攀登能力,主要分布于北非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及中东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蹄兔喜群居,喜爱鸣叫,因此又名啼兔。它们属植食性动物,偶尔也会吃昆虫。

谁能想到,蹄兔这种小动物竟然与大象是同一个祖先。目前世界上的蹄兔共计有3属10种,体型方面差别不大,成年之后的体长大约为50厘米。它们都不会挖掘洞穴,只能居住在岩石缝或者是灌木丛里。

兔豚鼠顾名思义就更像鼠类,但与那种常被当作宠物养、被称为“荷兰猪”的小豚鼠不同,兔豚鼠通常是指巴塔哥尼亚豚鼠。它是大型啮齿动物,外形像豚鼠又像兔子,还有点像驴。它的四肢非常长,擅长快速奔跑,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内的中、南部,被誉为阿根廷最奇怪的动物之一,最特别之处是它们后脚趾上长有钩形爪。

来源: 羊城晚报

科普|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与保养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也是病情波动、容易复发的季节,大部分原因与生活调摄不当有关。本文从衣、食、住、行和进补几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脑血管病患者更加安全地度过冬季,并利用这个一年中难得的进补季节,使体质得到改善。

01

入冬准备

入冬之初,到医院做一次血生化、凝血功能、TCD和颈部动脉超声复查,了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的控制情况。听听医师的建议,必要时调整中西药物治疗。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防止脑梗死复发的药物不要自行停药。

02

生活起居

人,生于天地之间,要想健康长寿一定要顺应天时地利,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民间也有“猫冬”之说,意思是说冬季要“藏”,藏什么呢?就是我们的阳气。

冬季藏好阳气要做到:

1.早睡晚起,多休息,早晨起床不要过急过猛,以免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情绪内敛、不能过度波动;注意保暖、不要裸露肌肤。这是一般人都应遵循的。脑血管病患者更要注意出门带好围巾和帽子,避免冷风刺激头颈部引起血管痉挛。头为诸阳之汇,后颈部有风池、风府、大椎穴位,均需格外保护,防止风寒侵袭。这是冬季养藏的方法。

2.运动方面:脑血管病患者在冬季需要适当的有氧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促进心血管的健康,但运动量过大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不要晨练,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等阳光充足的时候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在20分钟以内,以免浴室中的水蒸气造成供氧不足,也不适合长时间泡温泉,避免大量出汗损伤阳气、血容量减少,引发心血管疾病。

03

合理膳食

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和适量的坚果及鱼类。

1.要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利于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如芹菜、白菜、裙带菜、土豆、胡萝卜、水果、薯类、燕麦、糙米、小米、红豆、豌豆。

2.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胆固醇,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如蔬菜类(大蒜,洋葱、大葱、姜、花菜、韭菜、萝卜、冬瓜、海带、紫菜、菇类及豆制品)、鱼类、水果、奶类、坚果、燕麦、茶叶、橄榄油、牛油果、菜籽油等。

3.天然维生素在脂质代谢以及软化脑血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E(小麦胚芽、豆油、玉米油、西红柿、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坚果、猪肝等)维生素C(各类新鲜水果)、B族维生素。

04

适当进补

中医学认为,要顺应季节养生。进入冬季,需要进行适当的滋补,以储藏能量,为下一年做充分的准备。

1.进补要根据体质。但不少人有“虚不受补”的体会,进补不当会有口干、口疮、牙龈发炎、便秘等上火的现象,或腹胀、食欲减退等现象。这是因为进补也要根据体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脑血管病患者的体质为虚实夹杂,脾气虚、肝血虚、肾精虚是共同的基础,造成代谢功能下降,也往往“因虚致实”,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所以盲目服用温热的食物(羊肉、鸡肉、兔肉、桂圆)或药材(人参、黄芪、当归)甚至会导致血压、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增高,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2.进补要选对方法。常用方法有滋补、温补、平补、清补;可“食补”也可“药补”;要纠正“无肉不补”“无药不补”的错误观念,五谷粮食、蔬菜瓜果最适合冬季清补和平补。

清补法:是补而兼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等。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补虚、除热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制品。

平补法: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多用五谷杂粮等素食来补,少用甚至不用大鱼大肉。平补食材有山药、萝卜、莲藕、芡实、枸杞子等蔬菜粮食;平补药物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

温补法:对有畏寒、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有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腰膝酸软、小便频多、失控等肾虚症候的,可选用黑芝麻、核桃仁、枸杞子、桑葚、山萸肉,杜仲炖鸡。

有些老年人五脏俱亏,气血阴阳皆不足,这时常常从补益脾胃入手,起到调理恢复身体功能的作用,如山药、资生丸。相反,若用峻补药物,脾胃不能消化吸收,也就起不到补益作用。红枣,有“脾之果”的美称,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和胃健脾之功效,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

如何防止滋腻:陈皮,能理气宽中和胃、燥湿化痰,对脑血管病患者多脾虚痰湿体质特别适合,如果在进补过程中有腹胀、痰多、大便不成形的情况,可加入少量陈皮泡水、煲汤。

总之,脑血管病患者在冬季,治疗不放松,保养需得当。具体到个人的方案,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糖尿病不能吃肉吗?注意:2种肉易升糖,3种肉易控糖,你了解吗?

根据国家几次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高发的态势,而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主要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现代人处在高度紧张生活和工作状态,这种高度压力也会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增强,以致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造成糖代谢的异常。高热量饮食以及久坐和运动相对比较少的生活方式,都会使能量过度堆积,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胰岛的细胞功能在逐渐衰退,也会导致血糖超过正常的代谢水平,从而造成各种并发症。还有的就是现在运动量总体减少,从步行变成了都是以车代步,也会使运动减少,运动平衡失调会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01

糖尿病不能吃肉吗?注意:2种肉易升糖,3种肉易控糖,你了解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陷入了一个饮食误区,那就是认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之后,对于任何食物都要严加控制,尤其是对于肉类来说会给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有可能造成体内热量超标导致血糖升高,于是对于任何肉类连碰都不敢碰。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肉类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对于肉类的摄入量过少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摄入,在平时还是要吃一些肉类的,只不过要多加注意肉类的选择。

【2种肉易升糖】

1、肥肉

肥肉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相同重量下产生的热量是蛋白质或者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所以糖尿病患者吃肥肉如果超标,很容易引起每天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导致血糖增高。

2、动物肝脏

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控制血糖,还要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到来,这些并发症中就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血压,血脂等就非常的重要,而肝脏中的胆固醇偏高,所以适量吃就可以了。

【3种肉易控糖】

1、鱼肉

淡水鱼的多不饱和脂肪n-3及n-3与n-6的占比最理想化,有益于调整血糖值和预防肝癌的病发症(非常是糖尿病肾病)。除此之外,鱼类带有的不饱和脂肪能够减少血液的黏稠度,防止心肌梗塞和中风,还能够减少身体甘油三脂的水准。

血尿酸水准一切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每星期能够进餐淡水鱼2~3次,每一次80~150克更为适合,并且最好是挑选清蒸的或是水焯品质不错的海鱼。

2、兔肉

兔肉属高蛋白质、低脂肪、少胆固醇的肉类,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使它成为了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类肉食,那么对于糖尿病人可以吃兔子肉吗?

兔肉所含的胆固醇低于其他肉类,而且兔肉种所含的卵磷脂相对较高,卵磷脂可以保护血管、预防动脉硬化。所以吃兔肉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高血脂症患者、肥胖型糖尿病人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鸡肉

鸡肉中丰富的锌元素可增强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鸡肉中丰富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利用,有增强体质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能够起到补虚的功效。

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理想肉食,其中鸡胸肉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可避免并发微血管病变和肾病,保护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保护皮肤。鸡腿肉中含铁丰富,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鸡翅中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还有降低血压的效果。所以,鸡肉不仅能辅助降糖,对某些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结语:关于降血糖的方法,大家还有没有想要补充的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分享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