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新冠菜谱(糖尿病人专用菜谱表窍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防疫期间,糖尿病患者居家科学膳食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科学合理的居家饮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保护和增强免疫力,是我们抵抗病毒的最有力的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抵抗力变弱,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属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做好科学饮食,保持血糖稳定,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提出了一些指导建议。

一、主食定量,粗杂粮占三分之一以上

主食是影响餐后血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量因人而异,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体力活动强度、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以及用药情况等因素。

专家建议,主食摄入量可控制在每餐50-100克(生重)之间,不宜低于50克。血糖指数较低的全谷物、粗杂粮及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至1/2,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虑及居家活动比平时活动量明显减少,建议每餐可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5%-10%(每餐少吃2-3口主食)。

二、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高蛋白饮食具有良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欲,同时也还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专家建议,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优质蛋白质除了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动物蛋白之外,还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餐和晚餐每餐应包括75克左右的瘦肉类、鱼虾和/或大豆及其制品。

专家提醒,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采用高蛋白饮食,可在营养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

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血糖。

根据不同种类、颜色的蔬菜和水果的营养特点不同,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采用“3-2-1”蔬菜模式安排每日的蔬菜。

3-2-1蔬菜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天蔬菜可按照绿色叶菜300克(如油菜、菠菜、苋菜、卷心菜、茼蒿菜、白菜等)、其他种类蔬菜200克(如茄子、青椒、西红柿、白萝卜、豆角等,不包括土豆、山药、南瓜、藕、慈姑、芋艿等)、菌藻类100克(如新鲜或水发的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安排。一是指中餐或晚餐可按照每餐吃3两绿色叶菜、2两其他种类蔬菜及1两菌藻类。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蔬菜摄入量。

另外,专家建议,血糖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苹果、柑橘、梨、桃子、小番茄等。应合理安排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中等大小水果1个(100-150克),每日1-2次。

四、奶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坚果

奶类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质,发酵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益肠道健康。专家建议每天吃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瓜子、花生、杏仁、腰果、开心果、核桃、松子等坚果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专家建议可作为零食,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日10-15克。但油脂类坚果脂肪含量高,不可过多食用。

五、清淡饮食,足量饮水,不饮酒

烹调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膳食总能量过高,从而引起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清淡饮食,注意选择少油的烹调方式。专家建议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克以内,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不建议饮酒,特别是白酒。

足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饮用茶和咖啡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专家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茶水和咖啡。

六、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宅在家里,必要的运动不可少。要尽可能减少久坐时间,每隔1小时就要起来动一动。

专家建议每餐后在家中散步20-30分钟,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家中进行打太极拳、做操或跳舞等运动,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保持健康体重,此时不建议减重。

七、规律作息,定时定量进餐

固定吃饭时间,一日三餐。专家建议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及睡前打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加餐,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注意调整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同时,专家提示要规律起居,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专家建议,对于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次,条件允许可通过电话或者网上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素材)

精准治疗在一线,他们为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定制营养餐

曾理 解放军报客户端记者 高辉

“这8份套餐是专门为糖尿病患者定制的,一会记得带进红区。”3月24日中午,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罗春梅护士长提醒即将进入红区交班的护士为患者配送专门定制的餐食。据了解,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做好精准治疗,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

护士将专门定制的糖尿病营养餐送到床旁

该院感染二科主任徐智教授介绍,在科室批量收治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很大比重,除新冠肺炎外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且病情都较危重。为给患者精准治疗,他们除遵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科学施治外,还充分发挥科室医生来源不同临床学科的优势,定期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等,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而其中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又占到近两成,所以他们医护团队为这部分患者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

护士在隔离病区为患者讲授糖尿病慢性病管理知识

罗春梅护士长介绍,在日常临床治疗中,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以外的膳食营养调节、运动改善、心理调节、血糖监控等都十分重要,所以,为加强这一部分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医护团队也多方努力,联系专门的营养师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一日三餐营养食谱,再请医院后勤保障团队根据患者们需要,定制低盐、低油、低热量的糖尿病营养餐。此外,还专门由来自内分泌科的临床护士王桢牵头负责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管理。

护士为患者测量血糖

“程叔叔,先吃莴笋、青菜,再吃鱼和肉,最后吃饭哟……”护士一边为患者送餐,一边提醒着用餐顺序。负责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管理的护士王桢解释说:“根据有关临床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先食用蔬菜,然后食用蛋白质(肉类),最后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顺序,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最佳。”

不仅如此,王桢为患者们建立了“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交流群”,邀请到她来自的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专家助阵,就大家对于血糖监测及糖尿病相关的疑问进行在线解答。在病房,王桢还与战友们在病房带领大家一同做八段锦、健身操等运动。并且为糖尿病患者举办健康知识小讲座,就大家关心的慢性病管理问题进行讲授和解答。

此前,一位经过他们精心治疗后达到出院标准、血糖也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黄阿姨高兴地说到:“医生说我要出院啦!没想到在这里除了治好我的新冠肺炎,也学到了糖尿病管理的知识,以后有糖尿病的问题还可以咨询你吗?”

面对患者的信赖和不舍,王桢果断答应:“当然可以,咱们的糖友群不会解散的,以后有问题都可以在咱们群里常沟通!”

护士王桢为患者赠送漫画

疫情防控期,糖友居家膳食8条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科学合理的居家饮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保护和增强免疫力,是我们抵抗病毒的最有力的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抵抗力变弱,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属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做好科学饮食,保持血糖稳定,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提出了一些指导建议。

一、主食定量,粗杂粮占三分之一以上

主食是影响餐后血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量因人而异,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体力活动强度、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以及用药情况等因素。

专家建议,主食摄入量可控制在每餐50-100克(生重)之间,不宜低于50克。血糖指数较低的全谷物、粗杂粮及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至1/2,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虑及居家活动比平时活动量明显减少,建议每餐可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5%-10%(每餐少吃2-3口主食)。

二、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高蛋白饮食具有良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欲,同时也还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专家建议,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优质蛋白质除了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动物蛋白之外,还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餐和晚餐每餐应包括75克左右的瘦肉类、鱼虾和/或大豆及其制品。

专家提醒,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采用高蛋白饮食,可在营养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

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血糖。

根据不同种类、颜色的蔬菜和水果的营养特点不同,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采用“3-2-1”蔬菜模式安排每日的蔬菜。

3-2-1蔬菜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天蔬菜可按照绿色叶菜300克(如油菜、菠菜、苋菜、卷心菜、茼蒿菜、白菜等)、其他种类蔬菜200克(如茄子、青椒、西红柿、白萝卜、豆角等,不包括土豆、山药、南瓜、藕、慈姑、芋艿等)、菌藻类100克(如新鲜或水发的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安排。一是指中餐或晚餐可按照每餐吃3两绿色叶菜、2两其他种类蔬菜及1两菌藻类。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蔬菜摄入量。

另外,专家建议,血糖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苹果、柑橘、梨、桃子、小番茄等。应合理安排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中等大小水果1个(100-150克),每日1-2次。

四、奶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坚果

奶类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质,发酵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益肠道健康。专家建议每天吃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瓜子、花生、杏仁、腰果、开心果、核桃、松子等坚果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专家建议可作为零食,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日10-15克。但油脂类坚果脂肪含量高,不可过多食用。

五、清淡饮食,足量饮水,不饮酒

烹调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膳食总能量过高,从而引起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清淡饮食,注意选择少油的烹调方式。专家建议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克以内,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不建议饮酒,特别是白酒。

足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饮用茶和咖啡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专家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茶水和咖啡。

六、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宅在家里,必要的运动不可少。要尽可能减少久坐时间,每隔1小时就要起来动一动。

专家建议每餐后在家中散步20-30分钟,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家中进行打太极拳、做操或跳舞等运动,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保持健康体重,此时不建议减重。

七、规律作息,定时定量进餐

固定吃饭时间,一日三餐。专家建议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及睡前打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加餐,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注意调整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同时,专家提示要规律起居,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专家建议,对于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次,条件允许可通过电话或者网上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章由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组织撰写

专家简介:

葛声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刘晓军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张片红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孙文广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杨勤兵 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