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糖尿病在社区如何管理)

中国网 0
文章目录:

社区糖尿病护理中的预防和早期筛查

一、导语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区糖尿病护理在预防和早期筛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为您介绍社区糖尿病护理中的预防措施和早期筛查方法,助您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二、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 1 型、2 型、妊娠糖尿病等类型。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替代治疗维持生命。1 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 80%-90%。其主要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即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 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成年人,与遗传、肥胖、年龄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包括原有糖尿病孕妇和怀孕期间首次诊断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均有影响,需及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线粒体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等。这些糖尿病较少见,发病机制各异,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年龄增长等均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以下并发症:

糖尿病足

(1)皮肤病变:足部皮肤干燥、瘙痒、破损等。

(2)感染:由于神经损伤和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感染。

(3)截肢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足部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眼病

(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2)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病率较高,影响视力。

(3)青光眼:糖尿病可加重青光眼病情,导致眼压升高。

糖尿病肾病

(1)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

(2)肾功能不全:晚期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3)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神经病变

(1)疼痛:手、足、四肢等部位的疼痛、麻木、刺痛等。

(2)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运动功能受限。

(3)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异常、消化功能紊乱等。

糖尿病心血管病

(1)冠心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2)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脑血管病:糖尿病增加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影响生活质量。

四、社区糖尿病护理之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摄入,减少脂肪、糖分摄入。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努力维持或达到正常体重,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健康管理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2)高危人群干预: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预防。

心理健康

(1)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2)心理干预:对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睡眠充足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建议为 7-8 小时。

(2)改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晚睡等不良作息,保持规律作息。

定期体检

(1)全面检查: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并发症筛查: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检查,如眼底、肾功能、心电图等。

糖尿病教育

(1)了解糖尿病: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和生活调理措施。

(2)患者互助:加入糖尿病患者互助团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社区糖尿病护理的预防工作,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糖尿病,积极参与预防和早期筛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社区糖尿病护理之早期筛查

筛查对象

(1)年龄大于 40 岁的人群,无论是否患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均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

(2)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

筛查方法

(1)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5.6mmol/L,应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

(2)糖耐量试验:餐后 2 小时血糖≥7.8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从而进一步加强社区糖尿病护理的预防工作。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糖尿病,积极参与预防和早期筛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总结

社区糖尿病护理在预防和早期筛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我们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糖尿病,积极参与预防和早期筛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周洁静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小站丨社区糖尿病专科护士每天都在干什么?看完这些你就懂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沈小青

近年来,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动糖尿病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获得国家级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三星级)认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糖尿病专科护士。

今天(5月12日)是护士节,我们带你看看,这些护士姐姐一天到底要做些什么?

“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能帮助居民改善身体健康,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护士陈晨笑着拿出手机,和潮新闻记者分享与居民朋友的聊天记录,既有“关于8粒花生、7瓣橙子”之类的饮食咨询,也有“低度白酒,一周两次,每次一两左右”的具体指导,这些贴心细致的言语,让居民觉得很贴心。

与其他护理岗位不同,陈晨的职责主要是协助临床医生开展重点人群诊前筛查和诊后健康教育指导。

在就诊人群中,很多患者会因不知如何控制血糖而焦虑不安,陈晨通常会主动提出加好友沟通,这样就能远程给予指导,解决燃眉之急。

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在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中,50多岁群体相对较多,他们往往上有老下有小,看病请假不方便,还要兼顾家中老人与小孩,因此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压力,通过一对一的精细化管理,既能尽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也能帮助患者养成自我健康管理的生活习惯。”陈晨说,这便是社区糖尿病护理工作的意义。

都说女人三分靠颜值,七分靠打扮,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则是三分靠药物,七分靠自我管理。

目前,居民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不甜的东西就是不含糖分的,也有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我们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糯米类食品,这会导致血糖升高,而水果其实是可以吃的,记得控制进食量,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陈晨解释。

为让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踩雷”,陈晨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国家基层糖尿病管理防治指南梳理相关知识点,在征求居民和同事的意见后,设计制作了控糖食谱合集画册、控糖红黄绿灯食物图谱、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检查项目及频率梳理、胰岛素建议注射部位一览表、血糖监测表等一系列让居民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宣教资料。

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陈晨拿着尺寸不一的不干胶、卡片或彩色宣传单介绍:“像这种比处方纸小一号的贴纸,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例本上会贴一张,名片大小的则是用来记录血糖监测结果的。”陈晨根据患者所需,将健康管理和宣教内容努力融入每处细节。

“她会根据我们医生的习惯不同,将科室和物资整理得井井有条。”在同事眼里,陈晨是个做事有条理,工作有创新的优秀护士,“她通过对门诊中需要用到的相关功能数据进行梳理,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自主开发了慢病管理小程序,在诊前完成就诊人员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的监测结果,既往史及服药情况等基础信息的实时录入,同步共享至慢病医防融合系统和医生诊间系统,提高慢性病管理的工作效率。”

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据悉,陈晨目前正在参加2024年浙江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而该期培训面向全国招收学员仅有68名。

“有幸能学习国内外糖尿病领域发展的前沿信息,掌握糖尿病专科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等专业性内容,这是一次全面提升自我的机会,我会努力把所学知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让居民更健康地生活。”陈晨笑着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社区里的糖尿病人“管起来”,来看他们如何做好服务

自己就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却把住在杨浦的老父亲交给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何燕萍“托管”,这是为何?原来只因何燕萍是内分泌全专联合团队负责人,而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浦东首个社区“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即MMC(1 X),对糖尿病人“一对一”全天候管理,能够管住“医生都管不好的父亲的血糖”。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MMC(1 X)正好也已试运行了半年,诊疗发现了19个视网膜变性病人以及多个动脉硬化三级以上病人。“这些病变都很隐匿,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早期发现并精准转诊到上级医院,可有效避免病情进展。”何燕萍说,常常听老人说自己有好多种病,心脏不舒服、眼睛也不好,其实这可能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破坏血管,而血管的病变是全身性的,视网膜非常敏感,血管不好很容易发生病变,另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了,心脏也会不舒服。

然而,血糖是动态变化的,即使是三甲医院的医生也很难管理好自己父亲的血糖,更别说普通的社区百姓了。为此,宁光院士发起成立了MMC(1 X),即:每个中心相当于一个代谢病管理站点,通过硬件——诊疗设备,以物联网技术为网底,用软件——信息化手段,将上下级医院紧密联合,打通院内、院外两个环,实现代谢疾病多角色全病程个体化的精准随访和管理。

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在2018年就尝试使用MMC(1 X),但是,短板太多,一直没有真正运用到位。中心主任曹亚军经过反复调研后认为:“社区里的全科医生有一个优势,即便是三甲医院医生也很难具备,那就是跟居民的关系密切。病人到大医院看病,常常会遇到不同的医生,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往往都是同一个医生,这正是管好血糖的关键所在。”家庭医生的短板是不如三甲医院的专业能力,这个可以通过MMC(1 X)的信息化来解决。曹亚军表示,中心与北蔡镇政府达成一致:将MMC(1 X)做足做充分,真正把社区里的糖尿病管起来。

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中心添置了AI眼底检查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短板”设备,做实上级专家团队——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定期派医生来,一旦发现动脉硬化病人即对接九院血管外科专家。何燕萍说:“检查仪器全了、专家支持到位了,在我们这里看糖尿病真的跟在三甲医院没有区别,患者越来越信任我们。”

仓阿姨是何燕萍的签约居民,每隔两个星期来找何燕萍一次,原因就是“大医院管不好的血糖,小医院管好了”。仓阿姨还把自己的丈夫、儿子都“交”给何医生,何燕萍分析: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同时,由于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一家人的生活习惯趋同,很容易夫妻同病。

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加深,后天发生的2型糖尿病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可以逆转的,因此,MMC(1 X)在当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曹亚军指出,通过社区筛查发现血糖偏高的人群,通过家庭医生入组MMC(1 X),一方面有可能防止进展为糖尿病,另一方面即使已经患病,也有逆转的希望,并且可以很好控制病情,通过有效的防治,避免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