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高血压减肥(糖尿病高血压减肥餐食谱大全)

北京积水潭医院 0
文章目录:

能有效缓解“肥胖和糖尿病”的减重与代谢手术,你了解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悄然改变,超重和肥胖人群正在逐年增加,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如今,全世界约有1/3的人超重或肥胖,中国人的肥胖和超重人群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位。

国内外研究证实,肥胖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关节炎、抑郁症等等,还与多种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相关,肥胖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受到巨大影响。

肥胖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需要科学指导的过程,改变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药物治疗都是治疗的一部分,但许多肥胖患者难以坚持长久,减重失败、复胖也不少见,因此越来越多的重度肥胖症患者选择减重代谢手术。

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症患者唯一长期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于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不仅体重得到了控制,而且糖尿病也会缓解甚至治愈。减重与代谢手术并不复杂,目前绝大多数都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要在腹部穿刺几个小孔就能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也相对较少,术后1年平均能减去多余体重的70%左右。但由于肥胖患者本身伴有多种合并症,整个治疗过程需要普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麻醉科、呼吸科、消化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综合治疗。

一张图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带来的好处

哪些人适合减重代谢手术?

年龄16~65岁,糖尿病病程小于15年,理解并接受手术的意义,无严重精神心理障碍。

计算您的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比如您身高1.70米,体重85千克,您的 BMI=85/(1.70)2=29.4;在中国,BMI达到25即为超重,超过27.5为肥胖,超过37.5为重度肥胖。BMI≥32.5,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均推荐手术;27.5≤BMI<32.5,糖尿病血糖难以控制,综合评估后至少包含2个合并症,可考虑手术;25≤BMI<27.5,慎重开展手术。

合并症包括: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变形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中心性肥胖,可酌情提高手术等级。 经医生术前评估无明确手术禁忌症。

减重代谢手术如何选择?

对于过度肥胖并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先选择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于长期患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患者,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可达到良好的控制。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术式,还有许多手术方式可供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术前术后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复查流程,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健康状况。减重代谢手术术后仍有少数人还会因为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再次发胖,因此术后需要和外科医生保持密切长期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从而达到良好的术后恢复状态。

减重代谢手术并不可怕,在专业医生团队的指导下,患者积极配合,医患双方加强沟通,共同努力,可以帮助您维持长久的健康。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自2019年就开设了“肥胖与糖尿病外科专病“门诊,为大批胖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咨询与帮助,目前已加入大华北减重代谢手术联盟,并与国内外多家减重团队深度合作,帮您减重降糖,还您美丽健康。

肥胖与糖尿病外科专病门诊

出诊专家:毕敬涛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尤其是胆道结石,肝胆胰和胃肠良恶性肿瘤,各种疝与腹壁疾病的诊治,以及减重与代谢手术。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13:30—16:30

门诊地址: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门诊二层二诊区

文丨普外科 郑志学

图丨网络

肥胖、糖尿病、脂肪肝怎么办?海南医学专家告诉你怎样科学减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王洪旭 实习生姚均慷

近日,因减肥出现“厌食症”,15岁的花季少女不幸离世令人惋惜,引发网友对减肥的关注。当前,减肥成为不少人的“焦虑”:有的人为了身材好、变美,有的人为了摆脱糖尿病、痛风,有的人为了逆转脂肪肝,还有的人迷恋生酮饮食……

对此,海南临床营养专家提醒,科学减肥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在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而盲目减肥可能适得其反。

“减肥少女”离世引关注 网友:好心疼

近日,在一部医疗纪录片中,15岁的少女因减肥出现“厌食症”,身高165厘米,体重却只有24.8公斤。根据患者父母讲述,入院前,女孩已经有近50天没有吃过东西,只喝水,出现神志不清后被紧急送医。经过了20多天的抢救,最终不幸离世,令人唏嘘。

这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很快冲上热搜第一,网友纷纷表示心疼与惋惜:“跟我孩子一般大,好心疼。”“爱自己,健康比啥都强。”“健康就好了,胖瘦不重要。”

其中一位网友称,自己13岁时,因为节食每天胃痛几个小时,后来出现胃病,影响身体发育,身体差,也不长个。

减肥人群以中青年为主 有人为好身材 有人因为慢性病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对于肥胖开始警觉起来,也有不少人为了减肥而焦虑,市面上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减重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有的人去了不少减重机构,尝试了很多减肥方法,但收效甚微。

那么,哪些人需要减肥,有减肥需求的人该如何科学减肥呢?近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海南多家医院了解到,多家医院开设了临床营养科、肥胖减重门诊可为减肥人群提供科学减肥指导,也有不少人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减肥成功。

周海燕医生为每位就诊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指导科学减肥。记者 王洪旭 摄

“科学减肥离不开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周海燕表示,目前到该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的减肥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也不乏青少年儿童人群,有的因肥胖导致脂肪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各种慢性病,且备受疾病困扰;有的则为了好身材,变好看。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减肥呢?周海燕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热量、高糖、高油、高盐的饮食摄入,代步工具使用、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慢性病人群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超重/肥胖人群成年人已超过50%,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肥胖及相关慢性病也相应增加,健康形势依然严峻。

超重/肥胖人群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果体检发现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需要进行体重管理。其中,是否超重/肥胖的指标主要看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其中,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BMI在25-27.9之间为超重,超了28为肥胖;或者男性的腰围达到90厘米及以上,女性的腰围达到85厘米及以上,或者腰臀比达到1.0,就是腰围粗了,也叫作腹型肥胖。

此外,对于因肥胖出现慢性病的患者,建议到医院临床营养科咨询,进行规范、科学减肥、健康管理。

女子因肥胖患糖尿病 科学减肥“逆袭”

“每一份档案都是一个关于减肥的故事。”周海燕说,每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都会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跟踪随访,为他们制定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方案,有的患病了来减肥,有的父母带孩子来减肥,有的家庭成员一起来减肥;其中有不少的肥胖患者走了很多弯路,后来转入临床营养科进行科学减重,收获了健康,重拾自信、阳光、开朗人生。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周海燕在工作中。记者 王洪旭 摄

其中,来自儋州市那大镇的麦女士,在周海燕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减肥成功,专程为周海燕医生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贴心服务为患者、精湛医术保健康。

近几年,麦女士因为肥胖导致糖尿病、脂肪肝、痛风、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病缠身,因上述疾病带来各种烦恼与痛苦。医生告诉她,要想把这些疾病治好,首先就是减肥。为了减肥,麦女士曾就诊多个地方,都是对症用药治疗,尝试各种方法减肥、控糖,但均未成功;后来她又在各种打着“减肥”旗号的机构按摩、理疗、调理前后耗去不少钱,却没效果。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的肥胖与健康管理流程。记者 王洪旭 摄

去年5月,麦女士因肥胖、血糖过高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在儋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在当地医护人员推荐下,找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肥胖减重门诊周海燕医生看诊,经详细问诊、检查和规范评估,最终为麦女士制定了“适度限能量平衡饮食 科学运动”模式的降糖、减重方案,并在其就诊后通过微信远程指导饮食、运动。

一开始,麦女士的体重75.5公斤,经过4个月体重、血糖管理,她的2型糖尿病成功逆袭为健康状态,复查血糖、胰岛素均正常,体重也降至64公斤。经检查,其他肥胖相关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各种慢性病基本治愈。

周海燕说,麦女士减肥成功后,继续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完成了糖尿病逆袭之旅,至今体重没有出现反弹。近期随访,麦女士在减肥后步履矫健、活动轻松,外形的改变让她找回了自信。

学生不爱运动体重飙至188斤 妈妈焦急

“周主任早上好,您的减重指导太给力了!孩子执行得非常棒!”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林女士(化名)给周海燕发来两条信息,告知已经上大学的儿子,仍在坚持减肥,而且效果明显。

一年多前,林女士为儿子的肥胖问题煞费苦心。林女士说,她的孩子在学校里属于小胖墩,初中时发现体重超重,就时刻提醒孩子要注意少吃点,但孩子不爱运动,到了高二时胖得更明显了,身高176厘米,体重达到了188斤。

随后,林女士带孩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有轻度脂肪肝、尿酸高、转氨酶高等多项指标异常,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高二放暑假前她带孩子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就医,周海燕为其看诊。

经评估,林女士的孩子属于肥胖,并出现了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周海燕医生为其制定了“适度限能量平衡饮食 科学运动”减重方案,对一日三餐食物搭配做了详细指导,每天快走半小时至一小时。

“坚持了21天后,复诊时发现体重下降,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错。”林女士说,高三时虽然学习压力大,但孩子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减重,到高考前减了12公斤,能明显感觉到曾经有些自卑的孩子,在减重后变得自信和阳光了,高考考得也不错,目前已经读大一了。

麦女士在周海燕医生指导下减肥成功,送锦旗和鲜花表达感谢。受访者提供

孩子减肥成功后,林女士也成了科学减肥的坚定支持者。因为她在当地一所学校工作,每当发现超重、肥胖的学生,她都会告知他们自己孩子的减肥经历,并建议他们尽早关注身体,看医生科学减肥。

其中,林女士的侄子就是在其劝导下参加减肥成功了。林女士的侄子与其儿子同龄,身高180厘米,体重98公斤。在周海燕医生指导下,林女士的侄子现在减重至77公斤,成了班上的帅小伙。

有人减肥迷恋“生酮饮食”?医生:需专业人员指导,勿盲目照搬

为了减肥,有人迷恋生酮饮食,不吃米饭、面条等主食,却出现免疫力下降。

据介绍,生酮饮食是指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高的饮食,旨在诱导脂肪分解达到减重。生酮饮食是将碳水化合物控制极低,以脂肪类、蛋白质为饮食的主体,短期内减重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要注意低血糖反应、酮症过多导致脑损伤、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因此,不建议胖友们自己进行,应该在营养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才安全。不可自行盲目照搬、缺乏监测和指导。专家建议,生酮饮食最好在营养科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评估、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等风险,长时间不吃主食甚至出现焦虑等健康问题。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周海燕表示,减肥离不开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制定适度限能量平衡饮食,一日三餐正常吃饭,加上科学运动,是患者容易接受的减重模式。无论哪种减肥模式,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评估结果、个人意愿等综合考虑,给出个性化的减肥模式。

有的患者缺乏科学指导,自行盲目照搬严格控制碳水模式,但碳水摄入少了,可能出现低血糖晕倒的风险。周海燕说,她曾接诊一位女性患者,听说不吃主食可以减肥,盲目跟从,出现了低血糖晕倒,幸亏家人及时发现送医抢救,才保障了生命安全。此外,长期严格控制饮食和碳水,可能会产生厌食症、焦虑症,就像15岁的“减重少女”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另外,为了减肥拼命锻炼、过度运动等也不可取。周海燕表示,平时没有锻炼的人,心肺耐力差,突然拼命锻炼,运动中会增加心肺负荷,有突发心搏骤停的风险,因此运动也要讲科学,遵循低强度、短时间、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运动既要有效,又要安全。

如何科学减肥?专家: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那么,该如何科学减肥呢?周海燕表示,科学减肥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首先到医院进行规范的评估,评估肥胖的程度,以及查看有没有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如果有严重的并发症还要处理的并发症。

第二,评估有哪些健康风险因素,比如疾病史、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运动系统风险。因为有运动系统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突然高强度运动、大量运动是有心血管风险的,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搏骤停。评估完了以后,由医生制定适合的减肥方案。

第三,对于一些肥胖患者,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需要做一下焦虑量表心理评估,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理状态。

第四,合理确定减肥的期望值。有一些女性期望值太高,达不到目标就容易焦虑,科学的减肥是慢减,不是快减。

第五,不要自己盲目减肥,如果过度限制要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第六,健康生活、科学运动。减体重并不等于减脂肪,肌肉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减重过程中如果肌肉大量流失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等,科学减肥尽量减脂肪、保肌肉。最理想的状态是减脂增肌或减脂保肌。

(南海网)

治疗高血压,逆转糖尿病,挽回脂肪肝,减肥真的可以吗?

减肥真的可以!!!

其实不管是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还是超重肥胖,都属于代谢异常的范畴。

血糖高(2型糖尿病)

超重肥胖时,胰腺周围堆积的脂肪会给器官中控制血糖水平的β细胞带来压力,使它们停止生产足够的胰岛素,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失控。

而当体重下降时,胰岛素抵抗力就会下降,胰腺就会逐渐恢复工作。

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布的一项糖尿病里程碑成果:患者通过节食减重,成功逆转了2型糖尿病。

研究中,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参与者花了长达5个月的时间来吃低卡路里的汤和奶昔。最终试验中,有近一半的患者成功逆转了2型糖尿病。

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证明:肥胖/超重或腹型肥胖(肚子大)是得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

而减肥可以有效降压,每减少1公斤体重,收缩压可降低2mmHg。对很多超重/肥胖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虽然不容易达到理想体重,但只要合理降低体重,哪怕仅是小幅度的降低,都能对高血压的控制产生益处。

减肥应循序渐进,通常每周减0.5~1公斤,在6个月至1年内减轻原体重的5%~10%为宜,不提倡快速减肥。

脂肪肝(生活方式导致)

体重每下降1%,因脂肪肝导致升高的血清转氨酶可降低8.3%;体重下降10%,升高的转氨酶大多能恢复正常;

但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一定要戒酒。不能单纯依赖减重。更不能过分节食。

要知道,肝脏的代谢功能必须有脂肪和蛋白的参与,日常生活和行为缺少足够的葡萄糖、脂肪等能量来源的支撑,就势必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个中转站转化为热量。于是,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上机体又缺少脂肪代谢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使得脂肪在肝脏过多蓄积,从而引发或加重脂肪肝。

减重不能操之过急,血压血糖指标平稳为首要任务

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减重要适当放缓。对于老年人,建议每月1公斤左右,而中青年则建议在每月2公斤左右。

糖尿病患者减重时也要控制减重速度,消耗脂肪速度过快会产生酮体,甚至可能造成酮症酸中毒。减重时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范围内为首要目标。

最后划重点了!!!

正确的减肥方式是控制膳食总能量,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配合餐后适当锻炼,减重速度应控制在每月1—2公斤左右。

合并其他疾病的一定要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减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