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调糖师(糖尿病调糖需要多长时间)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援沪方舱“调糖师”:浙江医护化解“甜蜜”的烦恼

黄虹在方舱内。 浙江医院供图

黄虹在方舱内。 浙江医院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张煜欢 崔倩娴)自3月30日来到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虹和队友们已在此奋战40余天。由于方舱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或是有患者有血糖增高的现象,在日常照料患者之余,黄虹和队友们还担任起“调糖师”,为患者解决这一“甜蜜”的烦恼。

按照国家标准,常见的末梢血糖仪检测上限是33.3mmol/L,这是正常人血糖高值的4至5倍。黄虹称,如果患者血糖高于检测上限,血糖仪会显示英文“High”(高),血糖“爆表”预警则意味着患者正面临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黄虹与队友在工作中。 浙江医院供图

黄虹说,开舱阶段,每批新患者中常会有血糖到危急值甚至“High”的情况。为让每位患者都得到规范的治疗,她与医疗队另外一名内分泌科医师,结合当时条件,制定方舱高血糖患者诊疗流程,同时迅速培训医疗队其他非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队内同质化管理,解决高血糖的管理问题,也同时兼顾了血糖管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情绪波动会对血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方舱内的患者,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其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一天黄虹得知,一位患有15年2型糖尿病的患者,因自带的胰岛素只有两天的量而感到担忧,于是立即对患者进行耐心地解释和沟通,给予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案。稳定情绪后,患者的血糖也慢慢降了下来。

黄虹与队友在工作中。 浙江医院供图

还有一位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1个月前刚测过糖化血红蛋白为6.5%,黄虹让当班的护士给患者检测了晚餐前血糖,显示为6.8mmol/l。“这下我就放心了。”黄虹向患者建议,由于病情并不重,可以改为使用方舱内备用的同类其他降糖药,再多测测血糖。

据了解,方舱高血糖管理模式的投入使用,解决了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痛点、难点。同质化治疗下,不少高血糖患者病情也逐渐平稳。

“我们最盼望的莫过于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陪伴,但在静待花开的日子里,我们留下了不少温暖而又难忘的回忆。”黄虹说。(完)

援沪方舱“调糖师”:浙江医护化解“甜蜜”的烦恼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张煜欢 崔倩娴)自3月30日来到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虹和队友们已在此奋战40余天。由于方舱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或是有患者有血糖增高的现象,在日常照料患者之余,黄虹和队友们还担任起“调糖师”,为患者解决这一“甜蜜”的烦恼。

按照国家标准,常见的末梢血糖仪检测上限是33.3mmol/L,这是正常人血糖高值的4至5倍。黄虹称,如果患者血糖高于检测上限,血糖仪会显示英文“High”(高),血糖“爆表”预警则意味着患者正面临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黄虹与队友在工作中。 浙江医院供图

黄虹说,开舱阶段,每批新患者中常会有血糖到危急值甚至“High”的情况。为让每位患者都得到规范的治疗,她与医疗队另外一名内分泌科医师,结合当时条件,制定方舱高血糖患者诊疗流程,同时迅速培训医疗队其他非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队内同质化管理,解决高血糖的管理问题,也同时兼顾了血糖管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情绪波动会对血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方舱内的患者,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其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一天黄虹得知,一位患有15年2型糖尿病的患者,因自带的胰岛素只有两天的量而感到担忧,于是立即对患者进行耐心地解释和沟通,给予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案。稳定情绪后,患者的血糖也慢慢降了下来。

黄虹与队友在工作中。 浙江医院供图

还有一位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1个月前刚测过糖化血红蛋白为6.5%,黄虹让当班的护士给患者检测了晚餐前血糖,显示为6.8mmol/l。“这下我就放心了。”黄虹向患者建议,由于病情并不重,可以改为使用方舱内备用的同类其他降糖药,再多测测血糖。

据了解,方舱高血糖管理模式的投入使用,解决了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痛点、难点。同质化治疗下,不少高血糖患者病情也逐渐平稳。

“我们最盼望的莫过于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陪伴,但在静待花开的日子里,我们留下了不少温暖而又难忘的回忆。”黄虹说。(完)

“调饮师”究竟是怎样一份新职业?

3月18日,人社部官网公示发布了包含“调饮师”在内的第四批新职业。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发现,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绝多数是90后甚至95后,在一些网红茶饮店里,有的调饮师可以“日行3万步”。

入行3年的刘翔宇是喜茶北京望京门店的经理,管理店内30多位调饮师。每天8点上班,在10点开门前,他们要根据点单量进行备料——煮茶汤、处理红豆、制备果茸等。“草莓、西柚、芒果这些水果的处理比较麻烦,葡萄是销量冠军,所以每天都要用手剥大量的葡萄,去皮和去籽”,再加上频繁的洗手和消毒,他们的双手经常处于脱皮的状态。

人社部对“调饮师”的定义为:对茶叶、水果、奶及其制品等原辅料通过色彩搭配、造型和营养成分配比等完成口味多元化调制饮品的人员,主要负责采购、清洁、装饰、调配、推介等工作任务。

茶饮店一般遵循排班制,“忙碌”是调饮师工作的常态,每天刘翔宇的步数高达30000 ,被问及是否在微信运动上霸屏时,他表示并没有,“因为很多同行小伙伴也都是这样”。

虽然脚步匆忙,但店里这些“行走的调饮师”在工作时会有固定的路线,根据岗位细分为服务线、吧台线和后区制备线,而且每条工作线的调饮师需要尽量在“左右转身”的范围内,和其他调饮师完成环节的衔接,保证整体制作流程高效、顺畅。

面对巨大的工作量,精度同样重要。备茶汤时,温度、时间、比例都有固定的标准,就连看似差别很小的“少糖”和“少少糖”也都有精确的量度。如果岗位从后厨转到前台,调饮师还要准确记住当季新品和每种茶饮的可选范围——能否去冰、可以加什么料、甜度的选择。

不过这种忙碌一般只限于位置较好、人流量大的头部品牌连锁店,一般的茶饮店只有几到十几名店员。在另一家茶饮店工作的泷泷表示他们只有周末会特别忙,平时一般饭点和晚上订单量比较大,“平时有时间会在店里打扫卫生”。

工作时间久了,有时候看到订单上的特殊要求,刘翔宇也会有一种熟悉感,“一下子就知道是哪位老顾客又点单了”。他表示自己“当时也是因为喜欢茶饮,才选择了这个行业”,平时逛街遇到没有喝过的茶饮他就会去点单,一般的顾客点单后可能会玩手机,刘翔宇则因为职业习惯,会下意识观察茶饮的制作和食品安全。

从初级调饮师、高级调饮师到值班经理再到现在的门店经理,在这个过程中,刘翔宇要完成不同层级的培训课程,包含操作技能、食品安全管理、人力部署、门店陈列等。只有完成相应职级理论和实践考核,符合一定标准后,调饮师才可以实现逐级晋升。

在武汉一家连锁品牌茶饮店工作的小李认为,区域头部品牌一般都会有店员-店长-区域经理这样的晋升途径,只是职级制度不是很严苛。

“我觉得发展前景还是有限的。”小李上个月已经结束了调饮师的工作,谈到离职的原因,他说,“晋升门店店长到区域经理一般要从一线城市那些很火的门店做起来”。由于现在市场上有大量不同品类的茶饮店,同类茶饮店又同质化严重,再加上缺乏可持续的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这些非品牌连锁店在野蛮生长的竞争环境中经常难以生存。

刘翔宇则对未来很有期待,2020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这份职业今年又得到官方认证,以后会被更多人接受,有更多身份认同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常笑雨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高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