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控糖神器(糖尿病控糖软件)

南方+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告别扎针,这些“控糖神器”有点厉害!

告别扎针,这些“控糖神器”有点厉害!

“之前为了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被扎了很多针。这次住院的体验感非常好,因为使用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每天可以少扎七八针!”病床旁,58岁的糖友朱叔(化名)抬起手臂,感慨科技减轻了自己的痛苦。

那么,朱叔口中的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究竟是什么“黑科技”?

云浮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护士长吴梅芳介绍,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将传感器贴附在皮肤上(最常用的位置是上臂后侧),针头软管置入皮下,然后使用扫描仪扫描就能实时看到血糖值了。

与扎手指测量指尖血液的葡萄糖不同,动态血糖监测测量的是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但并不影响测量的稳定性。在吴梅芳看来,“血糖变化的趋势”往往比单独一次的血糖值更有评估价值,医护人员可以随时监控血糖并提前干预,也能更快捷地反映疗效。

“比如早上10点多给患者测的血糖是4.3mmol/L,如果低于3.9mmol/L就是低血糖了。我就会立刻让他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升糖,避免低血糖,动态地调整患者的饮食。”吴梅芳说,如果患者频繁出现低血糖,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危害。

2021年版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就推荐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或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

“不想再扎手指了!”很多糖友选择动态血糖监测的原因十分简单。住院期间,云浮市人民医院大多数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的糖友都表示,佩戴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痛感,尤其是佩戴几天以后更是几乎感觉不到动态血糖监测的存在。

吴梅芳介绍,医院动态血糖监测传感器的佩戴时间长达14天。在这14天里,它可以稳稳地待在患者的手臂上,吃饭、睡觉、洗澡都不耽误,而且还可以连接患者的智能手机,能实时了解血糖情况,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病区糖友血糖的监控。

除了“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也受到了很多老糖友的欢迎。

胰岛素泵治疗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更好地实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可谓“控糖神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免去糖友的扎针之苦。

平时最害怕打针的彭阿姨,宁愿吃药也不愿意注射胰岛素。在云浮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她用上胰岛素泵后,每天至少可以避免扎四针,血糖控制得十分不错。

“胰岛素泵一般设置为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两种,使糖尿病人全天各个时段的血糖均严格控制在理想水平,从而显著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吴梅芳说,使用前护士们都会跟患者交代好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黑科技”,云浮市人民医院十分重视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2020年10月,医院开设了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为广大糖友提供专科护理门诊服务,如指导糖友们的饮食、运动、自我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足部护理、降糖药物正确服用、低血糖识别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人员还时常集中开展健康宣教,宣传降糖药品及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方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文字】南方 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视频】王谢思齐 张思思

【作者】 王谢思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人工胰腺:糖尿病患者必备的“控糖神器”(文末有惊喜~)

你好啊,我是饺饺:

饺饺的堂哥是个传说中的“学神”,又聪明又努力的那种。两年前,学神哥参加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后项目,貌似是糖尿病相关的。

当时,饺饺还真没太当回事儿。

知道前几天,饺饺在网上找资料时,搜到一个糖尿病专题学会,意外地看到了学神堂哥的名字以及他们团队的科研成果——人工胰腺。

人工胰腺:糖尿病患者必备的“控糖神器”

“人工胰腺”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好奇地去问堂哥,堂哥告诉我:“人工胰腺的学名是'混合闭环胰岛素输送系统',是一种自动化医疗设备,可以自动精准地为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作用机制和我们体内的胰腺是一样的。传统的开环胰岛素泵只能注射胰岛素。我们做的闭环系统,不仅能注射胰岛素,还能持续监测血糖水平。说白了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算法持续监测、计算、注射适量胰岛素。另外,我们还要解决扩大适用患者群体、提高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降低随机干扰风险等问题。”

本饺饺不明觉厉,就和堂哥继续聊了很久,并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把这个被称作“控糖神器”的前沿科技成果分享给你。

2018年全球十大医疗创新TOP1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医疗机构,每年都会在年度医疗创新峰会上,根据预期重要性进行排名,公布次年对医学界影响最大的十大创新。2018年十大医疗创新成果榜单中,混合闭路胰岛素输送系统(Hybrid Closed-Loop Insulin Delivery System)高居TOP1,人工胰腺就是它的俗称。

那么,人工胰腺是如何构成的呢?

其实,人工胰腺和人体胰腺的工作原理相同:

首先,需要持续稳定的血糖测定装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s system,CGM),全天监测体内血糖的变化;

其次,要有胰岛素计算装置,根据血糖测定值计算出该注射多少胰岛素;

最后,是胰岛素贮存器和输注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自动、精准地把计算出的适量胰岛素注入患者体内。

此外,还有实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算法实时计算并调节胰岛素输注速率,有效减少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CGM CSII 控制算法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听起来是不是和人体内的胰腺功能十分相似呢?

技术难点与突破点

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能奏效

人工胰腺的一个最新突破点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能奏效。

1型糖尿病(T1DM)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5%-10%,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彻底损坏,所以完全丧失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对于T1DM,胰岛素强化几乎是标准治疗方案。而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虽然可以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人工胰腺也成为是部分2T2DM患者的治疗选择。对于非危重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与传统的皮下胰岛素治疗相比,自动化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可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控制餐后血糖是难点

2016年,美敦力公司的MiniMed 670G通过FDA批准,于2017年6月在美国推出MiniMed 670G“人工胰腺”。该新产品可自动跟踪和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但是,目前的技术只能实现基础胰岛素量的调节,而餐时胰岛素的调节暂时不能实现,因此称之为“混合闭环”而不是“全闭环”。餐后高血糖对胰岛素剂量计算精准度要求更高,要求餐时胰岛素的起效速度非常快,目前尚无任何胰岛素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餐前仍需手动输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系统计算出胰岛素剂量,患者确认后输注。

人工胰腺的优点,是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发生。缺点,是不能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有时需要辅以手动调节胰岛素输注。其原因是:在完全闭环的胰岛素泵中,系统并不能提前预知何时进餐,皮下胰岛素吸收延迟,使进餐早期的血糖高峰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有可能导致胰岛素输注过量,进而引发餐后晚期出现低血糖。

类似的问题在运动引起的显著血糖变化时同样也存在。

不同模式
  • 暂停胰岛素输注模式(suspended insulindelivery):在检测到血糖低于某一数值时,暂停基础胰岛素输注一段时间,对于低血糖状态进行纠正。 
  • 夜间闭环模式(overnight closed loop):这个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夜间血糖控制不受进餐和运动的影响,所以夜间闭环模式更易实现夜间血糖的平稳控制。
  • 日夜闭环模式(day and night closed loop):日夜闭环模式是完全闭环的人工胰腺,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人工胰腺,日夜闭环模式需要应对各种血糖变化因素(特别是进餐和运动)所带来的挑战,所以也是最难以实现的人工胰腺。
  • 双激素闭环模式(dual-hormone closed loop):胰岛除了分泌降血糖的胰岛素外,还可分泌升血糖的胰高糖素,从而维持血糖的稳态调节。人工胰腺同样可采取多种激素输注体系来维持平稳的血糖水平,以便在降糖的同时能够预防或治疗低血糖。
文末福利↓↓↓

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忙碌,想必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近几年全球医疗领域的新动向吧。除了人工胰腺,还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医疗创新呢?

饺饺马上发送给你一份2018、2019年全球十大医疗创新榜单,请查收~

2018年全球十大医疗创新榜单

2019年全球十大医疗创新榜单

饺饺留言:

如果你是医疗相关人员,想聊天,想吐槽,想投稿,想推荐,欢迎私信饺饺哦~

也期待你能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饺饺都会看~

想要控好糖,不能缺了这个神器……

今年52岁的杨先生

已经罹患糖尿病5年了

最近他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

那就是几乎每天要到

糖友家线上平台报道

看视频、发帖子、记录血糖……

他感叹道:

糖友家这个平台

成了我控糖的神器啦!

5年糖尿病病史

从不懂控糖到有方法控糖

5年前,杨先生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血糖有问题,后经医生确诊为糖尿病。

“当时我还是很怕,对糖尿病不太了解,担心自己的身体会不会吃不消。”杨先生说,“现在患病已经5年了,我还没有使用过胰岛素,平时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检测血糖及遵医嘱服用药物来稳糖。”

关注糖友家

找到了控糖的神器

杨先生在糖友家线上平台发帖

“当然,关注糖友家,也是我控糖的关键一步。”杨先生强调。原来,杨先生是四川名医的忠实用户,很早就加入糖尿病病友圈,在小康妹儿的协助下,坚持跟其他糖友一起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努力控好糖。

今年年初,糖友家成立后,他便时刻关注糖友家的动态:收看线下讲座视频、发帖分享控糖心得、记录血糖变化情况……这一切,对杨先生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

“目前,我在糖友家线上平台,已经有2500多积分了。”杨先生说,“我每天发贴,赢积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更多是想记录自己的血糖变化和控糖心得,希望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资料,这对于自己控好糖是大有帮助的。”

参加稳糖特训营

学到了控糖新方法

首期稳糖特训营上,雅培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血糖检测仪使用讲解

上周六,杨老师跟其他糖友们,一起参加了首期稳糖特训营。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分成了两个小组进行控糖比赛,在专家指导和同伴支持下,学习如何更加科学地进行控糖。

“这次参加稳糖特训营,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控糖的新方法。”杨先生谈道,“比如说雅培公司提供的动态血糖检测仪,对我的帮助就很大,这个仪器能够监测我24小时的血糖变化,能够为我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让我再也不用盲目地凭感觉来控糖了。”

分享控糖心得

将控糖知识运用到实践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科学的防治方法。”杨先生说,“比如我通过糖友家,学到了很多控糖知识,我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方法,轻松地控好了糖。希望其他的糖友也赶紧行动起来,加入糖友家,学会科学控糖!”

下期特训营活动

华西专家与你面对面

在下一节课程中,我们将在第一节课程的基础上,与糖友们进一步分享稳糖的相关训练课程: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级专家童南伟团队成员李佳琦老师带来的专业授课,将会与大家见面啦!

而上次迷住众多糖友的由术康医学运动中心专业老师带来的运动小团课也将如约与大家见面。同时,还将为大家带来营养饮食相关知识的分享和建议,现场的糖友们在食用坚谷早餐后的相关疑惑都可以在现场进行咨询。

雅培公司工作人员也将到现场,收集并解读糖友们一周的24小时动态血糖数据,糖友们现场有任何疑问可及时与之沟通。

更多的糖尿病科普、线下讲座活动

尽在糖友家

这些家常菜,一吃血糖就飙升!您还不就此打住?

本想生个大胖小子,却被糖尿病找上门来!

出汗就能看出健康状况?看这里就对了!

米饭里面加一物,健康长寿吃出来!

♥戳以上链接直接浏览♥

记者/编辑:曾荷琳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