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两味药(糖尿病的福音,一味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王医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两味中成药 不起眼却有大用处

糖尿病两味中成药不起眼却有大用处。

1.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利辉,今天把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糖尿病的患者有所帮助。

2. 常见的六味地黄丸简单搭配一下,说不定糖尿病就能够很好的控制。有这么一位患者,男性 68 岁,确诊糖尿病 3 年多,空腹血糖长期处在 13 左右。早期由于没有及时用药,已经出现了足部的病变。最近一年患者才开始系统使用降糖药治疗,但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当地医生建议他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心理比较抗拒,于是多地求医。

3. 大概 4 个月前,患者从我的科普视频里认识了我,并向我寻求帮助。在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后,我发现他小便次数较多,且尿液浑浊,还有腰膝酸软、四肢冰冷的情况。糖尿病多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的症状。但患者出现了腰膝酸软、手脚冰冷的情况,应是阴虚日久伤及阳气,出现了肾阳虚的症状。

4. 于是我判断患者是阴阳两虚病症,给他用了六味地黄丸加上金匮肾气丸,这样的搭配可温补肾阳、滋阴降火。治疗大概持续两个多月时,患者的血糖情况有所好转,腰膝酸软的情况也改善了,后续尿液恢复正常,只是还有足底的病变存在,于是进行到下一个疗程的治疗,目前也有所成效。

5.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病情加以控制。同时,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也不是特意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们可以解决身体的阳虚、阴虚之症。大家在选用时一定要多问专业医生,同时治疗不要心急,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单两味药改善糖尿病

简单两味药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隐形威胁,连年轻人也未能幸免,一旦确诊便是长期的斗争。

但您知道吗?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藏着一剂调理糖尿病的验方,仅需用到两味药。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多数患者都存在阴虚火旺的状况,虚火灼身,损伤津液,所以糖尿病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但消瘦的症状。故而糖尿病在中医中也被称为消渴,可用滋阴清热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一剂调理糖尿病的简方,取生地黄和黄连一起煮水泡茶,可滋补肾阴,清热去火。

当然,糖尿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饮食、运动、药物等多个方面,积极配合医生的方案以达最佳效果。您记住了吗?

糖尿病,给你两味中药,对血糖有好处,快来了解一下吧?

说起糖尿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与高血压、高血脂合并称​“三高”,也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当然这也是令人头疼的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需终生控制。因此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三高”之一的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超过了肾的糖阈值时,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障碍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在中医里,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燥热,五脏虚弱而导致的以多食、多饮、多尿、形体逐渐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那糖尿病是因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过服温热药物等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

在刘完素《三消论》中记载:“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因长期过度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而发为糖尿病。

2、情志失调,郁火伤阴

精神刺激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刘完素《三消论》中记载:“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所以长期过度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亦可以导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随之而起发糖尿病。

说到这里,那我们不得不提糖尿病的症状了。在中医里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个病变阶段来治疗。上消是指口干喝水多但不解渴;中消是指多食犹饥,身体消瘦;下消是喝多少尿多少,小便频繁。因此中医里是根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特点,治疗以益气生津、清热润燥为主。

今天给大家科普两味可以降低血糖的中药—人参、知母

人参 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入脾、肺、心、肾经。所以我们常说,人参可以补一身之气。在中医中认为消渴症是中气不足的表现,需要补气。一些热病伤津的人,不仅会有身热烦渴,口干舌燥之感,常常还会有汗多,脉大无力的症状。因此对消渴症来说人参既能补益肺、脾、肾之气,又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

​​


知母 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草药,性微寒、凉。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以及肠燥便秘等等。对于三高人群来说,知母是很适合的一种中药材。

​​

​​

今天介绍的两味中药是以生津止渴为主,两味药材,一味益气,一味清热。两者联合使用,有补中益气、清热凉血之效。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每个人的症状表现不同,用药及剂量也不一样,【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调理,不要自行抓药。】

我是沈医生,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