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治疗糖尿病(艾灸调理糖尿病的原理)
艾灸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吗?
糖尿病中医也称为消渴。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症状。为什么称为消渴?消渴主要表现为口干,需要频繁的饮水才能缓解,有的还会半夜起来喝水才能继续睡觉。
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消渴?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了异常,并不是体内缺水,不是常说的阴虚。打个比方,锅里有半锅凉水,盖上锅盖,虽然锅里有水,但是锅盖是干的,这时候你往锅里加水,不管加多少锅盖都是干的,这就是不管怎么喝水都会口渴的原因。但是如果把锅放在火上,很快水就沸腾了,锅盖上就布满水珠了,这时候就不会口渴了。所以治疗糖尿病的消渴需要有火,需要有阳气。
中医把消渴又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别对应肺、脾、肾三脏。
肺脏是水的源头,就像锅盖一样,是用来输送水液的;脾脏就像锅一样,水液和食物需要在锅中腐熟,运化;而食物的腐熟需要火,这就是肾脏的功能。所以糖尿病和我们肺、脾、肾脏的关系密切,要想用艾灸调理糖尿病的话,就需要灸肺、脾、肾相关的穴位,比如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神阙、大椎穴这些穴位,在特定的穴位上单纯艾灸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具有独特的疗效。艾灸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阻碍糖异生,促进糖原的合成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够起到一个调理身体机能,达到荣养阴液,控制血糖的目的。
艾灸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尤其对于糖尿病导致的抑郁,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比如抑郁多是由于阳气不足,艾灸温阳升发机体的气机,可以很好地缓解抑郁的情绪;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一是由于阳虚,一是由于血瘀,艾灸能够温阳活血,可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可以艾灸关元、肾俞、命门穴等;糖尿病肾病多表现为水肿,蛋白尿(常见尿中有泡沫),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水液代谢出现的问题,而水液代谢的问题还是肾阳不足,肾主水的功能出现了异常,艾灸通过温阳利水恰好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来说,一是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另外就是可以做艾灸,因为糖尿病的调理是个长期的过程,艾灸作用温和,效力持久,且容易坚持。
糖尿病与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热力,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中医很早就将艾灸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在《针灸甲乙经》即有“食不充饥灸三里”的记载,《急备千金要方》 亦云“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现代研究也指出,艾灸可改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同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研究显示,艾灸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而且可以通过改善代谢紊乱、微循环,增强神经营养、调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等机制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F)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足部神经的凋亡以及足部细胞缺血坏死,造成足部溃疡创面的发生。艾灸可以防治糖尿病足,特别是糖尿病足早期的患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消化道并发症,以胃动力和胃排空异常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等。本病属中医学“胃痞”范畴,由于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而致脾胃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西医多用胃动力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艾灸疗法具有理气活血、温通经脉的作用,艾灸胃脘、神阙、足三里等穴可以促进胃动力,加快胃排空,减缓肠胃的不良症状,且能补中益气,从整体调理人体正虚不足,无不良副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失眠失眠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其发病率高达52.50%。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睡眠不足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项危险因素,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速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进展。艾灸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失眠症状,显著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总而言之,艾灸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血糖、血脂,促进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失眠等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因此,糖友们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可以选用艾灸的方式来调理身体状况,缓解症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马氏温灸法:10日循灸法,糖尿病艾灸效果良好,阴虚症也可灸
#糖尿病##艾灸#,有缘分看到发的艾灸文章,请您关注一下,相信总有一篇您会需要,请给艾灸一个机会!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糖展病一般继发于胰腺、脑垂体、肾上腺的某些病变。原发性糖尿病占绝大多数,原因未明,但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的生理病理为绝对的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尿糖、葡萄糖耐量减少。早期可无任何症状,至症状期则可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乏力等表现。久病者常可伴发心血管、肾脏、眼底、神经病变。严重病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危及生命。本病亦常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等。
一、10日循灸法
按糖尿病常规灸法治疗
灸序:
第1日:承浆、中脘、足三里;
第2日:关元、曲骨、三阴交;
第3日:期门、太冲;
第4日:下脘、天枢、气海;
第5日:膈俞、膻中、巨阙;
第6日:脾俞、阳池;
第7日:肝俞、章门;
第8日:胃俞、水道;
第9日:肾俞、然谷;
第10日:肺俞、曲池
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脐30分钟。
二、糖尿病病例
例1庞××,男性,48岁,住天津市南开区。1965年6月8日初诊。
1、病史与症状:患者于两月前开始多食及消瘦之表现,近一个月伴有咳嗽、痰中带血。天津南开医院诊为糖尿病、肺结核。现游尚有多饮、多尿,大便稀而次数多。
2、治疗:嘱其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下院、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3日,关元30分钟,三阴交26分钟,中极60分钟;4日,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5日,肺俞、尺泽各25分钟。以上5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灸后饮食及小便很快就减少而趋于正常。继之体力渐恢复,尿化验证实尿糖逐次减少,灸至近1个月,咳嗽、咯痰带血均止,证明肺结核也颇好转(未用抗痨药),灸至1个半月,嘱肺结核灸穴(见肺结核栏)与前穴合并、循环灸,4个月后测24小时尿糖定量为108,较灸前有大幅度下降,复查购片,示肺结核已钙化。
三、临床体会
温灸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不可拘于阴虚症不宜灸之说。
如果身体问题可以留言,定回复;如果您有艾灸调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绿色理疗。此号专业艾灸学习号,欢迎您的点赞、关注;一起学习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