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米糖尿病(控糖米和普通大米有什么区别)
这个锅蒸饭可滤除米饭中99.97%快消淀粉,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吃
糖类,是人体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日常活动主要依靠糖类氧化后产生的能量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的。
但是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会使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尤其是儿童不宜吃太多甜食、喝过量的含糖饮料,否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糖、烟、酒并列为癌症的三大诱因。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证实了吃糖过多还会增加患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2019年我国高血糖人数达到了1.5亿,有3-5亿的人处于高血糖前期。同时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可以得知,普通人每日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但据统计,每个人平均一天的糖摄入量已经接近53.7克,远远超过了健康的推荐量。
目前血糖偏高人群比较能接受的非药物血糖管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饮食做管控,一种是加上适量的运动,两种方法相辅相成。
小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甑科技)研发的低糖炊系列产品可以去除米饭中促成人体脂肪生长和血糖升高的快消淀粉,降低升糖指数(GI值),同时布局无创血糖检测仪和线上控糖平台等产品,完善控糖生态链。
从呵护家人健康出发小甑科技成立于2018年,由吴名均、徐斌、胡小建等人联合创立,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更健康的科技产品研发,致力于打造全球最专业的控糖平台。“让人类轻松拥有更健康生活”是小甑科技的使命,“智能降糖”、“便捷监测”、“控糖云平台”是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模块。
现今血糖管理的方法众多,饮食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那到底是什么促使小甑科技从日常饮食入手,帮助高血糖人士进行血糖管理?
“10年前的时候,我母亲去医院检查出有高血糖,当时主治内分泌的医生就建议我母亲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可以用一种传统的炊具——甑子来做米饭。”小甑科技创始人兼CEO吴名均告诉动脉网,正是医生的这番建议,让他意识到甑子在降糖上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直接促使他成立小甑科技的原因。
在母亲确诊有高血糖后,吴名均回家探望却发现母亲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用甑子做饭。后来吴名均询问母亲才得知是因为甑子做饭比较麻烦,需要煮米、滤米、蒸米,而且还需要挪动甑子,这对于一个上了年纪且患病的人来说并不方便。
此时的吴名均正好是国内一线品牌家电的模具供应商,在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自己来做一款可以一键操作且能够滤糖的智能电饭煲。
在这之后,吴名均就把这个想法分享给了自己的客户和朋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随后他们以研发低糖炊为目标组建了团队。
联合创始人兼CTO胡小建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得了加拿大滑铁卢应用科学博士学位和罗瑞尔大学MBA学位,曾担任利马汽车系统项目总监、通用五菱发动机项目总监及沃尔夫中国区总裁。
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胡小建用自己在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帮助小甑科技研发团队克服了各类问题,从系统设计到模具制造,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三大模块实现降糖控糖智能降糖
米饭之所以会有那么高的升糖指数,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中又以淀粉居多,占比为80%左右。
大米中的淀粉通常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子量大,占比在80%左右,人体摄入后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数高,也叫快消淀粉;直链淀粉分子量小,占比在20%左右,人体摄入后消化吸收慢,升糖指数低,同时也叫慢消淀粉。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小甑科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作为低糖炊的原理。
煮饭的时候,当支链淀粉达到糊化温度并完成糊化时,就会融入米汤之内,小甑低糖炊凭借其全球独有的负压水循环过滤系统,对米饭进行数十次过滤和沉淀快消淀粉,并持续不断地产生抗性淀粉,最高可提升米饭中30%的抗性淀粉含量。这样煮出来的米饭基本滤除了快消淀粉,升糖指数也就变的更低。
小甑科技作为全球第一台低糖炊缔造者,创造了连续半年在日本销售量排第一的销售业绩。现在市面上同概念的降糖电饭煲并不算少见,且都声称可以降低米饭中的糖分,那小甑科技的低糖炊是如何做到在竞争中突围的呢?
以小甑旗下风靡日本市场的品牌“巧釜低糖炊”为例子,为了更大程度的达到降糖效果,小甑科技团队开发出了独有的负压水循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进行数十次的水循环,不断地层层过滤,能够更好地将米饭中的快消淀粉分离出来,最高可以滤除米饭中99.97%的快消淀粉。
出于对米饭口感的考虑,小甑低糖炊设置了米水预约分离系统,有效解决米粒长时间浸泡后口感和营养流失问题。
而且巧釜低糖炊和其他普通电饭煲不同,在煮饭过程中保留了米汤,米汤被很多人认为是婴儿的“参汤”,可以作为婴幼儿的辅助饮料。
优质产品的背后,是一道道被攻克的技术壁垒。以巧釜低糖炊的鼎状外釜为例,这个釜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三个鼎脚,鼎脚中含有滤水孔和滤糖孔。三个鼎脚和锅体是全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的,这个对模具制作和工艺要求极其苛刻和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小甑科技团队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借助汽车发动机的一些先进技术实现了模具的制造。
在巧釜低糖炊上市并大获成功后,小甑科技团队也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相继推出了小甑上置水箱低糖炊和低糖杯。
低糖杯主打的是滤糖加快速。这款产品开发的初衷是考虑到占地空间、多功能化和上班族的空余时间这些因素。低糖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实现10分钟做好低糖饭,大大节约了时间,而且炖汤、脱糖果干发酵酸奶、煮咖啡等功能也不在话下。这款产品在高交会展示后,就很快吸引到了国内一个快餐品牌的注意,一举拿下了五万台的订单,解决了快餐不快和快餐不热的问题。
便捷监测
为了寻求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和打造专业的控糖平台,小甑科技在智能降糖的基础上,增添了便捷监测、控糖云平台两大模块,让高血糖人士能够在家测血糖,实现血糖管理。
目前小甑科技开发出的血糖便捷监测设备有无创血糖代谢检测仪、无线测糖仪和无创血糖检测手环。另外还有满足健康人士需求的卡路里代谢检测手环。
控糖云平台
小甑科技控糖云平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实现血糖管理,分别是健康数据、控糖社区、社交分享和健康控糖。
健康数据:智能检测血糖、血压、心率、睡眠及压力,平衡糖摄入与消耗,支持24小时不间断多项健康数据监控和预警;
控糖社区:支持用户用照片和视频记录每天的生活,在社区里用户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控糖心得。而且社区还会不间断发布控糖咨询,帮助用户了解相关知识;
社交分享:按照用户在平台商城中的消费情况将用户分为不同等级的会员,等级越高折扣越低,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将商城产品分享给其他人来赚取佣金;
健康控糖:为用户优选控糖黑科技产品和低糖低脂生态食品。
现阶段控糖云平台的商城里售卖的商品大多为小甑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后续发展中将会有友商陆陆续续入驻平台。
出于对公司技术成果的保护,自2010年起,小甑科技就开始在专利方面进行布局,到现在为止公司总申请了2000多项专利,仅发明专利就有200多个,主要集中在智能降糖和便捷监测方面。
海外市场可观,国内市场紧跟其后现阶段小甑科技的产品开发主要围绕着三步走战略进行,也就是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后续阶段公司主要的产品开发重点为智能降糖和便捷监测,在低糖炊系列产品上也会更加了解深入、细分使用场景。
由于各地区饮食习惯的差异性,小甑科技在布局海外市场的时候先考虑的是东南亚国家。2018年年初,巧釜低糖炊登陆日本,一上市就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关注,日本NHK等媒体争相报道这一来自深圳的降糖炊饭神器,上线一个月就爆卖2万台,创造了三十分钟秒杀5000台、销售量连续半年第一、排队预约三个半月时间才能买到巧釜低糖炊的好成绩。
目前小甑科技在欧美市场也开始攻城拔寨。2019年11月,在小甑科技控糖云平台的发布会上,加拿大多伦多市长托马斯先生受邀出席。会上,双方在控糖领域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控糖指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战略发展伙伴关系,小甑科技将为多伦多全体市民提供完备的控糖产品及云平台服务。解决欧美人士爱食用精面和汉堡等高GI食物的小甑低糖炊也将在近期发布。
总体来说,小甑科技在海外的发展情况是比较可观的,去年仅巧釜低糖炊这一产品销售量就达到了近60万台。
现在,小甑科技也逐渐将目光放到了国内市场。实际上小甑科技在国内的市场相比国外而言起步较晚,那小甑科技如何才能尽快地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追赶上海外市场?
第一方面是产品的研发和强大的医疗资质背书。米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要考虑的的不仅仅是低糖健康,口感也尤其重要,同时低糖炊作为一台家用电饭煲,也会考虑在功能上进行强化。目前小甑低糖炊已在日本向JAPL提交医疗器械资质的申请(医疗器械申请名称:一种血糖负荷的管理工具和系统)。
第二方面是产品的营销。小甑科技计划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如微博、抖音、微视等热门平台,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传递低糖健康饮食文化。细分控糖人群的所需,致力于打造爆款,把“开战即决战”作为产品的营销思维。在未来也会投放线下固定广告,在产品价格上,也会根据国内市场现状进行调整。
第三方面是数据管理。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和需求,对消费者的健康数据进行收集并在控糖云平台上建档,帮助消费者管理血糖数据和健康数据,同时得到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后的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和使用体验。
国内销售方面,小甑科技的低糖炊已入驻淘宝、京东、苏宁等线上电商平台,完成了和宜和购物、华润万家、优购物等电视购物平台的深度合作。接下来的双11购物节里,小甑科技也会将更好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消费升级,健康型电饭煲市场发展迅速电饭煲一直是厨卫电器中最重要的品类,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品类,前几年IH加热技术的出现,让电饭煲市场迎来“第二春”,并且迅速推进了电饭煲的中高端化转型。
如今,随着IH电饭煲渗透率的放缓,低糖电饭煲作为后期之秀也逐渐成为市场爆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低糖电饭煲线下渗透率迅速达到了3.1%。
低糖电饭煲遭热捧的背后,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国内电饭煲消费从低端往中高端转移以及消费者对健康控糖的迫切需要!
目前,小甑科技正在开展pre-A轮融资,计划融资3000-5000万元,主要用于拓宽销售渠道、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新产品提速。
糖尿病人注意了!专家教你用“吃”来控糖
指导专家
唐建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日常饮食生活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手段。 如何正确、健康的饮食呢?
关于主食
首选:燕麦、荞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首选红豆和黑豆。
谨慎选择:精米、精面,以及各种粥类,消化快,容易转化成糖。
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4-5两,男性为6-7两。主食一定要少吃多餐。
关于蔬菜
首选:苦瓜、魔芋、紫菜、洋葱、黑木耳、南瓜、藕、山药(淮山),以及各种叶类蔬菜。
不宜多吃的蔬菜:胡萝卜、豆芽、西葫芦。
关于肉类
首选:鱼肉、鸡肉、瘦猪肉、鸭肉、兔肉、驴肉。这些肉类虽然适合食用,但还是建议是要控制摄入量。
不适宜吃: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等。
关于烹饪方式
最好清炖 、水煮 凉拌;尽量少放盐,放酱油就不放盐,以淡为主。
忌辛辣、忌咸食。
关于水果
请优先选择:桃子、李子、杏、枇杷、橙子、柚子、柠檬、菠萝、草莓。
谨慎选择: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
禁止食用:红枣、红果(山楂)、桂圆、西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干枣、蜜枣、黄桃。
这些零食也尽量少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柿饼、葡萄干、杏干等果脯。
每日水果的数量不超过250克即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饭后一个小时(两餐之间)。
正确饮食原则
1、适量进食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能一味减少,而是以“适量”为宜。长期进食过少,糖尿病人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抵抗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应该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来控制血糖。
进食规定饮食量后仍觉饥饿,可食南瓜、荞麦片、玉米粉、新鲜蔬菜、豆制品等充饥,不可擅自增加米、面等主食。
2、多吃粗粮
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细粮均可。忌食芋头、甜薯、藕、马铃薯等含淀粉量多的食物。
3、吃水果请适量
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用为宜,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如果进食水果量较大,则应从总的饮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换而言之,就是要减少主食。
4、限制盐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大多进盐过多(平均每日10g左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量。
5、忌辛辣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6、戒酒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7、戒烟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
(编辑:香蕉姐)
浙大研发糖尿病人专用稻米 让糖友“吃饱饭”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 (江杨烨)6月16日,浙江大学农学院核农所所长叶庆富教授介绍,近年来,以吴殿星、舒小丽、张宁为主要成员的教授团队,专注研发糖尿病人专用稻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并在多地进行了乡村振兴和创业创新的有益实践。
据悉,该团队为糖尿病人和婴幼儿童开展了功能营养型水稻品种设计,选育了专用稻米。其中,糖尿病人专用的稻米品种,其大米中富含抗性淀粉的功能成分,不仅解决了糖尿病人吃饱饭的问题,还可以平稳体内的血糖,对恢复健康也有良好的作用。
吴殿星称,基于高抗性淀粉品种开发的“宜糖米”还在2020年3月捐赠支援了湖北武汉感染新冠状肺炎重症的糖尿病患者。
图为浙江大学农学院研发功能特色品种农作物。浙江大学农学院供图
除解决个性化需求,团队在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据了解,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方福平研究团队合作,以渔塘专用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在浙江、江苏、湖北、广西等13省市的螃蟹、青虾、龙虾、黄颡鱼、泥鳅等养殖塘中开展了“品种-生态-应用”产学研一体化试验示范。该模式让稻与渔之间形成合理了生态平衡,拓展了水稻的生产途径,实现了蟹肥稻香,创新了鱼米之乡“促养增粮”的新途径。
同时,该团队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实践。浙江开化是国家公园,当地的何田乡高升村是典型的山区生态经济,高山水稻、清水鱼和辣椒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一直沿袭山泉流水坑塘养鱼。
针对青草和普通稻草因纤维含量高消化利用率低、鱼排便量多既影响水质又不利于养殖的情况,团队特地培育喂鱼的特色“脆稻”品种。这些脆稻种于山边田头、鱼塘四周、以及中后期容易缺水的田块,方便收割且可以再生多次收获,同时也可作为普通稻种于大田,稻谷收获后秆叶替代传统米糠,用于禽畜的饲料。
脆稻的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体系,不但改善了水环境,也显著降低割草的劳动量,并促进了高端养殖产品的开发。
此外,针对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团队研发了坡地与林下特色中药材。以产山核桃的杭州临安区昌化镇为场景,团队从颇具特色适宜林下生长的中药材三叶青入手,与中泽生物合作选育了优质品种“泽青1号”,进行了三叶青与生态稻结合的实践。
在坡地或林下仿野生种植三叶青,坡地山脚的洼地种稻养鱼,这样富含氮磷的塘底淤泥作为三叶青生长的优良基质,稻杆作为山区冬季预防三叶青冷害的经济型覆材,形成循环农业模式。
图为浙江大学农学院研发功能特色品种农作物。浙江大学农学院供图
此外,团队以生产推广主栽品种为基础,重点解决了作物性状(品质、产量与适应性)和园艺性状(观赏性更强,色彩更丰富)有机结合的问题,选育了集观赏、口感、营养与用途于一体的“浙大粉彩禾”“浙大银彩禾”“浙大黑彩禾”等彩色稻专用品种。
吴殿星表示,彩色水稻专用品种,已经作为浙江及全国各地农旅结合的重要抓手,用于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其中,“水稻渠成,全球功能性彩稻产业化运用领军者”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