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胎儿症状(妊娠糖尿病胎儿偏大2周,怎么办)

整合糖尿病防治教育 0
文章目录: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症状?怎么来诊断与预防呢?

一、妊娠糖尿病危害孕妇与胎儿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一些健康风险。这些健康风险包括:

1、宝宝出生体重较高

2、早产

3、出生时婴儿的低血糖水平

4、孕妇血压升高

5、怀孕期间女性患先兆子痫的风险较高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会在怀孕后消失。医生会在分娩后不久检查女性的血糖水平,然后在6周内再次检查。

二、妊娠糖尿病迹象和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的体征或症状,因为许多变化可能与怀孕期间发生的变化相似。可能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1、疲劳

2、眼睛模糊

3、非常口渴

4、恶心

5、经常膀胱、阴道或皮肤感染

6、尿频

7、尿糖

任何在怀孕期间出现新的或不寻常症状的女性都应该告诉她的医生。医生可能能够确定她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或任何其他疾病。

三、妊娠糖尿病诊断

医生可以在常规健康检查期间诊断妊娠糖尿病。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向孕妇询问她的感受并采集尿液样本。

如果尿液中存在大量糖,则可以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

大多数孕妇将在妊娠24至28周之间接受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较高的女性可能需要接受更频繁的检查。

筛选有两种类型:

初始葡萄糖激发试验

最初的葡萄糖激发试验涉及饮用含有葡萄糖的糖浆状物质。一小时后,医生将测试个人的血糖水平。结果高于正常的任何人都需要进行后续测试,以确定他们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空腹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于这个测试,一个人将在一夜之间禁食。第二天,他们将喝葡萄糖混合物。医生将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检查他们的血糖三次。

如果三个读数中的两个回到高位,医生通常会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

四、哪些人容易妊娠糖尿病

据统计称,每100名女性中有7名左右将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糖尿病。

一些风险因素会增加女性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包括:

1、在之前的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

2、超重或肥胖

3、有患有2型糖尿病的家庭成员

4、糖尿病前期

5、受孕年龄越大

6、多胎妊娠

五、怎么治疗

医生将重点放在控制血糖水平的治疗上,他们会向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解释如何监测她家中的血糖水平。

定期血糖测试可以帮助确保控制血糖水平的努力是成功的。

医生还将使用超声波监测婴儿的健康状况。通常,他们会建议在40周前生产,以帮助预防女性和婴儿的进一步并发症。

医生经常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并定期运动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可以帮助身体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而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血糖水平的峰值和下降。

通常属于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计划的食物类型包括:

1、瘦蛋白质肉类

2、健康的脂肪

3、全谷类

4、低脂乳制品

5、非淀粉类蔬菜

6、水果适度

如果女性发现运动和饮食变化不足以成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医生可能会开出药物,如胰岛素,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六、怎么预防

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总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孕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包括:

1、在怀孕前达到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2、吃均衡的饮食

3、经常锻炼

4、在怀孕期间参加定期健康检查

研究表明,BMI为25或以上的女性可以通过改变饮食来降低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七、妊娠期糖尿病的长期影响

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更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患上2型糖尿病。

婴儿在年龄较大时也会增加超重或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应该在怀孕后寻求健康的体重,均衡饮食,定期锻炼,与营养师交谈可以提供帮助。

此外,他们应该要求医生定期检查他们的血糖水平,以确保他们没有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时,医生会在出生后70到180天之间进行随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他们会要求女方喝含有75克(g)葡萄糖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在2小时后测试她的血糖水平。

总结

1、人们可能难以识别妊娠糖尿病,因为许多症状与常规妊娠症状相似。

2、医生通常会测试孕妇的血糖水平,并且可以使用结果诊断妊娠糖尿病。

3、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饮食和定期锻炼可以帮助女性避免患上妊娠糖尿病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跟着我们学控糖,轻松应对孕期挑战

在妊娠期,孕妇的身体经历了许多生理变化,妊娠期糖尿病(GDM)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7%到10%的孕妇会在孕期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然而,尽管听起来令人担忧,妊娠期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来应对的。许多孕妇在经过正确的治疗后,既能够确保胎儿健康,又能顺利度过孕期。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控制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期首次发现的高血糖症状。它通常发生在怀孕24至28周之间,此时怀孕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胰岛素功能受损,使得胰岛素的分泌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血糖升高。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帮助身体将食物中的糖分转化为能量,但在妊娠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胰岛素的作用变得不那么高效,血糖容易升高。

一些孕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十分重要。根据诊断结果,孕妇需要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2. 如何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是关键

饮食调节:合理搭配,控糖更精准

控制血糖的首要步骤就是调整饮食。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合理的饮食搭配是血糖管理的基础。重点在于低糖、低脂肪和高纤维的食物。通常建议孕妇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豆类和水果等。避免过多食用含糖量高的食品,如糖果、甜饮料、精加工食品等。

此外,分餐制也很重要,小餐多餐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波动,使得血糖保持在稳定状态。

适度运动:血糖调节的重要手段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胰岛素的效果,降低血糖水平。孕妇可以选择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或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增强体力,缓解孕期的不适。

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在运动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 维生素D2:助力控制血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胰岛素的分泌和血糖代谢有积极影响。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减少胰岛素抵抗,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在孕期,维生素D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维生素D2作为维生素D的补充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孕妇在怀孕期间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适当补充维生素D2不仅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还能支持胎儿的骨骼健康。

4. 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稳定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离不开血糖的定期监测。孕妇可以通过家庭血糖仪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医生会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治疗计划,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

对于部分孕妇来说,仅靠饮食和运动控制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这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或其他药物治疗,以确保血糖稳定。

5. 分娩后的管理:血糖恢复的重要性

尽管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得到缓解,但部分女性可能会在产后继续面临血糖问题。因此,产后应继续监测血糖水平。产后2至6周内,建议进行糖尿病筛查,确保血糖恢复正常。如果血糖仍然偏高,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此外,分娩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十分重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以及保持合理体重,能够有效降低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6.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在怀孕前,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步骤。如果体重过重,怀孕前的体重管理对于降低患病风险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和运动:怀孕前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进行产检,合理控制饮食,定期运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管理血糖。适量的维生素D2补充也能够帮助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保证母婴的健康。

通过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多数孕妇都能够顺利度过妊娠期,迎接健康的宝宝。让我们保持积极心态,轻松应对孕期挑战,享受健康美好的孕期时光。

指南共识 | 如何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子代?筛查和干预意见看这里!

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其子代接受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促进血糖控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阻断代谢疾病代际恶性循环。《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强调GDM孕妇及其子代共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阐述了GDM孕妇及其子代监测和管理的具体策略。关于GDM孕妇子代的管理,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GDM孕妇子代管理方案

➤评估与筛查

推荐意见1:GDM 孕妇分娩后应立即提供常规新生儿护理,并注意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A 级)。

推荐意见2:定期监测新生儿血糖,首次血糖监测应在第1 次喂养后30 min(出生后2 h 内),随后每2~3 小时监测喂奶前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监测频率(B 级)。

推荐意见3: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处理阈值为<2.6 mmol/L(B 级)。

推荐意见4:推荐青春期开始后或10 岁后,伴有T2DM 危险因素,尤其是BMI≥同年龄、同性别第85 百分位的儿童及青少年,应接受T2DM 针对性筛查(A 级)。

推荐意见5:高血糖症状 符合以下4 项之一 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可诊断儿童及青少年T2DM:(1)FPG≥7.0 mmol/L。(2)OGTT 2 h 血糖≥11.1 mmol/L。(3)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ol/L。(4)HbA1c≥6.5%(A 级)。

推荐意见6:儿童及青少年T2DM 在诊断的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伴发病或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眼底病变等,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等(A 级)。女性青春期应注意是否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B 级)。

推荐意见7:推荐尽早评估儿童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因素,包括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运动状况、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A 级)。

推荐意见8:儿童及青少年应根据年龄使用合适的超重和肥胖筛查指标,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估(B 级)。

饮食干预

推荐意见9:推荐儿童出生后前6 个月坚持纯母乳喂养,6 个月后行母乳结合辅食的混合喂养至2 岁或2 岁以上(B 级)。

推荐意见10:推荐儿童满6月龄时添加辅食,辅食种类丰富,摄入量适中,提倡回应式喂养(B级)。

推荐意见11:强调儿童及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膳食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全谷物、鱼禽、蛋类、瘦肉及奶制品,限制低营养、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摄入含糖饮料(B 级)。

推荐意见12:建议儿童及青少年规律进餐,适当加餐,吃好早餐;尽量在家就餐,减少在外就餐;保持良好的就餐氛围,专注进餐(C 级)。

运动干预

推荐意见13:推荐儿童及青少年根据自身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足量的、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A 级)。

推荐意见14:建议2 岁及以上的儿童在电子产品相关的屏幕接触时间与增加体力活动量之间取得平衡,减少久坐行为,限制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 h(A 级)。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 11(6):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