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心忙(糖尿病人 腿)
双腿是并发症的镜子,糖尿病人腿上3种表现,提示病情在加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炎炎夏日,晨光熹微。早晨的公园里人来人往,有晨练的老人,遛狗的年轻人,还有慢跑的上班族。
然而在这欢快的氛围中,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显得格格不入。他坐在长椅上,面色苍白,双手不停地揉搓着双腿,眉头紧锁,看起来十分痛苦。
这个男子名叫张明,今年50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平日里工作繁忙,饮食作息不规律,身材略显肥胖。
最近几个月,他总觉得双腿不适,时而麻木,时而刺痛,走路时也感到乏力。起初他以为只是劳累过度,没有太在意。但今天早上,当他准备像往常一样在公园里散步时,双腿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让他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张明心里清楚,这可能与他多年前被诊断出的2型糖尿病有关。当时医生曾反复叮嘱他要控制饮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血糖。可是随着工作越来越忙,他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血糖控制也越来越差。现在,他的双腿似乎在向他发出警告,提醒他病情可能正在加重。
张明回想起上个月去医院复查时,医生提到的"双腿是并发症的镜子"这句话。当时他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这话确实有道理。糖尿病患者的双腿情况,往往能反映出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展。
随着疼痛稍缓,张明仔细观察自己的双腿。他注意到,除了疼痛和麻木外,腿上还出现了一些其他变化。首先是皮肤变得干燥粗糙,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细小的裂纹。
其次,他发现小腿肌肉似乎比以前瘦了一些,显得有些萎缩。最后,他惊讶地发现,脚趾的指甲变得又厚又脆,边缘还有些开裂。
这三个表现让张明心里一沉。他想起医生说过,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征兆。干燥的皮肤可能是周围神经性病变的表现,肌肉萎缩则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而脆弱的指甲则可能预示着微循环障碍。
张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向他发出警告。多年来忽视自己健康的后果,现在终于显现出来了。他不禁开始回想这些年来的生活方式,那些熬夜加班的日子,那些应酬时的大鱼大肉,还有总是找借口不去运动的懒惰。现在想来,这一切似乎都在为今天的情况埋下伏笔。
正当张明陷入沉思时,一位老人坐到了他旁边的长椅上。老人注意到张明脸上的痛苦表情,关切地问道:"小伙子,你看起来不太舒服啊?"
张明苦笑了一下,简单地解释了自己的情况。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是退休多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李教授。李教授听完张明的描述,神色凝重地说:"年轻人,你的情况听起来很像是糖尿病并发症在加重啊。"
李教授耐心地向张明解释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受损。而双腿,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常常是并发症最先显现的地方。"
"你刚才提到的三个表现,都是需要警惕的信号。"李教授继续说道,"首先,皮肤干燥粗糙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性病变引起的,这会影响皮肤的营养状况。
其次,肌肉萎缩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长期的血糖升高会损害血管,导致肌肉供血不足。最后,指甲变厚变脆则可能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这会影响指甲的生长和新陈代谢。"
张明听得入神,心中既有恍然大悟的震撼,又有深深的忧虑。他忍不住问道:"李教授,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些症状还能改善吗?"
李教授微笑着拍了拍张明的肩膀:"别担心,现在发现还不晚。关键是要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血糖,改变生活方式。同时,我建议你尽快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看看是否已经出现其他并发症。"
张明点点头,心里暗下决心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健康。他开始意识到,健康远比工作更重要,如果连走路都成问题,还怎么继续奋斗事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明开始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每天坚持运动,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看到双腿的症状逐渐改善,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半年后,张明再次来到公园。这次,他能够轻松地散步了,双腿的不适感大大减轻。皮肤不再干燥粗糙,肌肉也恢复了一些力量,连指甲都变得健康起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慨万千。
这段经历让张明明白,双腿真的是并发症的镜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至关重要。他也认识到,管理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和坚持。现在,每当他看到自己的双腿,都会想起那个改变自己生活的决定,以及健康生活带来的美好改变。
张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双腿的健康状况往往能反映出整体的病情变化。及时关注双腿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 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1).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Diabetes Care, 44(Supplement 1), S1-S232.
2. Boulton, A. J., Armstrong, D. G., Albert, S. F., Frykberg, R. G., Hellman, R., Kirkman, M. S., ... & Wukich, D. K. (2008).
3. Vinik, A. I., Nevoret, M. L., Casellini, C., & Parson, H. (2013). Diabetic neuropath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42(4), 747-787.
糖尿病男子4次昏倒街头,“胰岛移植”助他摆脱胰岛素依赖
王志樑教授(右)和患者在一起 通讯员杨丽丽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4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高翔)男子患糖尿病16年,每天要注射75个单位的胰岛素,才能遏制住不断飙升的血糖。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器官移植专家为其实施胰岛移植,助其摆脱胰岛素依赖,这也是华中地区首次为I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移植。
血糖失控男子4次昏倒街头
39岁的曾先生回忆,他是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2003年夏季的一天,曾先生和女友约会时买了“雪碧”消暑,不料越喝越渴,不知不觉喝光了两大瓶1L装的饮料。次日一早,他一觉醒来发觉耳朵嗡嗡作响,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随后,女友陪他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糖已经高到测不出来。
曾先生所患,是非常棘手的I型糖尿病。确诊以后,他开始每天打胰岛素控制血糖,用量不断上升,如今每天要注射75个单位的胰岛素,而普通糖尿病患者的用量通常在10个单位左右。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下猛了又会带来另一种风险——低血糖。从2003年开始,在外务工的曾先生先后4次昏倒在浙江、北京、吉林等地街头,好在遇到好心人搭救,最终都有惊无险。用人单位了解到曾先生的身体状况,渐渐地再也没人愿意留用他了。
苦等10个月完成胰岛移植
去年夏天,得知中南医院可以通过胰岛移植,帮助I型糖尿病患者摆脱胰岛素依赖,曾先生忙通过网上登记寻找合适的配型。在苦等近10个月后,日前好消息传来。
上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研究院器官移植中心王志樑教授主刀,为曾先生实施了胰岛移植手术。这也是华中地区首次为I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移植。
王志樑介绍,胰岛移植可有效治疗绝大多数I型和Ⅱ型糖尿病,国外研究证实,通过胰岛移植,60%的糖尿病患者可在5年内脱离胰岛素治疗。遗憾的是,包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内,全国只有3家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胰岛移植临床项目。由于这一技术尚未大范围开展,绝大多数器官捐献者的胰岛未能派上用场。
【编辑:叶子】
上班忙没时间,糖尿病人到底该怎样运动?听听临床医生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总觉得时间不够富裕。对于咱们糖尿病人来说,运动的空间受到了挤压,那咱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经典的糖尿病治疗称为“5驾马车”,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它是根基,足以见它的重要性。
糖尿病人的运动目的是为了控制血糖,同时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所以在运动时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场所等均是有要求的。
1、时机
选择在餐后运动。而非餐前运动。建议可以饭后休息20分钟左右(因为饭后大量的血液进入胃内,头部及躯干的血液相对减少。片刻休息,可能是这个问题有所缓解)。同时应该注意,餐后两小时到下一餐进食前,这段时间要避免运动,或者叫做控制运动。否则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发生。我们经常听说有患者早晨起来空着肚子就出去运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建议避免。
为什么建议选择这种时机运动?因为进食后血糖就会逐渐的升高,大概在两个小时的时候达到高峰,之后自行的缓慢的减低,如果在这个时候运动的话,就会加快血糖减低,容易出现低血糖。而餐后运动,就有利于克服餐后血糖的升高。
对策:晚餐可能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早餐建议在家吃饭,上班的路上实现运动目的。开车的可以提前10分钟,哪怕到单位后在单位走10分钟也行。中餐相对困难一些,建议你寻找机会在办公室里走走也算可以。只要活动都比不活动强,哪怕只走5分钟也比一直坐到那儿强。要有强烈的意识是关键。
2、强度
如果是为了控制血糖的运动。我们建议只需快走就行。具体怎么界定快走?每个人可能不完全一样 ,因为有的人也许有别的疾病,限制着他走路的速度,我们的建议是尽自己最大的耐受程度去决定,至少是让人一看比较匆忙、有些赶路的程度;太慢的幅度,可能效果相对差一些。 其他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但是快走是最容易操作的。依从性比较好。容易实施。
对策:时间紧的多半是中青年,这个时候往往是单位或者企业的中间力量。身体相对来说比较好,没有太多其他的疾病。所以这种时候可以适当的提高运动强度来减少没有时间运动的缺陷。比如说下蹲运动、比如说不标准的俯卧撑。不受空间的限制,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具有操作性。
3、时间
一般建议每次运动半个小时左右。但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包括餐后血糖的情况,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能够长期坚持等综合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
对策:时间紧,但是总可以挤的。大不到30分钟,您可以20分钟,或者10分钟,或者5分钟。只要有运动就比不运动强。只要你愿意去挤就肯定能完成。
4、场所
其实运动场所非常多,不受局限。很多人就说没时间出门运动。其实在哪儿都可以运动的。比如说在家里 ,从天走到卧室也都是可以的。比如说在办公室。只要求有地方来回走就行。所以场所是不限制的。很容易选择。
对策:在不规范的情况下,哪儿都可以运动。比如说公交车上原地走,办公桌旁边,家里面。就算是出租车司机,也可以停下10分钟接单来运动。只要你想做,应该都有办法的。
对于时间宝贵的上班族来说,可能达不到标准的糖尿病运动,但是可以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将它付诸行动 ,受益终会显现。
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