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跟糖尿病(代糖对糖尿病人的影响)
代糖是糖的完美“替代品”?爱吃甜食的小伙伴看过来啦!
色彩诱人的甜甜圈
浓郁丝滑的巧克力
香甜软糯的小蛋糕
是抚慰很多小伙伴胃口和心情的“神器”
但高糖食品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
也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健康威胁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于是,代糖出现了
成为甜品界的“新贵”
那么,代糖真的能代替糖吗?
NO.1
代糖是什么?
代糖是指一类用于替代传统蔗糖的化学物质或天然提取物,它们在口感上类似糖,但热量含量较低或为零。通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提供甜味的同时,不增加额外的热量,对血糖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代糖可以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两大类:
人工合成。这类代糖是通过化学合成制造的,通常包括阿斯巴(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安赛蜜(acesulfame)等。它们具有甜度高、热量低或无热量的特点。
天然提取代糖。这类代糖是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甜菊糖、莹果糖醇(erythritol)、木糖醇(xylitol)等。它们在甜度和口感上与蔗糖相似,但热量含量较低,并且不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食品中经常使用的代糖
在甜度上有什么区别?
图源:作者
阿斯巴甜(Aspartame):甜度是蔗糖的约200倍,但热量含量极低。
糖精(Saccharin):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约300到500倍。
甜菊糖(Stevia):甜菊糖是从甜菊叶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到300倍。
赤藓糖醇(Erythritol):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产生的糖醇,甜度约为蔗糖的0.7-0.8倍,但其热量含量极低,几乎为零。
NO.2
人工合成与天然代糖的区别是什么?
人工代糖和天然代糖在安全性、成本、口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安全性
人工合成代糖的安全性备受争议,一些人工合成代糖如阿斯巴甜和糖精在长期摄入过量的情况下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与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关联性备受关注。
天然代糖相对更受认可,因为它们来源于自然植物或动物,通常被认为更安全。然而,部分人群可能对天然提取代糖过敏,需要注意个人体质。
成本问题
人工合成代糖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从廉价的原料中制备而来;天然提取代糖因提取过程复杂而成本较高。
口感
人工合成代糖通常具有更加稳定和强烈的甜味,但口感可能略有人工感,并且过量摄入可能带有苦味或其他不良口感。天然提取代糖的口感通常更接近自然甜味,此外可能会含有一些天然的香味和风味,口感更加丰富。
NO.3
那么,代糖到底有没有优点呢?
答案是有的!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配料表,会发现其中包括饮料、果汁、糖果、冰淇淋、烘焙食品、酸奶、即食食品、口香糖、口服液、保健品等各类食品几乎都添加了代糖,这是因为使用代糖有着诸多好处。
01
低热量
代糖通常具有非常低的热量甚至是零热量,因此适合那些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如减肥者或糖尿病患者。通过使用代糖替代传统的糖类,可以降低食品的能量密度,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02
控制血糖
一些代糖具有低升糖指数(GI),即摄入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这使得代糖成为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群的理想选择,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03
预防龋齿
大多数代糖不会被口腔中的细菌代谢成酸,因此不会对牙齿造成腐蚀,有助于预防龋齿的发生。这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那些糖尿病患者或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
04
适合特殊人群
由于代糖通常不含或含量极少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因此适合许多特殊人群的食用,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者、严格素食者或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
05
成本较低
代糖相较于传统蔗糖,在成本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其生产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使用量少但甜度高,价格稳定且具备多样性和可定制性,这使得代糖成为食品加工行业的理想选择,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可靠支持。
NO.4
代糖会危害健康?代糖产品可以放心吃吗?
尽管代糖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考虑。目前存在一些研究指出摄入代糖可能与癌症、消化问题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也没有得出明确的因果关系。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关于阿斯巴甜的规定,阿斯巴甜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但需要符合严格的使用标准和限量要求。这些限量要求旨在确保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由此说明日常摄入水平下,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我们在面对代糖产品时应该保持理性,不必过度恐慌。代糖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适量摄入代糖是安全的,并且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包括摄入各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来平衡营养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秦晓佩,焦凌霞,周珏,等.天然代糖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23,48(11):231-238.DOI:10.13684/j.cnki.spkj.2023.11.029.
[2]李伊函,姜芃宇,丁迥涛,等.大众对代糖接受度和了解程度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3(35):73-76.DOI:10.16043/j.cnki.cfs.2023.35.012.
[3]孙嘉夏,黄海.阿斯巴甜今夏陷入“致癌”风波:蔗糖减产涨价 “代糖”市场爆发式增长[N].每日经济新闻,2023-07-18(007).
[4]方婷,徐馨,曲梦影,等.代糖与健康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40(07):775-781.
[5] “0蔗糖”“0糖”“代糖”,一文全说清了.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小卷不是卷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工程硕士
来源: 蝌蚪五线谱
常用代糖食品,反而会得糖尿病?
无论在国内,还是欧美国家,限糖、控糖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过高的血糖会对血管、神经造成直接损害,高糖饮食更是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于是,与天然糖有着相似口感,却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标注着“零糖”、“零卡”的含代糖食品倍受追捧。
但是,既能享受自舌尖传递到大脑的甜美刺激,又不用为身体增加额外负担,这样的好事是真实存在的吗?别急剁手,先让我们看清楚“无糖”的真相。
“无糖”还是“无蔗糖”?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某些“无糖”饮料/食品的配料表中会有果糖或果葡糖浆(Fructose),要知道果糖与蔗糖一样是游离单糖,谁也没有比谁更高贵!然鹅,为了迎合新的消费观念,许多商家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添加果糖的方式替代添加蔗糖,并将“无蔗糖”的含糖产品直接标注为“无糖”!
代糖到底是什么?
代糖不是糖,而是甜味添加剂,包括以下三类:
人工代糖:
来源于实验室的甜味添加剂,通常含较低热量或不含热量。包括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等。
糖醇类:
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甜度是蔗糖的一倍而热量仅为一般糖类的一半,且吸收慢。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和异麦芽酮糖醇等,其中赤藓糖醇每克只含有不到1大卡的热量。
天然代糖: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甜味添加剂。包括:甜叶菊、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菊粉、糖浆、海藻糖、枣糖等。
目前,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了糖精、甜味素、木糖醇、山梨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等20 多种人工代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要慎用代糖食品
注意!代糖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食用含代糖食品可能会扰乱体内代谢系统。
甜味剂热量低,无法完全抵消大脑的饥饿感,因而会引起能量代偿行为,刺激人们过量进食,从而血糖升高。食用含代糖食品需要格外慎重,掌握好度,避免经常性、长期性食用,尤其是以人工代糖为主要甜味添加剂的食品。
经常食用代糖食品的危害
1
扰乱肠道菌群平衡
代糖能抑制肠道菌群中的有益种群的生长,导致致病菌数量上升。澳洲一项研究证明,人体连续两周、每天摄入相当于1.2升代糖饮料的甜味剂后,肠道菌群中对人体有益的双岐杆菌、乳酸菌和拟杆菌种群的水平明显下降,多达11种致病菌的数量发生了上升,甚至出现了新的致病菌。
2
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
研究发现,体重正常、代谢系统正常的健康人服用了无热量的人工代糖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哈佛大学一项近20 万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含人工代糖饮料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高于喝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另一项针对新加坡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喝带有“无糖”标签(无添加蔗糖)但含人工代糖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了58%,高于选择含糖饮料的青少年。
3
肥胖风险增高
当人体摄入大量代糖物质,机体感知到甜味信号后过量分泌胰岛素,长期刺激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度下降,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导致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等。
健康生活,适度才是最好的。除了甜味,还有很多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食物,不失为更好的快乐源泉。你知道是什么食物吗?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参考文献:
[1] Rodriguez-Palacios A, Harding A, Menghini P, et al.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Splenda Promotes Gut Proteobacteria, Dysbiosis, and Myeloperoxidase Reactivity in Crohn's Disease-Like Ileitis. Inflamm Bowel Dis. 2018 Apr 23;24(5):1005-1020.
[2] Suez J, Korem T, Zeevi D, et al.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2014 Oct 9;514(7521):181-6.
[3] Thomson P, Santibañez R, Aguirre C, et al. Short-term impact of sucralose consumption on the metabolic response and gut microbiome of healthy adults. Br J Nutr. 2019 Oct 28;122(8):856-862.
供 稿:汪正园
编 辑:施青岑
审 稿:朱珍妮 冯晓刚
代糖真的是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的健康选择?
这些年,糖对健康危害被不断强调,最受关注的就是肥胖和糖尿病。于是很多人有了「减糖」「戒糖」的观念。
但,嘴巴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嗜甜是天性,戒糖如戒毒啊。
代糖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你可能还有疑问:代糖安全吗?哪种代糖更好?代糖怎么用?
赶紧来了解下,糖和代糖的各种知识。
糖的来源有2种:
➊甘蔗。白糖、冰糖、红糖、黄糖、黑糖,都是以蔗糖为基础的产品。
➋淀粉。饮料、饼干里常见的果葡糖浆、麦芽糖就是以淀粉为原料的。
我们经常说要少吃的「糖」,就包括这两类糖,以及蜂蜜、浓缩果汁中的糖。
这些糖吃了之后都会引起血糖上升,和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发病有关系。
代糖的来源有3种:
➊植物来源。比如从罗汉果中提取的罗汉果苷、甜叶菊中提取的甜菊糖苷。
➋人工合成。比如糖精、阿斯巴甜这些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➌天然来源人工再制。算是半天然的糖,比如大家熟悉的木糖醇。
这些「糖」的特点是,只产生甜味不产生热量,或者甜度很高热量可以忽略的物质;它们也不会影响血糖和胰岛素,使得糖尿病人也能享受甜味。
▲罗汉果茶,掰一小块泡水里就会甘甜无比
代糖,或者说甜味剂,种类很多,根据是否产生热量,可以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各种糖醇,比如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属于营养性甜味剂。
它们没有蔗糖甜,热量也比糖低。比如木糖醇的热量是1kcal/g,山梨糖醇是3kcal/g;赤藓糖醇因为不能被代谢,热量最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糖醇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更少,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更小。
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糖尿病人可以适量食用糖醇[1]。但超量摄入会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特别是儿童;赤藓糖醇的耐受性高一些,不那么容易引起胃肠不适。[2]
对有减重和控糖需求的人来说,购买使用糖醇的「无糖食品」时,要注意仔细看标签,与普通产品比较一下:热量真的更低吗?糖少了但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不是更高了?
目前,美国FDA共批准了6种人工甜味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蔗糖素,纽甜、爱德万甜。
这类甜味剂的特点是:没有热量,或者甜度超高用量极少,热量可以忽略不计。(阿斯巴甜提供的热量跟蛋白质一样,4Kcal/g,但实在太甜了,用量非常小,所以热量可以忽略)
还有两种代糖,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美国FDA已经确认了它们的安全性。(GRAS:Generaly recognized as safe)
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对于习惯吃甜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用适量甜味剂,替代蔗糖、蜂蜜、糖浆这些糖。[3]
但要注意的是:代糖只能减少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不能控制血糖,不能光靠代糖来控制糖尿病。
另外,因为代糖对血糖没有影响,所以也不能用它们来纠正低血糖。
代糖,特别是化学合成的人工代糖,一直是争议满满。
比如糖精,曾经因为用它喂小白鼠诱发癌症一度被禁;甜蜜素也因为可能的致癌效应被美国FDA禁了,但它在中国等其他一些国家可以合法使用。
▲ 尽管甜蜜素在1986年被证实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但一直没翻身
但更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代糖的使用对普通人群没有负面健康影响,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FDA、欧洲食品安全机构在内的诸多权威机构都声明:适量使用代糖是安全的。
但也有例外。
苯丙酮尿症患者因为天生不能正常代谢阿斯巴甜,因此要避免使用。不过这是一种罕见病,大部分人不用担心。
▲ 这些代糖在我国也都被允许作为食物添加剂使用的,但不允许被添加到婴儿配方奶当中。
以一个70kg成年男性为例,如果喝使用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零度可乐,一天喝22罐(330ml)才会超标。
超标之前,肚子恐怕已经撑破了吧~
首先当然是适量使用。
代糖不是减肥药,也不是降糖药。以为自己喝零度可乐就可以随便吃其他食物,是不可取的。
糖在食物中不光提供甜味,也会与其他原料产生反应,对食物的色泽、质地都有影响,比如美拉德反应,它能为食物带来诱人焦糖色。
代糖毕竟不是真的糖,无法完美扮演糖的所有角色。比如烤出来的蛋糕,颜色会淡,也没那么饱满的体积。
糖精吃起来有点苦,还带点金属味;罗汉果苷有青草味;
温度也是个限制。阿斯巴甜不耐热,加热后会分解,失去甜味,所以通常只能在温、冷饮中使用。
不过,高强度甜味剂家用也不太现实:甜度太高,手一抖,多放0.1g,就足以齁死人。糖度跟蔗糖差不多的糖醇,用量容易控制,更适合家用。
总之,代糖不完美。为了获得更完美的口感,常常会几种混着用,比如健怡可乐,蔗糖素和安赛蜜搭档。
你也可以买到很多现成的产品,比如蔗糖 代糖,赤藓糖醇 甜菊糖,不用自己研究配方,很方便;
使用代糖做烘焙,时间也要调整。可以去这些产品的官网看看,也许能获得很多提示。#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小结一下:
如果你是个超级喜欢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旁友,请放心使用这些「代糖」帮你减少糖分和热量;
下一步,放下对甜的执念,把注意力放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健康饮食上;至于甜点,攒下quota,吃点好的,才是最好的犒赏啊~
吃真正的糖,
才能看到这样幸福的吃相啊~
参考资料
[1]http://www.diabetes.org/food-and-fitness/food/what-can-i-eat/understanding-carbohydrates/sugar-alcohols.html
[2]I C Munro, W OBernt, J F Borzelleca, et a1. Erythritol:An interpre-tive summary of biochemical, metabolic, toxicologicaland clinical data[J]. FoodChem Toxicol, 1998(36):1139-1174
[3]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7:Diabetes Care2017 Jan;40(Supplement 1):S4-S5
撰文 | 食栗派
设计 |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