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果葡糖浆 糖尿病(果萄糖浆糖尿病)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说说果葡糖浆

糖,可以给人带来甜蜜的味道,不少加工食品中会人工添加糖。添加糖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可分为若干分支派系。其中,果葡糖浆因其低廉的成本和“更健康”的名头,而成为备受瞩目的一个分支。

有人说它是食品工业的天使,有人说它是影响健康的恶魔。它到底是什么?

注: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

果葡糖浆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是以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因此被称为“果葡糖浆”。

我们平时常用的蔗糖中果糖与葡萄糖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都是50%,而果葡糖浆由于果糖、葡萄糖和多聚糖构成比例不同可分为3种。

注:多聚糖是指完全水解一分子该糖后能产生10分子以上单糖的糖类。

果葡糖浆有什么用处?

果葡糖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各类食物中都可以用到果葡糖浆,例如饮料、冰激凌、酸奶、面包糕点、果酱、色拉酱、罐头等,而且与我们常用的蔗糖相比,使用果葡糖浆做出来的面包、蛋糕有更好的蓬松度、着色度,保质期也可显著延长。在饮料工业中,使用果葡糖浆的饮料具有更好的风味、口感以及更高的透明度,使用果葡糖浆的运动饮料也因为葡萄糖和果糖不同的供能速度而更有利于运动员运动时的供能以及运动后的恢复和消除疲劳。

食用果葡糖浆健康吗?

从食品工业的角度看,果葡糖浆有着不少优点:甜度高、风味好、保湿性好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生产果葡糖浆而非蔗糖,而随着果葡糖浆的市场逐渐扩大,各类宣称果葡糖浆相比于蔗糖,更不易引起龋齿、肥胖、糖尿病的广告层出不穷。

与葡萄糖相比,果葡糖浆的代谢速度及路径不同,但二者代谢后最终提供的热量依旧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果葡糖浆比蔗糖更不易引起肥胖的观点是错误的。

有研究表明,果葡糖浆的摄入会降低人体对瘦素的敏感性,并且长期摄入,果葡糖浆比蔗糖更易引起肥胖,而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另外有研究证实,果葡糖浆对肝脏也有影响。短期添加果葡糖浆虽不会引起小鼠肝脏实质性病变,但会引起肝脏代谢异常。而长期添加果葡糖浆易引起肝脏脂质堆积,从而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

果葡糖浆还可以吃吗?

含果葡糖浆的食物可以吃,但是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这是适用于包括果葡糖浆在内的所有添加糖的。

为了少吃糖,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减少在外就餐

餐厅为了使食物更好吃,常常会在食物中添加大量的糖,经常在外就餐,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大量的糖。

烧饭用糖要称量

如果家里烧菜的时候有额外添加糖的习惯,可在把糖放入菜前,先称一称糖的重量,或者使用可估计重量的量勺,防止放入过量的糖。

常看食品成分表

在买加工食品时,要看一看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看有没有添加糖,并计算添加糖的量。

用某一款饮料举个例子:看产品配料表可看出该饮料中有添加果葡糖浆和葡萄糖,且每100ml添加11.2g,即每瓶饮料(规格为600ml)含糖67.2g,仅饮用一瓶含糖饮料,就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推荐的最高摄入量50g。

总之,无需神话果葡糖浆的优点和缺点。它是一种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当然是可以吃的,但是任何食物食用过量都是不健康的,果葡糖浆也不例外。养成计算每天食用添加糖量的习惯,并且牢记,每天食用添加糖量不可超过50g,就可以健康吃糖啦。

参考文献:

[1]Parker K,Salas M,Nwosu V C.High fructose corn syrup:Production,uses and public health concerns [J].Microbiol Mol Biol Rev,2010,5(5):71-78.

[2]王欣宇,段继周.果糖对人类健康更有益吗?[J].生物学通报,2019,54(6):4-5.

[3]郑艺欣,林埔,孔祥佳, 等.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2017,(5):52-55.

[4]梁庆华,余春槐.果葡糖浆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4):36.

[5]欧红萍,罗正中,樊雨, 等.短期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小鼠体重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7,38(7):66-69.

供 稿:汪正园 朱婷玉 方丹宁

编 辑:盖 晶

审 稿:朱珍妮 冯晓刚

这种饮料喝着不甜,但升糖能力超高!很多人不知道还天天喝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文 | 健康求知所

编辑 |健康求知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你的身体里,有一个超级繁忙的“细胞帝国”。每天,血液就是高速公路,葡萄糖是能量快递员,胰岛素是交通警察,脂肪细胞是仓库管理员,而白细胞则是全职保安,负责揍趁乱作怪的病毒小偷。

一切原本井然有序,直到某种神秘的饮料悄悄渗透进来,搅乱了整个帝国!

某天,胰岛素警长突然拉响警报:“紧急情况!血糖飙升!所有单位立刻响应!”

葡萄糖快递员一脸懵:“我明明没看到太多糖啊,怎么血糖值像坐火箭一样冲上去了?!”

白细胞皱眉:“不对劲,肯定有内鬼!”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幕后黑手慢悠悠地走了出来——“无糖饮料”

“无糖”?骗谁呢!它的升糖能力堪比甜饮!

大家都知道,糖分高的饮料会让血糖飙升,比如奶茶、可乐、果汁……但你知道吗?有些“无糖”或“不甜”的饮料,升糖能力却比你想象的还要猛!

这背后,罪魁祸首是“精制淀粉”与“隐藏糖”

精制淀粉:血糖的“隐形炸弹”

有些饮料,虽然喝起来不甜,但添加了大量的精制淀粉糊精,这些东西在你嘴里没啥味道,但进到胃里,分分钟被消化成葡萄糖,让你的血糖飙升得比火箭还快!

场景再现:

  • 葡萄糖快递员:“兄弟们,快跑!血糖订单暴增!”
  • 胰岛素警长:“你们还愣着干啥?赶紧送进细胞仓库!”
  • 脂肪细胞摊手:“又是我?行吧,那我多囤点……哎,你们怎么天天让我存货啊?!”

就这样,你喝下去的“无糖饮料”,在你体内变成了“升糖炸弹”,让你的胰岛素疯狂加班,脂肪细胞则被迫囤积越来越多的脂肪。

人工甜味剂:欺骗味觉,扰乱代谢

有些“无糖”饮料,虽然没有真正的糖,但为了让你喝着还有点甜味,就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等人工甜味剂。

问题来了,这些甜味剂虽然不直接升糖,但会欺骗你的大脑!你的味觉告诉大脑:“嘿,我们吃到甜的东西了!快指挥胰岛素出动!”于是,胰岛素提前“上班”,但发现根本没啥糖要处理,就开始胡乱调节血糖,导致血糖忽高忽低,甚至让你更容易饿,更想吃东西

场景再现:

  • 胰岛素警长:“紧急集合!有糖来了!”
  • 葡萄糖快递员:“呃……这次好像是误报?”
  • 胰岛素:“……那我先把血糖降一点吧!”
  • 你:“怎么越喝越饿?算了,还是点个炸鸡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为了减肥选择“无糖饮料”,但越喝越胖!因为它让你食欲增加,吃得更多,最终热量摄入爆表!

哪些饮料是“隐藏升糖王”?小心这些坑!

“无糖奶茶”

虽然标着“无糖”,但奶精、植脂末里的精制淀粉让血糖飙升!

还有些品牌会加麦芽糊精,它的升糖指数甚至比白砂糖还高!

“低糖酸奶”

你以为是健康饮品?其实很多品牌偷偷加了果葡糖浆,让血糖直接起飞!

有些还用了人工甜味剂,让你喝了更容易饿,吃得更多。

“运动饮料”

运动员喝它是为了迅速补充能量,但如果你只是坐着喝,它就是液体糖水

里面的葡萄糖、果糖迅速被吸收,让胰岛素加班加到怀疑人生。

“植物蛋白饮料”

听起来很健康?但很多豆奶、杏仁奶、燕麦奶里都会加糖、增稠剂,照样让血糖飞起!

如何喝得健康,不被“假无糖”坑?

看配料表!

如果配料表前三个里有“麦芽糊精”“果葡糖浆”“植脂末”,那基本就是升糖炸弹。

如果有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也要少喝,避免代谢紊乱。

选真正的无糖饮品

白开水、气泡水、淡茶,这些才是真正的“无糖战神”!

纯牛奶、纯酸奶,蛋白质含量高,升糖慢,比加糖酸奶好太多。

别迷信“无糖”标签

很多饮料打着“无糖”旗号,但配料表里一堆升糖物质,别让包装骗了你!

结尾:身体不容易,别让细胞们加班加到秃头!

你的身体每天都在努力维持平衡,可如果你天天喝这些“假无糖”饮料,胰岛素警长会累得怀疑人生,脂肪细胞会被迫疯狂囤货,而你的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疯涨!

所以啊,想要健康,就别让“无糖”两个字骗了你!好好看看配料表,选真正健康的饮品,让你的身体轻松一点,细胞们也能少加点班!

今天开始,少喝点“假无糖”,多喝点真正的健康水,让你的身体轻松一点吧!

参考资料:

《糖与代谢调节机制》,中国营养学会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关于人工甜味剂的研究

WHO《糖摄入量指南》

「提醒」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我们几乎天天在吃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摄入糖分过多的危害,但有一种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却是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然而我们不知不觉,很多人几乎天天会吃到!它就是——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

自 1970 年诞生以来,它让美国人的

肥胖率——从13%达到了现在的40%,增长了2倍。

痛风发病率——从1970年的3%增长到了1996年的9%,增长了2倍。

糖尿病发病率——从1958年不到1%增长到了2015年的7.4%,增长了6.5倍。

2014年《营养学》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美国研究称果葡糖浆比食用糖更有害健康》指出,经常用在汽水与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浆,恐比一般的食用糖更有害健康。犹他大学生物学系研究员波兹(Wayne Potts)表示,约在 1970 年代中期,掀起一股舍弃普通糖分、改用果葡糖浆的浪潮,这个改变刚好与糖尿病及肥胖症在美国开始盛行的时间发展吻合。

那什么是果葡糖浆”?

很多人乍一听到 “果葡糖浆“ 这个名字,会将它与健康、天然划上等号。然而,这都是假象,你被它骗了!

事实上,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如果按所含果糖比例划分,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果葡糖浆分成 3 类:

含有 42% 果糖的 42 号果葡糖浆,

含有 55% 果糖的 55 号果葡糖浆,

含有 90% 果糖的 90 号果葡糖浆。

42号果葡糖浆适合用来做蛋糕、饼干,而55号果糖则比较适合做冷饮、饮品。90号果葡糖浆因为果糖含量过高,甜度太大,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自1970年诞生以来,果葡糖浆立刻以成本低、甜度高、易发酵、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大食品厂商争相使用。就这样,在多方因素作用下,果葡糖浆在全世界风靡起来。

此后,蛋糕、饼干、果汁、番茄酱、罐装食品,不管之前加不加糖,现在很多产品都加入了不同含量的果葡糖浆。

甚至有人称“果葡糖浆”成为继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之后,食品工业界危害人类的第二个“伟大发明”

果葡糖浆的危害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果葡糖浆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让我们吃下超量果糖。这些超量的果糖会给我们的身体,尤其是「肝脏」带来巨大的代谢负担。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相比葡萄糖,果糖易被肝脏摄取,因为葡萄糖在体内代谢途径更为复杂,过量摄入果糖会促进脂肪的大量合成,增加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也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1

肥胖

如果我们摄入的果糖是来自果葡糖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因为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被膳食纤维包裹着,吸收速度更慢,而果葡糖浆中的液态果糖,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体吸收。

2007年10月第4期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发的一篇关于《果糖在高血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中的潜在作用》研究显示:自果葡糖浆发明以来,美国人的果糖摄入量与日俱增,从 1972 年每人每年不到 0.45 公斤,很快就增长到了 1992 年的每人每年 28.35 公斤。

这意味着美国人每天光果糖就吃掉77g,远远超过了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糖摄入总量。

在过量果糖的摄入下,美国人的肥胖率呈现笔直上升,从13%飙升至40%以上(见下图)。

2

脂肪肝

当我们吃下葡萄糖后,这些葡萄糖会被身体的各个器官或者细胞拿去使用,为身体提供能量。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或者肌肉中。

但持续吃掉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后,肝脏周边的脂肪越堆越多,渐渐就形成了脂肪肝。

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项持续70年的《Dietary Fructose and Glucose Differentially Affect Lipid and Glucose Homeostasis》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1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55%。

3

糖尿病

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人体还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12年,一项发表在《全球公共卫生》(Global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使用果葡糖浆的国家比没有使用的,2型糖尿病风险高出20%。

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果葡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2006年,哈佛大学一项关于《添加甜味剂》(Added sweeteners)的研究证实:每天饮用一种或多种含糖软饮料的女性,相比于每月少于一次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后者的2倍。

哈佛大学研究报告

2017年4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一篇《糖尿病的长期趋势》的报告显示:美国人糖尿病发病率从1958年不到1%增长到了2015年的7.4%,增长了6.5倍(见下图)。

4

痛风

除了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引发胰岛素抵抗,长期吃果葡糖浆还会引起痛风

2011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篇关于《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学》(The Epidemiology of Uric Acid and Fructose)的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的 Hyon Choi 博士对 46000 名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比对试验。

最终他发现:每周喝5-6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即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70年代果葡糖浆诞生之后,痛风发病率从不足3%,增长到了9%(见下图)。

如何避免摄入过多“果葡糖浆”?

1

看配料表

买东西时看配料表——非常关键的生活技能,大家在买东西时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

大家在买饮料、酸奶或是甜品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一般配料表中都会注明是否含有“果葡糖浆”。如下图:

健康时报记者摄

2

买奶茶时要少糖

果葡糖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奶茶等调制饮品。建议大家在买奶茶时注明少放糖,或询问奶茶店能否用无糖的甜味剂代替果葡糖浆

3

喝天然的饮料

建议大家喝天然的饮料,比如牛奶、橙汁等。另外,最健康的饮料就是白开水。简简单单白开水,比奶茶、饮料更健康,不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很多人这一生喝过各种高档饮品,然而喝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

来源:野兽生活研究所(ID:paleolifestyle),综合健康时报

本期编辑:胡洪江、蒋川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