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脚(糖尿病足脚烂用什么药膏)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还会“烂脚”,若想远离糖尿病足,这3招日常就要做好

糖尿病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在临床上发病率也比较高。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外号呢?主要是因为单纯的糖尿病并不会直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如果血糖长时间居高,就会使人体的眼睛、肾脏、四肢、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慢性的损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对人的身体造成各种折磨。

糖尿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医学上,这种情况又被称为糖尿病足溃疡。出现糖尿病足之后,患者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脚部溃烂、坏疽。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溃疡的情况不断加重就会导致溃疡面扩散的越来越大。患者不仅要承受剧烈的疼痛,而且还会影响到走路,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溃疡面进行清创处理,必要的话只有通过截肢才能控制住病情的恶化!

糖尿病足如此可怕,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一、控制好血糖

患了糖尿病的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平稳的状态。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才能使身体受到的损害减少,只要脚部可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获得氧气以及各种营养,就可以避免脚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发作。

二、注意护理脚部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双脚。比如平时可以适当按摩双脚或者使用40℃左右的温水来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增强,平时还可以使用润肤乳涂抹在脚部,让脚部的皮肤得到滋润,以免出现干裂的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要尽量避免使双脚受到外伤,如果发现双脚出现了坏疽或者溃疡的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三、穿合适的鞋子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脚部的血液循环。患者平时应该尽量穿软底、宽松、透气的鞋子,这样才能保证脚部获得充足的血液以及养分,不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在炎热的夏天,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尽量避免穿拖鞋或者凉鞋,更不能打光脚在地上走路,以免脚部的温度过低,影响双脚的血液循环或者被尖锐的物体刺伤引起感染。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糖尿病患者平时还要严禁抽烟、喝酒。要知道抽烟、喝酒会导致有害物质刺激到人体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系统,血液里面的有害物质增加,血液变得过度粘稠之后,血管发生硬化、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神经末梢组织也会受到损害,导致双脚更加容易发生病变。

糖尿病足对于患者的危害不止是影响正常的行走,如果患者真的病情发展为需要截肢的程度,那么身体的其他部位肯定也受到了不少的损害,其他的并发症也会发生。

所以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以控制血糖为主要的目标,平时一定要管住嘴,要承受住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之类的食物的诱惑,只有做到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糖尿病足以及其他并发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快速问医生

糖尿病人泡脚要多多注意细节,这6大要点告诉你!

在寒冷的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适合用温度高的水进行泡脚,比如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友们泡脚的方式一旦出现错误,就容易产生严重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泡脚呢?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糖友们泡脚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事项一: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抗衡能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按照人体温度进行衡量就可以,37度为佳。假如水温过高,则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而糖友们的肌肤受伤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二:注意时间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的时候,时长也很重要。注意把握浸泡的时间尺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好。而且泡脚时间点应该在晚饭后间隔一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三:注意脚部是否破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前,应该认真观察是否自己的脚部存在伤口或者细小裂口,假如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进行泡脚后存在几大可能性会感染,最好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注意事项四:迅速擦干

病患泡完脚以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如果在泡完脚后病患想要修建指甲,那么就不应该把脚趾甲修得过于短,让指甲周边的肌肤有出现裂口的机会,避免感染的可能。

注意事项五:使用药材需要咨询医生

其实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浸泡,假如真的想要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那么就应该询问医生后才能进行。此外,糖友们泡脚有选择余地,一方面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在夜晚泡脚;假如在白天经常出现疲劳的情况,可以改在中午进行泡脚,消除疲劳。

注意事项六:不要使用药水

在泡脚时,糖友们应当放弃在水里加入药水的想法。因为在泡脚桶内加入药水,会有很大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感染。

除了泡脚,冬日里的饮食结构也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因为寒冷则大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要坚持低盐饮食,高脂肪就意味着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

第二,不能饮酒。虽然快过年了,过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饮酒会让身体内部血糖变化剧烈。空腹饮酒更是要不得,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因为空腹饮酒的不适感让人把低血糖的症状混淆,以为只是正常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龚会军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需要了解“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警惕“糖尿病足”病变。

龚会军介绍,“糖尿病足”,指的是患者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出现溃烂、感染的症状。患者罹患糖尿病足时,足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溃烂,脚上会感觉像蚂蚁爬一样痒痒的,行走时有脚踩棉花感,严重者甚至会有刺痛或电击痛的感觉。

造成糖尿病足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其中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末端保护性感觉的丧失或丧失,这使得脚缺乏对有害刺激的保护,从而容易造成机械或热损伤;糖分会为入侵的病原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使伤口不易愈合,细菌在感染发生时会迅速繁殖,如果感染扩散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据了解,“糖尿病足疼痛”在疼痛领域又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通常表现为无法描述的静息痛,且夜间疼痛尤为剧烈,严重形象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前期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对症的药物治疗;随着溃疡、疼痛的加剧,一种疼痛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能够在帮助糖尿病足患者缓解疼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足部症状的恶化,为保住肢体带来积极的作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俗称“镇痛起搏器”,是微创可逆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采用电刺激方式,将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从而中断疼痛信号发送至大脑,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肢端血供、溃疡或坏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在疼痛治疗领域一直努力不断创新和发现,力争为患者提供最优诊断和科学方案。龚会军提醒,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干预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拥抱美好人生。(记者 黄榆)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