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缺钾(糖尿病人补钾的药物)
缺钾比缺钙危险,吃降压药有可能导致缺钾,身体8个症状要注意
钾元素(K)对人类非常重要。当人体缺钾时,就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可能需要紧急的医疗救治。对一部分缺钾人群来说,改变饮食就足够了。对于另外一部分缺钾人群来说,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外源性补充钾制剂。
- 钾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需要依靠食物或药物补充剂摄取的一种必需的矿物质,也是一种电解质。
- 钾参与全身神经递质信号的传导,有助于一系列重要的身体功能,包括:调节大脑、心脏、肌肉和消化道功能,保持人体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参与糖、蛋白质代谢等。
- 98%的钾分布于细胞内液,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
- 因此,平时应该摄入适量的富含钾的食物和饮料,缺钾会导致健康问题。然而,摄入过多的钾也会导致暂时或长期的健康问题。
- 健康的肾脏是维持体内正常的钾水平的基本保证,因为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钾,调节整体钾水平的平衡。
- 血液中血钾正常范围是3.5~5.5mmol/L。
- 一般而言,轻度缺钾3.0~3.5mmol/L,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症状。
- 当血钾<3.0mmol/L,就可能会出现临床症状。
- 血钾水平越低,症状越严重,重度缺钾<2.5 mmol/L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比如呼吸肌麻痹或心脏骤停而致死。
一、钾摄入不足
- 长期禁食、厌食、少食或挑食,以肉食为主,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就会导致缺钾。
二、钾丢失过多
- 频繁呕吐和(或)腹泻,包括滥用泻药引起的腹泻
- 胃肠引流
- 大量出汗
- 酗酒
- 药物因素:包括排钾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吲达帕胺,这类降压药)、抗生素(头孢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和大量口服甘草
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一部分降压药是利尿剂,平时服用时一定要注意缺钾的情况。
三、疾病导致的缺钾
- 糖尿病,大量使用胰岛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 肾上腺疾病(少见,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肾脏疾病(罕见,肾小管酸中毒)
- 结肠癌
厌食
重点来了,缺钾会导致身体出现8种常见的症状,如果至少出现其中之一,就需警惕缺钾一、便秘
- 钾将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到肌肉,并调节肌肉收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缺钾会影响胃肠道的肌肉收缩,从而减缓食物吸收和废物的排泄,会导致便秘和腹胀。
- 进一步加重,会引起肠道麻痹,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出现痛(腹痛)、吐(呕吐)、胀(腹胀)、闭(不解大便)的症状。
二、肌肉无力
- 肌肉无力在神经科很常见。许多青中年剧烈运动或空腹工作后突发出现四肢无力,以为是脑中风,送往医院检查多半是缺钾。
- 钾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和肌肉收缩。正常的钾离子浓度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如果缺钾,神经信号不能传递的肌肉,就会出现手臂和腿部的肌肉收缩障碍,从而出现肌肉无力和抽筋。
- 进一步加重,当体内钾含量很低时,肌肉就无法正常收缩,出现完全瘫痪。
- 一个人通常少量出汗仅丢失少量的钾,但剧烈的体力活动或处于炎热的气候下,大汗就会丢失大量的钾,往往会导致肌肉无力或抽筋。
- 还有就是现代人工作节奏快,不吃早餐的大有人在,这也是缺钾的原因之一。
三、无法解释的疲劳
- 钾是人体所有细胞和组织中存在的一种基本矿物质。
- 当钾含量下降时,这会显著影响身体的多种功能,从而导致能量水平低下,并导致工作效率低,身心疲惫。
四、高血压
- 缺钾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高钠或高盐摄入的人。
- 钾在舒张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 钾也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钠水平,因为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 医生经常建议高血压患者降低钠的摄入量,增加钾的摄入量。
五、尿量增多
- 肾脏负责清除废物,调节血液中的液体和电解质水平,如钠和钾。
- 肾脏通过将废物和多余的电解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 中度~重度缺钾会干扰肾脏在血液中平衡液体和电解质水平的能力,这会导致排尿增加,尿量增多。
- 缺钾会导致尿量增多,而尿量增多也会导致排钾增多,也会加重缺钾,是一个不良的循环,尤其要注意。
六、情绪变化
- 钾有助于维持大脑功能的信号传递,所以缺钾与情绪变化和精神疲劳有关。
- 一项研究发现,20%的精神障碍患者有缺钾的情况。
- 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轻度抑郁患者,当摄入高钾食物时,他们的情绪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 钾是血清素运输的载体,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促进幸福感。
七、呼吸困难
- 严重的缺钾也会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
- 正常的呼吸需要多块肌肉(咽喉肌、肋间肌、膈肌)协调完成,尤其是膈肌。如果一个人的钾水平非常低,这些肌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一个人可能难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出现窒息,这是很致命的。
八、心悸
- 平时如果突然出现心脏跳得厉害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被称为心悸,通常与压力或焦虑有关,然而,心悸也可能是缺钾的症状之一。
- 钾进出心脏细胞有助于调节心跳,低血钾水平会改变这种调节作用,导致心悸;而且钾在调节包括心肌在内的所有肌肉的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缺钾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
- 如果持续缺钾,导致心脏症状加重,就有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 突然的心跳变化会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称为“阿-斯综合征”,也属于急症。
- 医生可以用心电图(EKG)检测不规则的心律以及抽血快速明确是否缺钾,及时治疗。
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项目为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镁,磷等)可以快速诊断是否缺钾。一般抽血需要空腹4~6小时。
二、尿液检查:尿检可以评估24小时尿液中钾的排泄量,以评估肾脏的功能。临床上应用“见尿补钾”的原则,也就是在正常排尿的情况,才能补钾;如果不排尿或尿少,补钾就会导致高钾,也有可能出现致命的症状。
三、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间接提示缺钾。很多病人以心悸、胸闷不适以为是心脏本身的问题,就去心脏科就诊,一做心电图发现T波低平,可见U波,提示缺钾,立即完善血液检查明确缺钾的诊断。
- 如果出现缺钾的症状,请尽快就医,一经确诊为缺钾,医生就会立即给予口服液体钾和静脉滴注钾,快速纠正缺钾,后续给予口服钾片和高钾饮食维持血钾水平。
- 如果因为高血糖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的缺钾,这些基础病首先是需要治疗的。
- 大部分人平时保证健康的均衡饮食一般不会缺钾的,比如多吃水果(香蕉、苹果、葡萄),蔬菜(苋菜、紫菜、菠菜),豆类,坚果和白肉(鸡肉、鱼肉)等。
- 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避免腹泻,避免导致缺钾的诱因(大量出汗、酗酒、不当使用利尿剂)等。
- 对于一些容易缺钾的中老年人,如果肾功能正常,可以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每天补充钾片。
长期缺钾很伤身!6个表现或暗示你缺钾了,3类食物可帮忙补钾
28岁,本该是年轻有力、朝气焕发的年龄,阿华却总感觉自己垂垂老矣,浑身没劲儿。大概四五个月之前,一天早上醒来,阿华觉得自己双腿好像灌了铅似的,一点儿劲儿都没有,走几步就觉得累。以为是自己前段时间天天熬夜加班,身体太累了导致,于是请假一天在家休息。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之后的几天里,阿华仍旧感觉自己很“累”,症状反反复复,有时候甚至躺在床上起不来,还老是心悸、食欲不振,人也瘦了好几斤。
由于太影响生活工作,阿华找了个机会到医院检查,结果抽血检查却发现自己“缺钾”。
“听说过缺钙缺锌的,缺钾是怎么回事?真真是吓死我了,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呢!”虽然不了解“缺钾”的具体情况,但阿华认为事情应该不算太严重。
医生纠正他:“小伙子别大意,严重缺钾对身体伤害也很大,可不能马虎。”
钾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过往国内还为解决老百姓普遍缺钾的现象而大力推广钾盐,让大众认识了钾的重要性。那么,缺钾到底有多危险呢?
钾在人体内是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和钠离子、钙离子一样都是电解质。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98%的钾离子都集中在细胞(细胞内液)中。当人体内钾离子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参与代谢、血压调节、电解质平衡等过程,从而让呼吸、心律、神经和肌肉活动等基本的生命功能维持正常。可以说,钾离子是生命最重要的“维稳物质”之一。
既然钾如此重要,人体为什么会缺钾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东伟主任解释:人体缺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不良饮食、肠胃道疾病、药物等外部因素间接引起的生理性缺钾,比如:长期节食、腹泻、慢性胃病、糖尿病患者用了胰岛素、高血压长期使用利尿剂等等。
另一种则是柯兴综合征、糖尿病醛固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导致激素失调,慢性肾病、急性肾衰竭等肾病因肾功能受损,这类疾病因素直接导致的病理性缺钾。
当人体轻微缺钾时,呼吸、代谢、神经、肢体等都有可能出现异常。需要重视的是,长期缺钾也可能导致严重情况,比如:永久性高血压、甲亢、肾小管酸中毒、库欣综合征、原醛症、过度换气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甚至可能猝死。
二、体内缺钾时,身体或有6个表现,别大意钾是参与人体多种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一旦缺钾,身体就会出现反应。这6个典型症状会告诉你,身体可能缺钾了,要及时 补钾!
1、疲劳
缺钾时,细胞无法获取充足的能量,也就无法支撑生命活动,因此会出现睡眠无法缓解的疲惫感。
2、精神疲乏和意识混乱
当缺钾严重时,钾也会影响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思维混乱等精神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引发幻觉,甚至是抑郁症。
3、便秘
缺钾本身就可能和肠胃疾病有关,再加上缺钾导致身体功能降低,造成恶性循环,当消化功能降低,就可能造成便秘。
4、麻木和刺痛感
缺钾严重时,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扩大,就可能发出错误信号,出现麻木、次痛感。
5、肌肉症状(抽筋、痉挛、疼痛)
钾离子是神经和肌肉之间的“沟通信号”,缺钾可能导致神经和肌肉“沟通异常”,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就会痉挛、疼痛。
6、心律失常
缺钾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患者会有晕眩或心悸的感觉。提醒:心脏病患者要格外警惕。
而除了参考上述症状外,想要准确判断身体是否缺钾,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临床上会通过抽血来检测血液中的血清钾,一般正常浓度范围是3.5-5.5mmol/L,当它低于3.5mmol/L时,就表示身体缺钾了,医学上也叫“低钾血症”。
三、正确补钾,这些食物能帮大忙缺钾对人体来说十分危险,不过补钾也不能乱来,一定要讲科学。正确补钾,要注意3件事!
1、食物补钾
杨东伟主任表示,血钾保持在3.5mmol/L~4mmol/L的患者,一般建议使用慢性补钾法进行补充,即“食补”,不需要额外补充药物。如:
①多吃五谷杂粮:红薯、豆类、玉米、山药等食物都富含钾。
②多吃含钾高的蔬菜水果:菠菜、紫菜、胡萝卜、空心菜、红苋菜、海带等等深色蔬菜基本都富含钾。 而水果则可选红枣、橙子、猕猴桃、香蕉等等。
③尽量选择低钠盐:低钠盐本身降低了钠,添加了一定的氯化钾,因此可以在降低食盐摄入量的同时补钾。
2、药物补钾
而若血钾在3.0mmol/L~3.5mmol/L、已经出现一些心脏异常症状的患者,杨东伟主任则建议患者采取快速补钾法进行补充。严重缺钾人群,最好查明病因、确定病情后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氯化钾口服液、氯化钾缓释片等补钾。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补钾很重要,但也要警惕“钾过量”。当人体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就是高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四肢疼痛等症状,如果急性发作,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因此补钾前一定要查明缺钾原因、血清钾浓度,然后逐渐补充,把握好钾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补钾。
总结:人体就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而钾离子虽然微小,却是重要的“螺丝”,因此一定要重视补充钾。其实不管是钾离子,还是钠、钙等其它离子也都非常重要。建议大家日常坚持定期体检,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补充微量元素。#谣零零计划##头号周刊#
参考资料:
[1]《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可能是缺钾了》.大河报.2019-04-30
[2]《成都小伙总觉得累,原来是身体缺钾了!华西医生:有这些症状,你也缺》.成都商报.2021-12-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低钾血症雷区,你踩到了吗?
糖尿病可引起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机体的电解质平衡也常因此导致失衡,其中低钾血症是一种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影响较大且在很多情况下易被忽略的并发症,尤其值得注意。低钾血症在临床上常见,糖尿病引起的低钾血症以往报道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高血糖、内分泌激素及镁离子浓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亦容易并发低钾血症。
如何判断低血钾症?
1、四肢乏力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肌肉无力。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站起。严重时,不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无”法能”站起,不能自主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
2、精神不振
出现疲乏、萎靡不振等表现。
3、恶心、腹胀。
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4、心血管系统紊乱
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
低钾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清钾低于3.5mmol/L。
2.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和出现U波。
含钾食物排行榜 (每100克所含)
1.竹荪(干)(11882 毫克)
2.鸡腿蘑(干)(4053 毫克)
3.口蘑(3106 毫克)
4.榛蘑(干)(2493 毫克)
5.松蘑(干)(2402 毫克)
6.柳松茸(2165 毫克)
7.榆黄蘑(干)(1953 毫克)
8.红茶(1934 毫克)
9.黄豆粉(1890 毫克)
10.紫菜(干)(1796 毫克)
11.羊肚菌(1726 毫克)
12.咖喱(1700 毫克)
13.绿茶(1661 毫克)
14.花茶(1643 毫克)
15.银耳(干)(1588 毫克)
16.白牛肝菌(干)(1571 毫克)
17.螺旋藻(干)(1506 毫克)
18.大豆(1503 毫克)
19.豆粕(1391 毫克)
20.黑豆(1377 毫克)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小有较多的无机盐、纤维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以大豆及其制品为佳。一方面,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感到饥饿时,可食用“水煮菜”即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调味后食用。
还在东关注一个糖友论坛,西关注一个糖友网? 其实你只需要一个【糖帮帮】。及时更新的糖尿病资讯;来自医生,营养师的1对1专业意见;控糖达人的真实抗糖经验;众多糖友的互帮互助,已经全部为你准备好。【搜索微信公众号:糖帮帮】你想要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