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饮食糊化(糖尿病糊糊)

北京日报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注意“吃干不吃稀”

糖尿病患者的医嘱通常有“吃干不吃稀”这一条,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稀粥比大米饭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喝稀粥就相当于喝糖。本版特约科普作者、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药师曾卫华介绍,米中的淀粉在高温的水中,会产生“糊化”现象,长链的淀粉裂解成短链的糊糊与低聚糖。所以,喝稀粥之后,人体血糖会迅速升高。

如果是牙齿不好的老年患者,不方便吃干的大米饭,可以在煮粥的时候加入豆类与粗粮。同时,建议搭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抑制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好选用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比如,从升糖指标来看,谷类食物高于豆类食物;小麦高于大麦;菠萝高于苹果;膳食纤维少的食物高于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此外,多选择粗粮,少吃精加工食物,食物中的淀粉颗粒越大,血糖指数就越低。由于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血糖指数就越高,所以烹饪时尽量不要久煮、久炖。

平时,患者进餐的食物种类要尽可能全面,当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时,升糖指数也会降低,只要掌握进食总量和热量不超标就行。

供图:视觉中国

糖人杰:控糖生活中\u0026#34;糊化\u0026#34;是个重要的参数,掌握好它控糖事倍功半

糖人杰:控糖生活中,"糊化"是个重要的参数,掌握好它控糖事倍功半

在这之前我的好好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糊化,或者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理解为糊化,我之前做过一个很无聊的视频(可以查找"糖人杰"查看),大体就是把一片面包泡在水里,过上几个小时以后,面包变成了糊状的东东,其实我当初做这个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什么叫做糊化。

那么这个"糊化",在我们的控糖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你仔细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还是以汽车为例,我把糊化的东西比作加了燃油添加剂的汽油(食物),可以让发动机燃烧的更充分,更好的利用能量来提供更大的动力,让食物变得更加高效,糊化相对严重的食物,我们的肠胃自然吸收的更快,会在更短的时间,有效的被吸收转化为糖分。

那么问题自然就凸显出来了,糖分多了对于正常人来说无所谓,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那可能就是一种灾难,细品品,是不是这样的呢?

同理我觉得也能说得清楚,为什么我经常说吃面包的时候不要喝水,吃馒头的时候不要喝水,吃杂粮饼干的时候不要喝水,因为一片干巴巴的饼干,和一片洗满了水,泡的软绵绵的饼干糊糊效果截然不同。

从食物的守恒定律来说他们的能量是不变的,但是同样的能量被吸收的时间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那么怎么来改变这个状况呢?我总结了一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不大:

第一:掌握好喝水的时间,饭前喝好于饭后喝,汤汤水水先吃,吃完汤汤水水聊聊家常,过个几分钟再吃那些容易糊化的食物,效果能好上不少。

第二:注意食物搭配,很多糖友喜欢买杂粮饼干,买了饼干吃起来又发现很干,于是一口水一口饼干,这个自然不是好的搭配,饼干为什么不搭配点蔬菜,一口黄瓜一口饼干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避开糊化高的食物,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实在血糖偏高,那就不吃或者少吃那些食物,找到适合自己的。

纯属抛砖引玉,无太多科学依据,本人控糖过程中的一点小经验,如果不对多多提出批评,如有更好的法子,留言区留下你宝贵的经验,让更多的糖友少走弯路,更加健康,感谢。

本文由"糖人杰"原创并分享,谢绝一切形式转载,喜欢请关注,感谢!

糖尿病人饮食前 应先看食物“升糖指数”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因吃得多、动得少导致的,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糖尿病是因糖代谢紊乱造成的。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正常需要。

首先大家应该了解一下“升糖指数”,通俗地说就是吃的东西在胃肠道变成葡萄糖被吸收的速度。速度越快,代表升糖指数越高,通常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好消化的食物。反之,不好消化的食物,升糖指数就低。什么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呢?经过精加工的五谷杂粮,过度地去除了外壳和皮,纤维素大量减少,加上我们过度烹饪,淀粉变得极易糊化,也就极好消化变成葡萄糖快速吸收。

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饮食呢?首先应尽量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比如,升糖指数>70的食物属于高升糖的,应尽量避免;升糖指数<55的为低升糖指数的,建议多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等升糖指数的,也可适当选择。具体来说就是:

1.含碳水化合物90%以上的食物要少吃;

2.主食不要超过饮食总量的50%,如果是需要控制体重的糖尿病患者,主食量可以适当减少到30%~50%,减下来的主食用蔬菜、肉蛋奶豆、坚果代替;

3.甜品不可作为日常必备;

4.以粗加工主食为主,比如全麦、糙米、小米、豆类等,应占主食的一半;

5.凉的食物比热的食物升糖指数低,因为淀粉放凉了后会回生,从而改变了它的结构,变得不易消化了;

6.做好搭配,“中和”升糖指数;

7.吃甜食前吃点蔬菜,如果特别想吃点甜食解解馋,可以在吃甜食之前先吃一些蔬菜或坚果,稍等一会儿再吃甜食;

8.最后一个小窍门是吃饭顺序和吃饭时间。吃饭顺序应按升糖指数从低往高来,这样能够达到升糖指数高 低=中或低的目的。建议大家一顿饭最好用20分钟以上的时间吃完,吃得越慢越容易有饱腹感,同样的食物吃得越慢食物的升糖指数变得越低。

(北京小汤山医院主任医师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