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百蕊颗粒糖尿病(百蕊颗粒糖尿病人群可服用)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权威专家最新解读,“一老一小”居家隔离这样用药

权威专家最新解读,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

“一老一小”居家隔离这样用药

2022-12-12大众日报 02版

大众日报记者 李丽 报道

本报济南12月11日讯 “一老一小”是疫情防护的重点人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若感染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要注意什么?如何选择用药?今天,记者采访了泰山学者、山东省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张伟教授,山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张葆青教授。

张伟表示,对于没有基础疾病只是单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老年人,如果以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或是有基础疾病、感染后没有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居家治疗。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肾病等基础疾病,如果因感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于轻症老年患者,可以居家治疗。那么,这部分人群该如何用药呢?张伟表示,对于偏风寒的患者,建议服用葛根汤颗粒、荆防颗粒等;偏风热的患者,建议选用复方西羚解毒胶囊(片)、柴银颗粒等。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桂柴散寒颗粒、金柴清热颗粒等,效果也不错。患者体温接近或者超过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散利痛等)、布洛芬(口服液/颗粒/胶囊)、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但是要注意配方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不可同时应用,防止药物性肝损害。

对于湿邪明显的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张伟建议可服用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囊),但要注意藿香正气口服液含有酒精,不可以和解热镇痛类药物以及头孢类药品一起服用。

对于有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的老年患者,张伟建议如果咳的是白痰可以用通宣理肺丸,如果是黄痰,则要用橘红丸。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止咳化痰合剂、气管炎合剂、肺得宁合剂等,对于咳嗽痰多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张伟提醒老年患者,切记不可盲目乱吃药。吃药也要对症对路,否则容易带来副作用。

针对儿童轻症患者的居家治疗,张葆青表示,儿童患者的特点是病毒潜伏期比较短,起病快,容易出现高烧,而且小儿患者咳嗽明显,以干咳少痰为主,只有不到三成的孩子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轻症儿童患者,张葆青建议家长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当体温接近或者超过38.5℃时,对于3个月—2岁幼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安全;2岁以上儿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以选用,但不建议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中成药方面,儿童患者可选用小儿解感颗粒、小儿青翘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抗感颗粒(儿童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芩香清解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当儿童出现咽干咽痛症状时,张葆青建议家长选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小儿咽扁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小儿青翘颗粒、小儿解感颗粒、安尔宁颗粒、百蕊颗粒等。针对咳嗽咳痰,可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麻甘颗粒、金振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等。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止咳化痰合剂,气管炎合剂,肺得宁合剂等,儿童也可以按照相应的剂量服用。

伴呕吐、腹泻儿童患者,张葆青建议可选择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醇型)。伴有腹痛者,可选用胃肠安丸,也可以使用各种脐贴或艾灸足三里、肚脐(神阙)等帮助止痛。

张葆青提醒家长,一是尽量不要盲目储备药物,更不要抢购或跟风囤药。因为大部分药物有保质期限,以免造成浪费。二是不要累加用药,很多药物成分接近,小孩体质稚阴稚阳,如果累加用药容易加重肝肾负担,家长们切不可心急用药。三是尽量找医生咨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有些家长盲目用药很容易造成急性用药损伤;自行用药达不到相应剂量,也无法达到效果。四是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一旦出现嗜睡、精神状态不好、咳嗽三天高烧不退,甚至喘憋严重、有剧烈头痛等情况,则要抓紧去医院就诊。

权威专家最新解读,“一老一小”居家隔离这样用药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权威专家最新解读,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

“一老一小”居家隔离这样用药

2022-12-12大众日报 02版

□记者 李丽 报道

本报济南12月11日讯 “一老一小”是疫情防护的重点人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若感染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要注意什么?如何选择用药?今天,记者采访了泰山学者、山东省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张伟教授,山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张葆青教授。

张伟表示,对于没有基础疾病只是单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老年人,如果以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或是有基础疾病、感染后没有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居家治疗。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肾病等基础疾病,如果因感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于轻症老年患者,可以居家治疗。那么,这部分人群该如何用药呢?张伟表示,对于偏风寒的患者,建议服用葛根汤颗粒、荆防颗粒等;偏风热的患者,建议选用复方西羚解毒胶囊(片)、柴银颗粒等。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桂柴散寒颗粒、金柴清热颗粒等,效果也不错。患者体温接近或者超过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散利痛等)、布洛芬(口服液/颗粒/胶囊)、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但是要注意配方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不可同时应用,防止药物性肝损害。

对于湿邪明显的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张伟建议可服用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囊),但要注意藿香正气口服液含有酒精,不可以和解热镇痛类药物以及头孢类药品一起服用。

对于有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的老年患者,张伟建议如果咳的是白痰可以用通宣理肺丸,如果是黄痰,则要用橘红丸。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止咳化痰合剂、气管炎合剂、肺得宁合剂等,对于咳嗽痰多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张伟提醒老年患者,切记不可盲目乱吃药。吃药也要对症对路,否则容易带来副作用。

针对儿童轻症患者的居家治疗,张葆青表示,儿童患者的特点是病毒潜伏期比较短,起病快,容易出现高烧,而且小儿患者咳嗽明显,以干咳少痰为主,只有不到三成的孩子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轻症儿童患者,张葆青建议家长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当体温接近或者超过38.5℃时,对于3个月—2岁幼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安全;2岁以上儿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以选用,但不建议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中成药方面,儿童患者可选用小儿解感颗粒、小儿青翘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抗感颗粒(儿童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芩香清解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当儿童出现咽干咽痛症状时,张葆青建议家长选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小儿咽扁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小儿青翘颗粒、小儿解感颗粒、安尔宁颗粒、百蕊颗粒等。针对咳嗽咳痰,可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麻甘颗粒、金振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等。医院的院内制剂,如止咳化痰合剂,气管炎合剂,肺得宁合剂等,儿童也可以按照相应的剂量服用。

伴呕吐、腹泻儿童患者,张葆青建议可选择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醇型)。伴有腹痛者,可选用胃肠安丸,也可以使用各种脐贴或艾灸足三里、肚脐(神阙)等帮助止痛。

张葆青提醒家长,一是尽量不要盲目储备药物,更不要抢购或跟风囤药。因为大部分药物有保质期限,以免造成浪费。二是不要累加用药,很多药物成分接近,小孩体质稚阴稚阳,如果累加用药容易加重肝肾负担,家长们切不可心急用药。三是尽量找医生咨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有些家长盲目用药很容易造成急性用药损伤;自行用药达不到相应剂量,也无法达到效果。四是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一旦出现嗜睡、精神状态不好、咳嗽三天高烧不退,甚至喘憋严重、有剧烈头痛等情况,则要抓紧去医院就诊。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怎么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专家提示:保持良好心态,合理用药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什么表现?

孕产妇感染后病情程度与普通人群类似,主要表现有发热、咽部疼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通常持续1周。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显著增加孕产妇重症发生,孕妇必要时可服退热药。

应该怎么办?

基本处理:症状轻微,没有呼吸不畅、呼吸频率增加、胸闷等不适感,可以居家隔离,只需要对症处理,多饮水,注意休息,以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退热贴为主。如果降温效果不明显,尤其体温升高达到38.5℃及以上可以服用药物退热。

如孕妈妈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除关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需关注原有基础疾病的器官功能状态,如血糖、血压、心率、呼吸等的变化。

孕妇感染后,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

孕妇出现这些情况要上医院:

孕妇要注意胎动、腹部发紧、阴道流水、出血等情况,如有异常就诊产科。

孕妇出现呼吸急促(>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发紫、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8.5℃,超过5天)、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如家中可自备指脉氧监测仪,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联合呼吸科协同处理、产科会诊。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1.发热、咽部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首选药物:对乙酰氨基酚。

用法用量: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一次0.3g-0.6g,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注意事项:退热过程,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因大量出汗可能引起脱水。

遵照医嘱选择:柴芩清宁胶囊、金银花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强力感冒片等。

目前常用的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多种成分,例如麻黄碱、氯苯那敏等成分是妊娠期禁用的,因此,不推荐孕妇自行服用各种复方感冒药。

2.咳嗽

咳嗽是一种机体保护性活动,它能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异物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偶发的轻微咳嗽,会随着痰液的排出而缓解,不必盲目使用止咳药。应注意怀孕前三个月及需母乳喂养的产妇应尽量避免使用止咳祛痰药。孕中晚期,右美沙芬、溴己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百蕊颗粒、苏黄止咳颗粒等需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3.鼻塞、流鼻涕

推荐药物:生理盐水、海盐水喷鼻剂。

用法用量: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可用洗鼻器将冲洗液(生理盐水或海盐水)从一侧鼻腔送进去冲洗,再从另一侧鼻腔流出,然后交替冲洗。

禁用药物:伪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赛洛唑啉、羟甲唑林等。

4.孕妇呕吐吃不下饭、腹泻

少量多餐,注意饮水、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热能和电解质平衡。

严重腹泻:推荐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如精神不济,脱水明显,应及时就医。

5.中成药

中成药因成分复杂,缺乏孕产妇使用相关数据,并且很多药品中含有孕产妇不可使用的成分,一般不推荐孕产妇使用,例如目前紧缺的连花清瘟含有麻黄成分,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孕产妇不建议使用;还有清热类中成药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应禁用。

6.抗菌药物

孕妇常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只针对细菌,对新冠病毒不起作用,盲目用药反而易引起细菌耐药。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产科一病房主任郭昕提示:孕妈们不要过度紧张,正确防护,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一旦感染,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合理选择药物。

转自冰城 客户端

来源: 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