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健康照护师糖尿病(健康照护师的从业要求)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在京启动

健康照护师是我国为纾解高素质健康照护人才短缺、城乡居民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社会痛点、助力就业优先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批准设立的新职业。为推动健康照护师新职业高质量发展,8月4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在京发布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成果并正式启动“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

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基金会、院校、企业负责人和专家等参加活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常务副会长周先志、副会长刘希华、副秘书长杨万海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徐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魏凌分别作了情况介绍。

杨万海在介绍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特别是健康照护师在家庭、社区、医院及康养机构服务情况时表示,健康照护师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及健康照护对象的反映表明,健康照护师职业发展前景好,已经成为非常受人欢迎的职业。

魏凌展示了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课题团队联合研发的“互联网 健康照护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以健康照护师培训、考评、派遣、监管为核心,以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术后康复患者、慢病患者为照护对象,以家庭、社区、医院或康养机构为照护场景,以医学服务和健康维护为优势,以推送健康产品为补充,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仅可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对健康照护师从教育培训、考评认证、就业派遣、服务指导到信用监管全职业生涯的服务管理,而且可以实时收集分析照护对象健康信息,由人工智能医生、全科医生和多学科会诊专家根据所获信息对健康照护师前端服务、照护对象健康维护实行指导帮助,对于出现急危重症的照护对象,可以通过系统签约的三甲医院绿色通道提供及时救治,实现对照护对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整个系统具有健康照护资源全要素整合、全信息储存、全地域链接、全面化服务、全环节管理的强大功能。

肖新华、徐春解读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支持立项、其课题团队领衔研发的“基于健康照护师的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诊疗专家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与健康照护师的日常照护与管理有机结合,已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提升动态血糖达标率及减少低血糖风险方面表现出色,是对糖尿病管理瓶颈的突破,对糖尿病患者优化血糖控制和降低低血糖风险潜力巨大。

周先志介绍了《“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系统完善健康照护师等级培训课程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健康照护师社会评价组织体系、指导建设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组织开展100期健康照护师师资培训和健康照护师示范培训、联手实施健康照护行业就业创业促进项目、加强健康照护师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推进互联网 健康照护模式落地应用、组织第二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办好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健康照护分论坛等九项任务。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以“构建以健康照护师新职业为抓手的医康养一体化新业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多做贡献”为题作主旨报告

何振喜以“构建健康照护师新职业为抓手的医康养一体化新业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多做贡献”为题,就如何用好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成果特别是实施“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提出了推进路径。何振喜介绍,健康照护师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从2018年3月策划探索、2020年2月获国家批准设立的新职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就业优先、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综合抓手。学会为此专门成立了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试点培训,依靠国家人社部指导完成了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和培训包、培训教材编写,并与全国多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大型企业联合开展了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培训协作区建设,举办了13期健康照护师及其师资示范培训,组织了首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何振喜表示,学会要充分用好六年来推进健康照护师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以更大力度和更高标准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

何振喜认为,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要防止“一哄而上”“劣币驱逐良币”,必须遵循“体系化设计、高起点开局、标准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行业学会指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确保健康照护师新职业规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何振喜透露,学会将充分发挥医学专家聚集、优质医疗资源雄厚的优势,赋能推广“互联网 健康照护服务管理系统”,在总结完善“基于健康照护师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落地应用,大力推行健康照护师培训、派遣、考评与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构建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院前、院中、院后相衔接,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健康管理新格局,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保障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杨欣雨)

啥是“健康照护师”?这个新职业让儿女更安心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每餐主食100克、蔬菜150克、水果50克,上午、下午分别加餐水果50克……河南漯河万安老年公寓,健康照护师陈聪根据监测日志,对78岁的蒲风祥作了健康评估后,进一步完善老人的就餐方案。

“老人处在术后恢复期,且患有糖尿病。我们建议少食多餐,加强血糖监测。”进入护理行业近10年的90后陈聪说。

房间里,蒲大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歇歇眼睛,咱们散散步吧。”陈聪提醒。在陈聪的搀扶下,蒲大爷在30米长的楼道里走了两个来回。

陈聪照料蒲大爷生活。

张文豪 摄

去年5月,蒲大爷刚来公寓时,却是另一番情景。“从医院做完手术转过来,身上插着管,还戴着呼吸机。”陈聪回忆。

做好医疗护理的同时,陈聪和同事一起为蒲大爷制定了照护方案。科学护理见效了,老人恢复好过预期。

“小姑娘懂医护、会照料,我眼瞅着老伴从恢复意识到慢慢学会自理。”蒲大爷的妻子宋大妈说。

2015年,从护理专业毕业的陈聪应聘到万安老年公寓。20岁出头的她,一度因未能考入大医院而懊恼。

2022年8月,河南省首届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举办。陈聪在健康照护师比赛中夺得二等奖。赛后,她收到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印制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此多了一个新身份——健康照护师。

健康照护师2020年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于2022年有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健康照护师在家庭、医院、社区及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服务。

“以前认为只要不怕吃苦就能胜任。现在明白,健康照护师还应学会应急处置、对症护理、心理照护……”陈聪说。

术后恢复期的蒲大爷,一开始不愿意多活动。得知老人爱吃桃,陈聪以吃桃鼓励他下床走路;得知老人好胜心强,陈聪主动发起掰腕比赛,又故意输掉,让老人保持力量恢复训练的热情……时间长了,通过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陈聪便能明白老人的意思。

今年年初的一个上午,老年活动室里正在开展表演活动。手指操后是唱歌环节。陈聪注意到,85岁的万秀梅老人唱歌时嘴角偏歪,手脚活动也不太积极。察觉到异常,她推测可能是脑梗,立即让老人停下来休息,并联系康复科医生。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老人经过治疗后得以恢复。

在93岁的徐爱荣老人屋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串门的万秀梅。两位老人围坐在小圆桌边,下起了跳棋。陈聪给徐爱荣出谋划策,但还是败下阵来。“你看看,我的脑袋瓜还是好使!”万秀梅笑呵呵地说。

万安老年公寓是一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现入住老人143人。“在我们这里,既懂生活照料又懂健康护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受欢迎。”老年公寓负责人王卫峰说。

陈聪陪老人下棋。

张文豪 摄

“健康照护师满足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照护需求,呼应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关切,同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漯河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李海平说。今年,漯河大规模开展康养照护技能人才培训,助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让健康养老更有保障,我们还得再加把劲儿。”已是二级健康照护师的陈聪,打算“挑战”更高等级。她身边有一名刚入职的00后护理员,也在为考取健康照护师做准备。

快评

发展新职业 满足新需求

杨笑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很多家庭对健康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仅有生活照料单一技能的保姆和护工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健康照护师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如何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技能水平,让服务更专业。健康照护师既要负责照护对象的日常起居看护,又要为医生提供医疗协助。通过技能培训和持续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健康照护人才,使其在掌握必要的医疗护理技能之外,还具备健康评估、营养指导等能力。

强化人文关怀,让服务更暖心。心理支持和社交陪伴服务,能促使健康照护师与照护对象建立良好关系。要更好理解和回应照护对象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需求,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

随着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的发展,还应加强创新,通过技术迭代升级,促使照护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作为新职业,健康照护师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是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要举措。这既有助于破解家政服务业的结构性矛盾,解决“有老有小”家庭的照护难题,又能推动职业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期待越来越多既懂健康护理又懂生活照料的健康照护师走进家庭、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为照护对象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4.10.10 第12版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

版面责编:吕莉、白真智、徐阳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陈浚武(实习)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新职业新故事:健康照护师让养老更有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

每餐主食100克、蔬菜150克、水果50克,上午、下午分别加餐水果50克……河南漯河万安老年公寓,健康照护师陈聪根据监测日志,对78岁的蒲风祥作了健康评估后,进一步完善老人的就餐方案。

“老人处在术后恢复期,且患有糖尿病。我们建议少食多餐,加强血糖监测。”进入护理行业近10年的90后陈聪说。

房间里,蒲大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歇歇眼睛,咱们散散步吧。”陈聪提醒。在陈聪的搀扶下,蒲大爷在30米长的楼道里走了两个来回。

去年5月,蒲大爷刚来公寓时,却是另一番情景。“从医院做完手术转过来,身上插着管,还戴着呼吸机。”陈聪回忆。

做好医疗护理的同时,陈聪和同事一起为蒲大爷制定了照护方案。科学护理见效了,老人恢复好过预期。

“小姑娘懂医护、会照料,我眼瞅着老伴从恢复意识到慢慢学会自理。”蒲大爷的妻子宋大妈说。

2015年,从护理专业毕业的陈聪应聘到万安老年公寓。20岁出头的她,一度因未能考入大医院而懊恼。

2022年8月,河南省首届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举办。陈聪在健康照护师比赛中夺得二等奖。赛后,她收到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印制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此多了一个新身份——健康照护师。

健康照护师2020年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于2022年有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健康照护师在家庭、医院、社区及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服务。

“以前认为只要不怕吃苦就能胜任。现在明白,健康照护师还应学会应急处置、对症护理、心理照护……”陈聪说。

术后恢复期的蒲大爷,一开始不愿意多活动。得知老人爱吃桃,陈聪以吃桃鼓励他下床走路;得知老人好胜心强,陈聪主动发起掰腕比赛,又故意输掉,让老人保持力量恢复训练的热情……时间长了,通过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陈聪便能明白老人的意思。

今年年初的一个上午,老年活动室里正在开展表演活动。手指操后是唱歌环节。陈聪注意到,85岁的万秀梅老人唱歌时嘴角偏歪,手脚活动也不太积极。察觉到异常,她推测可能是脑梗,立即让老人停下来休息,并联系康复科医生。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老人经过治疗后得以恢复。

在93岁的徐爱荣老人屋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串门的万秀梅。两位老人围坐在小圆桌边,下起了跳棋。陈聪给徐爱荣出谋划策,但还是败下阵来。“你看看,我的脑袋瓜还是好使!”万秀梅笑呵呵地说。

万安老年公寓是一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现入住老人143人。“在我们这里,既懂生活照料又懂健康护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受欢迎。”老年公寓负责人王卫峰说。

“健康照护师满足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照护需求,呼应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关切,同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漯河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李海平说。今年,漯河大规模开展康养照护技能人才培训,助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让健康养老更有保障,我们还得再加把劲儿。”已是二级健康照护师的陈聪,打算“挑战”更高等级。她身边有一名刚入职的00后护理员,也在为考取健康照护师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