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渴元(糖尿病口服液)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重磅发布,康弘药业渴络欣胶囊入选
- 2、12款多见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药物
- 3、管糖尿病的中药这么多,只有天花粉,被称作“治渴要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重磅发布,康弘药业渴络欣胶囊入选
4月19日,业界期待已久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同步发布。据了解,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自2003年起开始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并且每3年~4年修订一次,迄今已发布了5版。
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防治指南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和重视,2020年版指南更加强调中国的诊治经验及数据,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将第19章题目由原来的“糖尿病与中医药”修改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康弘药业研制的国内第一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渴络欣胶囊被推荐纳入。本指南指出,渴络欣胶囊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肾脏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
糖尿病防治面临三大困境
新版指南对我国糖尿病患者最新流调数据进行了更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其中,T2DM占90%以上,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2015年~2017年全国调查结果为12.1% 和10.3%),各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糖尿病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三大困境:其一,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急需找到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有效且患者依从性好的糖尿病预防方案,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其二,亟待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其三,急需有效方式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进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致残、致死率。”指南编写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灏教授说。
中西医并重 提供糖尿病患者全程保护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西医并重”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医药被纳入国家糖尿病防治体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协调发展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国家医保目录纳入了多个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医药在我国糖尿病防治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20年版指南在2017年版的基础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相关药物推荐。同时,更注重中医特色的体现。指南中医部分编写专家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陆灏介绍到,2020年版指南在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明确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协同降糖、改善症状和体征、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在三级预防中发挥作用。这体现了中医药全程干预2型糖尿病的理念,涵盖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方法,更符合临床实际。在药物推荐方面,均在循证证据基础上,针对糖尿病不同辨证分型及不同并发症,进行了明确的药物推荐,更方便临床医师操作。同时,对中医适宜技术也有涉及。
陆灏教授介绍,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全程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治未病是中医主要特色之一,在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在糖尿病期,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发挥协同作用,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也具有特色和优势,可为临床无特效手段的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中成药首次被纳入糖尿病肾病治疗推荐
作为一个重大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死亡者中有10%是肾脏病变所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规范性治疗对于患者意义重大,2020年版指南中首次将渴络欣胶囊等中成药纳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推荐,“随着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证据日渐增多。研究证实,渴络欣胶囊具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可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保护肾功能,在指南中获得推荐。”陆灏教授说。
据悉,此次被纳入的渴络欣胶囊是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先获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新药。据了解,1996年康弘药业以中成药起家,开创了创新发展之路,并一直把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拓展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之路。2009年,在柯尊洪董事长带领下,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渴络欣胶囊应运而生,为广大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了高质量降尿蛋白药物。截至目前,渴络欣胶囊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糖尿病肾病适应证的中成药。
新版指南依据国内外糖尿病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立足我国国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权威性、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特色。新版指南的发布,对进一步规范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诊疗、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文图:马丽
编辑:张姝 张方飞
审核:韩璐
12款多见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药物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迟缓,但属治标范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防范和治疗作用。引荐几款多见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去看看吧。
(1)消渴丸
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
服从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改进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低落血糖的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留意事变:每次5~20粒,逐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因此严禁与优降糖同时服用,以免发作严峻的低血糖。严峻的肝肾疾病慎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降糖舒
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构成。由吉林省辉南参鹿药厂生产。
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对改进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低落血糖有一定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峻并发症者。
服法及留意事变: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峻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3)玉泉丸
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现市集出售的玉泉丸是在第一代玉泉丸的根底上加上葛根、花粉、生地、五味子等中药研制而成。
服从及主治:益气生津、清热除烦、滋肾养阴。药理研讨,本方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轻、中型患者及暮年糖尿病。服法及反作用:每次5g,逐日4次。长期服用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响。
(4)降糖甲片
主要成分: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花粉。由北京中医学院实行药厂生产。
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降糖甲片治疗成年型糖尿病405例,总有效率为81.4%。
服法及反作用:每次6片,逐日3次,无显着反作用。
(5)甘露消渴胶囊
主要成分: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元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等。制成胶囊。
服从及主治:滋阴补肾、益气生津。药理实验;本品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症小白鼠及大白鼠肾上腺生性高血糖症,有显着的降糖作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运用甘露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102例,总有效率为85.3%。
服法及反作用:每次1.8g,逐日3次,无显着反作用。
(6)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功用滋阴补肾,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肝肾阴虚者。金匮肾气丸服从补肾温阳,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肾阳虚者。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药理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不只具有降糖作用,并且还具有降脂作用。但阴虚化热型糖尿病不宜服用。
(7)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主要成分:天门冬、人参、茯苓、麦冬、熟地、生地、菟丝子、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子、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乌犀角、羚羊角、黄连。制成蜜丸。
服从及主治:滋补肝肾、养肝平肝明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逐日2次,口服。
(8)明目地黄丸(《注视瑶函》)
构成:熟地、生地、山药、泽泻、枣皮、丹皮、柴胡、茯神、当归、五味子。
服从及主治:滋补肝肾、平肝明目。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逐日2次,口服。
(9)参芪降糖片
主要成分:人参皂甙、五味子、山药、生地、麦冬等。广东省汕头制药厂生产。
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反作用:每次8片,一日3次。
留意事变:实热证者禁用。
(10)渴乐宁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地黄等。由威海昆仑山制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本品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有低落血糖、先进血浆胰岛素和C肽程度的作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悸等。
服法及用量:一次4粒,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11)消渴灵片:主要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天花粉、石膏、枸杞子。
功用及主治:滋补肾阴、生津止渴、益气降糖。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1)金芪降糖片
功用及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内热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服法及用量:每次7~10片,一日3次。
留意事变:偶见腹胀,持续服药后,自行缓解。
(12)糖脉康颗粒
功用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作用。
管糖尿病的中药这么多,只有天花粉,被称作“治渴要药”
有时医生在药方里,会写到一味“花粉”,这可不是哪种花的花粉,而是中药“天花粉”的简称,是植物栝楼的根,最早叫做瓜蒌根。到唐宋时期,把新鲜的块根加工成白色粉状药用,才叫做天花粉。
天花粉
栝楼,也写作瓜蒌,它的果实是全瓜蒌,根是天花粉,果皮是瓜蒌皮,种子是瓜蒌仁,都是中药材。
瓜蒌
之前我们讲过很多中药材被称作某方面的“要药”,要药,就是治某方面病症很重要、很关键的一味药材,医生经常在治这个病的时候,常首选用这味药。
天花粉,就被称为“治渴要药”。
有人可能认为,口渴我就喝水,干嘛还要吃药?但其实,有的人口渴,喝完水之后根本不解渴,还总想喝。
其实是因为他们喝的水,没有转化为身体需要的部分——津液,大部分都排泄掉了,比如糖尿病人的“三多”除了喝得多,还有尿得多,他们没有吸收这部分水。
如果能生津,不喝水也能解渴。而天花粉就是一味生津的良药,常用于糖尿病。
今天黄药师就来聊聊天花粉有哪些妙用。
一、天花粉的传统功效
1、热盛烦渴
感冒、流感、温病等内热非常厉害,就像锅下面的火烧得十分旺盛一样,锅里的水就蒸干得非常快,人也是一样,身体热盛则渴、烦、燥,常配芦根、麦冬等清热生津药同用。
2、阴虚消渴、糖尿病
天花粉清热生津止渴,清胃热,养胃阴,常配伍麦冬、知母、生地、山药、黄芪、生地等补气滋阴生津的药材,用于糖尿病及口渴多饮的情况。
含天花粉的降糖中成药:
消渴灵片、消渴平片、玉泉丸(颗粒)、消渴丸、降糖甲片、渴乐宁胶囊、参芪降糖胶囊、愈三消胶囊、十味玉泉胶囊、玉液消渴颗粒等。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肺热咳嗽、燥咳
天花粉能清肺热、润肺燥,擅长治疗肺热咳嗽,或燥咳。
肺热咳嗽,特点是咳黄痰,咽喉不爽利,咽痛。
代表方疏风清热汤,天花粉配荆芥、防风、玄参、浙贝母等,用于感冒、流感、新冠等上呼吸道感染后期,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发热头痛,咳嗽黄痰。
阴虚燥咳,特点是干咳,或痰少而粘连,不容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咽干,口唇鼻干。
代表方贝母瓜蒌散,天花粉配浙贝、瓜蒌、橘红、桔梗等,用于咳嗽咳痰不爽,咽喉干燥疼痛、有异物感。
浙贝
3、各类痈肿疮疡
天花粉还能消肿排脓,可使痈肿减轻或消散,同时促进脓液排出,生长新肉。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天花粉配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用于阳证痈疡肿毒初起,患处红肿热痛。临床常用于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消肿散结。
中成药乳癖消片,天花粉配鹿角、鸡血藤、昆布等,用于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乳腺增生、结节、结块、乳腺炎,患处红热疼痛。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二、黄药师小贴士:天花粉使用注意
1、孕妇慎用。
2、天花粉寒凉,易伤阳,且性润,不宜久服,且脾胃虚寒、容易腹泻、大便稀者慎服。
3、天花粉蛋白含量高,易过敏体质谨慎使用,过敏时容易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皮肤红斑、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