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脂糖尿病食谱(高血脂糖尿病食物禁忌)

营养师说新疆食品 0
文章目录:

超重及超重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者食谱(糖尿病三部曲)

#健康#所有人的健康离不开身高和体重的指标,我们在所有文章中都会强调这一点,请大家予以重视自己的体重,喜欢我的治疗理念和方法的也请关注我。本着负责的态度提示大家,文中使用的小麦胚芽均为新疆时时养品牌,因为地域、纯度、加工方式不同,营养素含量不同,使用效果天差地别,编者用十五年的工作经验为大家作食疗之道!#糖尿病#

起床一杯温开水,能做运动的最好做四十分钟左右

早餐:杂粮粥(燕麦、黑麦都可以)加小麦胚芽(有些人喜欢早晨吃面条也不妨),平时吃馒头和油条的人可以少吃或不吃,凉拌蔬菜一份,两百克左右,一个鸡蛋,牛奶或酸奶一杯,饭后一小时吃个水果。

午餐:饭前用温水冲一杯小麦胚芽,然后吃饭,主食减掉一半,四菜一汤的时候,你需要一荤三素,AA制自助的时候尽量多拿素菜,蔬菜300克,少拿肉菜,不要吃菜汤泡饭,在家做饭,油少放一点啊。切记1克油产生9千卡热量。半下午吃个水果 #中医#

晚餐:饭前喝小麦胚芽一杯,然后吃健康晚餐,主食减半,蔬菜300克(各种颜色都可以),豆制品,不建议晚餐十二分丰盛,如有应酬需喝酒请遏制酒量,1克酒精产生7千卡热量。

备注:油炸食品不吃,腌菜类食品不吃,烧烤类食品尽量不吃,从咱们这些人开始,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养生#

然后是食物要多样,每顿饭可以吃不一样的蔬菜、水果和鱼、肉、蛋、奶等。

这类人群我们秉行的是四管齐下的内容来调理的,肠道内油脂的排出能够让人体自身益生菌达到最大化,#健康#,唐致病菌活力尽失;让组织液每天保持酸碱平衡,也就是油脂比例尽量在25%左右,让细胞通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代谢,让脂肪游离出来进入肠道继续排出,让血管内在血管壁弹性增加后血小板附着减少,被越来越清澈的血液冲刷走,再乳化,再排出,这应该是人类良性循环的最原始出处吧,四管齐下健康指数提升,多年来无数我们调理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下降的原理,以及各种手术前后的改善,包括本人神经管类癌手术后两个月工作至今已经有四年的历史,都有饮食调理的最基本解读根据了。

;=��-"�

实用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三餐食谱

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制定三餐食谱,供糖友参考。

【适用对象】从事轻体力劳动、中等身材、体重正常的男性。

【每日营养素】总热量1800千卡、碳水化合物260~280克、蛋白质70~80克、脂肪50克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脂血症

三餐指南

早餐:低脂牛奶一杯、茶叶蛋一只、蔬菜包子两只(面粉100克,麻油半匙,青菜、香菇、木耳等做馅心)、生西红柿一只。此搭配可满足大部分糖友一上午的热量需求。

午餐:茭白鳝丝面(面条100克、茭白100克,鳝丝75克,做法见后)、茼蒿拌香干(茼蒿200克,香干30克)一餐烹调油一匙

茭白鳝丝面

【配料】茭白100克、鳝丝75克、面条100克、鲜汤

【操作方法】

1.将面条先在开水中煮熟捞起放在盛有鲜汤的碗内。

2.将洗净的鳝丝切成三指宽,茭白切成两寸长丝。

3.将锅烧热之后,放入少许油,放入鳝丝、葱末,颠翻几下,放入茭白丝略煸一下,加入料酒、酱油、胡椒粉和清水,用火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见芡汁均匀后加在煮好的面条上即可。

【色彩】金黄色

【特点】味鲜、肉嫩

下午加餐:小苹果一只(带皮120克左右)

晚餐:青椒鸡丁(青椒150克,鸡丁50克,做法见后)、荠菜豆腐汤(荠菜50克、豆腐100克)、米饭一小碗(100克)一餐烹调油一匙、全日用盐<5克(注意:很多调料如酱油、醋、味精都含盐)

青椒鸡丁

【配料】青椒150克、鸡肉50克

【操作方法】

1.将鸡肉切成蚕豆大小的丁,放入容器内,加入少许蛋清、盐、酒,用少许淀粉上浆。

2.将青椒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沥去水分。

3.将锅烧热,放入油将鸡丁下锅用勺子划散,倒入青椒丁搅匀,至熟,加入水、盐、鲜味料,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妈妈确诊糖尿病后,女儿给妈妈做了一份糖尿病食谱

作者:中华糖友 小糖医生

近日,群里一位新近确诊的张阿姨引起了小糖医生的注意,阿姨告诉我们,她在半年前被确诊糖尿病后,一直没有用药,而是由她的女儿,在帮她进行“饮食调理”,据说血糖控制得还不错,这引起了小糖医生的关注,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半年前,张阿姨体检时查出血糖升高,到医院复查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医生明确了她的糖尿病诊断,并建议她口服降糖药治疗。

糖尿病必须吃药吗?

张阿姨取回了从医院开的药物,女儿却不希望妈妈就这样加入到“糖尿病大军”的行列。于是女儿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她发现:并不是所有人一患上糖尿病,就必须面对终身服药的结果。

“一确诊就终身服药”这的确是人们对糖尿病存在的一个误区,还记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吗?它明确提出:

糖尿病在诊断初期应首先考虑生活方式干预,即运动和饮食;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能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这个观点小糖医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尤其是刚确诊糖尿病之后,应当给自己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的机会。当然,如果您已经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服药,看到这里,千万不要自行停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判断。

接着来看张阿姨的故事。

女儿在获得了一些资料后,还专程到医院咨询了相关专家和营养师,了解到生活方式干预是 2 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哪怕已经在吃药了,对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需要齐头并驱的。

而且,生活方式不仅和糖尿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肿瘤这些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都有关系。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饭?

由于于是,女儿决定从饮食上入手,她先在网上学习了糖尿病相关的饮食知识,发现书本和网上的饮食方案要么制作过于精美,要么过于严苛,并不是普通人能坚持下来的,因此,她又专程咨询了糖尿病专业营养师,决定根据妈妈的情况,自己研究出来一份糖尿病食谱。

适合食材

低 GI 食材:

  • 玉米、大麦、燕麦粥、牛奶(高脂血症者优选脱脂,其余人可选全脂)、豆浆、豆类(扁豆、大豆等)、芋头、大白菜、卷心菜、芹菜、菠菜、油菜、韭菜、苦瓜、黄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莴苣、茄子、菜花、绿豆芽、蘑菇、茭白、笋、胡萝卜等等。

低 GI 水果:

  • 李子、樱桃、苹果、柚子、梨、橙子、香蕉。

中 GI 食材:

  • 小米粥、糙米饭、南瓜、红薯、无糖爆米花。

不建议食材:

  • 精加工的大米、洋葱、蒜苔、蒜苗、红糖、白糖、蜂蜜、冰淇淋、粥、水果(除去上面以外的)、坚果(少吃,严格控制量)。

血糖指数(GI):是基于这些食物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或速度而分配给该食物的值。它的高低代表了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相对升高的相对能力。

  • 低 GI:1 至 55
  • 中等 GI:56 至 69
  • 高 GI:70 及更高

血糖负荷(GL):指特定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克)与其血糖生成指数值的乘积(一般以克为计量单位)。GL 的提出体现了碳水化合物数量对血糖的影响。GL = GI × 碳水化合物(克)每部分 ÷ 100

  • 低 GL:1 到 10
  • 中度 GL:11 至 19
  • 高 GL:20 或更高

每日饮食

女儿给张阿姨的食疗方案见下(仅供参考)。根据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需要要做调整,一般按 1/5、2/5、2/5 分配或 1/3、1/3、1/3 分配。

早餐

  • 4 两蔬菜,1 袋脱脂牛奶 200~250 mL。
  • 一个鸡蛋。

午餐

  • 3 两主食,选用燕麦粥,熟玉米,黑米、糙米、豆类做成的饭,任选其一都可以,如果血糖本身较高,建议前两者;
  • 4 两蔬菜,可以吃炒的,油限定 2 小勺,盐限定矿泉水小瓶盖的大半瓶盖;
  • 这一顿选用肉类,鱼肉、鸡肉、瘦肉、虾肉都可以,2 两左右。

晚餐

  • 主食 2 两,蔬菜 2 两,用水煮、蒸熟、凉拌等烹饪方式。

睡前加餐

  • 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 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

零食

  • 水果:两餐之间食用,一次 100 克,不喝果汁;刚刚开始进行饮食控制的时候,建议先不吃,吃的时候,适当减少一些主食的摄入。
  • 坚果:严格控制,建议每日选最多一种,推荐量:核桃每天 20 克为宜(每天 1~2 粒)、腰果每天 10~15 粒为宜(炒腰果要减少用量)、葵花籽每天 30 克为宜、花生每天 40 克为宜、南瓜子每天 40 克为宜、板栗每天 5 个为宜、杏仁每天15 克为宜。
  • 饼干:杂粮饼干可以吃,但买的时候需要看成分,含糖(哪怕是木糖醇也不行)、油脂高、盐多的不能吃。

补充事项

2 两肉很少,就一个丸子那么大,因为张阿姨偏瘦,这一点没严格限制。由于张阿姨牙口不太好,胃口也稍差,女儿担心摄入营养素不全,额外又每天给她补充钙片和维生素。

血糖要定期监测

除了饮食和运动,在血糖监测方面,女儿是下了功夫:张阿姨患病第一周,每天监测 7 次血糖:晨起、早餐后 2 小时、午餐前、午餐后 2 小时、晚餐前、晚餐后 2 小时、睡前。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的量,严格控制食量之后,也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如果血糖稳定,可每隔 1~2 日监测血糖。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则就在吃最丰盛那一顿餐后测;如果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则晨起测量;如果都升高,则每天至少测两次。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

不要擅自停药

目前张阿姨查了两次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疫情的原因,中间相当长时间没有做检查,在家增加了测指血的次数),目前来看血糖还算稳定。

张阿姨的案例给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一些小启发:我们是否可以先通过学习,加调整生活方式,试试能否让血糖恢复正常,如果可以,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不行,再用药也不迟。另外,如果您已经用药很多了,千万不要看到这篇文章就盲目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您的化验结果和身体情况,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