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药断货(糖尿病药中途停会什么情况)

红星新闻 0
文章目录:

马斯克一个月瘦了18斤,一款治糖尿病的药被减肥人士买断货!欧洲药监局:小心致癌!

司美格鲁肽原本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随着名人和社交媒体将其吹捧为“减肥神药”,世界各地都对它趋之若鹜。如今,这股热潮正席卷中国,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被减肥人士买到断货。

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帖子,吹嘘仅注射几针这种药品,一个月内就轻松减重。“这是一种神药,”某热门帖子写道,“不用节食不用锻炼,躺着一动不动就能减肥。”

诺和诺德旗下的2.4mg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减肥适应症于202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然而,近日,欧盟药品监管局(EMA)对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GLP-1药物可能存在致甲状腺癌风险提出审查警告并要求相关药企于7月26日前补充说明。

马斯克一个月减了18斤

这款治糖尿病的药火了

据澎湃新闻,全球肥胖率现已飙升至13%。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的最新数据估计,全球有19亿人超重,其中6.5亿成人患有肥胖症,另外有近3.8亿青少年及儿童超重或肥胖。而在过去三十年里,减肥药开发数度折戟沉沙,不是因发现严重的副作用撤市,就是效果不佳、遭遇商业失败。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继利拉鲁肽之后开发的第二代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可以模拟一种肠促胰岛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即GLP-1)的作用,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增加饱腹感,从而有助于控制食欲和体重。

据中国证券报,2022年10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发文称,他一个月内减重9公斤,秘诀是定期禁食和使用Wegovy。在名人效应的加持下,Wegovy在美国市场供应偏紧,甚至导致被视为Wegovy的替代品诺和泰也出现了全球缺货。

诺和诺德宣布了原计划于6月公布的50mg司美格鲁肽片剂减肥IIIa期OASIS1研究主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68周后,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组患者的体重减轻了7.4%(18.34kg),安慰剂组患者的体重则仅减轻1.8%(1.9kg)。此外,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组中,有89.2%的患者在68周后减肥≥5%(5.27kg),而安慰剂组仅约有24.5%的患者减肥超过5%。

6月3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业内普遍认为,此次申报的适应症大概率与减重适应症有关: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用于初始体重指数(BMI)≥30kg/m(肥胖),或≥27kg/m且<30kg/m(超重)并且伴有至少一种与超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欧洲药监局:或与甲状腺癌有关

很多人停止注射后体重反弹

据界面新闻,最近EMA的一封安全信号警告信,提示了GLP-1类可能存在的安全隐忧:该类药物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欧盟药品监管局提出的安全信号是一种监测使用已批准药物的潜在不良事件的方式。这是基于一项表明两种制剂中的活性物质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患甲状腺癌的风险的研究。本次对GLP-1药物的警告涉及药企包括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和阿斯利康。

需注意的是,本次欧盟药品监管局提出的安全信号的GLP-1药物中仅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获得了减肥适应症。即像礼来、赛诺菲和阿斯利康等在警告范围内的相关GLP-1药物仍是用于治疗糖尿病。欧盟药品监管局补充说明,GLP-1药物用于减肥是否也会存在像糖尿病患者使用时一样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仍需试验证明。

实际上,诺和诺德此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甲状腺癌与活性司美格鲁肽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被美国药品管理局(FDA)给予了黑框警告。这是FDA可以对药物发出的最严重警告,该警告还指出,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不应服用该药物。

此外,据环球网,2021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但用户能从医生那里得到它以用于其他目的,或利用他人的处方在电商平台购买。专家表示,(滥用)该药会产生严重副作用。研究表明,许多人在停止注射后很快体重就反弹。尽管人们谴责许多帖子“夸大”该药的辅助减肥效果,社交平台也警告用户不要盲目相信,但这并不足以平息这股狂热。

减肥人士“抢走”糖尿病患者用药

假药已在多国出现

据澎湃新闻,在名人的加持下,司美格鲁肽火遍全球。此前,尽管还未获批“减重”适应症,但该药物在国内已被消费者用于减肥,超适应症使用的情况泛滥。减肥人群的涌入让市场产生缺药现象。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医院出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断货”情况,不断有网友在线上求购此药。在“司美格鲁肽”超话中,来自济南、成都以及杭州的网友都在求购此药。

有网友在小红书曾提到,自己因为胰岛素抵抗问题在使用利拉鲁肽,之前在其他帖子下回复过问题,结果有希望减肥的人私信她,希望能帮忙开利拉鲁肽或司美格鲁肽。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存川表示,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也有来咨询能不能开这种药的。对于这样的请求,他都拒绝了,因为不是糖尿病患者,这类处方药在医院系统里根本开不出来。

2021年12月底,司美格鲁肽通过医保谈判进入2021年医保目录,1.5毫升的降至478元/支,3毫升的降至890元/支。据《健康时报》2022年12月报道,有2型糖尿病患者反馈称,医院将该降糖药开给减肥人士,甚至导致了部分糖尿病患者陷入买不到药的困局。当时司美格鲁肽涨价近一倍,仍一针难求。

于是这一市场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据北京商报,今年4月,诸暨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大队成功侦破全国首例非法研发、生产、销售治疗2型糖尿病核心成分“司美格鲁肽”案件。目前初步查明,此类三无假药产品通过各级代理流入到全国20多个省份,销售金额超过亿元。

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文称,美国市场上出现的Ozempic和Wegovy的复合药物可能不包含与处方药相同的成分。澳大利亚医疗用品管理局同月通报称,已检测到两种标有司美格鲁肽的假冒药品被进口到澳大利亚国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澎湃新闻、中国证券报、界面新闻、环球网、北京商报、公开信息

民生调查丨胰岛素“团购价”落地陕西一月多 记者走访发现多家药店缺货

西安市民刘先生在众信药店购买的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没有按照“团购价”降价。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见习记者 惠璇璇)今年5月30日,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落地陕西,糖尿病患者迎来胰岛素“团购价”,大部分胰岛素药品大幅降价。而近日,西安市民刘先生向“西部网民生热线”栏目反映,他最近几次在多家药店购买胰岛素,仍按之前的价格售卖,并未降价。针对此情况,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

记者走访:西安多家药店胰岛素缺货仅有部分降价售卖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陕西众信医药超市连锁股份西安67分店购买一种名为“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的胰岛素产品,药店售卖价为52.3元。“我看按新发的药品采购通知,这款药品建议售价为30元,可药店并没有降价,是不是政策执行不到位?”

随后,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先后致电了3家众信医药超市、2家广济大药房、2家怡康医药超市,结果仅有众信医药超市41分店、众信医药超市明德门店、广济大药店明德门店三家药店有“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药品,只有广济大药店明德门店售卖价为30元,剩余两家并没有降价。

众信医药超市明德门店店员告诉记者,他们有收到胰岛素降价的消息,但不是所有种类都降,记者询问的这款药品不在降价范围内。

随后,记者又实地走访了西安长安南路附近的百春和药店、怡康医药超市、老百姓大药房、广济大药房,发现这些药店均没有售卖“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药品。对于胰岛素降价一事,各药店店员均表示,“听说了”。当记者想要询问具体价格时,店员称,“店内没有药无法查询。”

广济大药房店员说,胰岛素注射剂需要冷藏保存,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因此一般药店和网上都不售卖。“如果要购买,可以去相对大一点的药店或者医院。”

胰岛素“团购价”于5月30日落地。

胰岛素“团购价”已经落地一月有余鼓励药店参与

5月10日,陕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第六批药品(胰岛素专项)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全省参加国家组织药品(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自2022年5月30日0时起全面执行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记者查询发现,根据中选品种清单,此次集中采购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共42个产品,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产品,也包括新兴企业产品。刘先生需要购买的“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药品也在其中。

针对西安多家药店无货或者没有降价的情况,陕西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称,参与此次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的范围是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他们鼓励零售药店参与,但并不强制。

陕西省医保局提醒广大市民,可选择规模相对较大的药店或者医院进行购买,避免出现缺货无法购买的情况。同时在购买药品时需要仔细区分名称、规格以及生产企业。另外,在药品保存时应注意: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有效期内室温(20℃左右,不超过25℃)保存30天;未开封的胰岛素置于冰箱中(2~8℃)冷藏保存。

FDA宣布司美格鲁肽短缺结束,中国目前供应充足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 杨林宋)2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网显示,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司美格鲁肽短缺状态解除。受这一消息影响,诺和诺德美股日内一度涨近6%。

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随即在全球掀起热潮。2022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减重适应症的诺和盈列入药物短缺清单,不少肥胖患者纷纷转向糖尿病药诺和泰作为替代品,这也导致依赖诺和泰出现短缺。

与其类似的是礼来生产的替尔泊肽。上市2年以来,替尔泊肽一直在FDA的短缺药品清单上,尤其减肥适应症获批后更是供不应求,直到2024年12月FDA才证实礼来替尔泊肽的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此前,司美格鲁肽断货引发多次关注。目前短缺解除后,国内销售情况如何?2月2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机咨询北京、上海、深圳的多家药店,并在多个线上售药平台查询了解到,无论是诺和盈还是诺和泰均有备货。“直接在网上下单即可,现货今日就能发。”一位平台商家告诉记者。

事实上,诺和诺德为应对司美格鲁肽的全球供应短缺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升产能并优化资源配置。自2023年起,诺和诺德宣布在丹麦、法国和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扩建工厂,以提升GLP-1类药物的生产能力。2024年6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投资 41 亿美元,扩大美国生产厂产能。

“糖尿病治疗与体重管理领域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且新一代治疗产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正朝着多靶点治疗以增强疗效,提高使用便捷性的口服和长效型制剂,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如专注于减少多余脂肪、不影响身体素质等方向发展。”2月7日,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此次解除短缺通知,是否意味着未来司美格鲁肽短缺的情况将成为历史?诺和诺德在2月5日发布2024年业绩时曾表示,近年来GLP-1 类产品销量增长高于预期,加之部分生产场地产能受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旗下多款产品在多个地区仍将面临周期性供应紧张及相关的药品短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