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青谈糖尿病(小青谈健康是真是假)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泉州22岁女子确诊!医生提醒……

“唉,如果我能注意点……”

这个春节

泉州22岁的姑娘小青(化名)

基本上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快乐吃喝、尽情玩乐后

大年初二

小青的身体出现不适

大年初三,她直接进了医院——

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一些糖尿病患者因暴饮暴食,或擅自减量或停用药物,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从而引发相关并发症。

春节期间暴饮暴食

两年轻人先后中招

大年初三一大早,浑身乏力的小青在家人的搀扶下,赶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姑娘整个人很疲乏,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过询问和观察,内分泌科蔡清颜副主任医师心里已经有底。果然,经检查,小青的空腹血糖值为16.5mmol/L(正常值为3.9-6.1mmol/L),血酮体强阳性,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沟通中,蔡医生了解到,早在10年前,小青就确诊糖尿病,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青少年)。

今年临近春节,小青出门旅游,没能及时注射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极差,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注射是不能停的。另一方面,小青在春节时暴饮暴食,过度食用油炸食物、甜食等高脂高糖食物,且三餐极不规律。这些情况导致她的血糖直线上升,严重代谢紊乱致体内大量酮体蓄积,最终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无独有偶。同一天,泉州33岁的大梁(化名)也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收入院。3年前,大梁确诊糖尿病,平时通过口服药控制血糖,不过,一直控制得不太好。今年春节,大梁应酬多,酒喝得多,饮食也极不规律,导致血糖蹿高,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加重,引发酮症酸中毒!

两个年轻人先后被收入院。经对症治疗,酸中毒被纠正,于2月19日出院。出院前,蔡医生反复叮嘱他们,仍需积极治疗糖尿病,监测血糖,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

饮食不当 治疗中断

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据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障碍密切相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也可因为感染、用药或饮食不当及其他疾病诱发。

蔡医生

“春节期间,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收治了大约20名病人,其中,至少15人患上糖尿病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些患者血糖普遍控制不好,病情轻重不一,有的为初次发病,有的是老病号。”

蔡清颜医生分析,经了解,这些患者之所以容易在春节期间发病,大部分与饮食不当有关。比如,进食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饮酒过多,三餐不规律等,加上一些患者胰岛素使用不规范,擅自减量或停用,由此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引发相关并发症。

据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等症状加重。若未及时治疗,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气为烂苹果味、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昏迷。

想安稳过完年

三点建议请收下

根据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2%,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距元宵佳节还有几天,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避免酮症酸中毒,安稳度过这个年呢?蔡清颜医生给大家提了几个建议——

首先,要坚持合理规范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根据医生的指导,坚持规律地使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其次,饮食要控制。适当低脂,尽量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切忌暴饮暴食,可少食多餐,同时搭配新鲜蔬果,特别是一些纤维丰富、水分充足的食物,有利于大便通畅,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

第三,规律地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自我监测和记录。如果监测发现血糖未达到目标水平,过高和过低都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运动强度或者药物,使血糖得到控制。

“如果糖尿病患者呼吸中出现烂苹果味道或出现其他可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比如,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蔡医生提醒。

转自: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来源: 新闻广角

有医说医|春节暴饮暴食,22岁泉州姑娘酮症酸中毒进医院!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春节暴饮暴食,22岁泉州姑娘酮症酸中毒进医院#

“唉,如果我能注意点……”

这个春节

泉州22岁的姑娘小青(化名)

基本上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快乐吃喝、尽情玩乐后

大年初二

小青的身体出现不适

大年初三,她直接进了医院——

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海都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一些糖尿病患者因暴饮暴食,或擅自减量或停用药物,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从而引发相关并发症。

春节期间暴饮暴食

两年轻人先后中招

大年初三一大早,浑身乏力的小青在家人的搀扶下,赶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姑娘整个人很疲乏,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过询问和观察,内分泌科蔡清颜副主任医师心里已经有底。果然,经检查,小青的空腹血糖值为16.5mmol/L(正常值为3.9~6.1mmol/L),血酮体强阳性,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沟通中,蔡医生了解到,早在10年前,小青就确诊糖尿病,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青少年)。

今年临近春节,小青出门旅游,没能及时注射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极差,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注射是不能停的。另一方面,小青在春节时暴饮暴食,过度食用油炸食物、甜食等高脂高糖食物,且三餐极不规律。这些情况导致她的血糖直线上升,严重代谢紊乱致体内大量酮体蓄积,最终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无独有偶。同一天,泉州33岁的大梁(化名)也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收入院。3年前,大梁确诊糖尿病,平时通过口服药控制血糖,不过,一直控制得不太好。今年春节,大梁应酬多,酒喝得多,饮食也极不规律,导致血糖蹿高,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加重,引发酮症酸中毒!

两个年轻人先后被收入院。经对症治疗,酸中毒被纠正,于2月19日出院。出院前,蔡医生反复叮嘱他们,仍需积极治疗糖尿病,监测血糖,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

饮食不当 治疗中断

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据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障碍密切相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也可因为感染、用药或饮食不当及其他疾病诱发。

“春节期间,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收治了大约20名病人,其中,至少15人患上糖尿病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些患者血糖普遍控制不好,病情轻重不一,有的为初次发病,有的是老病号。”蔡清颜医生分析,经了解,这些患者之所以容易在春节期间发病,大部分与饮食不当有关。比如,进食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饮酒过多,三餐不规律等,加上一些患者胰岛素使用不规范,擅自减量或停用,由此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引发相关并发症。

据介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等症状加重。若未及时治疗,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气为烂苹果味、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昏迷。

想安稳过完年

三点建议请收下

根据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2%,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距元宵佳节还有几天,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避免酮症酸中毒,安稳度过这个年呢?蔡清颜医生给大家提了几个建议——

首先,要坚持合理规范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根据医生的指导,坚持规律地使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其次,饮食要控制。适当低脂,尽量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切忌暴饮暴食,可少食多餐,同时搭配新鲜蔬果,特别是一些纤维丰富、水分充足的食物,有利于大便通畅,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

最后,规律地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自我监测和记录。如果监测发现血糖未达到目标水平,过高和过低都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运动强度或者药物,使血糖得到控制。

“如果糖尿病患者呼吸中出现烂苹果味道或出现其他可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比如,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蔡医生提醒。

编辑:陈悦瑶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陈莉娜:不忘初心 为爱前行

不忘初心 为爱前行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新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陈莉娜

陈莉娜照片。

陈莉娜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记不清一摞摞尘封档案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办公室里的一盏孤灯陪她度过;记不清多少趟的奔走,只为挽救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

从检26年来,新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一级检察官陈莉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公平和正义,用舐犊柔情为迷途的孩子“铺路掌灯”,用“慈母心”竭尽所能帮未成年被害人走出阴霾。

她先后荣获河北省模范检察官、河北省最美政法干警、全国模范检察官、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今年,她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我省检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检察官。

面对斐然的业绩与沉甸甸的荣誉,陈莉娜没有沉醉,而是不断地向前奔跑、向上攀登。

一声“妈妈”一生情

“陈妈妈,您怎么又来了,上次您送来的东西还有呢。我都18岁了,能照顾好弟弟,您工作那么忙,不用总惦记着我们……”

“刚才去你家,见到了你弟弟,没有见到你,我心里就不安。知道你在这,我赶紧过来,看你一眼我就走……”

在小青(化名)打工的饭店,陈莉娜拉着小青的手嘘寒问暖,要不是怕影响小青工作,陈莉娜绝不会这么快地离开。

说起小青,陈莉娜不免有些伤感。小青幼年时跟随母亲(患间歇性精神疾病)嫁给安某,从2015年小青上初一开始,便被养父性侵,长达五年。嫌疑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同时这个家庭也失去了经济来源。陈莉娜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介入,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实施多元综合救助,帮助小青及其家庭摆脱困境。她为小青申请了司法救助款,联系民政部门为小青办理了低保,并联系团市委派心理咨询社工为小青进行了11次心理辅导。为保证小青安心上学,她还联系了三个爱心企业每个月资助300元助学金。因小青患有糖尿病,她又为其联系办理了慢性病医保。

案子虽然办结了,小青也渐渐走出了阴影,但小青和弟弟一直是陈莉娜割舍不断的牵挂。考虑到姐弟俩的生活状况,陈莉娜逢年过节就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奶等食品,以及书籍、书包、书桌、自行车等学习、生活用品;考虑到姐弟俩缺少父母的教育与陪伴,很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陈莉娜就和志愿者、爱心人士长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多次为她们提供心理咨询,讲解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陈莉娜和社会各界对姐弟俩的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重拾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青曾偷偷地和陈莉娜说:“陈妈妈,我要叫您一辈子的妈妈。”

千里接力帮教迷途少年

陈莉娜初见小帅(化名)时,他神情失落迷茫地坐在办公室的角落里,看着孩子稚嫩的脸庞,很难将他和犯罪画上等号。

小帅在山东省烟台市涉嫌诈骗罪,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当地检察机关为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因小帅返回户籍地新乐市生活,烟台检察机关特委托新乐市检察院代为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异地帮教考察。

“我知道你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一时糊涂才做了错事……”陈莉娜蹲在小帅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柔声细语地说,小帅不住地点头回应着。

“附条件不起诉只是对你暂时不予起诉,如果六个月内没有通过考察,还是会被提起公诉的,所以你一定要深刻认识自己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珍惜这个机会,遵守监督考察纪律……”陈莉娜反复叮嘱小帅,告诫他深刻反思自身错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再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在陈莉娜看来,相比“附条件不起诉”的保护,小帅更需要心灵的疏导与关爱。陈莉娜对小帅进行了社会调查,询问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犯罪原因。当了解到小帅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贪图小便宜、法律意识淡薄才引发犯罪行为时,陈莉娜耐心为其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及时联系观护基地,为其提供技术培训并提供合适的岗位,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此外,她还委托石家庄市心语社工对小帅进行定期帮教、心理咨询,并多次邀请小帅及其监护人参加亲子读书会,加强亲职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个月很快过去了,小帅在监督考察期内表现良好,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管,认真接受矫治教育,积极报告活动情况,按时收看法治教育节目,撰写思想汇报,并与陈莉娜交流了收获和感悟。

“陈检察官,谢谢您这六个月的陪伴,孩子真的改变不少,不仅懂事了,还学会了一项技能……”小帅的妈妈紧紧握着陈莉娜的手表示真挚的感谢。

甘做未成年人

成长道路上的“掌灯人”

随着办理未成年人涉罪案件的逐渐增多,陈莉娜深感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责任重大。她觉得,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不能只再做一些案后的帮扶工作,必须要“预防、帮护、矫正”三结合。

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陈莉娜带领部门同志创造性地构建了“立体维权帮护网络”,依靠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她带领同事们细化工作措施及办案流程,搭建了“企业监督考察矫治平台”,让失足未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回归社会。将心理疏导机制引入未检工作中,设立了“阳光起点心理辅导基地”。为了能够胜任“心理辅导”的职责,陈莉娜自学心理疏导课目,通过了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获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助力失足未成年人在爱心帮护下从阴影走向阳光,让受到过侵害的未成年人从荒漠走向绿荫。她主持创建了“爱心义工服务认同机制”,让失足未成年人在改邪归正、学会奉献爱心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由陈莉娜倡议并带头施行的“建立体维权帮护网络,护‘折翼天使’振翅高飞”的创新做法,首开了全省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特色工作”先河。

这几年下来,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责任担当,通过书信、家访、联系企业安置工作等方式,陈莉娜直接帮教了31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于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女童,陈莉娜更是关爱有加,她多次深入乡村、学校、农户中,抚慰受伤的心灵,让孩子们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气,教会孩子们如何自我保护。

陈莉娜从督促家长监护教育子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角度出发,认真制作系列法治课,每年深入各学区进行10余场法治心理讲座,从全方位多角度为未成年人构筑起心灵防火墙。她们还和妇联在乡镇建立了4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定期培训妇联主任以及热心妇女儿童工作的人员,进行村镇普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为爱前行担使命,芳华不负检察蓝。陈莉娜一步一个脚印,以热爱为初心,以大爱为使命,用20多年的青春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对检察工作的热忱和对群众的赤诚。

来源:河北法制报

作者:段美

编辑: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