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愈合(糖尿病足愈合等级)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如何加速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1、控制好血糖水平 这是防治糖足的前提。

2、重视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血管狭窄、闭塞,导致下肢缺血加重,使足部溃疡更难愈合。 因此,血管狭窄患者最重要的是重建下肢血运,缓解患者缺血性疼痛,减少糖足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截肢率。

3、重视合并症的治疗 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会严重影响糖足伤口愈合。

4、重视营养问题 不少糖足患者还存在蛋白丢失和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慢性伤口愈合依赖于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营养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修复能力,加速溃疡愈合。

在临床实践中,营养干预被证实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对糖足患者更加重要。局部涂抹维生素A,口服维生素B9、维生素D、维生素E和镁补充治疗,可促进糖足溃疡伤口愈合。

需要提醒的是,糖足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并不是单一补充营养就能解决问题,临床工作中对糖足的治疗策略主要是结合开通血管、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全身情况及营养状况,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预后。

糖足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科学防治。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科研人员制备出新型促糖尿病足愈合敷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黏性渗出液的去除及慢性伤口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

传统伤口敷料,如纱布、海绵、水胶体等,虽然可以吸收低黏性水样渗出液,但极易被高黏性渗出液堵塞,去除效果不理想,反而会浸渍伤口周围皮肤,导致伤口不断扩大,难以正常愈合。开发具有高效导出高黏性伤口渗出液的新一代伤口敷料是一个巨大挑战。

研究团队自2018年提出“自泵”单向导液敷料概念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过量渗出液导致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先后研发了取向型、分形型自泵敷料,实现了持续、快速的伤口渗出液单向导出,解决了感染伤口、烫伤伤口等愈合慢的问题。

针对高黏性渗出液,研究团队发展了三维浸润诱导转移策略,制备了具有水化孔道的自泵油水凝胶,实现了高黏性液体的导出,将糖尿病足伤口愈合时间缩短近1/3。该团队制备的自泵敷料单向导液通量高达每秒41.67微升,相比同类敷料提高8倍以上,可导出粘黏度高达90毫帕·秒的模拟渗出液,血清黏度约1.4毫帕·秒。

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记者倪思洁)

《中国科学报》 (2024-04-17 第1版 要闻)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糖尿病足为何难愈合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赖玉平课题组科研人员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科研人员通过合作研究,为糖尿病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

糖尿病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伤口不愈合,特别是糖尿病足。赖玉平教授长期从事免疫调节失衡相关的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和皮肤溃烂三大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在先前发现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能够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来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基础上,此次率领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在糖尿病患者及糖病小鼠皮肤伤口中低表达,导致糖尿病伤口的过度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伤口难愈合。

该研究表明,糖尿病伤口的过度炎症反应是依赖于TLR3基因信号通路,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可以通过诱导负调节子SHP-1的表达抑制糖尿病伤口中TLR3基因诱导的炎症反应。因此糖尿病皮肤伤口中,高血糖抑制REG3A/RegIIIγ的表达,使其不能控制TLR3基因诱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使糖尿病伤口持续产生过度的炎症因子,导致伤口不能愈合。

专家认为,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神经病变性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不积极治疗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记者胡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