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麻泡脚(糖尿病脚麻泡脚可以缓解吗)

湖南日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能泡脚吗?用这两个泡脚方,赶走并发症!

天气乍暖还寒,很多人选择在晚上用热水泡泡脚,一是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祛除寒冷,另一个就是解乏利睡眠。那么泡脚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作用呢?糖尿病足患者又应该怎么泡脚呢?

糖尿病患者不能泡脚的说法是比较笼统的。其实是糖尿病患者有了足部的并发症后、足部有伤口、裂口等情况是不适宜泡脚的,避免引起更加严重的感染,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对于未引起足部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可以泡脚的。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带来糖尿病患者泡脚方,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补肾活血方治脚冷脚痛脚麻

乳香10g,没药10g,当归15g,鸡血藤30g,桂枝10g,红花10g,山茱萸20g。加水3000ml,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左右时洗泡患足15~20分钟。每日1剂,洗2~3次。一般用药3~5天可获显效。

此方药性偏温,脚冷脚痛、脚麻的糖尿病患者适宜使用。乳香、没药、红花、当归4味药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鸡血藤活血通络;桂枝温通经络;山萸肉主要补肾。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脚比较痛,还可以在方中加延胡10g,能起到止痛的效果。用此方泡脚还可以预防糖尿病病足。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泡脚偏方的读者可拨打免费健康热线400-155-2525进行咨询。

止痒活血方治皮肤瘙痒热毒重

连翘15g,当归15g,黄芪20g,玄参15g,丹参30g,川芎10g,鸡血藤3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5g等。方中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有清热解毒之功;而当归、丹参、川芎有活血化瘀之效。

此方药性偏凉,对皮肤瘙痒、热毒重的糖尿病患者,有止痒活血之效。用1~2周,症状可以缓解。使用时,先将中药材打成粉,开水冲泡成药汤,先热气熏蒸,最好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到38℃~39℃时,再泡脚,防止烫伤,每日1剂。

泡脚之后要注意观察脚部的情况,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比如观察下脚部是不是有破损、裂口、水泡、肿胀、肤色是否均匀等,如果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找医生进行处理。如果一切正常,泡脚之后需要用柔软洁净的毛巾将脚部擦拭干净,注意脚趾缝的位置,避免这些位置因为没有擦拭干净,后期引起局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感觉脚冷、脚麻千万别随意泡脚,口服4种药物可以缓解

60岁的王大爷是一个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了,平时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关注,并且听从医生的规定定时定量的服药,并且每天都进行监测,血糖控制一直挺好,结果就在几天前穿着拖鞋就来到医院,说自己的脚底板莫名其妙的破了,而且涂药涂了几天也没好,害怕自己是糖尿病足。

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王大爷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而且脚底板的破溃也没有明显的感染痕迹,进一步追问才发现,原来王大爷从别人手中得到了几包泡脚的中药,恰逢自己是感觉脚冷,于是最近都在家泡脚,而脚底的溃口就是泡脚后出现的,于是医生最后诊断为:烧烫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抗菌、促进伤口愈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王大爷的伤口快速愈合了。

一、糖尿病的患者为什么感觉脚冷、脚麻

糖尿病的患者老是感觉脚冷、脚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糖尿病对于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缓慢侵蚀所导致的,也就是是临床上经常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细胞是人体最脆弱的组织之一,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当刺激过度时就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中高血糖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高血糖就会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导致产生更多的山梨醇和醛糖,当这两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就会对于神经组织具产生毒副作用,造成神经细胞出现肿胀和坏死,从而形成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其次,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会沉积于营养神经的血管周围,引发炎症反应,同时激活血管内的凝血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的基底膜逐渐增厚,最终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进一步导致神经发生缺血、缺氧,最终坏死。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要随意泡脚

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就会时常出现双脚发麻、发冷的感觉,有些人选择使用温开水泡脚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①糖尿病患者很难控制温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特点就是会降低四肢末端的感觉,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由于高血糖对于感觉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感知冷热,对于温度的改变也相对迟钝,这往往导致即使水温已经较高,但糖尿病患者依然感觉不热,并且不断加入温开水,结果往往导致皮肤烫伤因此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减少泡脚,或者在泡脚前测定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40℃

②长期泡脚会导致足底皮肤更加缺血缺氧

足底皮肤长期浸泡后就会变白、起皱,甚至疼痛,这其实是皮肤吸水后使得表皮变软、细胞肿胀所导致这种情况在正常人身上问题不大,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就比较危险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端循环功能不佳,在泡脚初期虽然可以改善循环,但时间过长后随着皮肤收缩就会加重足底皮肤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坏死脱落,这也是很多人泡脚有容易起皮的原因。因此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

③擅自加入中药容易引起不适

有许多患者为了追求某种疗效,喜欢在泡脚的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首先,中药材在40多℃的常温下是完全无法发挥效用的,需要通过专业的烧制仪器才能将药物的精华煎出来;其次,一些中药材对于皮肤有刺激性,如冰片、姜片等,这种刺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非常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感染因此在泡脚程中不要随意加入中药材,或者加入已经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即可,并且中药材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三、双脚发麻、发冷不如试试这几种药

①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一大类维生素的总称,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等都对于神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表明将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联合使用时,其营养和保护神经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因此临床可以选择将维生素B1、甲钴胺和叶酸片联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营养神经

②改善末端微循环药

改善下肢末端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神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迈之灵等,其中羟苯磺酸钙最为常用,其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改善四肢末端循环,减轻神经损害。

③改善代谢紊乱药

依帕司他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其可以与山梨醇进行不可逆的结合,从而减轻山梨醇对于神经的损害。

④止痛药

对于双下肢出现刺痛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建议使用止痛药,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这些药物都是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痛的,但这些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且都是处方药,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双脚发麻、发冷平时这样处理更科学

①注意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发麻、发冷或者乏力,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要积极纠正诱因,或者前往专科医师进行调整降糖方案。

②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迟钝,经常是冷冰冰的,因此注意足部保暖就非常重要。

③适当活动脚趾

临床研究表明每天主动将脚趾和脚掌进行屈伸活动,可以明显改善下肢循环状态,从而减轻下肢感觉异常,同时还可以点按足部及下肢的穴位以刺激足部神经,改善神经功能。

④注意穿透气的鞋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穿透气的鞋子,以免过度出汗导致足部出现真菌感染,其次可以适当在足部涂擦润肤霜以防止皮肤干裂,汗脚的病人可以适当的涂一些滑石粉以防止出汗过多。

⑤足部出现破溃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破溃是非常难以自我愈合的,因此如果足部出现破溃一定要保持伤口干燥,并且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

五、总结

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不要随便泡脚,即使泡脚也要注意水温、泡脚时间等问题;其次,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这比泡脚要有用得多;最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足部的破溃伤口一定不能忽视,尽早就医治疗。

#健康明星计划#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要高度重视!保护好脚要这么做

糖尿病知识问答

撰文 谢玲玎

编辑 保健君

11月13日联合国糖尿病日

这些情况可能是非糖尿病所致神经损伤

出现下列情况应特别警惕非糖尿病因素所致的神经损伤。

● 糖尿病病程很短,血糖升高不严重,但下肢麻木症状严重。

● 病情进展迅速。

● 单侧肢体麻木。

● 肢体活动障碍重于麻木症状。

建议这类患者去神经科或骨科就诊,并进行肌电图及头颅、颈椎、腰椎磁共振等检查,以排除非糖尿病因素所致的神经损伤。

哪些人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

● 年龄大于60岁。

● 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

● 血糖控制不佳。

● 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

如果存在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提示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高危人群。

如何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即使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高危人群也不需要过度紧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高血糖持续的时间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因此早期控制血糖是预防神经病变最重要的一环。

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长期规律、合理的运动,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可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控制血糖、血压,从而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风险。

如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请在正规医院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目前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微循环等;一些中药也可以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

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腺素E1、胰激肽原酶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需要坚持长期治疗,才可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神经病变发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应保护好脚,如避免足部受寒、选择正确的方法洗脚、穿合适的鞋,做好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对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能起到大作用。

01、保护脚的正确方法

● 洗脚水的温度用手或温度计测量,应低于37℃。

● 洗脚时不要长时间浸泡双脚。

● 洗脚时使用中性肥皂。

● 洗脚后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

● 平时要保持脚趾间干爽,如果脚趾间因潮湿而发白,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处理。

● 如果存在严重的足跟皲裂,可以使用含尿素的特殊皲裂霜。

02、选择合适的鞋、袜

● 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鞋。

●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

● 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的小石头等异物。

● 袜子应选纯棉和羊毛的,不要太大,不要穿有松紧带、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脚麻症状的管理和预防,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等方式,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护足部健康。同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也是治疗糖尿病脚麻的关键。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专家简介

谢玲玎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肥胖相关疾病的诊治,出诊肥胖与三高专病门诊,对肥胖相关疾病的诊治及减重手术术前术后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ACE研究、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研究等多项十一五、十二五及中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相关研究论著发表于SCI和中华系列杂志。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第11期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