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糖尿病减肥针(日本糖尿病减肥方法)
每周注射1次,减重达11.5kg!全新机制减肥药登上权威医学期刊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肥胖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会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或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影响预期寿命并降低生活质量。对超重或肥胖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的减重目标,需通过药物辅助进行减重。
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定肥胖症患者。GLP-1是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除了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促进血糖代谢,它还能起到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的作用。
在GLP-1信号通路以外,研究人员也在试图模拟其它与饥饿和饱腹感相关的激素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胰淀素(amylin),它是一种激发饱腹感的激素。卡格列肽(cagrilintide)是第一个被研究用于体重管理的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呢?
近日,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卡明医学院的David C W Lau教授及其团队在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重磅发文,报告了cagrilintide应用于超重和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初步疗效和安全耐受性。
结果显示,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辅助手段,每周一次注射cagrilintide治疗,26周后平均减重可多达11.5 kg,且安全可耐受,有望为减肥治疗提供新方案。
截图来源:The Lancet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阳性对照、剂量探索2期试验,在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57个研究中心进行。受试者满足以下标准:
- 年龄≥18岁,未患糖尿病;
- 体重指数(BMI)≥30kg/m2;或BMI≥27kg/m2,且患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
2019年3月1日至8月19日,该研究共纳入706名受试者,按照6: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药物组或安慰剂组:
- 每周皮下注射一次cagrilintide,分5个剂量组(0.3mg,0.6mg,1.2mg,2.4mg,4.5mg):每组100-102人;
- 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利拉鲁肽3.0mg组:99人;
- 剂量匹配的安慰剂组:101人。
研究共持续32周,其中治疗周期长达26周(包括6周的剂量递增期),以及6周无治疗的随访期。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从基线检查到第26周时体重的百分比变化,对所有随机分组的参与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至少接受一剂随机治疗的所有参与者进行安全性评估。
安全有效,适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长期体重管理▲各治疗组的体重变化:相较于利拉鲁肽组(红色),cagrilintide 4.5 mg组(紫色)有更多患者减重幅度超过5%、10%和15%(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 在各治疗组中,永久性停药治疗(n=73 [10%])的发生率相似,主要是由不良事件(n=30 [4%])引起。共有29名受试者(4%)退出了试验。
- 基于试验药物评估(假设所有参与者在整个试验期间都坚持治疗),与安慰剂组(减重3.0% [3.3kg])相比,所有剂量的cagrilintide组(0.3 mg-4.5 mg, 减重6.0%-10.8% [6.4 kg -11.5 kg])平均体重减轻百分比更大。与利拉鲁肽3.0mg组相比,cagrilintide 4.5mg组的受试者体重减轻也更明显(减重10.8% [11.5 kg] vs 9.0% [9.6 kg])。
- 基于治疗策略评估(不论参与者是否中断或退出治疗),也观察到相似的体重减轻结果。
-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便秘和腹泻)和给药部位反应。与安慰剂组相比,注射cagrilintide 0.3 mg-4.5 mg的受试者发生胃肠道不良事件的比例更高(41%–63% vs 32%),主要是恶心(20%-47% vs 18%)。
研究表明,对超重和肥胖患者,应用cagrilintide治疗,可显著减轻体重且耐受性良好。同时,不同剂量的cagrilintide都对体重的影响效用明显,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3期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对更高剂量的cagrilintide的使用效果做深入研究。
图片来源:123RF
未来可期:每周一次,为肥胖症患者用药提供新选《柳叶刀》同期评论文章对cagrilintide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肯定。文章认为,在这项研究中,相比利拉鲁肽每日注射一次,使用cagrilintide每周给药一次,减轻体重的临床意义更显著,患者的依从性也更高。之后,可通过更长时间的试验进一步验证,同时探索更高级别的医学证据,为肥胖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从另一方面来看,cagrilintide的作用机制与现有减重药物不同,潜力巨大,可作为肥胖治疗的新型有效药物使用,有望改变目前肥胖症患者的用药格局,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用药新选择。此外,cagrilintide与GLP-1受体激动剂结合,可能会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关于联合治疗的效果,未来可通过更多临床试验来进行检验。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款创新药物能够持续取得积极的研究结果,带来新的疗法,也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适用于特定人群的减肥药物面世,为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参考资料
[1] David C W Lau, Lars Erichsen, AnnMarie Francisco, et al., (2021). Once-weekly cagrilintide for weight managementin people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and active-controlled, dose-finding phase 2 trial. The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1751-7
[2] Kishore M Gadde,David B Allison. (2021).Long-acting amylin analogue for weight reduction. The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1999-1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快舒尔发布无针注射新品 打针不用害怕了
近日,北京快舒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快舒尔)发布了一体化无针注射器“快舒尔迅弥™”新产品。
据了解,所谓的无针注射就是利用动力源产生的瞬时高压使注射器内药物(液体或冻干粉)通过喷嘴形成高速、高压的喷射流(流速一般大于100m/s),从而使药物穿透皮肤外层到皮下、皮内等组织层释放药效的医疗器械装置。
“用压力替代了针头,这种射流的速度极快,且进入肌体的深度相对针刺注射有限,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很小,因此一般不像有针注射器那样有明显的刺痛感。”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介绍说。
郭立新指出,相比有针注射,无针注射不会损伤皮下组织,避免了因长期注射形成硬结,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恐针和减轻注射引起的疼痛。此外,无针注射还可以省去更换针头等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了医疗垃圾处理的麻烦和费用等。
据快舒尔总经理张宇新介绍,这款最新的无针注射器总体重量不到100克,使用方便简单,而更精准的计量调节,让用户通过触感即可判定药剂吸取的剂量。“快舒尔迅弥™设计使用次数5000次,提供6年保修。”
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无针注射无疑是为他们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选择。郭立新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注射装置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的控制,而无针注射在胰岛素入血速度及餐后1小时内的血糖控制上要明显优于传统有针注射。
与此同时,郭立新和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肖新华教授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接纳无针注射的临床接受度调查明显高于有针注射,46.6%的糖尿病患者对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笔或普通注射器存在恐惧感,70%的糖尿病患者诉有针注射时存在疼痛感,78.3%的糖尿病患者既往存在因胰岛素笔或普通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岛素造成过局部皮肤划伤、淤青、断针或溢液等问题,67.5%的糖尿病受试者因上述原因不愿接受有针注射胰岛素。而在应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过程中,95%的受试者对无针注射无恐惧感,患者依从性更高。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日益增多,公众对无针注射的需求愈发增加。根据2017年国际联盟IDF数据统计,糖尿病患病人数目前中国居首,已成为糖尿病流行最为广泛的国家,成年糖尿病(20岁-79岁)患病人数达到1.14亿。
而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患者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需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随着无针注射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普及,其安全、优效控糖的优势将会在更多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无针注射不仅能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提供更好的注射选择,还能为对针头有恐惧感的成人和儿童患者多一份选择。
在上述发布会上,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谢小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无针注射药物在0.3s的瞬间通过皮肤微孔分散进入皮下,药液在皮下弥散分布、吸收充分无蓄积,起效时间更快、血糖控制也更加平稳。同时,注射不损伤皮下组织,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恐针和减轻注射引起的疼痛及出血。
张宇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新注射器目前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搭配转接头即可使用市面上的全部品牌标准装胰岛素。由于创新了药物输注方式,快舒尔还获得了2015年德国红点创意设计大奖,及国内设计红星金奖、日本优良设计奖等。目前企业已经通过了欧盟CE质量体系认证,并正在进行美国FDA市场准入申报工作。
张宇新还透露,他们也在研发家用智能无针胰岛素注射笔,希望未来接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慢病管理,也将与国内疫苗企业合作,开发一次性、预填充无针接种疫苗,目前技术探索方面已近成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扒一扒日本那个糖尿病神药
近几年从日本传入一种所谓治疗2型糖尿病“神药”,一周只需服用一次,就可以控制血糖,甚至传说可以不控制饮食,甚至可以停用其他所有药物,包括可以停用胰岛素,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此药是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推出糖尿病新药Zafatek(trelagliptin succinate,曲格列汀琥珀酸盐),在2016年3月就获日本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该药是全球上市的首个每周口服一次的降糖药。曲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DPP-4能够引发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失活,而这2种肠促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DPP-4,能够增加血糖水平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曲格列汀有以下优势:
1.只需每周口服一粒,依从性更好,是其最大优势。
2.能够较好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曲格列汀降糖效果较好,依从性突出,并且低血糖几率较低,但还远不是神药,如果抛开经济因素不考虑(价格高达2000元人民币/月,而国内常用的同类药物每日口服1次的西格列汀每个月费用仅200多元),曲格列汀仅仅是在糖尿病口服药中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曲格列汀也同样有胰腺炎和胃肠道异常等副作用的风险。
如果您已经开始服用,能否停用其他口服药或者胰岛素请一定听从医嘱,万万不能擅自停药。
请关注我,您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专业而规范的饮食、运动、减脂减重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欢迎留言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