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糖尿病(中医医院糖尿病挂什么科室)
名医堂丨甘洪桥:中西医结合 可有效防治糖尿病
封面新闻记者 田琳琳
医生资料
甘洪桥
甘洪桥,副主任中医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四川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内分泌专委会常委;四川省中西结合内分泌学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委会理事。
师从全国名医庞国明教授,率先在省内开展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1、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血糖管理、饮食和运动指导);2、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3、肥胖、体重管理等。
“甘医生,这两天有客人来,我吃的有点多,我的血糖会不会出问题呢?”“甘医生,胰岛素注射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每天,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甘洪桥建立的几个微信群,一个个病友将自己的问题发到群里,寻求甘医生的解答。甘洪桥会在工作间隙一一答复,在周末还随时会收到病友们的电话求助,自己也会耐心解答。
“虽然自己做的看似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但都是关乎市民健康的大事。”甘洪桥感叹,我国的糖尿病人逐年增多,而科普知识普遍缺乏,糖尿病科普任重道远。
本期封面天天见健康正前方“名医堂”栏目,专访到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甘洪桥,请甘主任谈谈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知识。
甘洪桥(左一)查看患者病情
病程轻的患者 经评估可中药降糖
甘洪桥介绍,科室会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对于一些年纪轻、早期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严格评估,运用中药降糖,效果比较好。有一个病人,早期发现糖尿病后,他很排斥西药,经评估,科室给他运用纯中药降糖,结合运动和饮食调节,血糖慢慢降下来了。但这并不是说中药可以治愈糖尿病,目前来看,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无法治愈糖尿病,只能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
甘洪桥说,中医治疗糖尿病是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说益气养阴中药对胰岛素有双重调节作用,即对胰岛素分泌不足者,有增加作用;对胰岛素分泌过多者,有降低作用,即现在所说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既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中药可以达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虽然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还是要客观对待,对于那些血糖很高、病程又比较长的患者,决不能单纯用中药去降糖,该用西药时就一定要用,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比如糖尿病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中医治疗糖尿病 对预防并发症有很大优势
说到治疗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是,甘洪桥说,控制血糖,这仅仅只是治疗糖尿病这个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有关研究发现,单纯控制血糖还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糖尿病的进程,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仍会逐渐显现,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现在来看,阻断糖尿病的疾病进程,延迟甚至完全防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成为更为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代糖尿病研究者和科学家的首要关注点。在这方面,西医西药有一些办法,但是办法不是很多,效果也不是特别突出。而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医中药的优势却非常突出。
甘洪桥介绍,中医中药虽然在控制血糖方面比较温和,不像胰岛素那样快速有效,但是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却有突出的优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之一,比如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疗法,可以很好地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患肢血管的循环,保护肢体的功能,在提高长期慢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糖尿病肾病中期以前的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动脉硬化的进程。
中西医结合 有效治疗糖尿病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会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甘洪桥说,这是因为,一是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既可有效发挥西药降糖效果,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同时应用中药后还可能减少西药的用量。举个例子来说,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可以应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同时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这就是各取所长。
二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证实和揭示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所在,为更好地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中医降糖有着很多年的基础,但是没有理论依据作支撑,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目前,只有通过西医的方式才能使大家明白中医降糖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夸大其词。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揭示出其中的一些科学内涵,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很好的思路。
控饮食、常运动 防治糖尿病四种方法
甘洪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糖尿病。
首先要控制饮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00克、瘦猪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必须配合运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注重调摄情志。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适当的中药治疗。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市北医院开设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
“我患糖尿病已经有47年了,之前年轻的时候还觉得‘不打紧’,但现在眼睛越来越不舒服,还容易口干舌燥……”近日,在市北医院二楼新开设的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诊室,82岁的康阿姨止不住向医生“倒苦水”。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满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彭浦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需求,近日,市北医院开设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典型症状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糖尿病往往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中的并发症。就像刚刚求医的康阿姨,患糖尿病47年了,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康阿姨自述平时有注射胰岛素,我们在这基础上用中医药治疗的方式,缓解她出现的口渴等不适症状。”市北医院中医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叶敏告诉记者。
据介绍,中医临床治疗消渴病时,多根据气血阴阳辨证,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型。其中,阴虚热盛多见于糖尿病早期血糖较高的患者,气阴两虚常见于早、中期患者,阴阳两虚则多见于病程很长的已有诸多并发症的患者。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治则养阴清热。
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伴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治则益气养阴。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温阳育阴。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治疗2型糖尿病,绝大部分患者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血糖明显升高时,中医药能帮助患者更加稳定地控制血糖,甚至实现长期的临床缓解;在血糖控制良好时,中医药能帮助患者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市北医院地处人口密集的彭浦地区,主要承担着辖区近60万人的医疗服务。市北医院开设该门诊的举措,不仅是为服务社区、惠及百姓,同样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相信通过专病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和优质服务,将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便捷的就医体验。”叶敏表示。
市北医院中医糖尿病(消渴)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共和新路4500号2楼中医科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协和中医科治疗糖尿病的“镇科之宝”公布!帮助逆转糖肾发展之路
糖尿病
导演老孙从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带回来了跨越百年的“镇科之宝”!专家指出:这个镇科之宝,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传给祝谌予教授的,用来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一个有力“武器”。而祝老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研究,在1978年,首创了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
【黄芪配生地】黄芪补益中气、升阳紧腠理,生地滋补肾阴、固精防漏泄
【苍术配元参】苍术取其敛脾精,元参养阴制其燥
【丹参配葛根】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葛根甘辛凉、生津止渴
黄芪配生地,苍术配元参,益气养阴治其本,使气血得复,阴津充足,气帅血行,气血流通;又丹参配葛根活血化瘀以治标,去瘀生新和益气养阴相辅相成,标本同治,达到起因双补,活血化瘀之功。
祝老的这个降糖活血基本方主要用于气阴两虚血瘀证的糖尿病病人。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又会进行加减:
- 心火旺(口干舌燥、口舌生疮) 黄连、黄芩
- 肝火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柴胡、龙胆草
- 胃火旺(口臭、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生石膏、知母
- 相火旺(命门火旺) 黄柏、知母
- 肾阴虚为重者(五心烦热、口干夜甚、腰膝酸软) 旱莲草、女贞子
- 肾阳虚为重者(怕冷) 桂枝、制附子
- 口渴欲饮或渴饮无度 生石膏、天花粉
- 胸腹胀满 枳壳、桔梗、杏仁、薤白(调节气机的经验方)
- 易饥多食 黄连、玉竹
- 全身瘙痒 白蒺藜、地肤子
- 腰腿疼 鸡血藤、桑寄生
- 足跟痛 青黛、木瓜
- 眼目昏花 谷精草、菊花
- 失眠者 远志、炒酸枣仁
- 胸痛 川朴、郁金
有需要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到医院请医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方。
病例:唐先生,2006年1月12日到协和中医科看病,当时他颓废、少言寡语、看不清,凡事都要人帮忙,有轻生的念头。之前查出过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3.8mmol/L)、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在当地医院经过治疗血糖得到了控制,但肌酐却从161上升到199,说明慢性肾病正在进展,面对肌酐数值逐年增长,深深的感到无力挣扎,似乎尿毒症、透析就在等着自己!
然而,中医的神奇让他重新焕发出希望!到2020年,肌酐从199umol/L降到了101umol/L!视力清晰很多,胆固醇、甘油三酯也都正常了。专家指出:无论是糖尿病肾病,或者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家都不要放弃希望!
治疗糖尿病肾病基础方
中医认为久病及肾,病久入络,补肾活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基本大法。
【组成】菟丝子、女贞子、黄芪、茯苓、倒扣草、土茯苓、土大黄、泽兰、鬼箭羽、青黛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基础方
【组成】菟丝子、女贞子、水蛭、延胡索、桂枝、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