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榛子么(糖尿病能吃榛子吗?)
都说坚果是健康食品,哪些人宜吃,哪些人不宜吃呢?
都说坚果是好东西,有着健康零食、优质脂肪、高蛋白等等的标签。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坚果的,但是我们知道坚果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热量也极高。那么就需要严格控制好每日坚果的食用量,才能吃得放心。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吃坚果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坚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高达40%,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心血管,坚果中维生素A、D、E 含量也很多,有助于减缓衰老。在坚果中,杏仁的维 E含量高达25.6%,位居第一,榛子也以 15% 的维 E含量领先其他同类。
坚果是低GI食物,对减肥帮助大。你一定听过GI值(血糖生成指数)这个高大上的名词,简单说,GI值就是你吃完这个食物后,血糖升得快不快。经常吃GI值高的食物,血糖升得快也降低快,胰岛素把糖都变成脂肪存了起来,就容易发胖。经常吃GI值低的食物,血糖升高的慢,降低的也慢,就不容易发胖。
坚果的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含量都非常高,是人体必需的植物性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的补充来源。而坚果属于低升糖值食物,进食坚果对于血糖上升影响不大。还有研究表明,坚果和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譬如馒头、白面包、西瓜什么的)一起吃,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专家建议每日合并摄入大豆及坚果25-35克,所以,最理想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天用手抓一小把。
两步挑出健康好坚果:一看,尽量选择咸味小、不过度烤香的。二闻,注意是否有霉味及不新鲜油脂的味道(哈喇味)。
坚果虽好,这 4 类人不适宜吃。腹泻的人不宜吃,坚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油脂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凡是有腹泻症状和消化道急性感染症状的人,应暂时不要吃坚果。上火的人的人不宜吃,坚果多通过烘焙、翻炒等方法制成,易引起口腔和咽喉干燥。在出现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症状时,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烤制、炒制、炸制的坚果。还有对坚果过敏的人 有些人会对某种坚果过敏,一旦误食,会产生皮肤瘙痒、咽喉水肿等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也能吃零食,这3种常见零食,好处多多还有利于控血糖
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糖尿病人的血糖稳定程度。有一些食物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能够食用的。广大糖尿病人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且对此有足够的了解。而除了含糖量高、淀粉高的食物,还有很多种食物糖尿病患者只能眼馋不能碰。
并且也有很多医生表示,各种零食糖尿病人都不宜食用。糖尿病人多会有胰岛功能下降,进食时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如果频繁摄入零食,胰岛细胞难以得到充分休息,会影响到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过却也不能以偏概全,糖尿病患者也能吃零食,这3种常见零食,好处多多还有利于控血糖。
坚果类
如核桃、巴旦木、花生、榛子、开心果等,富含维生素E、镁、锌、钾、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其所含的矿物质能够辅助调节血糖和血压,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糖友吃坚果最好选择原味的,不要选择盐焗或奶油口味的。但由于坚果类热量较高,吃的时候要限制量,一般一小把的量即可。
无糖酸奶
酸奶也很适合作为糖友的零食,最好选择低糖酸奶或者无糖酸奶,酸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质,帮助更好强化骨骼。另外,酸奶中还有很多种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菌群平衡,还能帮助控稳血糖。当然了,要注意的是虽然糖友们可以吃零食,但都要做好血糖监测。
粗粮饼干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针对糖尿病人的粗粮饼干,这种饼干一般采用的代糖,具有甜味口感,但比普通饼干的升糖速度要慢一些。糖友们也可以自己用燕麦粉和荞麦粉自制饼干,这样做出来的饼干能把控添加成分,更健康。不过粗粮饼干也不能任意吃,吃的时候要计算好热量,并从当日总热量中扣除。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坚果大作用!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脏病风险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2月20日报道,一项美国研究表明,与几乎不吃坚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经常吃坚果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更低。
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吃至少5份(每份28克)坚果的糖尿病患者与每周摄入不超过一份坚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低17%。而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可能对心脏有好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果摄入量每周增加一份,便可使心脏病发病风险降低3%,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6%。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研究员刘刚(音译)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表示,“这些数据提供了新证据,支持将坚果纳入健康饮食模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和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提议。”
这项研究并非是旨在证明坚果是否或如何保护糖尿病患者免于心脏病危害的对照实验。刘刚表示,但坚果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炎症等方面,至少部分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E和叶酸等坚果中的营养成分,以及钙、钾和镁等矿物质。
然而,摄入坚果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刘刚在邮件中写道,“摄入少量坚果对心脏有益,但现如今理想摄入量是多少仍是未知。这项研究中超过一半的人根本没有吃坚果。是否摄入坚果越多越好,这个问题需要在大范围摄入坚果的人群中进行更多研究。尽管坚果的能量密度很高,但没有证据表明频繁地摄入坚果和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这可能是因为摄入坚果会让人产生饱腹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16217名男性和女性的自我报告饮食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进行时间分别在这些参与者被诊断患有糖尿病之前和之后,并调查了他们几年内摄入花生和树生坚果的情况。
所有参与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与衰老和肥胖有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形式。在研究进行期间,有3336人被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2567例心脏病和789例中风。共有5682人死亡,其中166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297人死于癌症。
研究人员将其他导致心脏问题的风险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例如糖尿病患病时间、肥胖、饮食和运动习惯、药物使用以及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坚果摄入量等。即便如此,坚果仍然与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有关联。
此外,与生长在地下的豆科植物花生相比,核桃、杏仁、巴西坚果、腰果、开心果、山核桃、澳洲坚果、榛子和松子等树生坚果与心脏病风险降低的关联更为密切。
西班牙一家医院的埃米利奥•罗斯医生表示,“树生坚果对于心脏病更具抵御性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常见树生坚果(如核桃,杏仁和榛子)的外皮大多具有抗氧化剂,人们一般带皮食用这些坚果,而花生通常剥皮后食用。此外,花生通常是经过烤和腌制的,其过程中添加的盐可能会抵消花生原始成分会发挥的一些积极作用。”
罗斯还建议说,“每天一到一份半(28到42克)是理想的坚果食用量。实际上,最佳推荐量是一只手掌可握起的坚果(脱壳)量。”(实习编译:王驿风 审稿: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