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肺癌晚期加糖尿病(肺癌晚期加糖尿病会昏睡吗)

智慧小红花0m 0
文章目录: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上的要求是什么?具体怎么增加营养?

#抗击肺癌##药事健康超能团##423 头条知识节#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不能忽视饮食管理,给予个体化的饮食管理,在保证患者机体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更好的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尤为重要。

肺癌合并糖尿病饮食上的要求是什么?

肺癌和糖尿病都是对营养需求较高的机体营养高消耗性疾病,而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恶心、 呕吐等生理反应,会造成患者食欲减退等,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不利于疾病控制、治疗。糖尿病是临床中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饮食营养管控要求很高。肺癌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既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又要考虑到患者血糖水平,既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取,又要控制好患者血糖水平,同时还要减轻患者因化疗产生的厌食,所以 对这种患者饮食干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临床实际治疗,还是患者家庭生活上,医务人员及家属都不能忽视这方面的要求[1]。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给患者机体机能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增加肿瘤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肿瘤的化疗也会引发患者胃肠道反应,进而引起糖代谢紊乱,故肺癌并糖尿病患者 不仅要注意营养摄取,还要把血糖水平控制好;在治疗过程中,既要增强患者食欲, 又要注重血糖水平,所以对此类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管理能促进疾病治疗效果[2]。

肺癌合并糖尿病饮食管理具体注意事项是什么?

1.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对患者病情及饮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2.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化疗副反应进行饮食营养调节, 建议患者饮食上选择富含优质蛋白、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 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同时在限定饮食的量,少吃多餐保持肠道通畅,多吃健脾开胃食物;降血糖药的合理应用,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各种药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既要考虑到患者治疗效果又要保证患者的营养,不忘考虑到患者血糖水平[3]。

具体做法:依据患者化疗所处 阶段的不同为患者制定饮食量表,食物选 取尽量丰富,饮食需清淡,选取高蛋白、 高维生素、补血且低脂食物,日常多饮用 白开水,饮水量需超过2.5L/d;多食用蔬菜,可适当饮用绿茶以稀释血液,保证排 便通畅,严格限制糖分水果食用量,可于饭后适当饮用酸奶;有恶心、呕吐症状者 需少食多餐,控制食物温度,化疗与用餐 时间需相隔3h;存在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健脾开胃食物[4]。

3.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从多方面接受正规医疗机构及互联网的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手册、视频播放等方式了解治疗及营养知识,严格按医嘱用药,遵照饮食计 划进行科学饮食。为确保患者的饮食上的营养保证,由患者或家属应与医务人员(包括正规互联网正规咨询医疗机构)建立沟通机制,做好患者每日饮食的监督管理,定期互动,了解患者饮食及健康状况。

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化疗疗效与生活质量,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蔚 . 目标性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24(7):857-859。

[2] 程艳琴 . 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分析 [J]. 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0):321 339。

[3] 张月. 肺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科学养生,2019,,2(10):88.

[4] 连淑范. 饮食护理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155.

神药「二甲双胍」对肺癌有效?医生:确有此事,不过没那么简单

肺癌患者非常多,而且,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在肺癌的各种种类当中,非小细胞肺癌更是常见的一种类型,甚至有研究显示这种类型的肺癌占全部的80%~85%。

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也不在少数,而且每年都有新发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二型糖尿病,甚至已经达到90%以上。

以前有很多研究都探讨过糖尿病和癌症的关系,发现二型糖尿病和胃癌结直肠癌,甚至是乳腺癌都有一些严重的相关性。

不过最近有研究发现,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胃癌的风险上会更加显著。

换句话说二型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肺癌。

不过传统的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在应用的时候也有了新的发现,原来在对抗肺癌的道路上,二甲双胍的作用也是非常独特的。

那么可以通过口服二甲双胍来治疗肺癌吗?

查阅文献,发现确有此事,明天@康复Therapy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二甲双胍能治肺癌吗?

糖尿病患者可能都听说过二甲双胍这种药物,毫无疑问,这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但是对于肺癌患者,二甲双胍真的有用吗?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应用二甲双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的同时,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5个月。

没有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仅仅只有3个月。

要知道对于生存期的争取,两个月已经是很多的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显示有682位合并糖尿病的晚期肺癌患者,发现他们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生存期都要好一些。

很多研究都探讨过,莫非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时候,口服二甲双胍真的有抗癌作用?

二、为什么二甲双胍能抵抗肺癌?

当然,这个问题科学家也非常好奇。

于是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自己的推论。

  • 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有些人认为,二甲双胍可以激活这种物质,导致一种信号通路的产生?

进一步使抑癌基因P53磷酸化,于是增加蛋白质激酶p21的表达。

最终结果是,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逐渐抑制。

  • 2.改善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糖尿病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机制就是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

然而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的糖尿病药物,可以有效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就会降低肺癌患者体内的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

因此也会显示出抗击肺癌的作用。

  • 3.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在一些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二甲双胍可以激活一些通路,最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甚至诱导其凋亡。

  • 4.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一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

而如果能够抑制这些炎症反应的话,确实能够做到破坏细胞的有利环境。

二甲双胍就有这样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破坏癌细胞的微环境。

于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总结。

话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二甲双胍是多么好的一种抗癌药物,对肺癌肯定是非常有效的。

可是,可以用二甲双胍来抗击肺癌吗?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确实可以对肺癌有一些作用,不过想用二甲双胍作为抗癌药物,这条路可能行不通。

目前一些流行病学研究都显示,二甲双胍和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确实有一些保护机制,并且很多时候会改善患者预后。

不过,正常人在没有合并二型糖尿病的情况下,患有肺癌的时候都不会尝试使用二甲双胍,类似的研究也没有。

同时,二甲双胍使用的剂量也很难掌握,也没有对研究人群进行更细化的分层研究。

总之,在没有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身上,使用二甲双胍是非常不稳妥的行为。

而且,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探讨。

没弄明白的事物,请不要放在人身上操作,拿人做实验可不对。

不过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相关的问题,帮助癌症患者更加有效地恢复健康。

@头条健康#癌症离你有多远##哆咔医生超能团##癌症#

参考文献

[1]王高祥,徐美青,解明然.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04):282-285.

50多岁的女性请一定要注意,虽然不疼不痒,但可能是癌症

五谷杂粮虽好,但很多人都吃错了,这6个误区太常见

13岁孩子吃火锅,突然呕吐,而且肚子疼?竟然是胰腺出了问题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事,疼痛麻木都不算什么,千万别截肢啊

糖尿病的肺癌患者,坚持服用二甲双胍或能延长生存期

跨界“神药”二甲双胍被认为除了可治疗糖尿病外还可能有抗癌、抗衰老等潜在功效,但目前二甲双胍用于非糖尿病肺癌患者能否提高抗癌疗效的前瞻性研究结论矛盾。近期又有一项挪威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降低肺癌患者的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尤其是局部性(II-III期)肺鳞癌,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下降4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因此本研究中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绝大多数为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改善生存, 鳞癌和早期肺癌获益更大

这项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研究人员合作的团队开展的研究,对2005-2014年间在挪威登记的22324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评估服用二甲双胍是否与总生存期(OS)和肺癌特异性生存期(LCSS)相关,在统计模型中,研究团队还特别调整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因素,以减少相关偏倚(例如寿命更长的患者可能累积服用二甲双胍更多)。

截至2015年6月30日,共观察到16928例(75.7%)死亡和14755例(66%)肺癌特异性死亡。分别有560例(2.5%)和408例(1.8%)患者在肺癌确诊前和确诊后服用二甲双胍

相较于未服用二甲双胍者,确诊肺癌前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往往年纪更大,男性更多,现吸烟者较少,并且更多被诊断为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确诊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也年纪更大,更多被诊断为肺鳞癌和和小细胞肺癌,更少发生转移,更可能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接受放疗的频率也更低。

在调整了吸烟等潜在预后影响因素后,研究结果显示:

在总体患者中,确诊前服用二甲双胍与生存改善无关。然而,在肺鳞癌患者中,确诊前服用二甲双胍可使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1% (HR= 0.79; 95%CI 0.62–0.99);特别是在局部性肺鳞癌患者中,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更明显,达33% (HR = 0.67; 95%CI 0.47–0.95)。

在总体患者中,确诊后服用二甲双胍与总死亡风险降低13%、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7%有关(HR = 0.83; 95%CI 0.73–0.95);肺鳞癌患者,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5% (HR = 0.75; 95%CI 0.57–0.98);局部性肺癌患者,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6% (HR = 0.74; 95%CI 0.59–0.94);局部性肺鳞癌患者,总死亡风险和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0%和43% (HR = 0.57; 95%CI 0.38–0.86)。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包括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以及局部和转移性肺癌患者,二甲双胍与死亡率改善的关联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二甲双胍抗癌行不行仍有待验证

挪威的回顾性研究,规模大、数据完整和可靠,也选取了肺癌特异性生存期作为研究指标,同时还调整了各种混杂因素,但研究结果始终是相关性,而且因为回顾性的队列研究,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绝大多数为糖尿病患者,因此难以排除糖尿病与肺癌的潜在相互作用二甲双胍抗癌行不行仍有待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不过对同时身患糖尿病和肺癌的患者而言,这还是个好消息,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药物,坚持服用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兴许还能抗癌。


深知抗癌不易,如果您是肺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欢迎加入肺腾病友群,与有相同经验的患者交流抗癌经验,互相鼓励!留言“入群”,申请加入肺腾病友群,或咨询临床入组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

Suzan Brancher et al. Metformin use and lung cancer survival: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Norway.

https://doi.org/10.1038/s41416-020-01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