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急支糖浆糖尿病(急支糖浆管用不)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止咳糖浆,不能想喝就喝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李 明

止咳糖浆是家庭常备药物,因“良药不苦口”而深受患者欢迎。不过生活中不少人用错了止咳糖浆,导致药效难以发挥,甚至延误治疗。止咳糖浆服用中要避开哪些“陷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明给出了以下提醒。

1.切忌不分症状盲目用。止咳糖浆种类非常多,必须对症使用,不可乱买乱用。止咳糖浆按成分大概可以分为中药制剂、西药制剂以及中西药结合制剂。

纯中药止咳糖浆要根据症状使用。按中医理论,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止咳糖浆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应根据服药季节、自身体质、咳嗽特点辨证用药。例如急支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可治疗风热感冒所致的咳嗽;川贝止咳糖浆则可散寒止咳,治疗风寒感冒。

纯西药止咳糖浆要注意使用时间。常见的有非那根止咳糖浆,含有“致困”物质,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困倦、嗜睡等副作用,最好在夜晚使用,新生儿、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禁用。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令人上瘾,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2.不能不分人群胡乱用。有些人群不宜用糖浆剂,如高热患者。服用止咳糖浆期间,若患者出现38°C以上的高热,或出现喘促气急、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时,应先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普通止咳糖浆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最好用无糖型止咳糖浆。

肺心病患者要精准使用。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服用止咳糖浆时,用量用法一定要准确,否则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3.超量滥用伤害大。止咳糖浆口味偏甜,有些患者不把它当药,一咳嗽就用,甚至症状减轻也不停用,这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容易延误病情,找不出刺激咳嗽的真正病因;另一方面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肠胃不适。某些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被滥用,还可能引发依赖性。建议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服用,自行服用糖浆者,如果三天后症状没有改善,应停止服用,及时去医院就诊。

李明最后提醒广大读者,由于止咳糖浆有一定刺激性,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肠胃不适。服用时应当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避免对咽喉的刺激,影响治疗效果。止咳糖浆开封后,如果没有用完,应当拧紧放到阴凉避光通风处,一般来说可保存1~2个月。(记者 水 欣)

糖友慎用几类感冒药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雪梅

本报特约记者 朱广平

由于糖尿病疾病特点,糖友血管受温度的影响大,且免疫细胞功能较正常人群下降,因此在寒冷天气更容易感冒。感冒不仅会诱发血糖波动,还可能导致脑溢血、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发生。同时,糖友的痰液内富含糖分,易成为细菌培养基,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一旦感染细菌和病毒,连血糖较稳定的人,也可能因为感冒而出现阶段性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因此,预防感冒对糖友有重要意义。如果不慎感冒,需要抓紧治疗,但并非所有感冒药都适合糖友吃。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杨雪梅表示,像白加黑、泰诺等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需慎重使用,因为盐酸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服用后可能诱发全身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也需遵医嘱服用,如感康片、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等。服用这些药后患者会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减少,血糖升高。含乙醇的感冒药也不能随意服用,比如苏菲咳糖浆,可能引起低血糖。此外,要避开含糖感冒药,比如急支糖浆等;注射胰岛素者应谨慎使用含咖啡因的感冒药,如泰克、快克等,咖啡因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

糖友选择感冒药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副作用大、有风险性的药物,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后再服用。如果感冒不严重,可选择服用一些辅料当中不含糖的感冒药,如无糖的九味羌活颗粒、无糖的清开灵颗粒等。伴有咽痛、畏寒、发热、咳痰的患者,要注意监测体温;经检查有细菌感染征象,或是已有肺炎或合并其他重症的糖友,要到医院就诊,接受系统治疗。

冬春交际之时,希望糖友们做好预防感冒的准备。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能增强体质,但要注意不扎堆锻炼,避免感染;生活中,要吃少糖或无糖蔬果,多喝水保持体液,规律服用降糖药物稳定血糖,保持情绪稳定,定时监测血糖变化。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止咳糖浆,不能想喝就喝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李 明

止咳糖浆是家庭常备药物,因“良药不苦口”而深受患者欢迎。不过生活中不少人用错了止咳糖浆,导致药效难以发挥,甚至延误治疗。止咳糖浆服用中要避开哪些“陷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明给出了以下提醒。

1.切忌不分症状盲目用。止咳糖浆种类非常多,必须对症使用,不可乱买乱用。止咳糖浆按成分大概可以分为中药制剂、西药制剂以及中西药结合制剂。

纯中药止咳糖浆要根据症状使用。按中医理论,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止咳糖浆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应根据服药季节、自身体质、咳嗽特点辨证用药。例如急支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可治疗风热感冒所致的咳嗽;川贝止咳糖浆则可散寒止咳,治疗风寒感冒。

纯西药止咳糖浆要注意使用时间。常见的有非那根止咳糖浆,含有“致困”物质,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困倦、嗜睡等副作用,最好在夜晚使用,新生儿、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禁用。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令人上瘾,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2.不能不分人群胡乱用。有些人群不宜用糖浆剂,如高热患者。服用止咳糖浆期间,若患者出现38°C以上的高热,或出现喘促气急、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时,应先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普通止咳糖浆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最好用无糖型止咳糖浆。

肺心病患者要精准使用。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服用止咳糖浆时,用量用法一定要准确,否则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3.超量滥用伤害大。止咳糖浆口味偏甜,有些患者不把它当药,一咳嗽就用,甚至症状减轻也不停用,这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容易延误病情,找不出刺激咳嗽的真正病因;另一方面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肠胃不适。某些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被滥用,还可能引发依赖性。建议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服用,自行服用糖浆者,如果三天后症状没有改善,应停止服用,及时去医院就诊。

李明最后提醒广大读者,由于止咳糖浆有一定刺激性,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肠胃不适。服用时应当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避免对咽喉的刺激,影响治疗效果。止咳糖浆开封后,如果没有用完,应当拧紧放到阴凉避光通风处,一般来说可保存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