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红曲糖尿病(糖尿病能服用红曲米饭吗)

天天听健康 0
文章目录:

你吃过红曲米吗?给红烧肉上色不用糖,糖尿病人也能吃

一盘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让人垂涎欲滴,是很多人的最爱。

但红烧肉诱人的颜色是通过炒糖色上色的,对需要忌糖的人比如有糖尿病的人非常不友好,会给控制血糖会带来不良影响,怎么办?

可以换一种上色方法,比如用纯天然的食物--红曲米来上色,它也能替代腐乳,做出好看的腐乳蒸排骨,还能蒸出红艳艳的米饭、米粥、馒头等等,用它泡茶喝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调剂饮食、养生保健。

什么是红曲米呢?先来看看它长什么样!

红曲米,是药食两用的一种食物,是以稻米为原料,用红曲霉菌发酵而成的一种米,外表棕红色,里面呈粉红色,可以搭配各种食材做出颜色鲜亮的食物,不亚于用炒糖色给食物上色,做出的各种食物能给餐桌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因其是天然发酵食物,使得多种营养素更易于被吸收,其中富含一定量的他汀成分,非常适合需要控制饮食的中老年人吃,《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它的很多食用方法,可以说红曲米是一种劳动人民养生智慧的结晶。

这里为大家推荐几种用红曲米制作的美食。

红曲米红烧肉 将红曲米打成粉或直接购买红曲米粉,将五花肉焯水后放入炖锅,加葱姜及花椒、八角、香叶、陈皮等调味料,加几勺红曲米粉,大火烧开小火慢炖1-2小时,出锅前放少许盐调味。

红曲米蒸排骨 小排洗净加葱姜及花椒、八角、盐、生抽等腌40分钟;将大米与红曲米按2:1混匀,放入干锅中炒至大米成焦黄色盛出打成粉,包裹在腌好的排骨外面,上锅蒸1-1.5小时。

红曲米饭 大米与红曲米按5:1或6:1的比例淘好,和平常做米饭一样做成即可。

红曲米粥 按照平常熬粥的做法,大米与红曲米的比例为10:1,可以做出非常漂亮的粉红色米粥。

红曲米馒头 取红曲米粉按1:5与面粉混合,照平时蒸馒头的方法操作即可。

红曲米茶 取红曲米10克放入茶碗,加开水冲泡2-3分就能喝了,可以反复冲泡,煮茶器煮出来更好,最后喝水吃米。

​除了这几种常见做法,只要想上色,都可以用到红曲米,你家里不妨备上一些红曲米,真的能让你的餐桌眼前一亮!

千年药食传奇:红曲如何解锁现代健康密码?

在江南水乡的酒坊里,那一抹如朝霞般的红曲,正悄然发酵着跨越千年的养生智慧。从宋代《政和本草》记载的“活血消食”,到现代实验室中提取的他汀类成分,这种由红曲霉发酵大米而成的传统食材,究竟蕴藏着哪些守护健康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拨开这层绛红色的神秘面纱,探寻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一、血脂“清道夫”:天然他汀的护心传奇

红曲的核心价值源于其含有的天然洛伐他汀(MonacolinK),这是一种结构与西药降脂药相似的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每日摄入2.4克红曲提取物,可使总胆固醇降低15%-25%,低密度脂蛋白(LDL-C)减少20%-30%。其原理在于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同时加速胆固醇代谢。对于轻度血脂异常人群,红曲米熬粥、红曲酒佐餐,不失为温和的食疗选择。但需注意,正在服用西药他汀类药物者禁用,避免剂量叠加引发横纹肌溶解风险。

二、血糖“调节剂”:双向平衡的代谢智慧

红曲中的γ-氨基丁酸(GABA)与麦角甾醇协同作用,既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又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动物实验表明,红曲提取物可使餐后血糖峰值降低20%以上,并改善胰岛素抵抗。更特别的是,红曲对低血糖具有保护效应,通过调节肝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可将红曲粉加入杂粮馒头,或用红曲醋凉拌蔬菜,在享受风味的同时辅助控糖。

三、抗菌防腐:天然的“食品卫士”

红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抗菌肽与monascin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在古代,红曲常被用作腐乳、腊肉的天然防腐剂;现代食品工业中,红曲色素替代合成防腐剂,既延长保质期,又赋予食品诱人色泽。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时,加入少量红曲粉,既能提升风味,又能降低杂菌污染风险。

四、健脾消食:胃肠的“动力助推器”

中医视红曲为“脾胃良药”,其发酵产生的淀粉酶、脂肪酶可加速食物分解。腹胀积食时,一杯红曲米煮的焦米粥,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对于脾虚泄泻人群,红曲与山药、芡实搭配熬粥,可温养脾胃、涩肠止泻。现代研究证实,红曲中的黄酮类物质还能修复胃黏膜,缓解慢性胃炎。

五、抗炎抗氧化:细胞的“青春守护”

红曲中的麦角甾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2,不仅强化骨骼健康,还能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其富含的酚类化合物(如原儿茶酸)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3-5倍,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血管老化。长期食用红曲制品,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有潜在益处。

六、食用警示:安全与禁忌并存

红曲虽天然,但并非万能:

剂量把控:每日红曲米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5克,提取物需遵医嘱;

药物冲突:与降压药、抗凝剂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从酒曲发酵到现代保健品,红曲用千年的沉淀书写着药食同源的传奇。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而是融入日常的健康智慧——当我们用红曲粉点缀糕点,用红曲酒佐餐,每一口绛红色的滋养里,都藏着古人“寓医于食”的生活哲学。或许,这就是传统食材的魅力:在烟火气中守护健康,于细微处见证传承。

天然降血脂药物——红曲

中药红曲是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的一种米曲,为药食两用的佳品。红曲在古代称为丹曲,起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使用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在民间普及。

红曲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品,其色泽鲜艳,色调纯正,对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着色力,能用于改善菜肴或食品的外观色泽,并赋予独特的风味,不仅能作为天然无毒的食用色素使用,还能用于肉、鱼、豆类等各种食品的抗菌防腐。红曲还富含酒香,是酿酒酿醋的好原料。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红曲竟然还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和关注。

红曲作为他汀类降脂药的始祖,在我国早已用作传统中药使用。据查证,红曲的食用记载,最早见于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之“酒骨糟”条:“以红曲煮肉,紧卷,石镇,深入酒骨腌透,切如纸薄,乃进”。红曲的药用记载,最早当数元代吴瑞撰写的《日用本草》一书:“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

认识中药红曲

来源

本品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上而成的红曲米。主产于福建。以色紫红、断面色红、质酥脆者为佳。

功效

中医认为,红曲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温中止痢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饮食停滞引起的腹胀饱滞、胸膈满闷,以及三焦湿热引起的腹痛泄泻,下痢赤白;或者妇女产后恶露不尽、瘀血阻滞引起的腹痛身热等症。

红曲功善破血和血,除了能治内伤血瘀作痛以外,还能治疗跌扑损伤等多种外伤疾病,把红曲研末外敷,即有良效。

《饮膳正要》记载红曲:“健脾,益气,温中。”

《本草易读》:“消食健脾,破血和血。调赤白之下痢,止血气之刺痛,除产后之恶露,消损伤之血瘀”。

《神农本草经疏》:“味甘,温,无毒。消食,活血,健脾,燥胃”。

《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版)收载,红曲味甘,性温,归肝、脾、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胃消食,温中止痢的功效,用于产后恶漏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红曲的现代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科学家从红曲发酵液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一种名为莫纳可林K(Monacolin K)的化学成分,发现其能显著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科学家们对红曲更深入的研究,终于在1987年,诞生了第一代他汀类降脂药——洛伐他汀,并在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洛伐他汀凭着卓越的降胆固醇(TC)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作用,上市不久马上跻身世界十大畅销药行列,成为当时瞩目全球的“重磅炸弹式药物”。

红曲中除含有莫纳可林类化合物外,还含有麦角甾醇、生物黄酮、皂苷、膳食纤维、氨基多糖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抑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红曲中的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等则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降血脂、抗肥胖

要说红曲的降脂作用,也许还得从红烧肉说起。红烧肉是一道经典的普通家常菜,它的口感软糯香甜,入口即化,是老少咸宜的菜肴,但是,红烧肉比较肥腻,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人们发现,做红烧肉的时候加入红曲,不仅能让红烧肉的色泽变得更加美观,而且肥而不腻,多吃也不用担心血脂飙升。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红曲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莫纳可林K及其类似物是特异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对血清胆固醇降低作用显著,并有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治疗脂肪肝和抗肥胖。

降血糖

动物实验表明,红曲可以降低正常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及高果糖餐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认为红曲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实现的。临床数据也表明,血脂康(红曲提取物制剂)降脂作用疗效确切,同时对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也有确切的疗效。

抑菌

红曲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us)、假单孢菌属(Pseudmonas)等有抑菌活性,其抗菌活性是由梦那玉红(monascopubrin),潘红胺(rubrop-unctamine)二种色素产生的。红曲不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scillussubtil- lis)、 干 酪乳 杆 菌 (Lactobacilluscasei )等菌。

抗肿瘤

红曲中富含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如莫纳可林K、红曲色素(红曲橙色素、红色素、黄色素等)、酶类、多糖等,其能多靶向地防御并治疗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研究表明,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对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胆管癌、白血病、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及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红曲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为红曲霉发酵所产生的麦角甾醇及他汀类成分,麦角甾醇是脂溶性维生素D2的前体,经紫外线光化学反应生成维生素D2,维生素D2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对防治婴幼儿佝偻病、促进孕妇和老年人钙磷的吸收有明显的生理作用。

红曲的分类

国内生产的红曲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酿酒红曲、色素红曲和功能红曲。

酿酒红曲的糖化力高、酯化力强、有独特的曲香,广泛用于各种黄酒、白酒、醋、酱的酿造。

色素红曲的色价很高,是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通常用于肉制品、腐乳等食品的着色。

功能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纯培养的红曲菌发酵生成的含发酵自然产生的莫纳可林K(又称洛伐他汀)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红曲,常被用做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原材料。

只有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选取特定的菌种进行发酵,才能诱导红曲中产生洛伐他汀类物质,从而产生降血脂效果。因此,如果需要使用红曲治疗高血脂症,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

红曲的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阴虚胃火盛,无食积瘀滞者不用;

●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红曲食疗

红焖肉

【材料】

连皮五花肉500克,红曲5克,山楂20克,红枣3个,生姜3片,食盐、麻油、花生油、生抽、老抽、白砂糖、冰糖适量。

【做法】

(1)将猪五花肉洗净切块状,先焯水过冷,再加生抽、白砂糖、麻油腌30分钟。

(2)向锅内加适量花生油,下生姜、五花肉香炒后,再加入红曲、山楂及红枣,然后加适量冰糖、水、老抽,转小火约煮20-30分钟至软收汁,再根据口味加食盐、麻油调味即可。

【医生点评】

红曲味甘性温,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红曲中主要作用成分是洛伐他丁,可以降低总胆固醇(T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甘油三酯(TG)。山楂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功效,从西医营养学分析,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及解脂酶,能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可以改善吃肉或油腻物后感到饱胀不适的症状。以焖肉的烹调方式处理,入口香滑,肥而不腻,对想吃肥肉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也不能贪吃哦。

红曲蒸鲈鱼

【材料】

鲈鱼1条(约2斤),红曲米2-3汤匙,生姜丝、葱丝、食盐、料酒、蒸鱼酱油适量,调和油1勺。

【做法】

(1)鲈鱼宰好、洗净、去鳞片,下适量食盐和料酒腌制入味。

(2)生姜丝铺于盘底,放上鲈鱼,红曲撒在鱼上。蒸锅水开后,将蒸鱼碟放入锅中,大火蒸10分钟左右。起锅后淋上蒸鱼豉油,放入葱丝,再淋上滚油即可。

【医生点评】

鲈鱼骨少肉质鲜嫩,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是温中补气的佳品,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搭配能健脾消食的红曲,对脾胃虚弱又兼有食滞的朋友十分合适,老人、小孩、体虚、术后的朋友都可以放心使用。

红曲生姜红枣茶

【材料】

红曲5g、生姜3片、红枣3枚(去核),一起煮茶饮用。

【功效】

消食化积,兼能降血脂。

此外,日常煲汤甚至煮粥都可以放入少许红曲米以提亮菜色、降浊解腻。像广东叉烧以及苏州名菜樱桃肉都是利用红曲制作,有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找寻菜谱在家中试试哦。■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