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性酮症昏迷(糖尿病性酮症昏迷的原因)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昏迷都是因为低血糖?这些知识要掌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调理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出现昏迷现象,如血糖过高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血糖过低并发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和诱因都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高血酮、脱水、酮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有大量酮体蓄积。

诱因: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症状:患者会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尿、口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休克、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夏季多发。

诱因:

①应激与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手术等应激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发生。

②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③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④摄糖过多: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饮用大量甜饮料或进食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⑤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症状:多尿、多饮、失水,无明显酮症,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患者会迅速进入昏迷和半昏迷的状态。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

诱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食量减少了降糖药物没有适量减少。

症状:饥饿乏力,头昏头痛,冷汗淋漓,心慌气短,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周身发抖,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嗜睡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该如何预防?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确诊有糖尿病的病人,应正规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对血透、腹透、应用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时,应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注意诱发药物应用,如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平时定时监测血糖,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前期表现时,及时测下血糖。

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及随诊,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呼叫“120”就医。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防与治

一个10岁的小男孩,平素无病,有一天突然昏迷了,送到医院急救,检查发现血糖高达30mmol/L以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2天以后转危为安,医生说,如果再晚几个小时孩子可能保不住了。

影视剧《急诊科医生》中的酮症酸中毒昏迷小男孩——“锥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到底是什么疾病,为什么这么危险???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生与死一线之隔。急就是紧急,紧急到延误治疗就能导致患者死亡,这是死。

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治疗,又很快转危为安,短时间消匿于无形,这是生。

古人云:“生死之间有大智慧”,能掌握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就能变成挽救生命的天使,救人于危难之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昏迷必须抓紧时间抢救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概念:因为血糖极高或极低引起的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可诱发昏迷,严重者导致死亡。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分类:

1、血糖极低类——低血糖

2、血糖极高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3、药物代谢类——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昏迷——十万火急,需要救援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特征和应对:

1、低血糖:低血糖不是糖尿病人的专利,正常人饥饿、运动过量、呕吐、腹泻也会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血糖≤3.9mmol/L,正常人血糖≤2.8

表现:饥饿、虚弱、出汗、心悸、头晕眼花、烦躁、震颤、行为失常、意识模糊,严重者昏迷,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治疗:

轻度低血糖表现时,症状不严重,只有饥饿感、虚弱、出汗、心慌时,可以摄入馒头、面包、蛋糕等碳水类食物;

中度低血糖表现比如烦躁、濒死感,可以直接摄入口服葡萄糖、水果糖、白糖、红糖,如果临时找不到,可以找一些高糖饮料,比如奶茶、可乐、雪碧,注意这时候可不能买无糖的。

重度低血糖表现为意识障碍或者昏迷的,在给予葡萄糖紧急应对的同时拨打120紧急送医院抢救。

在补充葡萄糖的同时,需要测血糖来确定是否低血糖,做好下一步的应对。一般来说轻度或者中度低血糖通过摄入葡萄糖会很快缓解,重度低血糖必须送医院,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损伤或者死亡。

糖尿病低血糖早期会出现心慌、出汗、饥饿、焦虑等症状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组织细胞无法利用葡萄糖,人体会分解脂肪,产生葡萄糖和酮体,酮体蓄积导致酸中毒。

临床表现:多有疲乏、无力、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甚至表现为脱水、尿量减少、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出现头痛、嗜睡、昏迷。

脱水体征:检查病人时会发现皮肤黏膜干燥、少弹性、眼球下陷、呼吸深快,偶尔可闻到烂苹果味,脉快无力、四肢冰冷、体温低、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上腹部压疼。如果有颅脑水肿还会出现头痛、喷射样呕吐等表现。

1型糖尿病幼儿及年轻的患者,一旦出现极渴、多尿、脱水、虚弱、神志模糊、昏迷等症状,第一时间一定要想到酮症酸中毒,同时要查血、尿酮体,帮助确诊,另外注意和其他急性并发症鉴别。

极高血糖:血糖多在16mmol/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3.3mmol/L以上

实验室检查:血、尿酮体多强阳性,血酮体定量多在5mmol/L以上,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检查。

治疗:怀疑或者确诊后,打120,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抢救,家庭或者个人无法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及时没有一点危险,拖延了可能造成脑损伤甚至死亡。

预防:空腹 4.4-7.0 非空腹<10,把血糖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永远不会出现急性并发症。

酮症深快呼吸,伴随烂苹果气味

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血管里葡萄糖的浓度太高了,会把大脑、器官、组织细胞里的水吸出来,就像腌萝卜一样,外边盐浓度高了,就把萝卜里的水吸出来了,高渗性昏迷是相当相当凶险的。

临床表现:本病起病较酮症酸中毒缓慢,早期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加重,一两天后出现表情迟钝、进行性嗜睡等前驱症状,一两周后渐渐进入昏迷状态。

口渴感神经功能减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深重,可有嗜睡、幻觉、烦躁、癫痫样发作、精神失常,渐渐进入昏迷,也可出现偏瘫、肢体抽搐,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者癫痫。

脱水体征:皮肤干燥、弹性降低、眼球松软、凹陷、心率增快、低血压或者休克、四肢冰冷、呼吸潜快(注意和酮症呼吸深快相鉴别)。

治疗:早中期,在家里或者普通门诊上进行降糖治疗即可,但是本病多数早中期症状不典型而耽误治疗。患者一旦进入晚期昏迷,病情极其危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约有22%~30%的病人48小时内死于高渗性昏迷,因此一旦怀疑为本病,应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抢救!!!

预防:空腹 4.4-7.0 非空腹<10,把血糖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永远不会出现急性并发症。

脱水原理和腌萝卜差不多,初中物理学渗透压的原理

4、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本病多因口服双胍类降糖药——降糖灵所致,因降糖灵已经很少使用,本证也比较少见。

临床表现:倦怠、无力、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痛、心悸、呼吸深快而无烂苹果味、嗜睡、血压下降、精神错乱以及昏迷休克。有一定的几率同时伴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治疗:打120,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抢救,家庭和个人无法处理。

预防:用其他降糖方法代替降糖灵,比如运动和饮食。

降糖灵——盐酸苯乙双胍,现比较少用

总结: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个比一个凶险,死亡率一个比一个高,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控制,早期治疗很重要,但是一旦发病进入昏迷状态,请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大医院抢救。

2、预防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很简单,避免血糖过高和过低,把血糖控制好就行了,把血糖控制在空腹 4.4-7.0 ,非空腹<10,同时进来摆脱单一靠药物控制血糖的思路,要五驾马车结合起来控制血糖。

3、写这篇文章老神从下午3点写到晚上9点,请大家点赞、转发、收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神的使命就是人人健康,人人都是健康专家!

扩展阅读:

1、糖尿病,血糖高,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2、多肉菜,少主食——老神控糖减肥六字真言

3、好吃好喝才能控制血糖,科学管理糖尿病

男子连喝8包板蓝根昏迷被送医抢救,医生:酮症酸中毒

【来源:长江云】

男子感觉腹部隐隐不适,自行在家冲泡8包板蓝根,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口干舌燥,就医后被诊断为酮症酸中毒。专家提醒,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切勿盲目使用药物。

近日,40岁的张先生(化姓)在晚饭后,感觉腹部隐隐不适,一直腹胀隐痛、胸闷。第二天清早,为了缓解不适,张先生在家翻箱倒柜,自行找到8包板蓝根颗粒,一股脑儿全部冲着喝了。到了下午,他明显觉得胸闷加重,并且口干舌燥,不停地喝水,整个人都特别难受。张先生当时吓坏了,赶紧到医院就诊。

入院后,张先生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在急诊科测血压207/113mmhg,查血气结果是明显的酸中毒,并且血糖高达32.7mmol/L。急诊科赶紧将张先生送入病房救治。

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尿酮体3 ,给合急诊科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血压3级”,给予了补液、降糖、降压、纠正酸中毒等一系列对症治疗。4个小时后复查,提示酸中毒较前纠正,血糖逐渐下降,张先生脱离了危险。

张先生神志清醒后医生询问得知,原来他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但平时因为觉得没有症状就没有遵医嘱进行规范的降糖治疗,降压药也停用了。

板蓝根颗粒是常见的中成药,也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物之一,为什么会导致张先生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呢?

重症医学科吴文娟主任介绍,为了改善药物的口感,市面上的一些中成药会添加蔗糖成分,有的药品蔗糖含量还不低,张先生喝下的8包板蓝根让他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糖分,从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同时,张先生擅自停药,不再规律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及规律用药,忽视了自我健康管理,为血糖陡升埋下隐患。

吴文娟提醒,不少人感冒了会自行选择服用板蓝根颗粒,这时要注意,尤其是血糖高,孕期和哺乳期人群等,在服用之前一定要看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板蓝根性苦寒,经常服用也易伤脾胃,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如果长期大量服用板蓝根,不仅容易导致肝脏解毒能力下降,还极易引起蓄积中毒,出现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如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