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临床结果(糖尿病的典型临床)
14年,32岁男子患糖尿病,坚持服用一年达格列净,结果怎么样了
内容资料来源:
1.董丹. 达格列净通过抑制外侧缰核改善糖尿病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2024.
2.郭皓玉. 达格列净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干扰的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2024.
3.梁金花.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干扰的研究[D]. 广东医科大学,2024.
2014年,32岁的程久东在云南和朋友创办了一搬家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公司的业绩慢慢有了起色,员工数量也越来越多,程久东也终于闲下心来备孕。为此他还下定决心戒掉多年的烟瘾,可这说起容易做来难,每当烟瘾犯了,心脏好似被蚂蚁啃噬,难受至极。这时他就回拿出随身携带的糖果食用,以前地上全是烟头,如今却换成糖果纸,殊不知这种高糖饮食也给他身体带来了严重损伤……
2014年6月28日,毕业季悄然到临,每年这个时候程久东的搬家公司就回接到很多大学生的订单,不知道是不是工作劳累加之天气炎热的缘故,程久东最近总感到口渴,嗓子眼里、口腔十分干燥,不停喝水也难以减轻,一天下来他前前后后去商店买了十多瓶水,算下来喝了好几升,甚至晚上都会起床喝水。
紧接着随之而来的便是排尿次数的增多,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得去一次,而且每次尿量都很多,像是关不住的水龙头,即使到了晚上也不见减轻,常常被尿意憋醒。程久东以为是自己喝水过多所致,但他发现自己即使减少了喝水量后,尿频也不见减轻。
程久东有些隐隐担忧,一次和朋友聊天说漏了嘴,竟遭到嘲笑:“老程,没看出来年纪轻轻就肾虚了,试试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专治尿频!”程久东虽然死不承认,但事后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药店购买了一盒,吃完确实尿频得到了改善,因此程久东还真以为是自己肾虚所致的尿频,便想着继续服药肯定能好,因此也便没太往心里去。
直到10月7日,天气转凉的同时,程久东发现自己胃口格外好,这天妻子想着简单一点就煮了面吃,给程久东挑了差不多三两左右,但他吃完竟只有五分饱,饭后又吃了很多小零食和水果填肚子,此后妻子发现按照以前的量做饭根本不够,程久东从以往最多吃两碗到现如今要吃四五碗白米饭。
按理说最近程久东工作不忙,也没什么运动量,这样的饭量应该体重上涨才对,但是事实却相反,程久东瘦得脸颊都快凹陷下去了,而且程久东在一次上厕所时,竟闻到了烂苹果味,最后寻找一番才发现是尿液中散发出来的,这可把他吓一跳,连忙前往医院检查。
医生在听到他的症状描述后,猜测他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但为了明确诊断,还是给他查了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结合他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他被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由于胰岛素抵抗带来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高达1.44亿,且越来越偏年轻化,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糖尿病除了表现为如程久东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典型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非典型症状。
医生综合评估程久东的病情,给他拿了达格列净降血糖。并嘱咐他一定要改善饮食结构,少吃一些馒头、饼子、饼干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平日也可以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定期至医院复查、开药。
程久东连连点头,回家后就开启了低升糖指数饮食之旅,为了更好控制血糖,他除了每日准时服药之外,还专门再网上查了什么食物糖尿病可以吃、什么食物糖尿病不能吃,而且还改掉了一切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熬夜、喝酒等。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的异样果然消失了,去医院复查空腹血糖也到了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7%,这些数据表明,他的血糖控制地很好。
时间一晃程久东服用达格列净的时间已过去了一年,他的血糖也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就当他以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降临了。2015年10月8日,程久东指挥员工做事,站了一整天,感觉自己小腿紧绷着难受,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捞起裤脚查看,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像是被气球吹得鼓鼓的,用手轻轻一按就是一个凹陷,松开后皮肤久久不能恢复原状。
他以为是自己站太久双小腿血液不循环所致,没太在意。到了晚上睡觉时,他总感觉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闷闷地,且喘不过气来,只有勉强靠着枕头半躺着才觉得稍稍舒服一点。妻子看他如此难受,便带着他前往医院急诊检查,结果显示:肾功能:血肌酐509umol/L、血尿素氮12.8mmol/L;尿常规示:尿蛋白( );心衰指标N端—B型钠尿肽前体显示为2502pg/ml,结合他的病史考虑为肾损伤、心力衰竭。
程久东一听十分震惊,满脸不敢置信地道:“医生,是不是搞错了!我以前肾功能正常,家里人也没有肾脏疾病,自从患了糖尿病后我的生活、饮食一直很健康,从不乱吃乱喝,也不熬夜,况且我的糖尿病史才一年,血糖也一直控制很好,这绝对不可能!”
其实医生也感到困惑,虽然糖尿病史会发展成肾衰竭,但是程久东的病史短、血糖控制佳,加之如此健康生活方式,按理说是不会这么短时间出现肾脏损伤的,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了搞清原因,于是详细询问了程久东的生活细节和用药情况,经过一番交流,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医生摇了摇头叹息道:“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坚持吃达格列净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你虽然长期服用达格列净,血糖也一直控制较好,但是却在服药期间却犯了这个致命错误!其实临床上有很多服用达格列净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在这点栽了跟头,不是出现肾损伤就是感染,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健康!”
达格列净属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介导的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达格列净除了可以降血糖外,还同时可以降低血压、降低尿蛋白、促进尿酸排泄,是很多具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按理说达格列净不会带来心肾损伤,但是程久东却犯了这一错误!
没有做好补水。SGLT2抑制剂药主要是通过调低肾糖阈,促进尿糖排泄的方式来降低血液中的含糖量,要想发挥这一作用,其实还依赖于促进尿液排泄“利尿”作用,因此达格列净还具有轻度利尿的作用,增加排尿频次以及排尿量,这就要求着我们需要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
而程久东因为确诊为糖尿病之前有过多饮、多尿的症状,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那以后为了避免让自己出现这些症状,他甚至会刻意控制饮水量,不是十分口渴的状态下是不会饮水的,这就给他换上肾损伤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其实虽然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状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需要少饮用水,对于糖尿病应该重视的是其控制饮食,低升糖指数饮食。做好水分的合理补充,有利于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降低心血管危险,还能增强免疫力,反之身体缺水,会使得身体血容量减少,长期以往会对肾脏带来损伤。
因此对于正在服用达格列净的患者来说,做好水分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度节食,糖尿病患者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吃,而是营养均衡饮食,要做好总热量的控制,避免营养不良状态。
(注:《 14年,32岁男子患糖尿病,坚持服用一年达格列净,结果怎么样了》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确诊糖尿病后,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是怎么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的?
论坛上,这个问题吸引了180多名网友关注
“经常上厕所小便我并没有在意
每天想吃饭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要吃很多
也没有引起我的警惕
抱着2L饮料吨吨吨还是没有引起我的警惕
……
直到做护士的朋友让我去体检
我才发现,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糖尿病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症”
但作为一种慢性病
也需要患者在生活中作出一些改变
只要做得好,糖尿病并不可怕
确诊糖尿病后,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01 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必要日程,根据扎手指的结果来调整降糖药物才能控制好血糖,但是扎手指带来的轻微疼痛感就需要糖友们慢慢适应了。
02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血糖控制以及糖代谢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高节奏的都市生活往往大幅度缩短了糖友们的运动时间。尤其对于胖胖的糖友们而言,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03 控制饮食
饮食的控制也是糖友们的必修课。但是美食当前,忌口是真的让人饥渴难耐啊!
04 降糖药物
糖尿病是慢性病。目前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式是采用降糖药物逐步增加、不断复杂化的方式应对进行性的血糖升高和病情进展,每天都要吃药。哪天忘了吃药,总是给人带来一些心理负担。
05
其他
另外,糖友们生活中还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虽然糖尿病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在中山七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友们,通过以下这些特殊的“小动作”,大大提升了幸福感——
1.动态血糖监测
不仅仅是扎手指!
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从而反映血糖水平的一种监测技术。动态血糖监测可以避免频繁采集指血造成的伤口感染以及疼痛感,同时提升医护便利度、患者舒适度。
2.500111原则
不仅仅是管住嘴迈开腿!
结合中国社会的生活规律,现行推荐的一些糖尿病患者生活管理建议如下:
“5”:每天运动半小时,一周要运动5天
“0”:不喝含糖饮料
“0”:晚饭后不再吃东西
“1”:体型肥胖的患友每顿饭要少吃1两主食
“1”:蔬菜每天至少要吃1斤
“1”:每周外出就餐最多1次
3.终身服药?不一定
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是不一定需要终身服药的!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代谢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可帮助糖尿病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以下是糖尿病缓解的ABCD评估法则,供您参考:
亲爱的,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
1)新发现血糖异常(糖化血红蛋白 A1c≥9.0% ,或空腹血糖>11.1mmol/L);
2)从未接受任何降糖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中药降糖药、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3)年龄在18-65岁之间。
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降糖方案,助您实现糖尿病的无药缓解!
指导专家
李芳萍 内分泌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
擅长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及性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擅长2型糖尿病的逆转治疗,青春期发育异常,女性高雄激素血症及疑难少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专家简介: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人才。在中山大学从事内分泌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多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利泽庭
初审:李芳萍
审核: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陈起坤
糖尿病有7个无痛症状,比测血糖还准!了解后赶紧检查!
今天必须得跟你们唠唠一个在咱们身边潜伏的 “健康大敌”——2 型糖尿病。现在,这病在咱们国家可是个相当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 “健康炸弹”,不得不防!
先跟大家说一组数据,真的很惊人。根据权威的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别可大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患病率最高,差不多每 100 个人里就有 12 到 13 个人中招;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稍微低一些,但患病率也分别达到了 11.2% 和 9.7%。更让人担心的是,以前糖尿病大多是中老年人的 “专利”,可现在年轻群体的发病率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而且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这些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达 24.5%。这就好比给糖尿病这颗 “炸弹” 又加了一把 “猛料”,让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糖尿病一旦缠上你,各种麻烦事儿就跟着来了。临床上的数据显示,30% - 40%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肾病。还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这些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是越来越高。为啥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血液里的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就像有个 “小恶魔” 在身体里捣乱,产生糖毒性作用,慢慢地侵蚀全身的血管系统。时间一长,心脑血管、肾脏这些重要器官都得 “遭殃”,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要命的是,2 型糖尿病在早期的时候特别 “狡猾”,症状就像捉迷藏一样,很难被发现。好多人都是等到身体出现了特别明显的症状,才后知后觉自己得了糖尿病。所以医生们都把它叫做 “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危害着大家的健康。而且在糖尿病前期,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痛感,很多早期的征兆就这么被大家忽视了。要是能早点识别出那些没有症状表现的异常情况,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是非常关键的,能把这个 “杀手” 扼杀在摇篮里!下面这些早期症状,大家可得记好了。
皮肤 “悄悄变脸”,或是代谢在报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有的人脖子、腋下这些褶皱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像天鹅绒一样的黑斑,看起来有点像没洗干净。这可不是脏了,而是一种叫黑棘皮症的表现,它很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发出的信号。出现这种黑斑的人,常常还伴随着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这些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这就好比身体里的 “小闹钟” 在提醒你:代谢功能出问题啦!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皮肤变化,它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大问题。
“三多” 症状来袭,血糖亮起 “红灯”。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的食量像开了挂一样增加,刚吃完饭没多久就又饿得不行,嘴巴还特别干,一直想喝水,上厕所的次数也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晚上,一趟接一趟,严重影响睡眠。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现象,而是典型的代谢紊乱信号。这是因为高血糖让身体里的水分大量通过尿液流失,就像身体里有个 “小漏洞”,水一直在往外跑,人自然就会口渴,然后就不停地喝水,形成了 “多饮 - 多尿” 的恶性循环。
持续疲劳没精神,能量代谢 “卡壳” 了。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劲儿,疲倦得很,明明已经休息了好久,可还是打不起精神,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哪怕是平时很轻松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做起来都觉得费劲。这很有可能是血糖代谢出问题了。咱们身体里的细胞就像一个个 “小工厂”,本来是靠血糖来提供能量的,但当血糖代谢出现故障,“小工厂” 就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没办法正常运转,身体也就感到能量不足,影响到日常的活动能力。
泌尿反复感染,免疫防线 “失守”。要是你频繁出现尿频、尿痛的情况,上厕所的时候感觉尿道火辣辣的,而且尿液还浑浊不清,可别只以为是简单的尿路感染。高血糖不仅会破坏身体的代谢系统,还会让免疫系统变得脆弱,就像城堡的城墙被攻破了一样,泌尿系统很容易被病原体乘虚而入。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排查是不是尿路感染,同时别忘了检测一下血糖水平,看看是不是血糖在 “捣乱”。
视力突然模糊,微血管拉响 “警报”。正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呢,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模糊,看东西变得不清楚了。这种视力上的变化可能是暂时性晶状体渗透压变化引起的。但要是长期高血糖,就会引发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慢慢地损害视力。所以啊,定期去医院做个眼底检查真的很有必要,就像给眼睛做个 “体检”,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眼部问题。
体重莫名下降,能量代谢 “乱套” 了。没刻意减肥,也没怎么运动,但体重却像坐滑梯一样,蹭蹭往下掉。要是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5%,这可得小心了!很可能是因为身体里的胰岛素不足,没办法正常利用血糖,只能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种情况在胰岛素缺乏的时候很常见,要是发现体重不明原因地下降,可别觉得自己 “减肥成功” 了,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
伤口愈合超慢,循环功能 “罢工” 了。不小心磕了一下、划了个小口子,本来想着过几天就能好,结果都过去两周了,伤口还是红肿的,愈合得特别慢。这很可能是高血糖在搞鬼,它会引起微循环障碍,让身体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要是伤口反复感染,一直不好,还有可能发展成慢性皮肤溃疡,那可就麻烦大了。
要是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怎么判断呢?这里有几个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后就别吃东西了,禁食 8 小时后去测);口服 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小时血糖≥11.1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 而且还伴有上面说的那些典型症状。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就得重视起来啦。
那要是真的查出糖尿病,也别慌,咱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科学防治。在吃的方面,每天把主食的三分之一换成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这些粗粮不仅能提供饱腹感,升糖速度还比较慢。吃水果的时候,选低 GI 值(<55)的,像樱桃、梨就很不错。蛋白质的话,多吃点鱼和鸡肉,营养又健康。运动也不能少,每周安排 3 - 5 次有氧运动,像快步走、打太极拳,让身体动起来;再搭配点抗阻训练,比如举举哑铃、用弹力带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另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还要关注血压(<130/80mmHg)和血脂(LDL - C<2.6mmol/L)水平,随时掌握身体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那些高危人群,像年龄 40 岁以上的、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得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每年一定要去做一次糖代谢筛查。提前发现问题,就能早做预防和治疗,把糖尿病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