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糖尿病
药食同源 这6种食物让身体更强壮
在中医理论中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说在生活中有些食物既能够当做饭吃也是能够当做药来食用的,其实在生活中这样药食同源的食物还是有不少的,在生活中许多是较为常见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关注健康养生的时代,许多药食同源的食物被大量的食用,从而达到对身体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简单的介绍几款药食同源的食物,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黑豆又名黑大豆,味甘性平。黑豆蛋白质的含量是极高的,同时有低热量的特性,外皮黑,里面黄色或绿色。
黑豆性喜温暖,耐高温,生育适温18~30度,播种法繁殖以颗粒大而饱满、色泽乌黑发亮者为佳。
根据一项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古人实际上对黑豆早就研究,认为黑豆是可以补肾的。黑色正好是我们肾的本色,这个养眼实际上是通过补肾。通过肾经的充盈来间接补充我们的肝血,是肝血得到滋养以后我们的眼睛就能眼明目俏。中医认为人的肌肤,它的光泽润泽是靠我们肾气的滋养,肾气的充盈,温煦,靠肾经的滋润。我们常吃黑豆既可以补充肾气,也可以补充肾阴。这样子就可以使我们的皮肤衰老得到延缓,皱纹出现会减少。
同时常吃黑豆,我们可以降低由于色素沉着引起的黄褐斑和老年斑,所以说黑豆是很好的肌肤美容之品。
豆乃肾之谷,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处的。黑豆含有高优的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防止脑衰老,降低胆固醇,抗老防衰,还能增强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常食黑豆,百病不生。
二、绿豆能够清热解暑,止渴利尿
绿豆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C。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
绿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辅助治疗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绿豆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因而保护肾脏。
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绿豆水浸磨成的生绿豆浆蛋白含量颇高,内服可保护胃肠粘膜。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绿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少具有抗氧化作用,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是否通过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了有机磷农药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绿豆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又称青小豆,在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及杂质,种子备用。它始载于唐代的《食疗本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真济世之良果也”。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消肿止痒、解毒之功效。
三、薏米有健脾止泻,抗癌的功效
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薏米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
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据报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仅具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抗癌剂,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宫颈癌。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还有降压、利尿、解热和驱蛔虫的效果,适用于高血压、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蛔虫病等。
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之功, 对平衡血压和血脂也有好处。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为薏苡仁脂、薏苡仁内脂等,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机会。
四、大蒜能够杀菌抗癌
大蒜有强力杀菌的功效,在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其次大蒜油防治肿瘤和癌症的功效,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
五、山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功能
山药有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降血压中药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都是有山药配成的有名方剂,不仅用于治疗肾虚病症,还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神经衰弱和腰痛等病症。现代科学证明,山药能使加速有机体衰老的酶活性显著降低。含山药的八味地黄丸,主治产后虚汗不止。保元清降汤、保元寒降汤,可治吐血和鼻出血;寒淋汤和膏淋汤,可治淋虫。山药还可治肺结核、伤寒及妇女病等,这都有利于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六、莲藕可以通便止泻,健脾开胃
藕,属莲科植物。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藕含丰富的维他命C及矿物质,具有药效,有益于心脏,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
莲藕味甘,性凉,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血。熟用微温,能补益脾胃,止泻,益血,生肌。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结语:相信上面的食物简单介绍让大家知道了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了,其实在生活这方面的食物还是挺多的,在关注健康的今天多吃一些这样的食物对于身体那是有绝对大的好处,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家人的健康,在平时的烹饪中是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食物的。
药食同源:中医药产业化的有效切入口
众所周知,“药食同源”是中医药界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食疗,作为我国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经数千年,成为维护健康的必要手段。人们认识到,食物不仅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生化能量需求,还能在疾病和亚健康的预防和调理中大有可为。食疗作为提高人们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大有可为。
但目前食疗尚无相应的政策和概念界定,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食疗尚无法形成规范化、普及化的发展,公众对食疗知识认知欠缺并且践行不足。从“药食同源”切入,加强食疗文化传承和弘扬,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管理体系,指导和规范饮食养生应用和推广,有助于更有效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推动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
食疗文化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就为国人认识和运用。《周礼·天官》记载,周朝设立四医(食医、疾医、殇医、兽医),食医为首医,主要掌管周王室的饮膳搭配与调制,从健康维护角度实践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黄帝内经》中多处描述了食物与疾病、食物与健康、食物与药物的关系。如“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此后,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食治”理论,指出在疾病发生期间,医者“当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养不愈,然后命药”,明确了食治当优先于药物治疗;高宗时期,孟诜为避讳“治”,继承孙思邈的食治思想与内容,改食治为食疗,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开创了中医食疗学的先河。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对常见的食物治病的原理、性味、攻效等,更有精辟的论述,后人推崇为中医食疗首部完整的专著。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在其杰作《本草纲目》里,对中医食疗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该书收入数百种药食兼优的动植物食品。清代,中医食疗的步伐迈得更快,食疗法已受医家普遍重视,食疗专著更多,如沈李龙的《食疗本草会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到了现代,由于医学和营养学的迅猛发展,有关食疗的理论和方法更臻完善,食疗著作更如雨后春笋,中医食疗学著作融入现代科学观点,从而又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一般来说,食疗应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准则。因时制宜一般指因季节不同而改变食疗方法,例如,夏季的饮食总体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少吃油腻以及辛辣上火的食物;因地制宜则因地势地形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饮食,如大西北、北方地区多干燥寒冷,一般可进食性味甘凉、生津润燥之品;因人制宜就要求各人体质不同导致食疗方式不同,如阴虚质宜进食生津养阴滋润之品,血瘀质宜活血行气之品。上述“三因制宜”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同地区的不同体质的人群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食疗方式,例如,湿热质人群在北方与西部高原地区,秋冬季宜进食化湿清热、健脾助运、祛湿化痰之品,在南方则可适当添加健脾利湿之品。阳虚质人群在北方与西部高原地区,秋冬季可适当添加温阳益气之品;南方则可适当添加温阳祛湿之品。
随着食疗在各种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互联网提供了大众获取食疗相关知识的途径,“药食同源”将拥有更广泛的市场。因此,建立食疗管理体系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构建食疗管理目录、将食疗产品纳入医保、建立食疗评价规范、构建食疗智能化系统等。
一是构建规范的食疗管理目录。需要从食疗产品的来源、组成、功效、适应证、做法、用法、适宜人群、不宜人群、临床应用等方面建立食疗的管理目录,将食疗体系化;尤其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建立专门的慢性病食疗管理目录,最大限度发挥食疗在慢性病的日常调护中的作用。
二是将食疗产品纳入医保。在慢性病的调理过程中,已被循证证据证实确实具有疗效的且可长期食用的食疗产品,可考虑将其纳入医保范畴,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通过食疗调理疾病相较于药物来说,不良反应较少,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是建立食疗评价规范。现有的食疗临床研究多按照药物的临床研究规范进行,但食疗具有食物的属性,其偏性小、起效慢、周期长的特性亟须建立符合食疗特性的评价规范体系,以助于更加规范地评价未来新的食疗产品。
四是构建食疗智能化系统。将现有的食疗相关证据结合人工智能,构建食疗智能化系统(智能化平台、智能化穿戴设备),以指导普通人群在应用食疗时能明确自身的体质特征、相对适宜的食疗产品及相关不宜的食疗产品,规范食疗的应用,以食疗助力全民健康。
总之,将“药食同源”作为中医药产业化的有效切入口,更大限度地发挥“药食同源”、食疗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建立食疗规范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分别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教研室教授、讲师)
作者:□陈晓凡 张安然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从食物中摄取“减肥药” 太神奇了
药食同源,很多时候,食物亦是药,不仅充饥饱腹,还可治病养生。在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很多食物都是良方,我们常会说食物中有“伟哥”,吃对食物可有效补肾壮阳。其实,食物中还有“减肥药”,吃对食物还能有效塑身,比如红豆,中医认为常食红豆使人瘦。那么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具有消脂效果呢?
魔芋,GI值低,是减肥降糖圣品
减肥的人都知道吃东西要选择GI值低的食物,魔芋便是低GI值的食物代表。同样的一块饼干,魔芋粉致肥效果要远远低于普通的淀粉饼干。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旺旺有一中果冻叫蒟蒻果冻,而魔芋就是蒟蒻,其是一种根茎植物,又叫葡苷聚糖。在四川地区,大家常常将魔芋制成魔芋精粉,广泛应用于饮食当中,而网上也有很多魔芋食品,如魔芋饼干等。魔芋具有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经研究发现魔芋具有消脂通便、降糖防癌等多种功用。此外,魔芋还能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对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作有一定效用。魔芋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对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很有效,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吃魔芋粉及其制成的食品。魔芋含有葡苷聚糖,其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吸水后体积可膨胀80-100倍,食后不易被消化吸收(这就是低GI值,不易消化吸收就不会转变为脂肪,也就不会肥胖)。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单糖的键合方式和纤维素相似,在小肠中并不能降解为单糖吸收,所以适用于糖尿病人等不能摄入过多糖类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机体就不会出现单糖转化为脂肪的代谢过程,所以魔芋可作为减肥食品的原料。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消脂
红豆自古最多情,最惹人相思,故红豆又称为相思豆。说到消脂食物,红豆可谓是“头牌”,红豆性平味甘酸,归心经、小肠经,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消利湿热之功效。红豆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非常好的润肠通便效果,对于健美减肥、各类水肿,如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肥胖等均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此外,常食红豆还有助于机体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
苦瓜虽苦,使人心清身轻
马上夏季来临,苦瓜又将成为很多妹子的减肥必备品。苦瓜也是食物中的减肥圣品,苦瓜,又名凉瓜,以味苦降火为特色,性寒味苦,归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明目、利尿、清心、壮阳等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清心明目的功效。《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脾胃好,消化就好,消化好就不会发胖。
冬瓜利尿消肿,减肥消脂
冬瓜利尿,想必喜欢冬瓜的人都有此经历。冬瓜也是药食同源的代表,具有非常多的养生保健功效。冬瓜又称枕瓜、白瓜,性凉味甘淡,归肺、大肠、膀胱经。肺主治节、大肠主排泄、膀胱主水,故苦瓜具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的功效。对于暑热口渴、痰热咳喘、水肿、痤疮、面斑等症具有极好的治疗。据研究发现,冬瓜中富含丙醇二酸,其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肥胖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所以冬瓜有着非常好的减肥效果。此外,在冬瓜瓤中还还有葫芦巴碱,其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效防止机体变胖。
薏米,健脾阴益肠胃助减肥
薏米跟红豆可谓好朋友,健脾除湿功效最强当属红豆薏米粥。本公子认为,女性要想有好身材、好皮肤,一定要坚持吃红豆薏米粥。薏米,又称为薏仁、薏苡仁,有着“粮药”、“世界禾木科之王”等美誉,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利小便、强筋骨的作用之功效。薏米是健脾除湿佳品,可有效去除水肿,薏米虽不如红豆那般消脂,也不像冬瓜那样富含丙醇二酸,但是薏米健脾,脾主运化,运化水湿,消除水肿,从而使形体消瘦。
结语:民以食为天,吃对我们的重要性数不胜数。食物之中有黄金,吃对食物可补肾壮阳、吃对食物可滋阴补虚,吃对食物可美容养颜,吃对食物还可减肥塑身。食物之中含有天然的“减肥药”,科学摄取,势必高效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