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手脚麻疼(糖尿病手脚麻疼是怎么回事)

中医殷教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手脚麻木、刺痛,当心神经病变来敲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虽然它不像癌症那样来势汹汹,糖尿病本身也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但是糖尿病引起的身体并发症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肌梗死、中风等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生糖尿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

这其中有一种并发症,如果一旦没有能够及时的治疗的话,对于我们后期的治疗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这就是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双脚双手对称性的麻木和疼痛的感觉自己就要提高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可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手脚麻木刺痛是很常见的,而且这种感觉在晚上会变得更糟,对许多患者来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控制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血糖水平。

随着疾病的发展,情况会越来越糟。手脚麻木刺痛的感觉会更严重,除此之外,还包括下肢和双脚麻木。当病人生病的时候,手脚的感觉就和戴着袜子和手套一样。如果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手脚麻木,那就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了。

手麻也分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而且我们常常伴有夜间醒来,有时候一个严重问题的话在夜间就会被麻醒,严重影响的话也会出现一些肌肉系统萎缩。直接影响了手的动作。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糖水平偏高导致的周围神经发生的病。严重的话也会出现关节炎,骨质疏松,知觉变得更加麻木,甚至会因此出现溃烂难以愈合的情况。

一旦出现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注意对身体维生素的补充,除了要定时服用降糖药物以外,也要不断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和血糖监测,而且也要及时进行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身体的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身体血糖的控制。

身体的血糖也应该及时监测,特别是在进食前,进食后,睡觉前。如果发生低血糖,也应该随时监测,血糖也需要控制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帮助身体控制血糖。

想了解更多手脚麻木刺痛的相关知识,可关注头条号:中医殷世荣。

糖友注意 脚麻脚痛或是失明前奏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病例,这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自己从事疼痛专业有五年了,一个要好的朋友介绍了一个患者,60岁,男性,糖尿病八年,一直没能控制好血糖。

半年前他开始有一些手麻、脚麻伴疼痛,也没太在意,直到一个月前,突然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一个月内几乎完全失明,只有简单的光感。雪上加霜的是,一周前开始出现一只脚坏疽,来就诊时,查体发现右足拇指湿性坏疽,右侧踝关节及以下皮温低,肤色青紫伴有剧烈疼痛。请了血管外科和骨科医生会诊,建议右膝关节以下截肢。

后来疼痛科综合考虑后,先给予抗感染

及右足创面处理,紧接着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右侧腰交感神经节酒精毁损,手术后,右侧下肢血液循环恢复,感染控制,最后截掉了右足大拇指,保住了右脚。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这件事,引出两个问题,糖尿病人出现脚麻、手麻疼痛,到底问题大不大?跟眼睛失明又有啥联系呢?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产生并发症。而手足麻木疼痛,又往往最先出现症状,却又常被人忽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引起的手足神经痛有啥特点:

初期可能仅仅是若有若无的麻木感,轻微的间断出现的刺痛,如果不重视并加以控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原有的轻微疼痛和麻木,逐渐加重为持续性症状,疼痛麻木特点开始多样化;

可出现双侧手足自发性烧灼样疼痛、闪痛或电击痛;有针刺感或刺痛;

也可以表现为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就算穿最宽大舒适的鞋,也会觉得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

进一步发展,轻微刺激就可引起重度疼痛,常从足趾开始,随后双侧对称性扩展,呈套袜状分布并逐渐影响到足部和下肢。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常于夜间加重,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疼痛症状偶尔也可累及双手,指尖常最先受累。

当手足麻木疼痛伴有如上特点,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因为出现这样的症状,说明糖尿病的多种机制诱导的线粒体产生反应性氧化产物生成增加,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造成微血管炎,大血管与神经病变,并且有可能已经形成相当程度的损伤。

糖尿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会在某一时期凸显出来,正如本文开始提及的患者,就是在长达八年时间无明显症状,先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其后半年很快就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和足部溃疡。

此外,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等等。这些并发症进展缓慢,但有可能会在疾病某一个阶段突然爆发,造成重大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上医治未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手足麻木疼痛这样的早期并发症表现,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防患于未然。

文/岳剑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又疼,做好这2点,比吃甲钴胺还重要

大家好,我是中医郭连川大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手脚的麻木疼痛,患者的四肢一旦出现了这些表现,第一反应就是,用不用吃甲钴胺和止痛片来改善。但实际上啊,很多这么做的糖尿病患者呢,往往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手脚麻木疼痛的现象还是存在。其实啊,糖尿病人想要有效地治疗神经病变,做好这2点,比吃甲钴胺还重要。

首先,就是要让血糖状况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血糖长期过高或过低,忽高忽低、波动过大,都会损伤血管和神经,诱发和加重周围神经病变。

除了要控制好血糖值,糖尿病人还得配合中医的辨证治疗,这也是我想强调的第二点。中医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啊,机体长期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四肢与肌肤缺乏濡养,血液流通不畅,最终诱发周围神经病变。这个时候呢,治疗千万不能光靠甲钴胺,一定要补气血、提升脏腑机能,让四肢有充足的气血濡养,从而对抗并发症。

我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呢,已经有糖尿病快20年了,就诊之前呢,刚确诊周围神经病变,双腿啊,总是麻又疼,有的时候啊,还感觉好像有蚂蚁在爬,医生也给他开了甲钴胺,但吃了仨礼拜了,感觉也没起到作用,而且一停药了,麻木疼痛就又加重了,患者之后就来到我这里治疗。患者舌暗、苔薄,有裂纹,而且还存在心烦易怒、失眠盗汗、便秘等表现,而且整个人啊,精神也是比较疲惫,辨证是气阴两虚兼血瘀。

那么在治疗上呢,我重用了黄芪和太子参来补气,西洋参,清虚热,补气养阴,配合地骨皮、蒲公英等药材,清热祛火,再加入当归、白芍补血。之后啊,再加入丹参、桃仁、赤芍凉血化瘀,鸡血藤、牛膝、川芎、地龙,通经活络,从而更好地改善手脚麻木灼痛的现象。接下来呢,我在方中加入了麻子仁、枳壳,润肠通便,再加入柏子仁、茯苓等药材,养心安神。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啊,下肢的麻木刺痛消失,而且心烦盗汗、失眠、便码等表现也逐渐改善,体力有了明显提高。

所以糖尿病人呢,一旦发现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疼痛了,别光知道甲钴胺,一定要把提升脏腑机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治疗给重视起来,从根源上解决并发症的问题。

好,本期就分享到这里,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