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护理脚部(糖尿病人如何护理脚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为预防糖尿病足 糖友们日常护理足部需注意

【为预防糖尿病足 糖友们日常护理足部需注意】 1.每天检查足部 每日早晚可借助镜子,仔细观察足部皮肤,有无水肿、细小伤口,触摸感觉有无减弱,活动有无异常,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到医院接受专科处理。 2.正确洗脚 每日洗脚,不要泡脚,动作轻柔;水温不超过37℃,最好用温度计测水温,也可用手腕内侧皮肤敏感部位测试;使用不含致敏物质的中性香皂;选择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选择浅色毛巾以便检查有无出血或化脓; 皮肤干燥时可用保湿霜或润滑乳液,但注意不要涂抹在脚趾缝间,以防滋生细菌。 3.正确修剪 定期在洗脚后修剪趾甲;趾甲应直剪,不要斜剪或修剪过短,长度与趾尖平齐即可,剪后轻轻磨平,以免脚部被尖利的趾甲碰伤;如果发生胼胝和嵌甲,应请专业足病医生或护士处理,切忌自行修剪或去修脚店修理。 4.正确选鞋 应选择鞋尖宽大、不挤压脚趾、透气性好、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 最好在下午或晚上买鞋,双脚试穿,新鞋应先试穿半小时,逐渐适应; 穿鞋时,脚一定要轻松、舒适,任何部位都应没有磨脚或夹脚的感觉;不要穿高跟鞋或尖头鞋。 5.正确穿袜子 选择清洁、干燥、柔软、松紧适宜的棉袜或纯羊毛袜;穿前仔细检查袜子是否平坦、干燥、柔软无皱,最好穿无接缝的袜子;袜腰要松,以免挤压腿部;每日换洗。 6.足真菌感染的处理 脚部出汗较多易受真菌感染,故应保持足部干爽;足藓较轻的患者可以遵医嘱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未经专业医生指导不能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以防药物使用不当加重感染。 (via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糖友居家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家进行有效的足部护理可以避免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自我检查 突发、频繁的脚部刺痛感或麻木可能是血糖水平波动和糖尿病足症状发病的迹象。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检查皮肤有无割伤、水泡、发红、肿胀和溃烂。一旦发现动脉搏动消失或出现溃疡,应及时前往血管外科就诊,采用微创方式开通血管。

■保持双脚清洁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脚,尤其是在户外漫长的一天后。确保用软毛巾拍干,用力摩擦可能会损坏皮肤。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光滑。

■爱护指甲 保持脚趾甲短平,把趾甲剪平,锉锐边。

■穿袜子 确保每天穿新洗过的袜子,保护足部免受皮疹和残留汗液的细菌感染。

■避免光脚行走 由于皮肤感觉减退,可能导致伤口和擦伤无法察觉。穿着宽底、舒适的鞋子,即使在家也要穿拖鞋,以防脚部受伤。

■戒烟酒 吸烟、饮酒会影响体内血液循环和体内氧气含量,破坏血管壁的功能,血管老化,减缓糖足伤口愈合。

■定期检查血糖 了解血糖水平和及时控制血糖达到可接受血糖范围。

■避免长时间坐在同一位置 长时间盘腿打坐会限制血液流向双脚。定期走动,保持脚趾活动,以确保血液循环正常。

建议糖友前往医院完善检查,结合身体的其他疾病状况,获取全方位的防治措施,减少糖尿病足危害。

刘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 新民晚报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关键在于脚部防护

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糖尿病足不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治疗相当困难,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也比较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负担。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反复作用的结果,长期血糖高是糖尿病足发病的基础,伴随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分,特别是膝盖以下部分,主要依靠小动脉运输养分和代谢产物,而糖尿病引发的血管和神经病变,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膝盖以下部位极易受影响而导致缺失营养物质,继而出现坏死和溃疡情况。

与此同时,脚部也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地方,特别是站立的时候,全身的压力集中在趾骨头、足跟和胼胝部分,过度受压使得脚部更加脆弱,极易干裂、开裂或遭受外界损伤而破溃,且形成伤口后长期难愈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及早预防足病病变非常关键,如果形成破溃伤口应及早用再生膏修复护理,从外部给伤口供给营养物质,同时改善伤口局部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护,溃疡伤口会进一步恶化,甚至演变为糖尿病足坏疽。

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主要从足部防护、血糖控制和运动锻炼三个方面来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每天温水洗脚,用中性香皂,浸泡时间不超过15分钟,用软毛巾擦拭干净,保持足趾间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2、定期检查双脚,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等情况,鞋子要宽松些,袜子也要柔软,不要赤足,也不要长久站立。

3、趾甲变硬后要进行修剪,不要留长也不要剪得太深,边缘修剪圆整,避免留下尖刺。

4、正确处理脚部小伤口,如果脚部伤口2~3天内仍无愈合迹象,则应及早用再生膏进行修复。

5、积极控制血糖,根据病情和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适当做腿部运动锻炼,抬高患肢至45°,维持1~2分钟后,垂足向下保持2~5分钟,并做踝足部旋转和屈伸运动10余次。腿部运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足部供血不足情况。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