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要好的症状(糖尿病好治疗吗有哪些症状)

生命时报 0
文章目录:

血糖控制得好,你的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受访专家:

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李全民

在日常生活中,糖友都格外注意对血糖的控制,以达到远离并发症的目的。那么,你如何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不错呢?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表示,了解血糖最准确的方式是检测,不能单凭身体感受,但是血糖控制得好,身体会有如下表现。

1.不再那么口渴。李全民介绍,糖尿病人经常表现出口渴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多余的糖分要从肾脏漏出,因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出现多尿,导致大量水分丢失。此外,血渗透压明显上升,也会引起细胞水分丢失,从而增加机体的失水量,并产生口渴、多饮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口渴症状常常意味着血糖过高,此时可以适当增加饮水缓解症状。经过合理治疗后,糖友的血糖降至正常范围,血糖就不会从肾脏漏出,也就不再引起水分丢失。因此,当不再那么口渴时,说明血糖得到一定控制。

2.很少感觉乏力。糖友乏力的常见原因如下。1.血糖水平过高,常由胰岛素缺乏引起。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在细胞表面打开一个通道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为细胞提供能量。胰岛素不足时,细胞上不能打开通道,食物分解成的葡萄糖就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堆积在血液中引起高血糖,而细胞由于缺少葡萄糖提供能量,此时机体会出现乏力症状。2.糖友偶尔出现的低血糖也会让细胞得不到能量供给,从而出现饥饿、心慌等情况。3.糖友多尿,可引起钾离子流失,导致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出现乏力。对于伴有乏力症状的糖友,李全民建议在密切监测血糖的基础上,保证摄入能量充足(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粗粮,减少食用白馒头、白米饭等精细主食);及时调整降糖方案,调整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不但能提神,还能提升肌肉含量,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3.视力很好。血糖过高可以引起眼睛内房水渗透压增加,导致屈光不正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而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血糖控制不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会逐渐影响视力,甚至有导致失明的风险。糖友在健康体检时要注意检查眼底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4.对温度感觉不错。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也就是手足分布的神经出现了病变,从而出现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的情况,这些刺激包括疼痛、温度变化等。有些糖友因泡脚洗澡时烫伤或磕碰受伤而无法感知,结果导致伤口溃疡,引发危险。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预防,例如泡脚水最好家人帮忙试水温或用温度计测水温,在家进行足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尽量不要摩擦按摩,以防对皮肤造成损伤),遵循医嘱服用修复神经的药物。如果手足能够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者刺痛,说明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5.夜尿不频繁。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夜尿多是常见情况。糖友血糖控制不好,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导致尿液中晶体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高渗利尿,使得尿液增多,此外前列腺增生肥大也会引起夜尿增多。李全民提醒糖友,如果夜尿增多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另外生活上要注意尽量减少睡前饮水、饮茶的量;如要静脉输液尽量避免在下午或睡前等。

有糖尿病的人,若身体出现这3个情况,说明身体在逐渐好转

对于糖尿病这类疾病,相信大家都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富贵病,与我们的饮食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一旦患上糖尿病之后,就应该在饮食等各方面加以控制。整体来说,患上糖尿病时刻都要警惕和注意血糖的波动及变化。然而现如今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我们也掌握出了一定的规律。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遵循了一定的饮食原则之后,都有了一定的缓解。通常来说若有以下这三种情况,说明身体可能有所好转,一起去看看吧!

一、有糖尿病的人,若身体出现这3个情况,说明身体在逐渐好转

1、饥饿感降低

得了糖尿病之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进食量增大,人却开始急速地消瘦。这是因为我们身体摄入的一些糖类物质都没有办法被分解利用,所以说就会让患者源源不断地产生饥饿感,从而使进食量增大。然而如果说你不再经常的感觉到十分饥饿,开始慢慢的能控制住自己的饮食,那么在此时可能说明体内的血糖已经开始慢慢的稳定,所以这种情况就开始减轻了。

2、尿量减少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那么在此时由于血糖水平升高,也会引起肾小管而当中的渗透压变高,肾小管吸收水分的作用和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大量的水分都会无法被吸收,进入到了膀胱之后就会使人不断地产生尿液,从而使排尿的次数增多。而如果说发现排尿的次数开始慢慢的减少,甚至恢复之前的正常水平,那么这个时候就说明血糖可能已经慢慢的降低,并且控制在稳定水平了。

3、不容易口渴

口干口渴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和症状,这都是由于血糖升高引起血液渗透压增大而引起的,此时人会需要快速的补充水分来平衡和稳定渗透压。但实际上当血糖开始慢慢地恢复正常和稳定之后,我们血液当中的渗透压也能够保持稳定和平衡,因此可能就不再会出现持续口渴的情况了。一般情况下,只要正常的饮水,就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患上糖尿病之后,要做好以下这三点

1、调整好饮食

如果说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并且预防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的话,在饮食上一定要调整好。首先要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是能保持在5~6小时,而且每次进餐的量都不要太大,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稳定血糖水平,而且这样的食物量可以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少吃一些高糖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或者一些粗粮和杂粮。

2、保护好脚

患上糖尿病之后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那就是糖尿病足。如果说足部有一些微小创口的话,都可能会引起皮肤溃烂和破损,因此在平时一定要做好足部护理。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不要长时间在热水当中泡脚,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否则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引起足部坏死。

3、适当的运动

患上糖尿病之后,并不意味着只能够安心地去调养身体,也是可以适当的去做一些运动的,只要能够调整好合适的强度,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也可以对身体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结语:在患上糖尿病之后,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平时只要调整保持合理的饮食,并且时刻注意血糖的变化,做好日常护理的话,是可以慢慢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的。

提醒:糖尿病患者身体有这3个表现,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恭喜你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几乎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在日常生活中为如何管理血糖而发愁,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纠结血糖波动,却忽略了如何判断自己血糖控制得好不好?

也许,你在生活中曾经听到过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建议,可能也试过不同的方法,但真正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血糖控制好坏,往往不是通过那些复杂的理论。

真正关键的是身体给出的直接信号,这些信号看着平平无奇,甚至很容易被忽视,可它们实实在在是血糖控制良好的最直接证明。

咱都知道血糖得控制好,可到底咋判断呢,身体出现哪些变化,才能说明“嘿,血糖稳啦”?

当你察觉到这些现象时,恭喜你——意味着血糖正在被很好地控制,并且,你正在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口渴症状缓解,水肿减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频繁口渴、频繁排尿,几乎成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症状,尤其是在血糖波动较大时,口渴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患者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量异常增多,每天甚至需要喝下几公升水,仍旧感到不解渴,这种状况的背后,是血糖过高导致的渗透性利尿,水分被过多排出体外。

但糖尿病患者一旦成功控制住血糖,口渴的症状通常会明显减轻,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血糖恢复正常后,肾脏重吸收水分的能力也恢复正常了。

肾脏不再大量排除水分,尿液的量得到了控制,这种感觉自然减轻,身体内部的水分平衡得到恢复,不再出现过度的口渴和频繁的排尿问题。

这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意味着血糖趋于平稳和身体健康的恢复,有些患者表示,在他们治疗后,原本的口渴症状开始缓解,甚至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

特别是在长期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喝水量逐渐恢复到了正常范围,甚至在夏季也不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这使得他们感到十分舒适。

我记得一位患者曾长期遭受口渴症状的困扰,每天喝水量高达三四公升,依然感觉口渴,直到她开始更加重视饮食和运动,她发现自己不再经常口渴。

尤其是晚上,不再因为口渴频繁起床喝水,睡眠质量显著提高,除此之外,血糖平稳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缓解与高血糖相关的水肿症状。

当血糖太高,身体容易发生水肿,特别是在腿部和脚踝部位,随着血糖逐步恢复稳定,水肿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使得患者在身体上感到更加轻松。

周身有力,疲劳感消失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种让人十分苦恼的症状,那就是持续性的疲劳感,即使睡得再多,仍然感到无精打采,甚至连日常的活动都变得力不从心。

之所以会这样,是高血糖把身体代谢给搅乱了,尤其是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受到影响,胰岛素不正常,身体里的能量就没办法被正常利用,人自然就浑身没力气。

不过呢,糖尿病患者要是把血糖控制好了,疲劳感会减轻,因为血糖稳定正常了,细胞就能更顺利地吸收和利用葡萄糖,人自然就不那么容易感到疲惫了 。

而且还能够有效缓解由高血糖带来的体内代谢问题,随着身体的代谢逐渐恢复正常,能量的供应变得更加平稳,患者的精力会恢复,感到周身有力。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发现自己日常活动时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气喘吁吁或感到体力不支。

许多患者表示,血糖控制得好之后,他们开始能够重新享受走路、爬楼梯等简单的日常活动,精力充沛,体力不再是阻碍他们前进的障碍。

我还记得一位曾经是图书馆管理员的患者,长期受到疲劳症状的困扰,每天下班后几乎无力做任何事,甚至连走到家门口都感到精疲力尽。

自从开始控制血糖、调整生活习惯后,她的疲劳感显著减轻,晚上能保持清醒,白天也不再觉得困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血糖控制得好,不仅能改善能量的代谢效率,还能帮助身体恢复到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许多患者在血糖得以良好控制后,身体的代谢变得更加高效,精力恢复。

体重稳定,不再急剧下降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体重出现变化是常有的事儿,特别是血糖要是没控制好,体重往往会猛地往下降。

这往往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的“糖尿病性消耗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食量增加,患者的体重依然会减轻,甚至呈现出明显的消瘦。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血糖太高,身体里的能量没办法好好被利用,葡萄糖进不了细胞,身体就只能分解脂肪和肌肉来获取能量,结果体重就一下子降了好多。

然而,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体重往往会趋于稳定,血糖稳定之后,体内的葡萄糖能够被正常利用,进而改善了细胞对能量的吸收。

我记得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中年男性,过去由于长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体重出现了快速下降的现象,甚至在短短几个月内,体重减少了15公斤。

他吃得和平常一样多,体重却一直往下降,身体也越来越虚,后来在医生指导下,他把血糖控制住了,这才发现体重终于不再往下掉,慢慢稳定下来了。

体重的急剧下降通常会伴随着肌肉量的减少,而稳定的体重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保持身体的代谢率,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之后,会感到体力逐渐恢复。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稳定下来是件意义非凡的事情,这既代表着血糖控制达到了一定效果,更是身体整体健康状况逐渐向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以上三点变化,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好的标志,随着血糖水平的稳定,患者的身体不仅能恢复到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糖控制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杨雯雯.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