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善(糖尿病善存片多种维生素)

中医老扈 0
文章目录:

老前辈张锡纯治疗糖尿病的药方:玉液汤,辨证辨病效果好

应今日头条活动邀请,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老前辈张锡纯治疗糖尿病的药方,方名叫做《玉液汤》。

现代的糖尿病系古代诸多医书记载的消渴症,那个时代将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书中说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是因为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可用玉液汤配用人参白虎汤。

中消多食犹饥,是因为脾胃蕴结实热,可用玉液汤配调胃承气汤治疗。

下消的症状是饮多少,小便排多少,是因为肺肾虚衰,肾关不固,可用玉液汤配八味肾气丸。

五味子

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玉液汤升元气是以除热止渴为中心;方中以黄芪为主,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升阳,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的主要用药,与葛根合用能大升元气。

然后佐以山药、知母、花粉大滋真阴。

诸药合用,使真阳升腾,真阴相随,使人体真阳与真阴相互交合,如同雨后太阳照耀的土地一般。

使用鸡内金是加强脾胃消化的功能,让脾胃强健,消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

用五味子,是取其酸敛之性,加大封固肾关的作用,防止饮水入体内,尚未提取使用,便急于排出体外。

用药如用兵,法无定法。我今天这里只介绍了一个大概的方向,用药者须辨证辨病用药,方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下面我把玉液汤和人参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的组方介绍给大家:生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生鸡内金6克(捣细)、葛根5克、五味子10克、天花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二至三次。

人参白虎汤:生石膏 50克、知母15克、白参10克、大米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为两次服。

调胃承气汤:大黄12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克,水煎服,芒硝后下。

八味肾气丸即现在的金匮肾气丸。

白虎加人参汤,乃《伤寒论》治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胃腑,以致作渴之方。

方书谓上消者宜用之,此借用也。

黄芪

老前辈张锡纯说:愚曾试验多次,然必胃腑兼有实热者,用之方可有效的。

中消用调胃承气汤,此须细为斟酌,若其右部之脉滑而且实,用之犹可;若其人饮食甚勤,一时不食,即心中怔忡,且脉象微弱者,

系胸中大气下陷,中气亦随之下陷,宜用升补气分之药,而佐以收涩之品与健补脾胃之品,拙拟升陷汤后有治验之案可参观,若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

至下消用八味肾气丸,其方《金匮》治男子消渴,饮一斗溲亦一斗。而愚尝试验其方,不惟治男子甚效,即治女子亦甚效。

曾治一室女得此证,用八味丸变作汤剂,按后世法,地黄用熟地、桂用肉桂,丸中用几两者改用几钱,惟茯苓、泽泻各用一钱,两剂而愈,后又治一少妇得此证。(此段原话为保持原意,本文作者未将药量"两、钱"重量改为现代的克)

投以原方不效,改遵古法,地黄用干地黄(即今生地),桂用桂枝,分量一如前方,四剂而愈。

此中有宜古宜今之不同者,因其证之凉热,与其资禀之虚实不同耳。

消渴证,若其肺体有热,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

若因心火热而铄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

若肺体非热,因腹中气化不升,轻气即不能上达于肺,与吸进之养气相合而生水者,当用升补之药,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汤之义也。

然消渴之证,恒有因脾胃湿寒、真火衰微者,此肾气丸所以用桂、附。

而后世治消渴,亦有用干姜、白术者。

尝治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

甘草

诊其脉微弱迟濡,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一剂而渴止矣。

又有湿热郁于中焦作渴者,苍柏二妙散、丹溪越鞠丸,皆可酌用。

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津门,得消渴证。求津门医者,调治三月,更医十余人不效,归家就医于愚,诊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即小便,须臾数次。投以玉液汤,加野台参12克,数剂渴见止,而小便仍数,又加萸肉五钱,连服十剂而愈。

看完此文如觉得好,请点关注,并请提宝贵建议,鼓励作者发布更多的好文章。

《中医老扈》原创,如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你的手指动一动,可以救人,亦可为中华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此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桂附地黄汤,用于病情较复杂的糖尿病,补肾之阴阳

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久了以后,会出现阴阳两虚的症状,中医认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导致阴液不足,长久阴液不足导致了阴阳两虚。

此阶段,会出现糖尿病多种并发症,这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伤、脾肾阳虚、心血亏损、阴阳两虚为本,以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泛滥为标。

肾阴阳两虚型

临床表现:常见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畏寒、肢冷、颜面浮肿,甚至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泄、或时干时稀交替出现,小便浑浊如膏、面色晦暗、齿摇发脱、阳痿等,舌苔白而干,舌质淡暗,脉沉细而无力。

治法:育阴温肾

方药:桂附地黄汤加减,用药有桂枝、淡附子、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参、生白术、猪苓、制大黄等。

主治:用于治疗糖尿病后期的合并症,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病变部位可累及五脏六腑,以肾为关键

“桂附地黄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主治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主旨不在补火,即在生肾气也,其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如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阴中求和,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本文章仅用于经验交流,不作为临床指导用药,如果患者需要购药和治疗请遵医嘱。

糖尿病,多是因为气阴两虚!讲一张方子,益气养阴,巧妙降血糖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调理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思路。

什么是气阴两虚?

简单来说,就是气血加上阴虚。这种状态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元气和阴精耗伤而导致。

因为气虚,可能乏力、气短、心慌、爱出汗,腰膝酸软。因为阴虚,所以患者可能口渴、舌头干燥,特别想喝水,大便也可能跟着干燥。

这类人的舌脉,往往脉细弱或沉细,舌淡或暗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舌面津液少。这个状态,就是气阴两虚。

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发展中后期,都容易呈现的状态。

对于这种证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是有办法解决的。

什么办法?下边我给大家分享一则医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曾经有一位患者,男性,42岁,姓陈。

这位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有10年时间了,一直伴有口干、气短、五心烦热等症状,平时一直再用格列齐特及拜糖平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6.5 mmol/L~7.5 mmol/L之间波动。

但是近期症状加重,空腹血糖7.9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3 mmol/L。联合降糖用药也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家里人决定试试中医方法,于是来到我的门诊。

刻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口干,乏力,便溏,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数。问患者平时饮食怎么样,患者回答说自己一直都在按照降糖食谱来规律生活。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底了,就给患者写了一张配伍。方用七味白术散、生脉散、桃红四物汤化裁。

见:人参、茯苓、白术、木香、葛根、天花粉、山药、山茱萸、麦门冬、北沙参、五味子、黄连、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炙甘草。水煎服。降糖西药格列齐特及拜糖平同前使用。

上方用21剂后,患者口干、烦热、乏力诸症明显减轻。空腹血糖6.8 mmol/L。效不更方。西药同前使用。

上方又用14剂,这个时候体力增,烦热除;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黄连、人参,继续口服。西药同前使用。

上方又用28剂,空腹血糖5.2 mmol/L。.上方去桃仁、红花,再服1个月,巩固疗效。

好了,这则医案,我就给大家说完了。这中间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糖尿病中医并没有这个病名,而是归属于“消渴症”范畴。具体病因,中医是这样说额,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情志内伤,感受外邪均可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

消渴日久,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气阴两虚往往夹瘀,消渴病中,瘀是标实中较重要的病理因素。

所以,这个时候,中医治则多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上文中患者病程日久,耗气伤阴日久,很容易就会出现气阴两伤的局面。阴虚有热,热扰神明,所以他就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夜不能寐。那是典型的虚热所致。

看舌头,舌紫暗,苔薄白。这是阴虚的表现。脉象细数,更说明问题。细脉,主气虚。数脉,主有热。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该怎么用药了。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对热病气津两伤,口渴尤宜,既能补气,又能生津,本品亦为补脾要药,可改善倦怠乏力、便溏等脾气虚衰症状;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善行脾胃之滞气,因气芳香能醒脾开胃,在补益剂中能减轻补益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有助于消化吸收;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消渴与脾肺肾有关,本品能调补三脏,为治疗消渴常药;

山茱萸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为平补阴阳之要药;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常用于消渴病证属阴津不足者;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尤善清肺胃之热,可用于燥热伤津之消渴证;麦门冬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善养肺阴,清肺热,养心阴,清心热;

北沙参补肺阴,清肺热,补胃阴,生津止渴;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善清胃火可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因益气生津止渴,治热气伤阴,可用于口渴多饮之消渴证;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气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可明显缓解气阴两伤之消渴病。

总得来说,益气养阴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

气阴两虚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的阶段。当然,平时除了做好预防外,大家也可以寻求祖国医学来帮忙,中医擅长的就是慢性病。

上文中的方剂仅代表个案,大家要在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运用。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