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科护士书(糖尿病专科护士如何开展工作)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文对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培养与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队伍提供参考。
编者按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居全球第一,患病总人数高达 1 亿以上。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的战略目标。由于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大,需要接受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内容多、管理时间长,且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不佳 ;糖尿病相关循证意见不断更新,从事糖尿病管理相关工作的护士糖尿病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原因,需要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不断接受科学培训及考核管理,以对糖尿病患者用同质化、专业化的方法进行持续管理。本期特别策划对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的临床实践、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血糖管理模式、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及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报道,以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同时探索适合我国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全球第一,约有 1.164 亿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为此《“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的战略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准入条件、专业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本文就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培养与工作现状进行阐述,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糖尿病护理领域多数学者将糖尿病专科护士定义为:在糖尿病领域经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相应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能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运动专业护理技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经考核合格获得糖尿病专科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也有学者将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定位为糖尿病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
目前,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未细化、分层,造成了一些概念的混淆。此外,由于我国护理领域高学历人才不足,目前尚缺少糖尿病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应借鉴国外模式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角色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与职能范围进行界定,以促进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与国际对标、接轨。
2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1)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调查显示,全国 23 个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设有 36 个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培训基地和 119 个实践培训基地,3 918 名受调查者中,来自一、二、三级医院的比例依次为 6.5%、26.6%、66.9%,74.0% 的受调查者来自内分泌科及合并科室,26.0% 来自非内分泌科,可见目前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主体为三级医院内分泌科,同时,基层、非内分泌科对糖尿病护理专科人才的需求增加、重视度有所提高;受调查者中本科学历占 82.8%、硕士占1.6%,主管护师职称占 47.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占 9.0%。
可见,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学历、职称层次有所提高,但与国外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学历构成相比,硕士及以上的学历的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各基地教学师资参差不齐,学员准入标准、培训期限、课程安排不统一,不利于规模化、同质化的培养。综上可知,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2)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处于初步构建阶段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于 2019 年组织专家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初级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包括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水平、沟通与健康教育能力、专业技能、临床判断力、专业发展能力 6 项核心能力。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及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也为今后建立多层次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框架奠定了基础。
一项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调研显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健康教育能力较强,但科研能力较差,这不利于自身专业发展及带动学科发展,今后须围绕核心能力框架进行课程设置,着重加强专业发展能力培养。
(3)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体系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体系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①培训体系不统一,糖尿病专科护士准入条件,培训期限、大纲、教材、教师资格、基地评审及考核方式均无统一标准,导致培养出来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人才能力参差不齐。
②资格认证及再认证制度不完善,许可范围存在地域差异,阻碍了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化发展;缺少定期考核与再认证,不利于保持专业能力的先进性。
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无层级划分,还处于普及型通才培养阶段,高级糖尿病专科护理人才发展落后,未与国际接轨。
综上可知,我国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体系。
3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实践现状
(1)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与内容多元化,专业价值得以凸显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围绕如何充分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多种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模式,开展多个工作项目,如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主导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组织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等。
一些糖尿病护理专科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实施多种延续性护理模式,如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模式、互联网 居家护理模式等。
我国自 2019 年逐步推行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 的医保支付改革,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专科,工作模式将兼具独立性与多学科合作性,可见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专业价值开始凸显。
(2)参与糖尿病专科护理科研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糖尿病专科护士运用专业所长,推动科研转化与最佳实践,促进学科发展。通过开展多中心糖尿病专科护理相关研究,为推动糖尿病同质化护理发展提供有力证据。编写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及相关规范,为糖尿病专科实践提供指导。
担当健康科普主力军,开展标准化糖尿病科普活动,提高居民糖尿病防治意识。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糖尿病专科护士岗位设置与岗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发展受制约
调查显示,我国全职从事专科护理工作的专科护士仅占 21.5%,56.4% 为非全职,因岗位职责不明确,糖尿病专科护士承担了很多非专科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专科工作。
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情况调查显示,仅3.4% 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专职从事糖尿病教育门诊出诊工作,而 49% 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大部分时间从事糖尿病相关工作,多数护士培训后工作岗位未变化,说明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发展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价值。
此外,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晋升路径,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前景受到制约。
4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糖尿病管理的重心从三级医院下沉至社区,未来糖尿病专科护士将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上下转诊中起到衔接作用,通过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团队的紧密合作,建立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的糖尿病分级、延续性护理模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医院 - 社区 - 家庭全程管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随着 DRGs 付费制度的实施,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全院血糖管理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通过糖尿病专科护士协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推动医护协议血糖监测处方的临床应用,促进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的同质化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成本,为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双重获益。
此外,随着护士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为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独立执业提供支持,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将为糖尿病教育付费提供机会,真正体现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移动管理平台可对患者居家自我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线上管理团队进行协同远程管理,未来糖尿病专科护士将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现附上全文照片,以飨读者:
为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供实用的科研成果、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始终是《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全体成员努力的方向。《中国护理管理》每期定价26元,订阅全年杂志仅312元!
识别下方小程序码,跳转至中国护理管理"微店"付款订购《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文章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2021年第8期特别策划: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
「佑安服务」佑安糖小护在糖尿病咨询护理门诊等您
“得了糖尿病,能吃水果吗?”、“我已经服药几周了,为什么血糖还是这么高?”、“我打胰岛素的地方怎么那么疼呢?”……在北京佑安医院糖尿病健康咨询护理门诊,每逢周四出诊都能遇到许多患者咨询类似的问题,而我们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总是会为患者耐心解答,悉心指导,让他们满意而归。
北京佑安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成立于2015年,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团队由最初的三人扩充到现在的六人,所有护士均为取得“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的高年资专科护士资质。
佑安肝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
糖尿病教育是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为此,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建立了佑安糖友微信群,便于及时解答使患者的问题,为患者发送肝病、糖尿病相关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为了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使更多的糖友获益,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还根据患者需要编写了“佑安糖友口袋书”,口袋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通俗易懂,小巧便于随身携带,方便患者翻阅。同时将口袋书制成电子版,满足不同人群患者的需要。
糖尿病教育看似简单,但其内容琐碎、涉及面广,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佑安肝病-糖尿病护理团队在做好门诊患者的咨询解答外,还到病房为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佑安肝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旨在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咨询,通过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缩短康复周期,树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每逢周四上午我们的佑安肝病-糖尿病健康咨询护理门诊都会准时开诊,专科护士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迎接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及家属,尽我们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疾病,远离痛苦,让生活更美好!
佑安肝病-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简介
肝病-糖尿病健康指导
糖友必看!这8本书让你从“控糖小白”逆袭成“抗糖达人”
各位糖友,今天不聊血糖仪,不聊胰岛素,咱们来聊聊书”!
对,就是那些能塞进你床头、背包、甚至马桶边的纸片儿们。
作为一位和糖尿病斗智斗勇多年的科普作者,我深知:“知识就是控糖力”!但市面上的糖尿病书籍多如牛毛,到底哪些值得读?哪些能真正帮你少走弯路?
别急!今天按“糖友类型”精准推荐,总有一本让你直呼“相见恨晚”!
推荐书单:
1.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
推荐理由:协和医院向红丁教授的遗作,堪称糖尿病界的“新华字典”。从“啥是糖尿病”到“怎么吃、怎么动”,用大白话讲透基础。书里独创的“三五防糖法”(五个要点、五驾马车、五项达标),帮你一键理清抗糖思路。
适合人群:一头雾水的新手,尤其适合爱问“为什么我得了糖尿病?”的朋友。
2. 《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
推荐理由:协和医生陈罡写的“抗糖说明书”,没有晦涩术语,直接甩干货!比如“血糖监测怎么做?”“口服药和胰岛素怎么选?”书里还贴心标注了哪些内容适合1型、2型或妊娠糖尿病,堪称“分类指导小能手”。
推荐书单:
3. 《控糖革命》
推荐理由:作者杰西·安佐斯佩的核心理念是**“吃糖不用戒,顺序调一调”!比如先吃蔬菜和蛋白质,再吃碳水,能有效平抑血糖波动。书里还有“20分钟冷静期”“醋汁控糖法”等奇葩但科学的招数,专治“馋虫上脑”。
适合人群:奶茶续命、蛋糕爱好者,想快乐控糖的“佛系选手”
4. 《向红丁:糖尿病饮食 运动》
推荐理由:协和专家手把手教你“挑食”!比如哪些蔬菜升糖慢?火锅怎么吃才不爆表?连“糖尿病能不能喝酒”这种刁钻问题都有答案。书里附赠的食谱可直接照搬,懒人福音。
推荐书单:
5.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推荐理由:官方权威指南,直接告诉你**“血糖、血压、血脂”三大指标的控制目标**(比如糖化血红蛋白<7%)。书中强调“心肾双护”理念,推荐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既能降糖又护心肾的药物。
适合人群:已有并发症苗头,或想科学预防的“未雨绸缪型”糖友。
6. 《糖尿病自我管理大讲堂》
推荐理由:69万字的“抗糖百科全书”!从急性酮症酸中毒到慢性视网膜病变,所有并发症的预警信号、急救措施、日常护理全涵盖。书里还揭秘了“1.5型糖尿病”等冷知识,帮你成为朋友圈里的“抗糖学霸”。
推荐书单:
7. 《郭大夫的诊室故事》
推荐理由:海军总医院郭启煜医生写的“糖尿病人间实录”。37个真实病例,道尽糖友的纠结:**“特效药真的有用吗?”“胰岛素会成瘾吗?”** 医生视角的吐槽和感悟,让你秒懂“医患沟通潜规则”。
8. 《我们糖友的甜蜜人生》
推荐理由:糖友亲身经历的“抗糖故事会”。科普作家杨历军主编,收录了职场求生、恋爱结婚、中老年抗糖等真实经历。每章结尾还有专家点评,“故事 科普”双管齐下,治愈你的焦虑。
推荐书单:
9. 《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
推荐理由:医生案头必备的“抗糖宝典”,新增减肥手术、干细胞治疗、连续血糖监测等前沿内容。适合想深入研究发病机制、治疗原理的“学术型”糖友。
10. 《美国糖尿病协会治疗指南》
推荐理由:国际权威指南,每年更新!如果你想了解全球最新疗法(比如人工智能胰岛素泵、肠道菌群调控),这本书能让你“站在抗糖科技最前沿”。
最后划重点:
选书原则:刚确诊选基础书,老糖友看并发症管理,吃货盯饮食指南,焦虑党读故事疗愈。
终极秘籍:读书≠照搬!个体差异大,用药和饮食方案务必咨询医生。
控糖路上,书是战友,不是枷锁。愿你左手血糖仪,右手好书,活得比糖甜!
(P.S. 文中书籍可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