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运动时间多久(糖尿病运动时间到了但是身体没有出汗这是什么原因)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锻炼要注意时间与强度

冬季是一年之中糖尿病病情较容易加重的季节,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对于糖尿病人尤其重要。合理运动,能够增加全身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对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

一般说来,快走、散步是最常见的比较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形式,这种形式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容易养成锻炼的习惯,尤其对年长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合。研究证实,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次,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良方。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2小时,物质代谢率可提高48%,糖代谢率也会随之改善。除了快走、散步外,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门球等,也是糖友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

糖友运动要注意强度和时间。一般而言,强度大的运动项目时间要短一些,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可以持续时间长一些。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都属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持续30分钟左右相当于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步行、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中等强度运动,持续10分钟左右消耗热量80千卡。

运动最好选择在早餐、晚餐后1小时左右,以身上微微出汗、心率不超过理想心率为宜。理想心率=(220-年龄)×70%。如年龄为60岁,则心率不宜超过112次/分钟。

运动时带上少量饼干、糖果备用,最好结伴运动或者身上携带卡片说明自己是糖尿病人,并附上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等。

有时糖友们可以在床上练习一套健身操,既轻松又有效。这套健身操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拉伸全身肌肉。双臂高举过头,伸展脚趾。早上醒来后,做些全身拉伸运动有助消除睡意,为身体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身体平躺,一侧膝部尽量向胸口弯曲。保持姿势,深呼吸几次,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重复3-5次,可放松身体关节。

第三步,保持俯卧姿势,身体向上弯曲。伸展双臂,双手压床。上身向上抬起,头部尽量看天花板。保持姿势,深呼吸,拉伸后背肌肉。

第四步,坐起身,双腿打开。吸气时,尽量举起双臂。然后呼气,将身体向右腿倾斜。双臂尽量伸向脚趾方向。保持姿势,做3次深呼吸,复位。然后换左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五步,自行车踩踏动作锻炼腹部肌肉。平躺后伸出双腿,双手手指交叉抱住脖子,上身稍微离开床面。一侧膝部尽量靠近胸口,然后转体并用反侧肘部碰到弯曲膝部。之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做10组练习。

第六步,侧卧,一只手臂伸展过头部,另一只手臂置于胯部或身体一侧。将上面一条腿尽量上举,再慢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七步,平躺,完成举腿动作。将右腿尽量举高。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动作。

第八步,平躺,双膝弯曲,双脚尽量靠近臀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盆腔尽量抬高,弓呈桥状。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慢慢放下腰部。动作重复5次。

来源: 甘肃日报

糖友运动时需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内容

【糖友运动时需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内容】1.合适的运动时间。糖友在餐后40分钟至2小时以内快走,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和餐后血脂,餐后3到5小时可进行慢跑和游泳等大运动量的运动。因此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最好每日运动,每周最少进行3到5次,每次相隔不超过48小时。因为运动停止后60小时,曾经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 2.运动内容安排。同时或先后安排柔韧、力量和有氧三种运动。柔韧、拉伸运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加强运动能力;力量运动使肌肉在负重情况下收缩,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氧运动可以训练人的心肺功能,增加血流和组织氧供。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每天至少做半小时有氧

安全、科学有效、个性化、全方位管理、运动监督和处方调整是糖友运动处方制定的主要原则。

安全性。如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升或小于4.0毫摩尔/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严重心血管病时,应停止运动先就医治疗。

科学性及有效性。安全有效的糖尿病运动应包括以下部分和顺序:1.热身,5~10分钟小到中等强度的心肺和肌肉耐力活动;2.动态拉伸,5~10分钟动态拉伸可提高关节活动度,预防运动损伤;3.训练内容,至少20~60分钟有氧训练,配加力量训练、柔韧和平衡等练习,有氧运动也可分多次,累计达到30~60分钟,但每次运动应不少于10分钟;4.整理活动,至少5~10分钟小到中等强度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活动,可让心率和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帮助消除机体在较大强度运动时肌肉产生的代谢产物;5.静态拉伸,整理活动后进行至少10分钟的拉伸活动。

个体化。根据糖友的年龄、性别、病史、糖尿病病情、是否有并发症、体能现状等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处方。

全方位管理。运动处方的执行是糖友病情、状态、饮食等全面健康管理中的一部分。

运动监督。运动前中后对血糖进行全面监测,并对自己的身体状态细致观察,防止意外发生。

处方调整。根据糖友血糖及其他症状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糖友有氧运动应满足以下标准:有节奏、大肌肉群参与、所需技巧较低、至少达到中等强度。比较熟悉的有氧运动有慢走、健步走、太极拳、爬坡走、慢跑、有氧操、游泳、羽毛球、自行车等。

运动频率:最好每天都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至少3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5天中等和较大强度相结合的运动。

运动时间:每天应连续或累计进行至少30~6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天至少连续或累计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75分钟)的较大强度运动,或中等和较大强度相结合。

运动强度:可通过自己主观疲劳感或最高心率(220-年龄)来确定(如下表)。一般身体较好的糖友可进行中等强度到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若有并发症及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应以小强度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

运动进度:一般来说,增量应先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最后加强度。相反,降量一般都先从降低运动强度开始。

把握好这些原则,糖友“迈开腿”就有了科学保障。下期介绍力量、柔韧、平衡、和中国养生方法的运动处方,敬请关注。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