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抽血怎么查糖尿病(空腹抽血怎么查肝功能)
采血检查哪些项目要空腹?听听医生怎么说
“医生,做血常规要不要空腹?尿常规呢?肝功能呢。”在医院检验科窗口值班经常被问到此类问题,什么是空腹,哪些检查需要空腹?针对这一问题,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田小莲为大家答疑解惑。
该院检验科田小莲表示,空腹可不是简单的不吃东西,需要胃里头什么也没有,连牛奶、茶水、饮料这些都不能喝!而一般来说正餐后的胃内混合食物,需要4~6小时才能彻底排空。根据《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要求,空腹得至少8小时,最好12~14小时,但别超过16小时。不管吃的、喝的,只要从嘴巴进去,都会导致检验指标波动或超声、影像图像有干扰,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她建议,把需要空腹的检查安排在上午7点~9点,期间可以少量喝水,一般以不超过100ml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检查前一晚要像往常一样正常吃饭,尤其是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避免出现低血糖等风险。长期需要服药者,无需停药。晚上八点后就不能再进食,保证充足睡眠。
哪些项目需要空腹抽血?田小莲介绍,必须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流变、血清学检查(比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非必须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沉、肿瘤标志物、心肌酶、甲状腺功能等。非必须项目不要求一定空腹,但空腹检查仍然是最推荐的。
田小莲建议,采血前24h不要剧烈运动,检查当天要避免情绪激动,采血前静息至少5分钟。
通讯员田小莲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确诊糖尿病前8项检查,看你漏了哪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身边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都得了糖尿病,而且好像都还挺年轻。为什么有些看上去那么健康结实的朋友,却也查出来是糖尿病?而且大家平时体检也都查血糖,也没有发现血糖高,你还真别小瞧糖尿病的隐匿性哦,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确诊糖尿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可不仅仅是血糖这一个标准,看看你是不是漏了哪些检查呢?
测血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项目:
1. 空腹血糖检测
描述:在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通常是过夜后)的情况下测量血糖水平。
意义:空腹血糖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过程:患者先空腹抽血测血糖,然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之后在规定的时间点(如半小时、1小时、2小时)再次抽血测血糖。
意义:当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而又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要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来最终确定有无糖尿病。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描述:测量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意义:可以反映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尿糖检测
描述:通过尿液样本检测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意义: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一个线索,不能根据尿糖阳性确诊糖尿病,也不能根据尿糖阴性就排除糖尿病。
5. 胰岛功能检查
包括项目:如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等。
意义:通过测评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到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对于了解糖尿病的类型(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6. 血脂、血压等相关检查
描述: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这些检查也是必要的。
意义: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7. 眼底检查
描述:使用特殊仪器检查眼底血管和神经的情况。
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8. 肾功能检查
描述: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
意义:评估肾脏功能,因为糖尿病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请注意,以上检查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具体检查项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或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糖尿病相关问题,欢迎后台私信我,我会一一给你解答,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高峰讲糖,我会持续为你分享糖尿病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关于空腹抽血的那些事儿,您了解多少?
我们在健康体检或看病时,都会被医生叮嘱空腹来抽血。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怎样才算空腹?为何要空腹?空腹能否喝水?空腹越久越好?平常吃的药还能不能吃呢?这些疑惑,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空腹采血?
空腹采血是指禁食8小时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空腹采血可以避免饮食成分和白天生理活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每次均在固定时间采血也便于对照比较。
二、为什么抽血要空腹?
检验项目大多是依据正常人清晨空腹采血得到的结果来制定参考范围,抽血化验要跟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对,因此建议清晨空腹采血。当我们进食12-14小时后,肠胃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基本完毕,血液基本不会受到饮食因素的影响,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此时抽血检测得到的数据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机体的变化。其次,清晨人们情绪波动和运动都较少,机体近于基础代谢状态,此时抽血能更加准确反映机体的生理状态。
三、空腹是否前一天什么都不吃?
答案是否定的,身体如果存在过度饥饿的状态,各项指标会有非正常的变化。这样化验出来的结果即使“正常”,也并不能反映真实水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长时间未进食,会有低血糖昏迷的风险,所以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正常吃晚饭.
四、抽血前为何需要清淡饮食?
采血前一天不用刻意改变饮食习惯,只需要清淡饮食即可。避免过于油腻、高蛋白、高盐食物及饮酒。如果在前一天高蛋白饮食,比如多吃了海鲜,那么尿酸指标可能会上升。如果在前一天喝酒,肝肾功能、血脂、尿酸水平可能会上升,血糖会下降。如果在前一天吃了油腻食物,血清或血浆呈现出乳白色样浑浊,从而干扰血脂检测结果,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太高。
五、空腹能不能喝水?
抽血当天早晨可以喝50-100mL白开水,但千万不要喝饮料、茶水、咖啡等,否则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比如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对某些药物及激素浓度的测定有一定影响,也可能增加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六、空腹是不是药也不能吃呢?
一般情况下,检查前不需要特殊停药,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药物不要擅自停用,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如需停药抽血化验,请咨询相关医生并认真遵医嘱。
如抽血前一天用过以下药物,可能会对各项检查有所干扰,请先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换个时间抽血检查。
(1)抗生素药物,会使肾功能升高、并且会造成一些尿结果的假阳性;
(2)碘造影剂,甲状腺功能结果偏高;
(3)血液制品,可能造成血型鉴定错误;
(4)布洛芬、甲硝唑,可能会使类风湿因子假性偏高;
(5)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使茶碱假性升高。
七、采血后注意事项
建议采血后伸直手臂并按压棉签,禁止揉捏。正确的方法是,拔针后需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年龄大或者血小板异常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梁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