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用药指南,专家带您用对降糖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患上糖尿病,降糖是关键。但是,你知道吗?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降糖用药存在很多认知误区,听听专家这样说~

赵维纲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打胰岛素就代表病情加重吗?

过去,因为胰岛素制剂的纯度不够、数量不够、效果不稳定,导致只有紧急需要胰岛素的患者才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因此造成了“打胰岛素就代表病情严重”的刻板印象。

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胰岛素已经变成糖尿病患者的常规用药,打胰岛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病情加重。

某一顿吃多了能多吃点药吗?

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在某一顿吃多时,可适量多打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通过内因起效,当服用的口服降糖药到达一定浓度后,药物降糖能力会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即使增加口服降糖药,也无法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专家提醒:血糖波动大易引发并发症。

血糖稳定了能不能自行停药呢?

糖尿病患者不要自行停药。糖尿病是慢性代谢异常病,降糖药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药量增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盲目停药可能会导致高血糖,从而引发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去旅游时胰岛素可以托运吗?

胰岛素的存放需要特殊条件,使用中的胰岛素需存在室内,温度不超过25℃,且必须在一个月内用完。还未开封的胰岛素,需要放在2~8℃的冰箱门边,注意,不要将胰岛素放置在靠近冰箱后壁的位置,因为气温过低容易导致胰岛素失活。

专家提醒:使用一次性针头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用药需谨慎,理清细节才能健康长寿,享受人生。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监制 / 田龙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高川原 郭晓霞

来源: 央视科教

七大类口服降糖药,怎样联合

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降糖治疗必不可少,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分为七大类,即格列美脲为代表的磺脲类、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等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阿卡波糖等a糖苷酶抑制剂,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这些药物在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上各有特色,临床应用方面也各有侧重,通常来说,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和全程用药,因此,单药治疗如果没有禁忌症和不耐受,应首选二甲双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启动二联降糖治疗?两种降糖药物怎么联合效果最好?

通常在如下情况可以启动联合治疗

1二甲双胍在用至最佳剂量(2g/天)3个月后,血糖水平仍不能达标,可启动2联治疗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且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以及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除外)

3不能耐受大剂量二甲双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联合的方案

4需要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缓解之后,部分患者可改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那么,目前常用的七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该怎样选择?

首先,联合治疗方案中如果没有禁忌症合并不耐受,必须包含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可以与其它六种口服降糖药的任意一种联合,那么,二甲双胍与哪一类药物联合是最佳方案?

二甲双胍 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是适合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联合用药方案,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对体重无影响,低血糖风险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低,不增加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主要心血管风险,可作为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的联合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 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低,还具有减重和降压作用,其中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还具有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延缓慢性肾病进展,因此,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是这类人群的首选用药。但是对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采用SGLT2抑制剂与二甲双胍的联合。

胰岛素促泌剂(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和瑞格列奈等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降糖作用强,容易发生低血糖,这类药物都具有增加体重的不良反应,无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二甲双胍与上述药物的联合不适合伴发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低血糖风险高发的老年群体,适用于年轻、初次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胰岛功能较好的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等a-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a-糖苷酶抑制剂降餐后血糖效果突出,与二甲双胍联合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减轻体重,减少血糖波动,适合以餐后血糖高,合并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真相馆##健康科普排位赛##清风计划#

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

1、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600万,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糖尿病人应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2、治疗上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因此,糖尿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抗氧化治疗不仅可阻抑糖尿病病的持续进展,对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3、生活方式的改变,从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的需要,使体重恢复到接近标准体重。肥胖者摄入总热量要减少,消瘦者要增多。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动物蛋白,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我国采用植物蛋白较多,花费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胆道感染:糖尿病伴发胆囊炎的发病率甚高,而且可不伴有胆石症,有时还会伴有胆囊会发生坏疽及穿孔等糖尿病早期症状。

2、体力:疲乏、常有饥饿感、出汗、乏力、心悸、颤抖、低血糖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3、尿液:糖尿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男性尿频、尿液多。

4、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5、口腔: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水肿、牙龈肿痛、牙齿扣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6、皮肤:糖尿病早期症状在皮肤中表现比较明显: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易愈合,或有反复发作的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

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1、控制肥胖

首先要做到不要太胖,体重超标的话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高很多,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体重标准,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2、控制饮食

避免高脂肪饮食。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少吃太甜食物。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戒酒戒烟,吃饭不要太快,改掉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4、加强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5、增强免疫

增强体力及免疫力功能,并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结语

根据以上的介绍,大家都对糖尿病的的药物治疗方法有一定了解了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