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开刀(糖尿病开刀做手术风险大吗)

熊猫医学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做手术能够“治愈”?专家告诉你,根本无从下手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大家对这种慢性疾病也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关于糖尿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很多人对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慢性疾病,着实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不禁让一些人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因为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效率较高的就只有手术了,那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而言,能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弄清楚这3点健康常识,否则,搞不好就容易掉入“陷阱”。

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其实,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水平升高。因为血糖水平升高了,所以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就包括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同时还会伴随有体重减轻。

这些临床表现,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后,患者的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这个基础上,患者的血液在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血管堵塞、肾小管代谢异常等等。

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了,体重却减轻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饮食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是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才会导致身体血糖飙升,出现高血糖反应。那么,在糖尿病发病的初期,食物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采取低糖饮食,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二是运动治疗。坚持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同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适度的锻炼,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对于血糖的维持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降糖的药物,比如口服的、注射的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终身药物维持治疗,这对于血糖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糖尿病能否用手术方式解决?

关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说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来解决的,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存在抵抗行为,这样才使得血糖的水平很难被控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

针对这种问题,手术根本无法下手,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用手术方式解决问题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真的吗?得了糖尿病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

患者:我听说有一种外科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这是真的咩?

医问君:

首先,你得是个胖子

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而根据国内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这些患者中,64%的男性及77%的女性体重超标。国际共识则认为,一旦糖尿病患者的BMI>27,建议实施减重手术。

脂肪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含量增加同样也导致机体,主要是血液,处于一种炎症状态,增加了栓塞的风险。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指出,亚洲人群的肥胖以向心性肥胖为主。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臀比增大,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组合,常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等。因此在我国,若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应更积极建议减重手术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其次,你得是个II型糖尿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此术式仅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综合诊治有效。据介绍,美国、欧洲1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术后超重体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回归正常、避免长期口服降糖药;此外,绝大多数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亦因减重手术得到逆转、回归正常。2013年,美国有17万例患者接受了减重手术,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了2013年十大医疗创新,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位列榜首。基于此,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也成立了由著名外科教授汪建平教授牵头的糖尿病及减重外科,构建了包括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在内的院外院内MDT团队。

减重手术除了能治疗肥胖及糖尿病,而且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欧洲一项包含11453例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访15年的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0.68%,而未接受手术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2.84%,差异显著(P<0.001);与不手术相比,手术治疗肥胖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约83%。这表明,减重手术能有效预防肥胖的人得糖尿病。

又能控糖,又能减重,一举两得...

再追问:该手术风险大么?

医问君表示,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实,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死亡率被证实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

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BMI、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常见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和肺炎)、胆囊炎和胆石形成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4%左右。

特别指出的是,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0倍,而由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率是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死亡率的5倍以上。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其危险性是非常低的。

糖尿病是一种内科疾病,但这一类人群,可以行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而2型糖尿病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它源自生活,又影响着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代谢障碍也是越发常见,那就是肥胖,肥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脏、肾脏、肝脏等负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而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往往可能并发肥胖,不管是因为本身存在代谢障碍,还是由于降糖药物(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罗格列酮、胰岛素等)影响,都是促进糖尿病人群肥胖的发生原因。

糖尿病伴肥胖对机体是不利,对血糖控制是不利的

单单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高危因素,发生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糖尿病合并肥胖更是加重心血管负担。

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人群通过药物、运动的降糖手段在血糖控制的效果难以取得长期较好成效。

手术或许提供帮助,国际现普遍认可的手术为代谢手术{!-- PGC_COLUMN --}

各大研究纷纷表明:代谢手术也即以前的减重手术,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控制,并能达到理想状态。不仅如此各国随访研究发现,不仅血糖可以得到控制,血压、血脂等其他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治疗肥胖伴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方式

推荐首选袖状胃切除术,对于需减重更多的尚可使用胃旁路术,但既然是手术,就应该掌握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已获得最大程度获益。

手术适应症

①年龄>18岁,一般情况好;

②血糖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难以达标;

③对于BMI≥32.5的人群。

附:BMI=体重(kg)÷身高(cm),如一位小伙重90kg,身高172cm,BMI=30.42。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特殊人群,手术适应症可放宽至BMI在27.5—32.5之间。特别注意的是:手术应于正规综合性医疗单位进行。

手术是一种手段,但不能一劳永逸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人群,术后任然需要做好相关管理,比如限制总热量、保持营养摄入、保证水分及维生素的摄入、坚持运动、并定期于医院进行随访。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或许“管住嘴、迈开腿”才是目前真正应该做的,预防糖尿病发生、预防肥胖发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