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真的会得糖尿病吗(饮料会导致血糖高吗)
喝饮料 真的会得糖尿病吗?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
近日,我国糖尿病30年调查报告在国际医学期刊《糖尿病杂志》发布。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总体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糖尿病死亡率显著下降。
01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990年至2021年,我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糖尿病总体发病率达到十万分之244.57。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患病总人数超过1.17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30至39岁为6.5%,40至49岁则高达11.1%。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治疗率为32.2%,治疗者控制率为49.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分析,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30年中呈上升趋势,归因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生存期的延长,久坐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多等因素。此外,人口老龄化也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则与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的改善和医疗保健水平的进步有关。
目前,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数量庞大,预示着未来发病率可能将持续上升。
从糖尿病类型来看,2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的主要负担。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成年期,肥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02
长期大量喝饮料
确实有风险
近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房接收了一位23岁的姑娘,入院时她有口干、多饮、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化验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在问诊时得知,小姑娘嫌弃白水没滋没味,常年喝饮料,一天至少三四瓶。无独有偶,此前医院也收治过一个年轻患者,也是个小姑娘,在家突然昏迷,送到医院后一查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她也有个习惯,每天都要喝一两杯奶茶。
饮料喝多了真的会得糖尿病吗?该院内分泌与代谢病房侯桂梅主任介绍,“喝饮料”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吃糖”,毕竟饮料中对健康风险最大的也就是糖了。而“吃糖”和“糖尿病”是最容易被误解为“紧密相关”的两件事。
其实,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导致身体无法利用摄入的葡萄糖而表现出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
实际上,当人们喝完饮料后,血糖上升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影响因素包括摄入糖分量、身体新陈代谢、内分泌调节等。
所以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不仅仅是糖分摄入这一个,即便各种饮料的含糖量一个赛一个高,也不能得出“喝饮料导致糖尿病”的结论。
但是,饮料大多数含糖量惊人,一个健康人,如果长时期地过量吃糖,会让胰腺处于超负荷分泌胰岛素的运转中,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造成肥胖,这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喝饮料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喝饮料,确实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03
早发现、早治疗
尤为重要
糖尿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但可能会有餐前的饥饿感、轻微的口渴感,或者轻微的乏力感,出现这些症状的人群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所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保证营养丰富,少盐少糖,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一天的主食250克至400克,少吃精加工食物,比如面包、糕点。尽量不食用稀饭、粥类、淀粉勾芡过的汤类。多吃绿叶蔬菜,每人每日可达500克以上。每日一个鸡蛋、一盒牛奶、100克瘦肉。减少盐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少于6克。在烹饪的方法上尽量选择蒸、煮、炖、凉拌,不推荐油炸、煎、红烧。尽量不喝含糖饮料、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等。
坚持运动:
可选择跑步、游泳、健身操、羽毛球等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保证每周至少5次,每次大于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超重及肥胖者要减重。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要减少长时间静坐,最好每半个小时活动一下。
定期监测:
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已确诊糖尿病,应定期进行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眼底及心脑血管风险评估等相关检查,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来源:大连日报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
这种饮料每喝一口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哪怕运动也不能抵消伤害!
你是否注意到,糖尿病人在我们生活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超过4倍。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主要与吃饭、肥胖和缺乏运动有关,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诱因——含糖饮料!最近,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是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伤害!
健康时报任璇 摄
每喝一口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伤害
2025年1月,研究人员在《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或增加糖尿病风险。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与糖尿病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含人工甜味剂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11%(1杯饮料为240毫升)。
更重要的是,即使运动达到了指南推荐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喝较多的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说明运动也无法完全抵消甜饮料造成的伤害。
研究共纳入超过19万名参与者,收集他们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量,以及他们日常的运动数据,分析甜饮料、运动和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平均15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9940人被确诊为新发2型糖尿病。
最终分析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即便是运动量达到指南推荐量,每周喝≥2杯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糖尿病风险也会分别增加22%、7%。
换句话说,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都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并不能抵消甜饮料带来的伤害!
健康时报任璇 摄
爱喝甜饮料
正在摧毁你的胰岛细胞
你身边有把饮料当水喝的人吗?2025年1月,《自然·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约1/10的新发2型糖尿病和1/30的新发心血管疾病可能与摄入含糖饮料相关。
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饮料中的添加糖会迅速提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或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与此同时,含糖饮料的热量高、营养素密度低,且不易产生饱腹感,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糖友往往不会因饮用含糖饮料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这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过消耗,进而加重肥胖及糖脂代谢异常。
那是不是喝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会好一些?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医师谭金枚2021年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采用形式各异的人造甜味剂代替。
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所以,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会加速机体代谢失控,引发糖尿病。
健康时报任璇 摄
真正健康的饮品还是这2种
1.白开水
最健康的饮品首选还是白开水。如果不喜欢喝没有味道的白水,可以在白水中加1-2片新鲜柠檬片或3-4片薄荷叶,来增加白开水的味道。
白开水称得上是最健康的饮品,虽然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重要的调理作用,能够维持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等。同时白开水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意味着它不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也最安全。
健康时报任璇 摄
2. 喝茶水
茶水,算是除了水之外,喝得最普遍的饮品了。经常喝茶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有多项研究曾指出,经常喝茶可降低患癌、中风、高血压、心血管病、痴呆、死亡等风险。
日常可以适量喝点茶。但不宜大量饮用浓茶。提醒大家注意冲泡茶叶的水温和方式。
健康时报毛圆圆 摄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新华社
这种饮料每喝一口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哪怕运动也不能抵消伤害!
你是否注意到,糖尿病人在我们生活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超过4倍。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主要与吃饭、肥胖和缺乏运动有关,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诱因——含糖饮料!最近,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是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伤害!
健康时报任璇 摄
每喝一口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伤害
2025年1月,研究人员在《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或增加糖尿病风险。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与糖尿病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含人工甜味剂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11%(1杯饮料为240毫升)。
更重要的是,即使运动达到了指南推荐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喝较多的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说明运动也无法完全抵消甜饮料造成的伤害。
研究共纳入超过19万名参与者,收集他们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量,以及他们日常的运动数据,分析甜饮料、运动和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平均15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9940人被确诊为新发2型糖尿病。
最终分析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即便是运动量达到指南推荐量,每周喝≥2杯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糖尿病风险也会分别增加22%、7%。
换句话说,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都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并不能抵消甜饮料带来的伤害!
健康时报任璇 摄
爱喝甜饮料
正在摧毁你的胰岛细胞
你身边有把饮料当水喝的人吗?2025年1月,《自然·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约1/10的新发2型糖尿病和1/30的新发心血管疾病可能与摄入含糖饮料相关。
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饮料中的添加糖会迅速提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或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与此同时,含糖饮料的热量高、营养素密度低,且不易产生饱腹感,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糖友往往不会因饮用含糖饮料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这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过消耗,进而加重肥胖及糖脂代谢异常。
那是不是喝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会好一些?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医师谭金枚2021年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采用形式各异的人造甜味剂代替。
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所以,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会加速机体代谢失控,引发糖尿病。
健康时报任璇 摄
真正健康的饮品还是这2种
1.白开水
最健康的饮品首选还是白开水。如果不喜欢喝没有味道的白水,可以在白水中加1-2片新鲜柠檬片或3-4片薄荷叶,来增加白开水的味道。
白开水称得上是最健康的饮品,虽然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重要的调理作用,能够维持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等。同时白开水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意味着它不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也最安全。
健康时报任璇 摄
2. 喝茶水
茶水,算是除了水之外,喝得最普遍的饮品了。经常喝茶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有多项研究曾指出,经常喝茶可降低患癌、中风、高血压、心血管病、痴呆、死亡等风险。
日常可以适量喝点茶。但不宜大量饮用浓茶。提醒大家注意冲泡茶叶的水温和方式。
健康时报毛圆圆 摄
来源:健康时报
转给爱喝饮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