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草药调理糖尿病(中草药调理糖尿病的方法)

中医糖尿病专家张兴夫 0
文章目录:

治疗糖尿病的常见中草药,简单易用,建议收藏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

糖尿病类似于中医的“消渴病”,中医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多采用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

中药应用在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几种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常见中草药:

菟丝子

入药部位主要是其干燥的种子,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味甘、辛,性平,微温,入肝、肾、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安胎等功效的滋补中药材。菟丝子提取物“含糖甙”有降血糖、降血脂、抑制白内障形成的功效。含糖甙通过胃黏膜吸收后能显著降低血糖、增加体重、增加肝糖元合成。

丹参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可以化瘀、通络。丹参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续5小时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粘稠度。临床应用,丹参、花粉、葛根、黄芪、五味子、忍冬藤、玄参等配伍使用,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症。

天花粉

天花粉为瓜蒌的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在《本草正义》中记载:“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蒌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知母

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润燥消渴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现代药理研究知母皂甙、双糖甙具有治疗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玉米须

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在日常可以代茶饮用。

山药

入脾、肺、肾经,不寒不燥,具有补益脾胃、养肺滋肾的功效。可以配伍枸杞子、知母,可增加滋阴补肾之效;配伍薏米,可减少饮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对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更佳。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十种中药茶饮丨每日话题

来源:【大河健康报】

中医认为,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最明显症状就是口干,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

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口干;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舌红,苔黄干涩。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但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无论属于3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津护阴都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本文和大家分享十种中药茶饮,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1. 生津茶

【组成】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竹茹6g,麦冬9g,桑叶9g,鲜藕汁10g,黄梨2个,荸荠5个,鲜芦根2支。

【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 生津止渴润燥。

【主治】糖尿病。

【出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2. 消渴茶

【组成】鲜番石榴叶500g。

【用法】水煎代茶。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

【出处】《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3. 瓜皮饮

【组成】西瓜皮、冬瓜皮各30g,天花粉1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生津,利水消肿。

【主治】 糖尿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4. 消渴速溶饮

【组成】鲜冬瓜皮、鲜西瓜皮各1000g,栝楼根250g,白糖100g。

【用法】将瓜皮削去硬皮,切成薄片。栝楼根捣碎以冷水泡透,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稠黏将干锅时,停火待温,加入干燥的白糖粉,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0g,用沸水冲化,频饮代茶,每日数次。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一般糖尿病者。

【出处】《食疗食饮》。

5. 菊花茶

【组成】 菊花6g,槐花6g,决明子10g,龙井茶3g。

【用法】 白开水泡茶饮。

【功效】 清肝明目。

【主治】 糖尿病高血压伴眼底出血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6. 菊楂决明饮

【组成】菊花3g,生山楂片15g,草决明15g。

【用法】备齐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半小时,代茶饮。

【功效】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

【主治】平肝明目,清热消食。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7. 枸麦饮

【组成】枸杞子10g,麦冬15g。

【用法】 煎水代茶饮。

【功效】补肾滋阴。

【主治】肾虚络阻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8. 山楂荷叶茶

【组成】山楂、荷叶、谷精草、海带各6g。【用法】水煎代茶饮。【功效】清肝明目,活血散结。【主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出处】《验方》。

9. 山茱萸茶

【组成】 山茱萸12g,五味子10g,黄芪15g。

【用法】 水煎汤代茶饮。

【功效】 益气养阴,滋阴敛汗。

【主治】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多汗症。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10. 脊瓜汤

【组成】 狗脊15g,木瓜12克,川牛膝12g,秦艽10g。

【用法】 水煎服,一日2次。

【功效】 强腰固肾,清热止痛。

【主治】 糖尿病腰腿酸痛者。

【出处】《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

来源 云南中医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患者看过来,这几味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收藏好了

糖尿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于糖尿病的医治从古至今一直尚未停止,在现在医疗逐渐发达的现状之下,拥有几千年文化的中医其实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但是由于中医的治疗调养时间相较于西医久,因而中医很少被大肆的运用,但是中医却有着西医达不到的效果。普通的降糖药只是达到了短期降糖的作用,中医则是更注重内在的调理,从根本上对身体进行调养。

为什么要选择用中药调理

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中医中药可以单独的进行治疗,也可以辅助西医共同使用。现今,中医理论已逐渐得到发展,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治疗糖尿病口干多饮的症状,还能够同时调理身体,如:肥胖、血脂异常、痰热等问题。在临床中也使用了中药来进行辅助治疗,这对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眼底、肾脏、心脑血管、周围神经病变引发的症状)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中医调理糖尿病的中药种类十分广泛,以下几种是常见的有较明显降糖功效的中药。

1. 黄芪

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大气下陷。适合气虚体弱的患者。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黄芪能够加强心肌的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在临床上,常使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黄、玄参、麦冬等) 治疗糖尿病。楚黄芪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2. 地骨皮

地骨皮又名枸杞子根,是一种常用的清热中药材,早在古代的文献中就有提及地骨皮适合各种热证引起的消渴,在现代大的科学研究中也证明了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血糖作用。

3.葛根

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中可以用葛根做粥或者做汤辅助降糖。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葛根素能够让血糖明显下降,且降糖作用持久。此外葛根之中含有的黄铜可以增加脑以及冠状血管的流量,减弱血管内的阻力,对于降血压有很大的作用。

4. 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祛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火旺型糖尿病,但是体质虚弱的患者者应减量使用。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连提取物黄连素可使血糖明显降低。

5. 生地黄

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作用,适合各种火旺伤津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其提取物地黄素具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

6. 麦冬

麦冬具有润肺养胃、泄热生津的功效,因其生津效果明显,药性温和,在很多降糖方之中都有它的存在,是一味很好的辅助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和食物一起加工,做成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材。

总之,中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适合的,每个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辩证使用,不要盲目的吃药,这不仅对糖尿病的治疗起不到效果,还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更大的伤害,加重糖尿病,引起并发症,因此,我们要选好药吃对药,才能使糖尿病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