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从这些方面入手……
2021年11月14日是
第15个“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近年来,
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离我们越来越近。
好好的年轻人,
怎么就血糖高了?
一起来了解下
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吧
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等生活因素息息相关的、需终身管理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科学的自我管理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明显降低疾病发展风险。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离我们越来越近。
糖尿病还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 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5、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➊有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会遗传,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
而且,除了遗传,家人之间也很可能互相影响,传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再家庭中频繁发生。
➋超重
肥胖(体重指数 BMI 大于 24)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BMI 的计算公式是体重 /(身高 × 身高),其体重按公斤算,身高按米算。
身体自带的胰岛受体数是相对固定的,而体重偏重的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这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➌饮食不健康
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但容易摄入过多能量,还可能让血糖不知不觉升高。
➍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➎缺乏运动
现在人们经常久坐,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
如何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要从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入手,把运动的种类、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等问题,在血糖调控中的作用分析的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运动虽好,但是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运动强度要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要避免低血糖、要注意保护足部等。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3、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4、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5、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呼和浩特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健康中国、丁香医生、湖北日报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收藏这些知识点了解预防糖尿病
今天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了解其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送你一份科学防治糖尿病指南
新华社长沙11月14日电(记者帅才 姚羽)今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指出,糖尿病前期病人很多,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发展为糖尿病,甚至引起肾病、脑梗、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处于发病潜伏期,这个时候如何防治?糖尿病患者怎么科学治疗?记者采访了多学科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挥戈介绍,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等原因导致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邵挥戈说,糖尿病前期患者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比如餐前还没有到吃饭的时候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出现反复的感染,伤口久不愈合;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经常感觉乏力;皮肤干燥、瘙痒,视物模糊。
邵挥戈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饮食结构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有无糖尿病的诊断。
医务人员给患者测血糖。(湖南省脑科医院供图)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如何科学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刘幼硕教授建议,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以及药物治疗。其中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患者应制定适合自己的每日总热量并进行科学饮食,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有效避免严重低血糖发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胡忠东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在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和指导下服用降糖药物,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并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警惕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胡忠东建议,青少年预防糖尿病,应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饮食摄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熬夜,保证足够的运动量,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科学控制病情,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湖南航天医院肾内科医生李慧晶说,长期高血糖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透析维持。
李慧晶提醒,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便泡沫多、下肢浮肿等情况,要赶紧到医院检查尿蛋白、肾功能等,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要做尿蛋白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报道员:刘年兵、朱文青、唐莉)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