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万能神药”阿司匹林 也不是随便吃的

“万能神药”阿司匹林 也不是随便吃的

阿司匹林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除了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还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良好作用。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一种药物的话,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阿司匹林。”可见,阿司匹林在众多药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人们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疗效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它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个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药,该怎么正确服用呢?今天,药师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这个百年“神药”

每年消耗1500亿片

阿司匹林有多神?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不同于现在大多数的西药,它分子结构非常简单,合成成本极其低廉。报道显示,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来基本维持在5万吨左右,相当于每年使用1500亿片阿司匹林药片。

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药能有如此惊人的使用量,足以证明阿司匹林在医药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平时合理服用阿司匹林还能有效预防心肌梗塞,可谓“一专多能”。因此,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称为“万能神药”。

阿司匹林的主要用途包括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抗癌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治疗。

乱用阿司匹林

可引起致命脑出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阿司匹林都可引起致命的胃出血和脑出血。数以亿计的患者正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必须进行用药交代,而且应规范化。

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应餐前服用;当出现上腹不适或身体有出血表现时,请及时就诊;注意粪便颜色变化,当出现血便或黑便时,请及时就诊;每1至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以及用药期间禁止饮酒等等。

晚上或白天

这个时候服药效果更好

市场上有25毫克、50毫克、100毫克不同规格的阿司匹林,说明书用法差异很大。它的最低有效剂量到底是多少?通常情况下,阿司匹林预防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毫克/天,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低有效剂量为50毫克/天。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清晨血小板更活跃,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点至12点。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至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因此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地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若每天上午服药不能对事件高发时段提供最佳保护。

但是,没有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多减少心血管病事件,而且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续性的,不必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

此外,偶尔漏服了要不要下顿给补上?体内每天约有10%至15%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以保证新生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体内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不需要在下一次服用加倍剂量,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会增加。

服药前的四项准备

你都做到了吗?

对于所有计划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用药前必须做好4项准备工作。

1.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筛查和排除出血高危人群,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或动态地评估获益出血风险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按照相关专科规范,采取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前治疗消化道活动性病变(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必要时需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或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等。

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慎酒、科学膳食及运动)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尽管阿司匹林引起颅内出血绝对风险仅为0.03%,但高血压患者须将血压控制在小于140/90mmHg(1mmHg=0.133kPa)时才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4.开具阿司匹林处方之前先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同意后再开始应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这三类人别吃阿司匹林

根据《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阿司匹林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级预防。不过,以下三类人群并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1.年龄大于70岁或小于40岁的人群。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一级预防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2.高出血风险人群。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有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大于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至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等。

3.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文/王志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酸中毒、急性肾衰离子紊乱、凝血功能障碍、脓毒血症 36岁男子患糖尿病不自知 多种疾病暴发险丧命

近日,哈市一36岁男子突然昏迷,经检查血糖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心率几乎等同于正常人的两倍,同时,血压降低,血小板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左右,送院时已进入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医护人员经过多学科合作,挽回了这条年轻生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离子紊乱;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脓毒血症……近日,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接收一名患者,诊断单上出现了这一串疾病的名字。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姜智勇介绍,这是一名在医学观察点的隔离人员。男性,36岁,入院时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昏迷,已经来不及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急诊人员通过请示医院领导,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直接入住医院缓冲病房。与此同时,他与普外二科付大伟主任换好防护服前往缓冲病区等候。

姜医生介绍,患者入院时已经进入浅昏迷状态,呼吸微弱,心率约是正常人的两倍左右;血糖已经高达71mmol/L,是正常值的十余倍。两位医生迅速实施抢救。抗休克、降血糖、纠正离子紊乱、抗感染,各种治疗措施井然有序,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医生发现患者左耳有分泌物流出,头枕部及左颈项部触痛明显,马上请耳鼻喉科会诊,耳鼻喉科解亚玲主任为患者进行了充分的外耳道引流,避免炎症进一步向脑部扩散。10个小时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为更有利于治疗,患者转入ICU病房。

次日,患者原本稳定的情况出现了恶化,持续出现寒颤、高热,体温一度达到40.5℃。同时,实验室检验结果回报,患者白细胞骤降,血小板还不及正常人的十分之一。严重的出血倾向,肝功、肾功异常,重要脏器接近于衰竭。

姜智勇在接受采访时说,普外二科立即请示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包括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普外科专家,开具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离子紊乱;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脓毒血症。姜智勇说,患者原有糖尿病,但是他本人一直不知道,如果不是这次昏迷,他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值是多少。也正是高血糖,导致了他易感染的体质,致使疾病突然暴发,几乎危及生命。

随后,医生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引流感染灶、控制感染,加强生活护理。患者体温下降、血糖降低、血小板数上升,血压逐渐平稳,每项指标都恢复。一周后,患者从ICU转至普通病房。

目前,该患者已经病愈出院。

8岁男孩因为咳嗽“红”了眼!医生:这种“出血”不必惊慌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彭锦云 孙代红

春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8岁男童果果(化名)因为咳嗽“红”了眼,前往眼科医院就诊,没想到和猛烈咳嗽有关。

吴女士介绍,上周果果“中招”甲流后,治疗转阴后仍咳嗽不停,早晨起床,吴女士发现果果双眼有一些鲜红的血块,便急忙带着果果前往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就诊。

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眼表及角膜病科副主任医师徐曼医生为果果进行了一系列详细检查,结果显示果果的双眼视力以及眼底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鼻颞侧及下方球结膜下片状出血,所谓的“眼睛出血”其实是“结膜下出血”。

鉴于果果已经在综合医院已经做了全身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排查,徐曼推断造成果果结膜下出血可能与其过度咳嗽有关。“咳嗽怎么会导致眼睛出血呢,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有没有什么后遗症?”吴女士焦虑不已。

徐曼解释,结膜下出血主要是眼球表面的球结膜血管破裂而导致,由于结膜下的血管比较表浅,大力揉眼睛或剧烈咳嗽导致结膜血管压力增高、眼外伤、眼部炎症、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结膜毛细血管破裂,从而造成“眼白”出现血色斑块。一般情况下,少量结膜下出血不会引起发痒,胀痛、流泪及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对视力也无影响。

徐曼介绍,在门诊中接触到好几例患者都是因为患了上呼吸道疾病后引起咳嗽,咳嗽频繁造成了结膜下出血。不少患者将眼底出血和结膜下出血混淆在一起,在发现自己眼白有血块就认为是眼底出血。其实两者各有区别,严格来说结膜下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症状,而不是病种。而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病理改变,早期没有发红、胀痛、发痒等明显不适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治疗不及时会存在失明的风险。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老年黄斑变性等都是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

徐曼提醒,单纯的结膜下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是范围较小的局部出血,一般1-2周左右可以自行缓解吸收;如果是出血范围较大,建议48小时内进行眼部冷敷,防止出血症状加重;48小时后范围未进一步扩大,予以热敷,促进眼部瘀血吸收,同时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但对于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的患者,除对症处理外还应积极寻找病因,警惕全身疾病可能,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此外,一旦出现眼前黑影飘动、戴眼镜后的视力仍然不清晰、看东西出现变形、视野出现暗影遮挡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眼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